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哎呦喂5239
-
2 # 醫學慕課
肩周炎中醫稱漏肩風、肩凝症、凍結肩、五十肩。臨床表現為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常伴有肩關節周圍肌肉萎縮,肩關節各個方向活動均受限,甚至關節活動受限逐漸加重或夜間疼痛明顯等症狀。
那麼具體如何治療呢?第一,針灸治療肩周炎效果顯著,可取這些穴位:肩井、肩周、肩前、肩貞、天宗、肩隅及大椎穴、曲池穴、外關穴、腕骨等!一次半小時,一日一次,十天為一個療程;
第二,除了針灸治療外還可採用中藥外洗,外洗處方為:生川烏、生草烏、威靈仙、獨活、桂枝、當歸、川芎、小茴香、蒼朮、防己各 20克,水煎擦洗患處,洗後把煎藥後的熱藥渣用布袋包好,毛巾外裹(以不燙,舒服為宜)熱敷患處。中藥外洗配合針灸療法,效果更佳;
第三,推拿手法治療:肩周炎週期長,不同階段病機不同,治療不同,但正氣虛弱伴隨始終,圍繞激發正氣的治療是推拿的核心原則,分階段及治療如下:第一階段,以疼痛、活動受限為主。助陽通絡止痛為治則。1、點穴法:點按肩周穴位、肩胛骨處穴位、頸部阿是穴,疼痛明顯處可多點按,但剛勁中要有柔勁,以免傷害病人。2、肘按環跳:3-5分鐘,偶有放射感。3、敲打承山:30秒,刺激感強,適可而止。4、拿關元氣海:2分鐘,要有上提的動作。5、敲打足三里:雙拳敲打,酸脹明顯。6、肩部掃散結束。第二階段,以活動受限、肌肉萎縮為主。助陽通絡調臟腑為治則。1、點穴法:點按肩周穴位、肩胛骨處穴位、頸部阿是穴、背部諸穴,背部穴位為主。2、肘按環跳:3-5分鐘,偶有放射感。3、敲打承山:30秒,刺激感強,適可而止。4、拿關元氣海:2分鐘,要有上提的動作。5、敲打足三里:雙拳敲打,酸脹明顯。6、脊柱掃散結束。此手法的技巧性比較強,使用得當,可激發“正氣”,縮短肩周炎的自愈時間。手法中所選穴位,均為補養要穴,另外,肩井穴是激發陽氣的重要穴位,可選用。手法的頻率3次/周,每次20-30分鐘可,需要堅持治療。肩周炎的自我調理很重要,核心原則是增強“正氣”。
-
3 # 醫聯媒體
肩周炎作為一種慢性的特異性炎症,其在臨床上又被稱為肩關節周圍炎,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機體肩關節的功能活動,因此要求患者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要注意進行一些必要的調理。
1.糾正自身的不良姿勢,在生活中,有些經常性進行伏案工作的人,由於此時其雙肩經常處於外展工作的狀態,所以此時要多加註意調整自身的姿勢,以減少慢性勞損和積累性損傷等情況發生的機率。
2.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要想做好肩關節炎疾病的調理,人們要注意避免長時間吹空調,在天氣變冷的時候,及時新增衣服,以減少肩膀受涼情況的發生。
3.進行相應的康復訓練治療,結合自身實際,從身體的不同方向活動自身的肩關節與韌帶,以便最終逐步恢復機體的功能。
4.中醫的推拿按摩和針灸治療,也可以對肩周炎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上述就是關於肩周炎疾病調理方法的簡單敘述,對於這一疾病,患者朋友們一定要予以重視,及時進行相應的診療,透過必要的調理是可以達到治癒的。
王健,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南方醫院關節與骨病外科副主任,廣東省醫學會關節外科學分會副主委。專長:骨關節炎和股骨頭壞死的階梯治療,在微創髖膝關節置換手術方面經驗豐富。
-
4 # 俏佳軒
首先確定一點,肩周炎就是因為寒造成的;
那麼祛寒是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汗蒸,熱敷,等等都是可以在無痛的前提下解決肩周炎的問題的;
如果是忍著疼痛的硬拉伸,會有一種上刑的感覺;
-
5 # 養娃影片
肩周炎主要表現,肩關節疼痛以及活動的不便。肩周炎發病年齡主要以中老年為主,女性發病率要多於男性,一般常見從事體力勞動人群。那麼,對於肩周炎要怎樣進行調理呢?
