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橫

    一、關中平原歷經戰爭破壞、經濟地位下降,經濟中心向東、向南轉移

    歷經周、秦、漢、唐,特別是經過唐末的歷史大動亂,西安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不宜再做統一王朝的都城。這是西安喪失全國政治中心的內在原因。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在其《中國古都和文化》一書中提到,中國古都都經歷過其“形成、發展、蕭條或至於消失,或經過改革成為新的城市”的過程,並且強調“都城在演變過程中是有一定規律的”。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把西安喪失全國政治中心地位這一歷史現象納入西安自身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加以把握,從而認為西安經過周、秦的形成,漢、唐的發展,到唐末喪失全國政治中心地位走向歷史性衰落,是西安城內在的發展規律使然,具有必然性。以這種態度來探討西安衰落的原因,有利於保持歷史的公正與客觀,從而避免因主觀感情或視野狹窄而造成不應有的疏誤。

    經唐朝安史之亂巨大打擊,西安經濟地位下降,經濟中心向東、向南轉移,京杭運河漕運興起,洛陽、開封的交通樞紐地位和經濟中心地位不斷鞏固。唐末以後,西安開始讓位於洛陽、開封、南京和北京等城市,喪失了其作為全國政治中心的顯赫地位,並且一去不復返,不能不令人憶昔傷懷,扼腕嘆息。

    二、從南北差異和對峙的意義上來看,西安的地理劣勢在唐以後暴露得愈來愈明顯

    任何地理位置優越的地區都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暴露出其相對劣勢,即所謂的地理優勢不是絕對的和永恆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和時代性。位於關中地區的西安也是如此。人們習慣於這樣來描述關中的地理優勢說西安“南依秦嶺,北臨渭水,被山帶河,金城千里”,或者說關中“居於四塞之內”,“有高屋建瓴之勢”,“近可攻退可守”。這是主要是從軍事戰略意義上來說的。那麼在溝通東西南北的意義上來講又如何呢?作為一個統一帝國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恐怕溝通的便利比軍事的易於據守更為重要吧。從關中地區自身的地理特點來看,關中地區顯得太過封閉。正如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關中地區在軍事戰略意義上的優勢剛好是其在溝通不同地域方面的劣勢。作為一個統一大帝國的都城,其軍事戰略上的意義應比一個割據政權的都城要淡化得多。雖然都城在軍事戰略上的優勢對於一國在立國之初政權的鞏固意義非凡,但隨著帝國的繁榮和強大,這種軍事戰略上的全副裝備則會轉變為沉重的包袱,制約著都城在對全國進行有效管理和統一排程全華人力物力方面職能的發揮。像秦、漢、隋、唐這樣的大帝國,無疑需要一個足夠開放的大都市與之匹配,而西安在這點上顯然並不稱職。西安深居內陸,“居於四塞之內”,“周圍有崇山峻嶺環繞”,具有很強的封閉性。秦嶺將西安與南方阻隔,這是西安要溝通南方所無法逾越的障礙。水運方面,西安雖然河流不少,有“八水繞長安”之說,但河流的規模太小;而黃河又有三門峽之險,嚴重影響到黃河溝通東西功能的發揮,這成為歷朝歷代無法解決的難題。因此,西安在唐代雖稱國際性大都市,但交通卻多由陸路,無法在水路交通方面施展身手,這與英國之倫敦、法國之巴黎及日本之東京形成鮮明對比。而唐之後取代西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洛陽、開封、南京和北京則無不是水陸交通的樞紐,這是很能說明問題的。可見,唐以後的帝國統治者們在擇都問題上表現出走出封閉,兼顧水陸交通的擇都取向。

  • 2 # 鴻雁讀書感悟

    1、唐代以後,經濟重心南移東遷,陝西漸漸邊緣化。江南在運河疏通後,經濟全面發展,依山傍水,四季長春,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在南宋時期甚至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各方面領先位於關中的長安。

