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毛俊程

    老子這句話是描述心門,因為心法的修習以開心門為目的,心門是無門之門,當然就玄之又玄,因為心生萬法的原因是心體有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體性,因這個體性而生萬法非常奇妙所以叫妙用。看破紅塵就是開門之前的修習途徑,基於這個途徑打開了知心的妙用之門。這個門稱之為眾妙之門。

  • 2 # 法度之家

    這個簡單,從本源之道講老子才是明白人。玄之又玄就是人看世界,你越覺神奇,就會以惡傳惡,這就是大眾神話的由來之門。之便是有神論者,出來看明白事物變化的原由,就清晰明白無神奇了。

  • 3 # 魚丸君

    一:關於道德經中的“玄”,通常的理解是“玄妙”、“玄奧”之類。或者是——“奧妙”,沒法說清楚的“奧妙”。這樣的回答,幾乎等於什麼都沒回答。說了半天,那個“玄”還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最後“玄”就成了沒法理解的、神秘主義的存在了。然而真的是這樣麼?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可能就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一百萬個人對“玄”有一千萬個理解,最後誰都扯不清楚“玄”到底是個什麼鬼?如果真當“玄”是“玄妙”意思的話,那麼“玄之又玄”的意思差不多就成了:玄妙啊真踏馬的玄妙啊……如果真當“玄”是“奧妙”、“說不清的奧妙”,這樣的意思的話,那麼“玄之又玄”的意思差不多就成了:奧妙啊真是說不清楚的奧妙啊!這感覺,簡直就像是老子想問題想不明白了,於是寫個《道德經》來吐槽似的……直接點兒說,老子應該不是那種想不明白問題了,就瞎吐槽的人吧?畢竟真實的老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不是瞎胡鬧的神棍。哲學,一定包含有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方法。所以,“玄”肯定是有一個比較確定的意思才對。

    二:接著,在說明“玄”到底是個什麼鬼之前,我們忽然換個角度,先說點兒別的,說羊。之前羊年,有個很火的梗——外華人不理解中國的羊年到底是什麼羊的羊年?因為羊的品種有很多,外華人描述不同的羊,有不同的單詞,比如說山羊(goat)和綿羊(sheep),就是不同的單詞;而在華人眼裡,goat是羊、sheep也是羊,雖然它們的確有區別,但確實也可以無需具體細分的統一用個“羊”字來概括。那麼我為什麼要在這裡說“羊”?這個“羊”和“玄”到底有什麼關係?直接點兒回答就是——“羊”就是“玄”了。Emmmmm……直接說清楚點,“玄”其實就是“概括”的意思。

    三:所以,“玄之又玄”其實應該理解為——“總結了又總結,概括了又概括”的意思。實際上,幾千年下來,華人一直是這樣的——習慣於歸納總結。老子只是早就看明白了而已。比如說“樹”這個字。所有的“樹”,不管是梨樹、桃樹、桂花樹還是楊樹柳樹梧桐樹,在華人看來,那都是“樹”,無需細分。所有的草,無論是狗尾巴草、蘆葦草還是不知名的小青草,在華人看來,那都可以是“草”。然後所有的“草”和所有的“樹”,按照共同特徵歸納到一起,就是都是“植物”了。再比如說“家畜”這個概念。羊、雞、牛、狗、鴨……這些顯然是截然不同的物種,但它們都可以按照共同特徵被歸納在“家畜”這個概念之下。又比如說水稻、小麥、高粱、玉米之類的東西,它們顯然是截然不同的植物,但它們也還是可以按照共同特徵被歸納在“糧食”這個概念之下。然後“植物”、“家畜”、“野生動物”甚至是“人”,又可以概括在一起,畢竟它們都是“生物”……好了,我們把這種思維方式再提純一下,大意就是:觀察不同的事物,找到不同事物的共性,將其歸納總結為一類。這樣的總結還可以一直繼續下去,比如說“生物”還可以和所有的“非生物”歸納總結在一起,因為它們共同存在於天地之間,構成了這個世界。“玄之又玄”可以一直繼續下去,從理論上來說,它的極致是為世間萬物、乃至整個宇宙找到一個大一統的、共性的概念……那個概念,就是整個宇宙的最極致的真理了。於是“玄之又玄”,就是“眾妙之門”了嘛!這樣理解,是不是很簡單?

