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這麼長時間都沒想出剋制的戰法?
17
回覆列表
  • 1 # 細說戲說

    一提起蒙古滅掉南宋,一般都說幾乎用了五十年時間,一般用這種說法的都是從公元1235年開始算起,到1279年崖山海戰,陸秀夫揹著皇帝跳海身亡。

    公元1234年,蒙宋聯合滅金,蒙宋原來約定的還是以淮河一線為界,滅金後,蒙古軍隊北撤,誰想宋軍竟然突然北上收復三京(洛陽,開封,商丘),史稱端平入洛,蒙古軍感到驚訝,發兵擊敗宋軍。

    如果能夠收復舊都,這功勞自然是大大的,也是宋軍任誰都心動的功勞,但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蒙古軍也是此時發現宋軍戰力差,打起了歪主意。

    於是在第二年七月,也就是1235年六月,蒙古大汗窩闊臺率領大軍分東,西兩路攻打南宋,藉口就是宋軍北上收復三京,違背原來約定界線的盟約,藉口也確實是事實,宋軍是有點理虧,但蒙古軍既然南下,那就是侵略,必須得打。

    打是得打,可是宋軍戰力確實不如蒙古軍,再加上一些沒骨頭的人存在,宋軍各路大敗,連《射鵰英雄傳》中描繪的襄陽,也很快陷落,湖北,四川等地,接連失陷,幸虧有宋軍西路軍有擎天柱孟拱,率軍與蒙古軍隊鏖戰,迭出奇計,不久收復四川。

    誰想到這場戰爭一打就打了七年,在這個過程,四川幾度易手,最後一次,公元1241年十一月,蒙古軍剛剛在漢奸的配合下,攻下成都,窩闊臺就病死軍中,蒙古軍只好撤軍北歸。

    十八年後,蒙古軍再次盯上了南宋,只是沒想到這次戰爭的結果那麼意外。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率軍十萬,重新攻打南宋,結果命喪釣魚城。

    這樣一來,蒙古大汗之位空缺,忽必烈北上跟阿里不哥爭奪大汗之位,不暇顧及南宋,奪得大汗之位的忽必烈,開始整治軍備,大建水師樓船,招降納叛,吸取兩任大汗攻宋失敗的教訓,指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制定了先取襄樊、實施中間突破、沿漢入江、直取臨安的滅宋方針。

    當然這個過程,怎麼能少得了南宋自毀長城,在忽必烈爭奪汗位的時間裡,南宋的能戰將領被奸臣賈似道折磨的,非死即罪,幾乎沒有一個有好果子吃。如此的神助攻,南宋如何不亡。

    十年後,蒙古大軍第三次進攻南宋。公元1268年,奪得汗位,平定叛亂,已經做好一切準備的忽必烈,命都元帥阿術、南宋降將劉整率軍進攻襄樊,開始了攻宋之戰。

    南宋在襄樊也經營日久,兩軍在襄樊之地拉據了五年,可是宋軍多次救援襄樊,都被蒙古軍隔斷,五年後,蒙古軍在張弘範的獻策下,圍攻襄陽,在無力自守,外無援兵的情境下,誘降了襄陽守將呂文煥,襄樊既下,南宋門戶大開。

    接著忽必烈繼續其沿漢入江方針,繼續增兵十萬,大舉攻宋,命令蒙古東路軍自襄陽順漢水入長江,直取臨安,公元1275年底,蒙古軍強渡長江成功,到第二年七月,宋軍長江防線被蒙古軍徹底擊潰,不久臨安陷落,宋恭帝與太后投降。

    這個過程,襄陽降將呂文煥作用不小,因為沿江守備,多為呂氏舊部,呂文煥為先鋒,再加上蒙古軍勢大,自是望風而降。

    不過,陸秀夫等人擁立7歲的宋端宗,繼續鬥爭,最終在1279年的崖山海戰中,陸秀夫挾持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南宋才算最後滅亡。前後算起,公元1268-1279年,頭尾加一起,也就一共12年。

