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庭醫生雜誌

    一到臘八節,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這已成為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

    其實,臘月初八喝粥這種習俗,和節氣其實沒什麼關係,無非就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裡,喝一碗熱騰騰的粥罷了。

    如今,中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人民大多還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

    古時的臘八粥,材料並不多,只有糯米和赤豆。

    在江蘇徐州,還流傳下來一個奇怪的本地習俗:要喝別人家的臘八粥,說是這樣身體才強健。

    撇開迷信的成分不表,舊時各家糧食儲備花樣不多,臘八粥原料各自不同,和別人家交換食用,倒是能吃到多種糧食,營養更加全面。

    到南宋時期,人們顯然生活富足了不少,臘八粥已經不止一兩種糧食了。周密所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慄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

    再到後來,材料越加越多,講究的人家甚至將臘八的原料分為“糧”和“果”兩大類——

    糧類:包括粳米、糯米、大麥米、玉米、小米、薏仁米、高粱米、綠豆、紅豆等;

    果類:有紅棗、栗子、蓮心、松子、榛子、白果、花生、蓮子、桂圓、荔枝、龍眼、百合幹……

    再講究點,臘八粥熬好後,粥面上還要撒上青紅絲、糖漬橘子皮等。

    在老北京人那裡,臘月初七夜裡就得起五更,先用硬火,再續小火。熬好的頭鍋粥,得祖先享用,二鍋粥才供家人食用。 不過在廣東地區,臘八粥這種細熬慢煮的習俗已不多見。21

  • 2 # 小棉綿眠

    紀念釋迦牟尼佛的日子,紀念牧女供養佛陀粥。每年寺院今天都會施粥給大家。古代佛教興盛,就影響了民間喝臘八粥的習俗

  • 3 # 農鄉桃子

    傳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成佛前,遊歷印度名川大山時。有一天,因又飢又渴,於是昏倒在地。一 位好心的牧羊女用自己的午飯救了他。 這午飯是用粘米、糯米,野果混合在一起煮的粥。釋迎牟尼吃起來感到無比的甘美。也就是在這一天,釋迎牟尼得道成佛。剛好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十二月為臘月,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後來每到這一 天,僧眾們都煮這粥來供佛因此來紀念釋迦牟尼成佛日, 所以這一個供佛的粥, 叫做臘八粥, 久而成俗, 漸漸通向民間

  • 4 # 冬月的喵

    傳說,在釋迦牟尼得道成佛之前,曾走遍名川大山,但路途遙遠,最終餓昏在一個荒蕪的地方,是以為牧羊女把自己帶的所以雜果、乾糧等等一起用泉水煮成粥,一口一口的餵給他。後來,釋迦牟尼於臘月初八得道成佛。

    為了紀念這一天,佛門弟子每逢這天便模仿牧羊女的做法熬粥施捨給人們,最後由佛門善事逐漸演變為民家習俗。

  • 5 # 我是小李Vlog

    典故一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裡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現屋裡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裡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

    典故二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 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典故三

    早先年,有這麼一個四口之家,老兩口和兩個兒子。老兩口非常勤快,一年到頭幹著地裡的莊稼活。春耕夏鋤秋收,兢兢業業奔日子。家裡存的各樣糧食是大囤滿、小囤流。他們家院裡還有棵大棗樹,老兩口精心培育,結出的棗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賣,能賣好多好多銀錢,小日子過得挺富裕。

    老兩口緊緊巴巴地奔日子,就為給兩個兒子娶上媳婦。

    眼看兒子一天天都到了該娶媳婦的歲數了,老兩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親臨死的時候囑咐哥倆兒好好種莊稼;老母親臨死的時候囑咐哥倆兒好好保養院裡的棗樹,攢錢存糧留著娶媳婦。

    四口之家現在光剩下哥兒倆過日子了。哥哥看到這大囤滿小囤流的糧食,對弟弟說:“咱們有這麼多的糧食,夠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說:“今年這棗樹也不當緊了,反正咱們也不缺棗吃。”