1.注意坐勢,長時間伏案、雙肩外展姿勢工作人群,要進行調整姿勢,否則長時間不良姿勢就會形成慢性勞損和以及積累損傷;
2.注意保暖,肩周炎患者不可總吹空調,季節溫度變化時要及時增加衣物,不可使肩膀著涼,尤其是中老年人;
3.肩周炎因為疼痛造成肌肉痙攣,在治療上要進行解除疼痛,可以選擇吊帶制動法,讓肩關節有充分休息;選擇封閉法,壓痛較明顯部位,進行注射強松龍;選擇間動電療法,冷、熱敷等物理方法去除疼痛;還可以服用一些消炎止痛藥物,以及一些止痛的外用藥;急性期一般可進行運動練習,保持肩關節部位活動度,急性期之後進行推拿,按摩等具有改善血液迴圈,有利於炎症的消退;
4.對於急性發作期後,可進行康復訓練,如:面牆而立,雙手爬牆,高度每天逐漸升高;雙手手指交叉,屈肘翻腕,掌心朝上託舉;兩手在於身後相握使背面貼腰上提直至到肩胛骨等,這些鍛鍊都可活動肩關節以及韌帶,逐漸改善病情;
5.要勞逸結合,平時空餘時間要多進行關節部位放鬆及按摩,一般工作40分鐘可進行“點頭”、“仰頭”等動作。
-
6 # 鄉村視野
這個問題我可以談一點我自己的看法,肩周炎一般是受涼而導致的,去年我的左肩得了肩周炎,疼得最嚴重的時候,脖子都歪了,於是,按摩貼膏藥拔火罐,幾乎所有的方法都用了,錢花了不少,但是並沒怎麼有效果?
後來我的一位家族的長輩告訴了我一個方法,不要吃藥,也不要按摩等,長輩說肩周炎造成的疼痛,主要是裡面的筋萎縮了,把筋舒展開來肩周炎也就好了,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但是具體怎麼做呢?很簡單,找一個單槓或一棵樹的樹枝,每天早上起來,在單槓上把患病一側的手,吊在單槓上反覆練習,直到你受不了了為止,然後休息幾分鐘,繼續做拉伸練習,我做了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症狀就基本沒有了,現在有一年多了,一直沒有復發,記得在冬天要做好肩部的保暖,最好自己做一個或買一個護肩帶上。
-
7 # 練瑜伽伴侶
肩周炎現在一般都是白領在大規模的出現這種疾病。原因就是長期不運動,長期的鍵盤生活,讓你的生活有點單調以及不健康。這樣機械重複的姿勢很容易造成肩周炎,你們可以嘗試練練瑜伽,基本上每一個體式都能鍛鍊到全身。
跟著李老師練瑜伽,你的肩周炎很快就要緩解恢復了。
舞王式
第四式"舞王式"的挑戰難度這回要稍微高些,沒錯,今天教你如何在狹小的空間裡展開身體。舞王式渾身帶著天然的霸氣之態,所以在練習時也要不留餘地。首先站直左腿後彎,這時可以借用牆壁將腿部靠在牆上,左腳放置在頭頂,背部向前傾,雙手抵在另一面牆上。這個體式是中等難度哦,對脊椎有很好的伸展作用,還能鍛鍊平衡力。
增延脊柱伸展式
第五式"增延脊柱伸展式",站姿,腳跟離開地面腳趾著地,上半身向下傾斜摺疊,這時腿部的肌肉十分緊張,脊柱得到了拉伸。這個體式在做的時候要注意腿部不能彎曲,經常練習這個體式會讓身體更輕鬆,身體曲線更優美。
單腿輪式
第六式"單腿輪式"和第三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裡可以當做複習下前面學習的動作,這個體式也對髖關節和腿部韌帶有很大的鍛鍊作用,也能加速身體的血液迴圈,給關節帶去營養。
單腿前曲伸展式
最後一式"單腿前曲伸展式"對脊柱進行了拉伸,不僅脊椎關節得到了放鬆,就連神經系統也更加強健。腿部向上抬起依靠在牆壁上將髖關節完整的開啟,身體向腿部靠近讓脊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伸展,同時腿部的肌肉也得到拉伸。