  • 2 # 胡來說史

    這45年在抵抗,一次又一次的抵抗。在戰術上已經找到了一些克敵方法,所以才能堅持45年。戰略上,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能抵抗45年,已經是蒙古帝國擴張過程中最爭氣的,要知道,當時的蒙古可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發展的最高峰,集匈奴、突厥、鮮卑、突厥、柔然、契丹、女真等古代草原民族成就之大成。還不說蒙元軍隊裡有大量漢族等其他民族力量。可以說,相對於南宋,上升期間的蒙元才是當時含各族精英的“聯合國軍”。南宋一朝軍事人才,甚至軍事天才固然不少。但在那45年,和蒙元比起來。。。。。

    實際上蒙古壓根沒有45年都在攻宋,期間蒙古主力先後打了中亞、西亞、東歐、北非等地。看問題日誌,題主太想當然了,什麼時候漢族就直接等於戰鬥力了?如果漢族就等於戰鬥力的話,那五代十國、南北朝這種分裂時代怎麼解釋?漢人戰鬥力不錯,但也沒你想得那麼無敵。

    岳家軍的時代,金人其實兵力並不多,剛打下的北邊也不知道怎麼治理,相反宋軍實力強大,靖難之役只是因為皇帝昏庸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而已。所以那個時候,宋朝有反擊的實力,金朝甚至連統治中原地區的信心都不足,不然就不會搞一個偽齊出來了。打個比方,北宋本來有七個礦,原本三個礦的金朝突然襲擊打下了兩個礦,但那時候金朝礦還沒開好,根基不穩,所以岳家軍才有實力重整旗鼓,差點就把兩個礦也給打回來了。

    但到了南宋後期就完全不一樣了,整個亞洲的資源都掌握在了蒙古手裡,相當於南宋兩三個個礦打蒙古二十個礦,這45年南宋無論做什麼都不可能翻盤的,而且越到後來希望越渺茫。除非蒙古自己出問題,否則南宋亡國是遲早的事。樓上說得對,南宋能堅持45年已經是世界歷史的奇蹟了。

    蒙古人很擅長學習,一路西征,學會了火藥、投石車等技巧,最後打下南宋城牆的投石車(也就是回回炮),來自伊斯蘭的工匠。題主你根本不懂,戰爭是越打到後面優勢的一方越優勢的,因為他佔據了更多的資源。就拿二戰來說,日本知道自己國力不如美國,所以就必須畢其功於一役一次性殲滅美國艦隊。但是中途島輸掉後,日本離勝利就越來越遠了。

    南宋和蒙古也是一樣,除非在蒙古立足未穩的初期迅速把蒙古打翻,否則蒙古站穩了腳,越到後來,蒙古就越難打,南宋就越沒機會取勝。你也不看看,後來一分為四的蒙古帝國,世界那麼多國家是花了多少力氣才逐漸、分別、慢慢地翻盤迴來的。

    所以說,蒙元攻宋這45年,特別是在忽必烈建立元朝後,處於國力蒸蒸日上的狀態,而南宋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國力逐件衰減,與蒙元之間的對抗基本是處於防守的狀態,最多隻能拖延被滅的時間,但是改變不了被滅國的結果。

  • 3 # 漢水白石言

    1234年蒙古國滅金後,把主要進攻方向指向南宋,揭開了持續近45年的宋蒙戰爭(1235--1279)。戰爭使南宋境內人口,從宋寧宗嘉定十六年(1223)的1267萬戶約7680萬,降至6000多萬,減少約1000多萬。