    四:可以說是受老子的影響、也可以說老子是第一個在哲學高度做出總結的學者——華人總是習慣與歸納總結,喜歡把萬事萬物歸納在一個統一的概念之下。《道德經》中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樣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思維方式,在華人的方方面面都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比如說大家都喜歡尋找彼此之間的共性,相比之下,個體的個性就不是太被重視了。比如說從古至今,在國家層面,華人都更趨向於選擇“大一統”,而非分裂。還有,關於從西方傳來的“科學”這個概念……為什麼中國沒有首先發展出現代科學?從“玄之又玄”的角度來說,這確實是思維方式的問題。西方古代的學者,看到一棵桃樹,會很仔細的研究它的組成部分,接著再研究它的組成部分的組成部分……然後就這麼一直細分下去,直到分無可分為止,最後得出結論——樹是由很多細胞組成的。接著,他們可能就繼續去想——細胞是不是還能再細分?中國古代的學者,看到一棵桃樹,會很仔細的觀察它的特徵,接著再觀察蘋果樹,看看桃樹和蘋果樹是否有共同的特徵……然後還可能會觀察梨樹、李子樹之類……最後得出結論——它們都是果樹……接著,他們可能會繼續想——那麼,果樹和柳樹之間還有什麼共性?

    五:因為時間倉促,這並非一個完整的回答。只是大概說明了一下“玄”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 4 # 拙筆淡靜

    答:這個“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說到底,實質是同出一宗、同承一脈、同朝一向的。雖則二者說法不同,然卻一脈相承、指向一致。

  • 5 # 布衣閒人10

    單從“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句話來看,拿現在時髦的話來說,老子好象是在“忽悠”人們,讓人們找不到門,或者說找不到北,整得人們一頭霧水。如果把這句話與前文聯絡起來,就不能說是“忽悠”了。這是《道德經•道經》第一章的內容,全文是這樣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意思是說,道,能說出具體的形態,就不是恆常不變的道;名,能說出具體的特性,就不是恆常不變的名。沒有名稱,是天地的開始,有名稱,是萬物相互區別的根本。所以,經常處於“無”的境地,是為了觀察天地的奧妙;經常處於“有”的境地,是為了觀察萬物的機竅。這兩者雖然名稱不同,但來源相同,它們的源頭玄秘奧妙,深邃莫測。實質上,這一章的核心思想還是“道”,(當然,“無名”也是“道”),“道”是天地的開始,正如老子在後文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萬物的發源,有了“道”,才有萬物,而有名則是用來區別萬物的不同。用“無”來觀察“道”,就能獲知天地的本原——自然;用“有”來觀察“名”,就能區別萬物之間的不同的特性。這雖然很玄奧,但是它卻是了知天地萬物的門道。

    這句話大體就是這個意思吧。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

  • 6 # 心智玩家

    在王弼版《道德經》中,「玄」字、「眇」字的字義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王弼不知道這兩個字在《老子五千言》中的真正含義,所以,在《道德經》中被他添加了一句「同謂之玄」。

    其實,「玄之又玄,眾眇之門」是對前一段中「恆無慾以觀其眇」的強調。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一下甲骨文「玄」字。

    我們沒有直接找到甲骨文「玄」字,但是,其他甲骨文中都有「玄」字,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我們依然可以認出甲骨文「玄」字的含義。

    上圖,左邊是甲骨文「絲」字,找出「絲」字是為了區別中間的「茲」字,「茲」字是兩個「玄」字組成的,TA的字義與「絲」字的意思是不同的,「絲」是幾股線編結在一起的象形,而「茲」字就是兩團鬆鬆纏繞的絲線。右邊這個甲骨文「率」字最能表現「玄」字的意思:

    一團鬆鬆纏繞的絲線,放入表面很平靜的水中,就能顯現出水面下水的流動。

    「玄」字在甲骨文中表示一種「認知的臨介面」,在顯性世界中透過這個「認知的臨介面」可以認知到隱性世界。

    所以,「玄之有玄」的意思是,透過顯性世界的「認知臨介面」看到「認知臨介面」的另一面——隱性世界。

    我們相信在老子《五千言》的原文中「玄之有玄」這兩個「玄」字是不一樣的,前一個「玄」字像8字一樣,上下兩個圓圈是空心的,表示顯性世界的「認知臨介面」,後一個「玄」字,上下兩個圓圈的中心都加了一個點,就像下面這個「玅」字的左邊旁。表示「認知臨介面」的另一面——隱性世界。

    《帛書老子》中的「眇」字很可能是對「玅」字的誤寫,真正的「玅」應該是這個字,左邊上下帶點的「玄」字表示認知的結果,右邊的字不是「少」字,而是水流中一根隨著水流在飄動的絲線的象形,這個象形其實就是「玄」字的本意。「玅」是對「玄之有玄」的解釋。

    而「眾玅之門」的「門」指的是「恆無」——隱性人體心智系統(第二套心智系統),一個人只要進入第二套心智系統就可以認知萬物在隱性世界中的本源「道」。

  • 7 # 中華文化之光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如你手拿一繩,繞來繞去,怎麼繞怎麼弄,其本性都是一根繩。天地萬物無論如何變化,如繩繞之又繞,其本為繩,不變,唯異其狀,觀繩之各狀皆未離繩本能。繩終為繩為柔,萬千變化終不能化繩為鋼為強。天地萬物雖變化萬千,其根不變。塵歸塵,土歸土,終究會歸於塵土。