-
8 # 江鳥05
肩周炎又稱凍結肩,好發於50歲左右的人群,也叫50肩,它是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粘連炎症導致肩部疼痛,想要預防肩周炎就要避免損傷肩關節的活動,比如羽毛球,更要避免肩部的外傷。
得了肩周炎最主要的就是功能鍛鍊,在疼痛能忍受的範圍內主動的肩關節活動,慢慢恢復功能,在功能鍛鍊的基礎上可以輔助區域性理療,針灸之類的,促進恢復,下面簡單說一下肩周炎的鍛鍊方法。
畫圈和爬牆是比較經典的鍛鍊方法了,簡單實用,可以多做。
也可以去公園鍛鍊的地方小儀器鍛鍊如下圖所示
至於肩周炎的療養最好選擇氣溫別太冷的地方,溫泉是個不錯的療養專案可以嘗試
-
9 # 肖金講故事
看到這個問題,其實是我患肩周炎很久了,也一直讓我很難受。事情是這樣的,我是去年10月底開始肩周炎的,當時主要是右手擔不起來,經過多方治療好多了,開始時,整個手拿不了東西,碰一下就痛得要命。
先後經過CT和拍片檢查沒有問題,中醫理療要治療半月左右,每天晚上過去先按摩、針灸加上電療,一次要一個半小時左右,她治療三次效果好了一些。回河南老家有事,又去河北開會,結果就耽誤了雙愛冷,更加嚴重。
就是首先不要受,注意保暖否則肩周炎會越來越嚴重。
保健的方法有很多種:最常用的一是經常按摩,拔火罐,推拿,針灸,理療和封閉療法。都是起到解痙,活血,吸收炎症,解除粘連,活動關節之效果。
這個病主要是內裡溼氣太重引起的,西醫基本沒有辦法治療。如果有類風溼建議先治療類風溼或者內風溼;我當時是找到一位中醫朋友送我一引起螞蟻酒每天洗一洗,當然還時常針炙。
保健有一條千萬不要喝酒,尤其是啤酒,一點都不要喝!白酒可以少量一點沒有什麼關係,如果是啤酒問題就非常大了。
還有小針刀,如果嚴重的肩周炎,必須要小針刀治療,要扎針三四次可以治療好。
治癒肩周炎的關健,在於自我保健,以下介紹幾種行之有效的鍛鍊和保健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自我按摩或者讓家人按摩,方法很簡單,自己許多醫院有的小按摩器,天天晚飯後自己按摩,或者讓孩子按摩,能減輕肩關節的疼痛。
第二個方法是熱敷:肩周炎痠痛患者,睡前在患部貼敷一張活血止痛膏,香港的龍虎膏,老倪祖傳膏還有深圳的磁貼,基本價格一樣,立即有效果的香港龍虎膏(但貼在身上太涼,適合夏天貼)老倪祖傳膏適合天氣冷貼(因為可以自動發熱);深圳的磁貼價格有些高,梅河口時比較短;(網上或者朋友微信圈很多,也可以留言找我,僅限廣州)。用熱水袋(越熱越好,內衣外或枕巾裹)放在患處,即舒服又輕鬆,持續一週,痠痛自消。
另外還有一個土方法,用布袋內裝上大清鹽,越熱越好,內衣外或枕巾裹;這個方法省力氣,效果不錯;
第三個方法肩周炎治療關健主要是活動患病的肩關節。有一個土方法,吊拉單雙杆,每天練習,也可以兩手拉一條手巾或一根繩,放在背後,像自己洗澡時擦背一樣,上下斜行牽拉,兩隻手輪流,既加強區域性血液迴圈,又鬆解肩關節周圍粘連,有利於恢復功能。
第四個方法爬牆(爬樹)練習:用手儘量向上爬,可以在工作的地方,也可以在家裡,每天(或數天)爭取向上數一道磚縫,逐漸使患肢抬高,直至正常。
第五個方法是劃圈法:如太極拳中的雲手動作。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劃20圈,每天3-5次。這個方法可以在一般小區內練習,小區都有的器材!
