回覆列表
  • 1 # 蒼海雲帆

    尤其是夏朝以前,是在大自然的惡劣環境中,為適應生存逐漸形成的,如“鑽木取火”“築巢而居”神農嘗百草,伏羲八卦等等。

  • 2 # 繁花入夢餵了狗

    智人,母系氏族,然後進入父系氏族,由於生產力的發展,氏族社會的領袖變成奴隸主。這一階段,我們從自然崇拜過度到鬼神崇拜,為了鞏固奴隸主的統治,鬼神崇拜里加入了對於奴隸主君權神授的內容。

  • 3 # 落日黃花

    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和其他的文化不同的,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包容,不排外,在每次動盪的歷史階段,也是民族文化最昌盛的時候,也是容和最激烈的時候,在容和衝撞中形成了中華文化的全部精華,同時在時代的變遷中,繼續著包容和衝撞!

  • 4 # 春種夏漲秋收冬藏

    夏朝是奴隸社會的開始。夏之前的社會。就是傳說中的上古時期。

    上古時期是文字出現以前的時期,由於沒有文字,當時的人和事無法用文字記錄下來,傳說中那個時候的人大多帶有神話色彩。

    關於上古的認知,是後人想象出來的。神話中女媧造人補天,是我們人類文明的起源。

    那個時期的人還原始社會,也許是半猴半人一身毛髮,工具的使用是人類與動物的區別,火開啟了人類文明,照明,取暖,燒烤食物,火的使用使改變了生存方式,是進入文明的重要標誌。

  • 5 # 史海起航

    5000年中華文明的形成離不開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的形成,經歷了極其漫長、曲折的發展過程。各民族、各地區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這個整體。大量的考古資料證明,早在距今7000年前,在中國的大地上,不同文化區的文化就已出現了交流、趨同的萌芽。正是這種萌芽的發展壯大,形成了中華民族這樣一個統一的整體。

    民族間的融合,主要是透過經濟、文化交流的途徑和方式,逐步實現的。地區了的交往與交流,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已經出現。地區之間的交往與交流,突破了地域和血緣的界線,增進了不同地區、不同血緣的人們之間的相互瞭解和情感交融,而逐漸形成了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特徵的大群體。漢字的形成,也是一個跨地區文化交流的最好例證。

    分別產生於中國東、西部地區的圖形文字和符號文字,是原始社會時期先民們使用的簡單的語言交流和記事的輔助工具。儘管這些文字還屬於刻劃符號的性質,很不成熟,也不規範,但畢竟有助於人們記事和表意。隨著刻劃符號演迸為文字,又廣為傳播,逐漸成為一個地區通用的記事方式,更有助於人們的相互交流,促進情感的交融。

    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從原始社會開始就已經出現了地區間的交流與交往,逐漸形成了為不同地區和不同血緣的人們所認同的文化,並以此為基礎,融合成一個個群體。在以後的歷史中,隨著交往和交流範圍的不斷擴大,融合的區域也不斷拓展。正是這種源於原始社會時期人們相互之間的交往與交流,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最終實現了文化的同一,從而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6 # 安定郡小書生

    華夏文明以禮樂為制度、易經八卦、丹書朱文、上古漢語為源泉;華夏文明的思想核心是神道設教、禮樂教化,嚴華夷之辨,推崇仁義禮智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斷絕的文明。

    華夏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黃河流域的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源自大地灣文明、裴李崗文明、仰韶文明、大汶口文明、龍山文明、二里頭文明。

    華夏先民活躍於黃河中下游,分為大大小小許多個部落,其中比較著名的首領有太昊(伏羲)、少昊(白帝)、顓頊(黑帝)、黃帝、炎帝(赤帝)、帝嚳(高辛氏)、祝融、伯益、舜帝、堯帝。

    公元前2070~前256年黃河中下游華夏部落先後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華夏文明周圍有“四夷”,分別是“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後來華夏文明吸收了周邊的巴蜀、荊楚、百越、草原諸文明。

    中華文明的興衰也就隨著統一與分裂的交替而不斷交替,兼綜和合、融會貫通,最終形成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統一的思想文化體系,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能夠在開放中吸收異質文明、在包容中消化異質文明、在多元融會中更新自身。

  • 7 # 建章未央

    中華民族的早期文明史,與早期的農業史密不可分。根據中國湖南省永州舜帝文化遺址的發現,中國的稻作農業文化的歷史可以上推至一萬年前,也就是說,中國的農業史,打破了“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說。而中華文明的源頭,可以追溯至更古老的上古時期。

    如此源遠流長的起源,在人類歷史上所僅見。而在獨立起源的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歷經五千年滄桑而從未中斷的,只有中華文明。為了更加深入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發展,中國於1996年啟動的夏商周斷代工程。這項國家工程採取人文,社會,自然多學科結合,兼用考古和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多學科的交叉研究。於2000年提出了有科學依據的夏商周三代年表,把中國可考的,有準確紀年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200多年,將中華文明史推進到4000多年前。

    近年來,中國另一專案文化探源工程在黃河,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等地區先後發現了距今5800年前後的文明起源遺蹟,包括浙江餘杭良渚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這些早期人類文明遺址表明到了距今5300年前後,中華大地上各個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有力地證明了中華文明是多元一體格局,具有相容革新能力的古老文明。

    探源工程負責任之一,北大教授趙輝說,“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是一段沒有被文字直接記載下來的歷史。到今天,我們已經可以對這段歷史進行描述,從而填補了歷史上這一關鍵時段的空白。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也是世界人類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的組成部分。因此還填補了世界文明史上的空白。”

    中華文明在獨立多源頭起源的基礎上,還廣泛吸收了外來文明的影響,並在吸收消化的過程中不斷生髮出嶄新的文化面貌。

    正是這種共同的文化積澱,心理認同,一起奠定了中華文明5000年來綿延不斷的基礎。

  • 8 # 給宇宙量周長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文集,漢朝的賦,隋唐的詩,宋朝的詞,元朝的戲曲,明清的小說。中國的文化就是這麼一條線路下來的。

  • 9 # 道明156655810

    軒轅氏時,三祖大戰結速後就行成了多民族團結統一的大國。當時按書上說是公天下體制,夏時變成了家天下,從夏起,就開始了耗子扛槍窩裡恨,開始殺,開始打,開始爭王位,但是在窩裡爭地盤。一直打殺到百拾多年前。

  • 10 # 劍蘭修竹

    謝邀請!中華文明5000年先後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包括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具體到生產力發展水平,大約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文明時代,冶鐵文明時代,鋼鐵與內燃機時代,電氣化時代,資訊革命時代,原子能時代等七個時代;目前中國文明也發展海洋文明、太空文明、生命科學、宇宙學、天體物理學、認知科學、顛覆科學等前沿高階科學。中華民族是世界上開化較早的優秀及優等民族。由於系列文化既先進又優越,燦爛的中國文明在唐宋時期已置於世界巔峰;徑過100多年的中國革命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40年,新中國煥發出青春的活力,中國崛起為世界大國。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為時代最強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婆買房要給女兒留房間,兒媳不願意,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