    就這樣,哥兒倆越來越懶,越來越饞。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樂,沒幾年就把糧食吃完了,院裡的棗樹呢,結的棗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這年到了臘月初八,家裡實在沒有什麼可吃的了,怎麼辦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掃帚,弟弟拿來一個小簸箕,到先前盛糧食的大囤底、小囤縫裡掃呀掃的,從這裡掃來一把黃米粒,從那裡尋出一把紅豆來,就這樣,雜糧五穀各湊幾把,數量不多,樣數可不少,最後又搜出幾枚乾紅棗,放到鍋裡一齊煮了起來。煮好了,哥倆吃起這五穀雜糧湊合起來的粥,兩雙眼對望,才記起父母臨死前說的話,後悔極了。

    哥倆嚐到了懶的苦頭,敗子回頭,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來,像他們的父母一樣,不幾年就又過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婦,有了孩子。

    為了記取懶的教訓,叫人千萬別忘了勤快節儉地過日子,從那以後,每逢農曆臘月初八那天,人們就吃用五穀雜糧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為這一天正是臘月初八,所以人們都叫“臘八粥。”

  • 6 # 要言笑由衷啊283

    “臘”是臘月,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十二月,“臘”本來是一種祭祀禮,在商代,人們要舉行春夏冬四次祭祀,冬天祭祀的規模我最大,後來人們稱此為“臘祭”,到了漢代明確了“臘日”是冬至以後的第三個戌日,一直到南北朝才有了“臘八”的稱呼。

    從宋代開始,人們有了喝臘八粥的習俗,到如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關於臘八粥有兩種傳說。一種是釋迦牟尼在在成佛之前刻苦修行,遊歷世界,有一次走到摩揭陀國因為飢寒交迫而昏倒在地,一位好心的牧羊女用自己的飯救了她,這飯是用好幾種米混合在一起的,釋迦摩尼感覺很甜美,在這一天,釋迦摩尼得道成佛,這一天,就是十二月初八,人們俗稱的臘八。於是後來每一年的這一天,僧侶們都取經誦佛,煮粥供佛。

    另一種是來源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連飯都吃不飽,靠給一家財主放牛維持生存,有一次放牛期間牛滑倒將腿摔斷,財主一氣之下把朱元璋關到了小黑屋,不給飯吃,朱元璋特別餓,忽然發現屋內有一個老鼠洞,他把洞挖開發現裡邊有米,紅棗,豆,於是他把這幾種食材熬成了一鍋粥喝了,後來當上皇帝以後偶然又想起這件事,便讓御廚去做這樣的粥,喝的那天正好是臘八,於是被稱為臘八粥。

  • 7 # 雨粱山人

    臘八節有什麼典故?

    臘八節,也俗稱“臘八“,是古代慶祝豐收,感謝先祖和神靈的一種古典祭祀儀式。因為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舉行,故稱這個月份就叫做臘月,把進行儀式的這一天稱為臘日。這個節日是古人用來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神靈並且希望來年能有好的收穫和吉祥的一種節日。在這一天,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喝臘八粥吃臘八蒜的風俗習慣。

    傳說有很多種說法,簡明說一下,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淪落在牢獄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日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於是把這一天定位臘八節,把自己當時吃的那碗雜糧粥正式名為臘八粥。

    臘八粥的材料,是各種五穀雜糧製作而成。主要原料有大米和糯米這類要比其他材料分量要多一些,其它材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有小米、大米、薏米、紅豆、花生、赤豆、蠶豆等。有些還另外加些果脯,比如:核桃仁、蓮子、紅棗、桂圓、葡萄乾等。

  • 8 # 蔥油餅不帶蔥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古時每逢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臘八粥!

    臘八粥的歷史由來:

    一種說法就是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未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

    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還有另一種說法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

    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 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

    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 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其實關於臘八粥的起源一說,有不下十幾個傳說,但是具體是那種可能沒有一個正確的說法,可是不管那種,都是人們的一種美好向往,都表達的人們的敬畏之心,這就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魅力!

  • 9 # 蔥油餅不帶蔥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古時每逢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臘八粥!