第六個方法是平抬雙肩法,就是平抬雙肩或者雙臂,大臂帶動小臂,從9時與3時到11時對1時,天天練習平抬。
作為肩周炎患者,一定要有戰勝疾病信心,刻苦鍛鍊,忍痛堅持,持之以恆,必會有良好癒合。
如何預防肩周炎?糾正不良姿勢 對於經常伏案、雙肩經常處於外展工作的人,應注意調整姿勢,避免長期的不良姿勢造成慢性勞損和積累性損傷。
如工作或看電視45分鐘後,做“點點頭”、“仰仰頭”、“搖搖頭”等運動。也可以做廣播體操,可經常打太極拳、太極劍、門球,以免造成肩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注意防寒保暖寒冷溼氣不斷侵襲機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避免肩部受涼。而且不能長時間的吹空調,避免肩膀受涼,中老年人更應注意。
療養地如何選擇?一般來說,肩周炎病人的療養地宜選擇在乾爽、溫和之處,而不應選在寒冷、潮溼的地區。
可選擇氣候溫和、乾爽的療養地和礦泉療養地療養。如浙江杭州療養地、安徽黃山、陝西臨潼療養地。
冬天可以在大連、北戴河、杭州和桂林等地。
大連、北戴河等療養地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並有開展沙浴、溫泉浴的良好條件。而且在夏季,還可以開展海水浴、日光浴等以增強療效。關鍵是在療養地氣候宜人、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環境潔淨即可!
特別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一定不要愛涼,受涼會復發的!
-
10 # 我就是快樂的我
肩周炎,不得不防的疼痛! 肩周炎是指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某種程度後逐漸緩解,直至最後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 研究顯示,肩周炎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為2%~5%,且多發於40~65 歲年齡段人群,女性高於男性(60∶40)。隨著久坐生活方式的日益普遍,肩周炎的發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肩周炎有何特點 特點之一:肩痛白天輕晚上重;經常痛的睡不著,甚至一到晚上手就覺得沒地方放。 特點之二:肩周炎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所以本病又稱為“五十肩”。 特點之三:起病緩慢,病程較長,病程一般在1年以內,較長者可達到1至2年。 特點之四:其病變特點是廣泛,即疼痛廣泛、功能受限廣泛、壓痛廣泛。
肩周炎症狀
疼痛起來,怎麼辦?急性期兩個基本處理方法 1、在肩周炎的急性發作期應減少肩部活動,疼痛劇烈時可用一塊三角巾將患側前臂懸吊起來,使患側肩保持自然下垂,肘關節屈曲,腕關節處於自然位,待疼痛減輕後解除三角巾。
毛巾懸吊
2、如因夜間疼痛而無法入睡,可用枕頭或其它鬆軟物品摺疊起來,墊於患側肩部,使肩都能有一個較為鬆弛舒適的位置。
鬆軟物品摺疊
治療肩周炎,要知道“粘連期” 粘連期粘連期也稱凍結期,主要臨床表現為:肩痛較前減輕,但仍疼痛酸重不適,肩關節功能活動受限嚴重,各方向的活動範圍明顯縮小。 以外展、外旋、前屈、後伸等運動障礙特別顯著,甚至可以影響日常生活,如穿衣、梳頭、吃飯、繫腰帶等可有不同程度的困難。 肩周炎病理特點是無菌性炎症引起肩周部位筋膜粘連,粘連加重,活動受限逐步明顯,反之亦然。
肩周部位
肩周春季貼方,幫助開啟肩周展連,消除無菌炎症 好的肩周黑膏,我們可以理解成為開啟粘連的潤滑劑。 利用它消除無菌炎症、區域性的活血化瘀,從而讓康復鍛鍊能更容易的開啟粘連。 1.春季黑膏方的作用:消除無菌炎症,舒經通絡,潤滑粘連部位,促進粘連開啟! 透過藥物滲透到粘連組織 ,可以使肩周部位及周圍組織的充血、粘連、等無菌性炎症反應消退,迫使肩周分吸收,肩周肌肉增強,最終解除疼痛,直至症狀消除。 2.春季黑膏方,貼敷在肩髃穴、肩貞穴,透過春季黑貼方的作用,可以讓肩周血液迴圈暢通,在維持體溫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肩周炎,醫學康復鍛鍊,適合春季開啟粘連
毛巾舒舒背