    1.宋蒙戰爭示意圖。網路配圖

    宋蒙戰爭第一階段(1235--1241),是蒙古窩闊臺汗攻南宋。蒙古窩闊臺汗六年(1235)六月,蒙古以宋背盟為由,派軍兩路分別攻打南宋荊襄地區和四川。

    2.窩闊臺汗。網路配圖

    其間,經歷真州之戰、陽平關之戰、廬州之戰、京襄之戰等,南宋守將力挫蒙軍,穩住了戰線。

    3.蒙哥汗。網路配圖

    第二階段(1253--1259),是蒙哥汗攻南宋。主要有蒙哥汗六年(1256),蒙古攻四川之戰;釣魚城(今重慶市合川區釣魚山)之戰(1258--1259),蒙哥汗中飛石受傷,卒于軍中;鄂州之戰(1258--1259),聞蒙哥汗死訊後,忽必烈回國爭奪蒙古汗位,南宋擺脫了一場近似亡國的危機。

    4.釣魚城。網路配圖

    第三階段(1267--1279),元世祖忽必烈滅亡南宋,統一中國。主要經過了長達6年的襄陽之戰,最後以南宋襄陽失陷結束。

    此時,南宋奸相當權、政治腐敗,治國、治軍方針迂腐,排斥異己,任用庸才,賞罰失律,朝野上下離心離德。

    5.元世祖忽必烈。網路配圖

    此後,忽必烈選擇攻南宋方略正確、善擇伯顏等良將,同時注重發展水軍和實行招降安撫政策,形成了對南宋的軍事、政治優勢。蒙古軍透過淮西之戰 、郢州之戰 、鄂州之戰 、嘉定之戰 、臨安之戰 、重慶之戰、揚州之戰 、瀘州之戰 、厓山之戰 等,滅亡南宋,統一中國。

  • 4 # 為國釣魚

    謝友邀

    從1234年南宋“端平入洛”至1279年宋元“崖山海戰”,蒙(元)與南宋進入了長達四十五年的戰爭狀態。真正大規模戰爭有三個階段

    1235~1236年三路伐宋,因蒙古“長子西征”中斷

    1257~1259年蒙古軍再次南征,大汗蒙哥死於合州釣魚城外,此次南征戛然而止

    1268年蒙(元)第三次南征,1276年謝太后與恭帝以臨安降,1279年崖山海戰,宋滅

    滿打滿算,宋朝跟蒙元真正也就打了13+3年

    不打仗的時候雙方還互相開放口岸,做起了買賣

    比較宋元雙方,來看為什麼《宋史》說“宋之亡徵,已非一日”

    宋度宗精進勇猛,能在抗元戰爭如火如荼的歲月裡保持日御嬪妾三十餘人的光輝記錄……

    更不用說@老李魚、@蒙古紅翹之流了

    ~《元史.世祖本紀九》

    這朵花是明朝人誇的,釣魚只是引用一下

    餘玠很利害,卻被自己人主動為蒙古人除掉了

    劉整原是孟珙麾下猛將,文能運籌帷幄,武能揮刀砍人,結果……卻被自己人活生生弄反叛了。跟著忽必烈混後,成了元朝滅宋的主要建言者、策劃者、組織者和積極參與者

    能把保護神逼成奪命鬼,除了鐵血大宋,還有誰?

    孟珙哀嘆:“三十年收拾中原人,今志不克伸矣”

    在釣魚城急死了蒙哥的大將王堅因為太能打仗了,被接到大後方去享清福,鬱鬱而終

    …………

    反觀元朝高層,有蒙古人,有北方漢人軍閥,有南宋降將……卻沒有鬧什麼妖蛾子

    正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賈似道也曾經是一位有志青年,身居高位後卻沉溺於鬥蛐蛐兒,玩娼尼,收寶貝,專業黨同伐異二十多年

    上樑不正下樑歪“援襄陽急什麼?等俺先玩夠了再說”,賈似道的女婿范文虎範大將軍心想

    反觀元將,以仁義之師自居,以匡扶天下為己任,這野蠻人……居然不好色,不嗜殺?太不給傳說面子了

    和糴害民是不對的,別跟宋朝學壞了……不對就是不對,俺只考慮大元和老百姓的利益,忽必烈下命令俺也不聽

    這幫野蠻人,還知道恤民了?