    臘八粥的歷史由來:

    一種說法就是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未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

    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還有另一種說法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

    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 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

    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 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其實關於臘八粥的起源一說,有不下十幾個傳說,但是具體是那種可能沒有一個正確的說法,可是不管那種,都是人們的一種美好向往,都表達的人們的敬畏之心,這就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魅力!

  • 10 # 張峰149764346

    臘八粥起源於女娃祖母神,教會人們怎樣食用五穀的節日。

    女娃娘娘,補天開地造人,他想人們過的幸福,不要捱餓,把仙境的花花草草的子擼下來撒向人間,讓人們充飢。到了天寒地凍,大雪履蓋了大地,女娃想起她曾經造過的人現在生話的好嗎,變成一個老太太拄著柺杖,到人們居住的山洞裡檢視民情。現實情況讓她大吃一驚。

    她看到,人們瘦的皮包骨頭,強壯些的男人們都去狩獵了,只剩下體弱多病,捲縮在一起互相依賴,互相取暖,奄奄一息的女人和孩子們,洞外白骨累累,疑似別撕咬過的痕跡,問其原因,因為冬天天冷,男人們狩惜帶回來的食物有限,不能滿足人們的食慾原望,為了充肌,人們餓瘋了,偷著把死去的同類的肉啃掉了,女娃聽後止不往流淚了。沒想到滿地都是吃的,人們會過得這麼慘。女娃叫幾個強壯的孩子,在洞外教會她們怎樣採集各種種子,回來把它們混在一起煮熟了,自已先示範著吃,又把它分給每個人吃,雖然口感沒有動物肉那麼好吃,吃了充肌還不錯真是餓了一口難得嗎,一會功夫人們爭搶著吃完了。

    吃了以後大家覺得不餓了,大家都去採摘,一直到吃飽為止,人們覺得精神倍增,大家圍坐在一起有人開始手舞足蹈,表示慶賀。

    後來男人狩獵,女人採摘植物果實,人們再不愁找不到食物,過起了安穩的日子,人們為了紀念女娃送五穀造富人類,用煮粥和褚祭祀的方法,慢慢行成了習慣來祭祀來年五穀豐登,閤家團聚幸福。女娃造富人類的功德。形成了喝臘八粥的習俗。

    這些都是老輩人口傳下來的神話傳說,供看師們一笑。

    臘八是最冷的季節,喝臘八粥可似驅寒,祛病,看師們不要忘了喝臘八粥喲。

  • 11 # 餘生尋開心

    大財主留給兒子萬貫家財,兒子也是出名的勤勞節儉,卻餓死在臘八粥的夜裡!罪魁禍首竟來自傳家寶。

    大財主給兩個兒子留下萬貫家財、卻因為一塊匾、導致兒子雙雙餓死。背後的原因讓人瞠目結舌,兒子卻至死都不明白,怎麼會這樣呢?

    自己遵守父親的遺囑了呀!父親當初也是許諾過的,怎麼就不靈驗了呢?

    父親靠祖父留下的這塊匾把祖業發揚光大,怎麼這匾到了自己手裡就失靈了呢?別說光宗耀祖了,連肚子都填不飽!兄弟倆百思不得其解。

    他們始終相信,愛他們的父親是不可能騙他們的! 所以幾年來,雖然偶爾也會有點懷疑,但最終都說服自己要相信父親,按父親臨終時交代的做。

    大財主養了兩個孝順聽話的好兒子。

    父親在最後的日子裡,把孩子們叫到床前,說自己時日無多,以後弟兄兩個都要各自安好,趁自己活著,把家產給兩個兒子分了吧!