舒舒背 一側手從下向上摸背,另一側手從上向下摸背,儘量雙手在背後互相扣住而後放鬆。若雙手無法相互對扣或有疼痛情況發生,可輔以一條毛巾連線雙手,以此舒展背部肌肉。鍛鍊時,雙手交替進行,每次各做20下即可。
端端肩
端肩鍛鍊能有效緩解肩部痠痛。進行鍛鍊時,左右肩膀交替端肩(向上聳肩),以每次各做20下為宜。端肩時儘量使肩膀上提至極限。
爬爬”牆“
雙腳面牆站立,雙臂緊貼牆面,以手指帶動前臂交替向上做爬牆的動作,每次各做20下即可。進行鍛鍊時,儘量使手臂向上拉伸至極限。
劃劃圈
雙臂先朝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劃圈20下,再朝相反方向劃圈20下。注意劃圈時,動作一定要緩慢,儘量伸展雙臂。 肩周炎毛巾熱敷,在家治療肩周炎的法寶 熱敷 熱水袋效果更好 熱敷溫度在40度左右即可,熱毛巾不如熱水袋更容易控制溫度。每次熱敷時間20-30分鐘就足夠了。它可以適當的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有助於下一步的肩關節功能鍛鍊。 請注意,熱敷這個步驟應該是在鍛鍊前的,原來肩周炎患者鍛鍊前先熱敷的話,需要把溫度儘量控制在40℃左右,建議用熱水袋,時間在20~30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適當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利於下一步進行肩關節功能鍛鍊,也能緩解肩膀疼痛等不適。
鍛鍊之後要做的就是冰敷,請注意!
這是很關鍵的一步,因為在鍛鍊中,肩關節周圍組織受到了最大程度牽拉,很可能引起組織腫脹甚至是少量出血,這時候就需要進行降溫處理,減少組織損傷和出血造成的肩關節病症加重。可以用冰袋、冷水等進行區域性冷敷
-
11 # 趣味心理學
肩髃穴。
大腸經上的穴位,用於治療肩周炎、上肢癱瘓、臂神經痛等,配合肩髎、肩貞、臑俞等共同治療肩周炎和上肢不遂等。該穴位於肩峰端下緣,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三角肌上部中央。按摩時一手按住患病的肩膀,用食指或中指用力按揉2—3分鐘,以區域性出現酸脹感為佳,早晚各一次。
肩井穴。
膽經上的穴位,主治肩背痺痛、手臂不舉、頸項強痛、乳癰、中風、瘰癧等,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最高處。按摩時先以一手食指壓於中指上,按揉患肩一半的肩井穴五分鐘左右。力量要均勻,以區域性出現酸脹感為佳。早晚各一次。
肩貞穴。
小腸經上的穴位,主治肩臂疼痛、瘰癧、耳鳴等。配合肩髃穴、肩髎穴、曲池穴、肩井穴、等治療肩周炎和上肢不遂。該穴位於人體的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按摩時用一手拇指在患肩一邊肩貞穴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以患者能承受的疼痛度為宜。
膏盲穴。
膀胱經上的穴位,可以治療肩膀肌肉僵硬、痠痛。該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寬處(或左右旁開三寸),肩胛骨內側,一壓即疼。毎側點按20—30下為宜,注意按摩力度,不可用蠻力,以患者感受能承受為度。
後溪穴和前谷穴。
小腸經上的穴位,對緩解肩周炎、頸椎病和肩臂疼痛有很好的效果。取穴時自然微握拳,在手掌小指側,小指的掌指橫紋外側末端處和掌橫紋末端處。按摩時手握拳向上,左右手撞擊兩穴位100下左右,症狀很快緩解。
以上方法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合使用,依適合的環境、地點和喜好靈活選擇使用,都可達到緩解效果。個別疼痛敏感的患者不要因疼痛而輕易放棄,貴在堅持才會真正的達到效果。
-
12 # 脊近完美康復
肩周炎,俗稱「五十肩」,學術上稱為「凍結肩」或「粘連性肩關節囊炎」。
其具有以下特點:
▼ 40-70歲人多發——所以又名「五十肩」
▼ 手術或受傷後多發
▼ 女性多發
▼ 糖尿病患者多發
鑑於「凍結肩」在人群中是如此高發,我們教大家一個自我診斷的小妙招——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經常感到肩膀痠痛,甚至連梳頭、洗臉刷牙都很困難,特別對於女性來說——還有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難以扣上bra帶子!這時,請及時就醫,尋求專業診斷!