    戰爭肯定伴隨著破壞,職業破壞者的帽子不能只戴在野蠻人頭上此類史料屢見不鮮,沒的洗,宋軍(特別是臨陣脫逃的宋軍)並不乾淨,灰長不乾淨

    堅壁清野,誓死抗元?

    那你跑個腎?降個腎?

    野蠻人卻秋毫無犯,“民大悅”

    這,讓宋朝讀書人情何以堪?讓文明之幫的仁義之師如何自處?

    搞什麼,騎馬的居然在祭先農修水利還禁冒據民田,勸課農桑?還,還減免稅賦?還,,還學會賑災了?還,,,還免費送大米?還,,,,不單送大米,還送房子?

    所以,當忽必烈奪取襄陽決意滅宋卻苦於兵力不足時,一道籤軍令下,很快就得精兵十萬

    想當年南宋紹興北伐,金兀朮損兵折將,籤軍令一下,大家卻都跑了……這可把老金急的,不得不放下身段與秦丞相冰釋前嫌,攜手合作,幹掉了敢揍老金的岳飛

    誰踏馬讓你老金“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了?俺們黔首可以愚昧,可俺們不傻

    在宋朝的地盤受了災,趙老爺只免田賦,要大米沒有,要稀飯也沒有……要房子?做夢去吧

    一場大水洗光光,想讓俺交糧俺也沒有啊,要不,俺這條賤命您拿去?

    所謂“絕對的武力”在兵器沒有代差的時候並不成立

    “得民心者得天下”並不是一句空話

    這也是忽必烈借用殘破的北方漢人力量卻能北上打回老家哈拉和林奪取汗位,南能攻滅南宋的主要原因

    綜上,這四十五年,南宋依然執著地在作死的路上撒著歡

  • 5 # 世界人文通史

    蒙古攻宋的導火索是在公元1235年發生的“端平入洛”事件,是指南宋王朝在聯合蒙古滅金以後單方面進攻中原,結果引發了宋蒙全面戰爭。早在蒙古滅金以前,他們已經於1218年攻滅了西遼,1227年攻滅了西夏,佔據著遼闊的中國北方,與淮南的南宋形成鮮明對比。公元1234年,蒙古的主力已經將金國的殘餘勢力壓縮到河南蔡州一帶,並約南宋聯合滅金。

    (13世紀初的中國境內各政權)

    在蒙古滅金的過程中,淮南的南宋王朝深知蒙古的威脅,但他們之所以堅持出兵滅金,一則是因為宋金有世仇,二則是想向蒙古汗國展示武力。可是金國滅亡後,南宋直接與蒙古接壤,曾經的盟友也就變成了敵人。端平入洛事件後,蒙古的窩闊臺汗以南宋單方面背盟為理由,出兵攻掠南宋的四川,揭開了宋蒙戰爭的序幕。

    在宋蒙戰爭的初期,宋軍的表現還算可圈可點,尤其是在沔州之戰、真州之戰、陽平關之戰、廬州之戰中多次擊退蒙古軍隊。不過,南宋軍隊的野戰能力極差,而且沒有大規模的騎兵部隊。特別是南宋的孟拱、王堅、餘階等名將相繼去世後,能夠抵抗蒙古入侵的南宋將領已經寥寥無幾。

    另外,在整個宋蒙戰爭時期,宋軍基本上只能利用險要的地形和河流湖泊阻擊進犯的蒙古軍,而極少主動地出擊圍殲蒙古軍隊主力,這就造成宋軍雖然多次取勝,但是戰爭的主動權始終牢牢掌握在蒙古手中。在西遼、西夏、金國先後滅亡後,蒙古又在1247年降服吐蕃諸部,得到青藏高原;1253年,蒙古攻滅大理國,又奪取雲南地區。從那以後,南宋邊境已經被蒙古團團包圍,徹底陷入孤立無援。(蒙哥汗死後,大蒙古汗國)