  • 8 # 能量加持

    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等同於,心經,"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法無論有多玄妙,終落空門。

    塵世的一切都是“空”的,“空”不可能產生“空”,既然不能產生,也不會消亡,“空”不可能汙染“空”,淨與不淨也就無從談起,空”加“空”, “空”減“空”,結果都是“空”。

    塵世如魔術師表演魔術,不管場面多麼宏大,表演結束,幻人,Phantom都會消失。

    化空塵世Phantom,實修經歷,所有物質開始失去實體形態,變成波形,能量進一步加強,這些波形也消失,極樂淨土顯現。

  • 9 # 讀書思考筆記

    我們來看一下,玄的反義詞是什麼?

    千字文雲,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我們知道,前六句其他都是反義詞,那玄的反義詞會不會是黃呢?我們說,這事還很玄,不知道能不能成,表示事情還很複雜,纏繞在一起,不能做出判斷,要發生又沒有發生的樣子。我們又說這事黃了,或者說一對小戀人黃了。表示事情已經結束,明顯的能分辨出來,顯示出來,已經發生和結束的狀態。所以玄的反義詞是黃。

    玄字從字形上來說,類似一個絞絲旁。我們知道所有帶有絞絲旁的字都帶有兩股力量糾纏在一起的意思,而這兩股力量又是相互矛盾,相互轉化,對立統一的一個整體,跟牛頓力學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樣,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又被叫做不同的名字。這個由兩個力量形成的對立統一的整體就叫做“同”。所以“同”又被叫做“玄”。

    我們再從整體來看,玄之又玄。兩個絞絲旁加上一根線,就變成了絲。觀察我們的世界,自然的所有東西都是由絲線連在一起的。兩個絞絲旁加上草字頭,就變成了茲,茲什麼意思呢?就是草木叢生,盤根錯節。玄之又玄,什麼意思呢?就是兩股力量相互糾纏,形成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上又加一個和它相反的力量,形成一個新的整體,新的整體又加上一個反力量形成一個更大的整體,以此類推,不斷疊加。也就是黃帝內經說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矛盾,構成了世界的萬事萬物。所以叫眾妙之門,“妙”什麼意思呢?且不說這個字是對是錯。但是帶有miao讀音的字,都有小,少,幼,剛開始的意思。比如“妙齡少女”,指小女孩;“瞄準”,這個東西很小才需要瞄;苗頭,指植物或者事物剛開始發展而且還很小的那個階段,如火苗,稻苗;再如,藐視,我藐視你,我把你看的很小。所以不管這個字怎麼寫,它都代表事物開始的苗頭。“眾”呢?這個字不用多解釋,代表萬事萬物,“芸芸眾生”。而眾觀全文,道德經需要講的就是陰陽和守中之道。陰陽結合就會產生不同的東西,比如母親的陰血和父親的陽精結合產生受精卵,受精卵就變成了人。受精卵就是陰陽互博的結果,就是“玄”,也是人產生的原因。你長大以後娶老婆,你的精又和你老婆的卵子結合,產生另外一些人,就叫做“玄之又玄”。你看基因圖,是不是很像一個玄字!其實也沒什麼玄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合起來就是,無數相互矛盾的力量纏繞在一起,就是萬事萬物開始的原因。或者也可以說,陰陽是開啟世界之門的鑰匙。

  • 10 # 無為零一零

    道德經帶你領略玄幻奇妙的萬千紅塵之道的門道。老子把其道,分為生物出現之前的無名,無慾階段和生物出現之後的有名,有欲階段,老子之道德經就是帶領人們看這之演繹之門道。

  • 11 # 使用者劉文江67828314

    這個問題還是我來回答吧!這裡的玄之又玄是說事物的性質各有不同,其表象必有所各異。眾妙之門是告訴人們一定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要說明一點,事與物本是兩個概念,事是指人類的各種行為,物又分有形與無形的。可見的物為有,看不見或摸不著的虛性物為無。至於說如何的解讀道德經,我看了一下自古至今還真沒有誰理解其真意。都知學以致用,現連真意都理解不了又淡何應用呢?我說多了也沒用,因現在沒有人能證明我說的就是正確的。總之先祖們即給我們留下了致寶,我想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不要忘了"有難可開"。……

  • 12 # 隨便閣

    天下之物皆是處於不斷地變化之中,以出生入死為能事。故對事物的觀察亦要奉行“在不斷地變化之中觀察不斷地變化”,才能時刻把握事物的本質。所以老子曰“玄之又玄之,眾妙之門。”

    老子曰:“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毋遺身央,是謂襲常。”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即是老子“玄之又玄之”之本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里雲和華為雲誰技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