對於肩周炎的治療,無論你選擇手術處理、服用藥物或是保守治療,運動鍛鍊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如果你的肩膀依然是“僵硬的”,疼痛就不可能消失。當然,運動要適當和輕柔,避免劇烈的伸展運動。
下面,我們就為大家推薦一組適合肩周炎患者在家自行訓練的動作
▼ 練習一:「手指爬牆」
Step 1 儘可能抬高手臂,用手指慢慢在牆上“行走”
Step 2 保持6秒,慢慢放下手臂
重複2-3次
▼ 練習二:「手腕靠牆」
Step 1 儘可能將你的手腕靠向牆壁
Step 2 保持6秒,慢慢放下手臂
重複2-3次
▼ 練習三:「背手下拉」
Step 1 手背在身後,一手拉住另一手腕部輕輕向下拉
Step 2 保持6秒,慢慢放下手臂
重複2-3次
▼ 練習四:「手撫頭頂」
Step 1 將你疼痛側的手臂舉起,在頭頂輕輕畫圈
Step 2 保持6秒,慢慢放下手臂
重複2-3次
▼ 練習五:「過頭伸展」
Step 1 兩手手指交叉,伸直手臂並舉過頭頂
Step 2 保持6秒,慢慢放下手臂
重複2-3次
▼ 練習六:「過頭交叉」
Step 1交叉雙臂,伸直手臂並舉過頭頂
Step 2 保持6秒,慢慢放下手臂
重複2-3次
▼ 練習七:「睡覺」
最後一個動作,並不是運動訓練,但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睡眠要佔據我們每天近1/3的時間,在睡覺時要記得儘量將患側手臂伸過頭頂!
-
13 # 骨科孫博士
如何保健其實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多運動,避免一個姿勢久坐久臥。
那我說幾個姿勢,大家可以在平時多做一下,有助於肩周炎的預防和恢復。
1.手指爬牆。
面對牆壁站立,用疼痛一側的手指沿牆向上爬動,儘量高,再緩慢收回,記錄最高點,迴圈往復該動作,長期堅持會發現高度有所改善。
2.旋肩。
胳膊自然下垂,肘部伸直,由前,向上向後畫圈,幅度有小到大,迴圈往復。
3.體後拉手。
雙手從背後交叉握緊,若是以預防為主,可互相朝另一方牽引拉扯。若是有單側疼痛較為明顯,可健康一側發力牽引疼痛一側。
4.頭枕雙手。
平躺,兩手十指交叉,掌心朝上,放在枕部固定,先使兩肘儘量內收,再外擴,迴圈往復。
海歸骨科博士,為您分享最通俗易懂的健康,養生小知識。
-
14 # 健康中醫推拿養生堂
早上好[太陽][太陽][太陽],
各位家人,這裡分享一些健康觀念知識,讓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懂健康的人
1.中醫調因,西醫治果;誰管果沒結果,誰管因能去根。
2.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對健康觀念的無知。
3.莊稼種的好不好看土質,魚養得好不好看水質,人健不健康看體質。
4.生活方式疾病,只能用生活方式來調理。
5.西醫治的是人得的“病”,中醫調的是得病的“人”。
6.健康在生活裡,而不是在醫院裡;因為長壽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而不是因為學醫。
總結,我們人一生要學會兩個能力,
第一就是要學會養生保健自我預防的能力。
第二就是謀生創業的能力。
-
15 # 一葉舟778