    儘管如此,在蒙古南侵的過程中,宋朝依然至少有2次喘息的機會。如果南宋好好利用,或許可以延緩滅亡的時間。一次是窩闊臺汗飲酒去世,一次是蒙哥汗戰死。可是,南宋內部根本沒有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宋理宗、宋度宗兩位皇帝均昏庸無能,沉迷於酒色,一旦聽說蒙宋的戰事有所起色,便又躲在後宮拒不上朝。南宋的權臣賈似道執政幾十年,對外一昧媾和,對內又不修戰備,最終將日漸沒落的南宋王朝帶入了墳墓。

    等到1259年蒙哥汗戰死後,他的弟弟忽必烈篡位。原本的合法繼承人阿里布哥被忽必烈囚禁起來,激起了蒙古貴族們的不滿,導致大蒙古汗國瓦解為5部分:元朝、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伊兒汗國、欽察汗國。忽必烈放棄了西亞和中亞的土地,轉過來集中力量對付南宋。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南宋的滅亡終於進入了倒計時。

  • 6 # 柴米多26203344

    專制社會,國家的強盛與衰弱,很大程度取決於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集團的意志與智慧。在沒有革命性科技生產力提升的古代社會,可以簡單說:皇帝強則國家強。

  • 7 # 一笑雜談

    在冷兵器時代,農民戰勝牧民,從技術層面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當時的諸國來講,其實南宋已經很偉大了,抵抗時間之長堪稱世界之最。想想歐洲人對蒙古的稱呼,黃禍,你就知道蒙古人被稱為冷兵器時代人類戰力之最絕沒有一絲誇張。據史料記載,快速的機動和如蝗的飛箭,過半的對手在看清蒙古人的臉之前被幹掉。如飛的機動,超常的武力,加上無憂的後勤。說句老實話,南宋不醉生夢死,就打得過嗎?實際上,南宋已經做的很好了,獨自抗蒙五十餘年,走投無路漄山一跳,勇力和氣節,都是不弱,已經盡力了。想想被蒙古吊打的俄羅斯人,哪有絲毫戰鬥民族的跡象?對於南宋,我們只能說生不逢時,和冷兵器巔峰時期的蒙古做了鄰居。從根本上,我們更適合熱兵器時代,看那些孫子現在的慫樣,誰能看出半點黃金家族的遺蹟?所以,應該這樣說,滅國並不可怕,只要中華文化不斷,一年兩年一百年的沉淪都不怕,因為我們總有或者說敵人總會送給我們翻身的機會!

  • 8 # 使用者2482186469389

    南宋和蒙古帝國的國力對比處於絕對劣勢才是根本原因,當時的蒙古帝國不但囊括了整個中國北方和蒙古草原,還統治了西域和中亞各國,滅亡了阿拉伯帝國、在和南宋的對峙中又滅亡了西藏和大理的地方政權,並將北韓半島收為僕從國,進攻南宋的蒙古軍隊幾乎包括當時歐亞大陸上全部的民族,南宋實際上是以小半個中原王朝對抗大半個文明世界並堅持了近半個世紀

  • 9 # 平沙趣說歷史

    這四十五年,南宋主要做了兩件事:前期的激烈對抗,以及後期的苟延殘喘。至於題目說的剋制之法,要剋制蒙古只有一種方法,即後來明軍採取的騎兵戰術,然而宋朝數百年來就沒有強大騎兵,別說四十五年,再來四十五年也不會有。總的來說,南宋在蒙古鐵蹄下堅持半個世紀之久,已經比北宋強很多了。

    宋蒙對抗的開端

    1211年,野狐嶺之戰,蒙古軍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大破金軍主力,此後金國再無力與蒙古一戰,多地被蒙古攻陷。