    孩子們流著淚,把家產按父親的吩咐,調配分成兩份。最後從牆上取下、從父親的爺爺那裡傳下來的傳家寶——掛在客廳牆上的一塊匾。

    匾上面寫著兩個字:“勤、儉”。

    父親說:“這塊匾可是咱家的寶貝,我的祖父靠它置辦了第一份祖業,我也是依靠它把家業發揚光大,以後你們倆兄弟也要靠這塊匾度日,只要你們按匾上面說的做,養家餬口是沒問題的……”

    兄弟倆謹記父親諄諄教誨,在父親百年之後,找了個工匠把匾一分兩半,哥哥得到上面寫著“勤”字的半塊,剩下的半塊給了弟弟,上面寫著一個“儉”字。

    哥哥遵從父親遺訓,把匾額掛在屋的正中間,每天早晚行注目禮,告誡自己要“勤”。然後去地裡幹活,一年四季,勤勤懇懇。

    功夫不負有心人,哥哥地裡莊稼長得非常好,家裡副業搞的也有聲有色,馬牛羊滿圈,雞鴨鵝成群。

    只是哥哥花錢如流水,又特別大方。親戚朋友無論是誰借錢或是借糧,一個字:“有!”,兩個字:“拿去!”,三個字:“要多少?”

    弟弟雖說年齡不大,但跟哥哥一樣,也是把匾掛在屋子的正中間位置,一日三餐都要先對著匾行注目禮,告誡自己要“儉”。嘴裡還唸唸有詞,以示對父親的緬懷,對匾額的虔誠。

    只是弟弟太懶惰,吃完飯,就溜達一圈,看看鳥,賞賞花,踏個青,日子過的清新脫俗,簡單快樂。

    可是這樣坐吃山空,弟弟無論怎樣節儉,家裡的糧囤還是慢慢見了底,父親生前留給他的真金白銀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少。

    三年以後,兄弟二人再也不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哥哥因長年累月的辛勤勞作,已長成黑壯的漢子,弟弟因天長日久的省吃儉用,已變成一個羸弱書生。

    此時,兄弟二人相同的是——都沒了下鍋的米;都沒了買柴的銀。一句話,沒錢沒糧,沒吃沒花。

    這天是臘月初八。

    兄弟二人分開幾年後,又重新聚在一起。在這個滿天飛雪的夜裡,兄弟二人把所有的糧囤底子都用掃把打掃一遍,找到了八種糧食,然後放在一起,熬了兩碗粥。

    這是他們兄弟二人在父親去世後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頓飯,也是他們一生的最後一頓飯。

    臨時前,他們兄弟懷裡還各自抱著父親留給他們的半塊匾。

    半塊上一個“勤”字,另一半上面是一個“儉”字。

    這是小時候爺爺給我講的關於臘八粥的故事,也許這可以算得上臘八粥的來歷吧!作為回答題主的問題。

    @赤鏈蛇妖有話說

    現在重新回顧這個故事,乍一看,故事主題、好像就是、要想生活富裕,就得“勤儉持家”。“勤”、“儉”缺一不可。

    故事情節圍繞“主題”展開,表面看起來、兄弟二人及父親、關注點在傳家寶“匾”上。從頭到尾一直沒離開“匾”這條線。

    故事的結局也好像是因為把“匾”分割開了,兄弟二人才餓死的。

    或者說兄弟二人是不是傻啊?老大就不能節儉點?老小發現糧食越來越少時,就不能下地幹活?

    實際上故事反應的應該是父親教育的失敗。兒子不是三生兩歲,他們已經成年了,難道還要靠一塊匾、一個字、一個道理去決定自己每天怎麼做?

    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分分鐘都在改變,沒有固定的模式。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一個道理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它是在天長日久的生活裡潛移默化的過程。

    它不是等到用時抱著一塊匾,一個道理就萬事大吉了。書到用時方恨少,白首方悔讀書遲,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是十年寒窗?為什麼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勤儉也好,教育也罷;傳說也好,故事也行。爺爺給我講這個故事,絕不會是無的放矢,肯定是想讓我明白一些道理。

    當時年紀太小,不知道爺爺的良苦用心,只是感覺很好笑,也很遺憾——兄弟倆好傻喲!

    但年幼的我還是記在了心裡,並且生根發芽。

    今天在這裡,我又把它作為臘八粥的來歷講給廣大網友們聽,博您一笑。也讓更多的人瞭解臘八粥的來歷,讓更多的朋友記住那對兄弟。

    帶給您不一樣的煙火氣!

    #情感##生活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孩子喜歡看動畫片,長大後又不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