肩周炎,一般發生在五十歲左右的人身上,又稱五十肩。多數由於肩部受寒引起的肩關節周圍炎症,輕則抬舉活動受限,疼痛,重則發生肩關節粘連。平時注意肩部保暖,尤其是冬天晚上睡覺時肩部一定不能露在外面,平時適當活動肩部,找懂得針灸推拿的醫生,點按,針灸,穴位刺激,就能很好的保健和恢復健康
回覆列表
肩周炎的自我治療方法
穴位按摩法
1、敲肩背法
方法:用力掌敲肩背,或是敲其疼痛部位。
交替敲三十下左右。
2、收肩法
方法:兩肩膀盡力向後牽引,頭儘量向前伸。連續做十下,一天兩次。
3、敲陽條
陽陵泉前:位於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條口: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8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此穴胃經穴位,推拿此穴可以達到活血、散寒祛瘀的效果。
日常功能鍛鍊法
1、掄拳。左右肩關節劃圈掄動15下。
2、聳肩。雙手叉腰,上下前後縮頭聳肩,每次15下。
3、揪耳廓。雙手交叉揪住耳廓,連揪15下。
4、舉手。十指相挾,手心向上、舉過頭頂,上下前後搖動30下
5、展翅。雙臂平抬成飛翔勢,上下扇動30下。
6、託頭。雙手插入腦後,手心向上十指相挾,向上挾頭20下。
7、晃肘。兩臂同時抱肘,上下左右晃動30下。早晚各一次。
中醫療法
不管是穴位按摩法還是日常鍛鍊方法,都適用於輕度肩周炎患者。如果肩周炎較為嚴重的話,建議藉助藥物來進行治療,西藥副作用較大,患者容易對藥物產生依賴,不建議使用。中醫療法歷史悠久、安全無害、使用簡單、標本兼治。
膏貼法是目前治療腰椎頸椎病、肩周關節炎等骨科疾病使用最廣泛的傳統中醫療法,由於膏貼用於肌表薄貼,可透入面板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成為治療腰椎頸椎病、肩周關節炎的首選。建議大家在使用時選擇國家認可、歷史悠久的膏貼使用。
中華膏藥鼻祖——《明十通》,有著400餘年的悠久歷史,一直遵循古方,堅持手工熬製膏體。療效卓著,歷久不衰,享譽海內外。政府給予其大力肯定,於2009年被列為河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使用此膏藥的患者九成以上都可得到恢復。
因為此膏藥是國家重點保護的傳統中醫物件,所以在網上也是可以找到的,患者足不出戶就可以購到,很方便,不過,對於國外的患者來說不是太好郵寄。
蒜泥灸
原材料:新鮮生薑一小塊,飽滿多汁大蒜五瓣,生香附一小撮(跟一顆小板慄差不多體積),純艾條一根。
準備工作:將大蒜用搗蒜工具搗成泥,生薑用壓蒜鉗子壓出薑汁,香附搗成細粉,與蒜泥薑汁充分攪拌均勻。這個藥泥隨用隨做,效果好還不浪費。
操作方法:取此泥一小團,糊於疼痛緊張感最強或者體表明顯能感到有結節阻滯之處。一般厚度半公分即可,艾條點燃貼近藥泥上方施灸,每天一壯。
適應症:各種受風受寒、勞累緊張、日積月累、氣血不通引起的關節肌肉的疼痛、酸楚、緊張、麻木等症狀。
注意事項:
1、面板容易敏感者請先小範圍試驗。
2、對艾條熱量耐受度低者、心肺功能差的老年人,請減少施灸的時間和藥泥量。
3、屬熱毒體質者不宜使用。
4、製作的時候注意大蒜和香附的比例,以能成粘稠的小團不散開為好。
5、香附宜用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