    剛即位的金宣宗決定北失南補,向南宋發動進攻。於是1217年,宋金戰爭開始了。

    宋金打了七年,互有勝負,但金國並沒有達到原先的目的,反而白白消耗了實力,已經註定會滅亡,而南宋方面,一個名叫孟珙的將領嶄露頭角,這是對南宋最為重要的將領之一。

    1224年,金宣宗去世,金哀宗即位,與南宋修好,專心抗擊蒙古。然而,金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1227年,蒙古滅西夏。

    1232年,蒙古進攻河南,金軍大敗。金國最後的武裝力量在武仙帶領下進攻南宋,結果被孟珙大敗。

    金國的挑釁和日薄西山讓南宋加緊跟蒙古的聯絡,宋蒙聯合滅金。

    1233年,孟珙帶領兩萬人北上,與蒙古軍共同圍攻蔡州。1234年,破蔡州,金亡。

    滅金後,蒙古軍撤回到黃河以北,宋軍撤回長江附近,河南成為了夾在蒙古與南宋之間的無人佔領區。

    很快宋理宗決定佔領河南,於是六萬宋軍六萬人踏上了北上收復二京之路。宋軍在洛陽遭遇蒙古軍突襲,激戰三日敗退,史稱“端平入洛”。

    此事後,蒙古以南宋毀約為由南下攻宋,在聯手滅金僅僅幾個月後,宋蒙開戰。

    南宋也是贏過的

    1235年,蒙古軍主攻湖北和四川兩線,襄陽等多座城市皆被蒙古軍攻陷。1236年,西線蒙古軍破四川,陷成都。同年蒙古軍圍江陵,江陵告急。

    孟珙率軍救援江陵,用計使蒙古軍誤以為宋軍主力已至,因而撤軍,江陵之圍解,湖北防線暫時穩定。

    1237年,蒙古數十萬大軍兵分三路,沿東、中、西三條線路對南宋發起了全面進攻。

    東線蒙古軍主力進攻安豐,在宋軍的守衛下軍無法破城。中線蒙古主力包圍黃州,孟珙率軍突破蒙古封鎖進城。

    蒙古猛攻安豐數月不下,南宋各地援軍逐漸達到安豐城外,安豐守軍趁亂出城決戰,一舉擊退蒙古,蒙古軍陣亡超過一萬人,這是宋蒙戰爭中宋軍第一次重大勝利。

    守不住了

    雖然宋軍打了不少勝仗,也收復了不少領土,但宋軍的弱點依舊沒有解決——野戰能力極差,而且擁有大規模騎兵部隊的蒙古,野戰能力極強。

    而且南宋只是南宋,堪堪守住本土,收點零碎故土,但蒙古卻在向西、向南攻略,中亞、西亞、歐洲、青藏高原、大理等都逐漸被他們攻下,戰爭的天平倒向誰就不用說了。

    當孟拱、王堅、餘階等名將相繼去世後,南宋軍中能夠抵抗蒙古入侵的南宋將領已經寥寥無幾,與此同時皇帝卻走向了昏庸,奸臣當道,宋朝已經難以維持對蒙古的守勢,陷入到孤立無援的局面。

    等到忽必烈奪位成功以後,大蒙古汗國名義上還是統一的,但實際上已經分裂為元朝和四大汗國,四大汗國的高度自治是忽必烈的無奈,但既然放棄瞭如此廣闊的土地,南宋必不可留,於是元朝開始集中力量對付南宋。

    1276年,臨安城破。

    1279年,南宋徹底滅亡。

  • 10 # 大明雄魂

    南宋政權的最大問題在於後期的經濟,這一點在高曉松的曉說節目中有所敘述。簡單點說,就是國外的白銀流不進來,南宋政權開始用紙幣,造成通貨膨脹,百姓破產。蒙古軍隊南下後的第一項穩定經濟政策就是那銀子按比例置換南宋百姓手中的紙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曹保平導演的電影《狗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