    2、唐末農民起義,長安損毀嚴重,再加上北方少數民族入侵,漢族南遷中,長安就日趨衰落。西北地區常年戰爭不斷,即使在和平時期,也難免受外族騷擾入侵。

    3、環境因素,長安接近西北,生態環境的逐年惡化導致長安日益荒涼,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導致長安不適合農業生產和人類生存。

  • 3 # 兠罷

    中國隋唐時期的政治經濟中心主要在關中平原,但隨著大運河的繁華,政治中心開始東移至運河沿岸,便捷的漕運便於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同時人口眾多的都城也需要透過大運河運送物資。相較於長年戰亂的北方,南方相對和平穩定,統治者為了發展勢力,更注重經濟的發展,這就導致北方大批農民遷徙到南方,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同時為南方補充了大量的勞動力,然後造成中國古代經濟中心的南移。而長安處於西北地區,從安史之亂開始,以及後面的五代十國 - 宋 - 元 - 明 - 清各個朝代,除了少數民族建立的元 - 清,西北一直受少數民族的侵擾,導致長安成為了廢都。

  • 4 # 暮色江山001

    主要原因有一下幾點

    一:在工業文明以前,冰河期的影響,整個中國北方是在逐漸變冷的,隨之而來的是降雨的減少,導致漢代上有大象活動的黃河流域開始荒漠化。惡劣的自然條件導致糧食大量減產,

    二,是勤勞的中國祖先對關中地區的過度開發,隨著秦漢兩朝大面積的開發關中平原,關中人口經過數百年的高速增長,已經遠遠超過了800裡秦川的承載能力,隋朝的都城大興城人口便超過了50萬,到了唐朝中期,長安城人口更是接近百萬,大量不從事生產的官員軍隊消耗大量的糧食,再加上古代道路條件極差,除了幾條小運河以外,缺乏大量轉運糧食的自然條件。在隋文帝時期,就出現過,隋文帝楊堅,在饑荒時,帶領近百萬官員百姓東去洛陽就食的記載。

  • 5 # 百曉昇

    長安,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周、漢、唐等十三朝均在此建都,唐朝以後,不再為都城。

    從朱溫篡唐建立後梁(907年)開始,中國開始了的五代十國時期,王朝更替不要太頻繁,各方勢打來打去好不熱鬧。此時的皇帝好像不值錢一樣,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直到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960年),才結束幾十年的戰亂。同時,遼國,西夏也趁機崛起。1279年宋朝滅,國祚319年。隨後元朝建立,朱元璋滅元建明,傳十六帝,至清軍入關,明亡。清朝享國276年,封建王朝結束。

    從960年後梁建立定都開封開始,至今天朝定都北京,1000餘年的時間,長安未被任何一朝(李自成建立的大順僅一年,不算)青睞作為都城,不像世界上其餘幾大文明古都一直作為本國都城至今,此事不可謂不蹊蹺。

    朱溫建立後梁,定都開封。趙匡胤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北京。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後朱棣遷都北京。皇太極建立清朝,定都北京。長安好像被故意遺忘了。

    朱溫,30歲任唐朝宣武軍節度使,以汴梁(開封)為中心,不斷兼併中原地區,實力強大後才以河南為中心建立後梁,定都汴梁。趙匡胤,21歲時投奔後周柴榮,歷任滑州副指揮使,開封府馬直軍使,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殿前都指揮使,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至稱帝前,一至在開封府周邊活動,建國後定都汴梁。忽必烈建元時由於蒙古沒有大型都市,只能建都在距草原最近的大型都市北京為都城。朱元璋在元末起義,28歲攻破應天府(南京),以應天為據點,至40歲稱帝建國後定都南京,南京可謂朱元璋的龍興之地,其下屬大部分也都為淮西人士。靖難之役後朱棣遷都北京,也是因為朱棣在北京經營多年,根深蒂固,且朱棣的皇位來的不正當,怕其他藩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回到了自己的大本營。清朝入關後,跟蒙古一樣,定都北京,方便管理根據地。

    從這幾個朝代我們可以看出,各朝皇帝建國後,首都都是選的自己的起家之地或離起家之地不遠的大都市。原因有幾點,一是建國前期,地盤不是很大,目標城市不是很多,且沒什麼優勢,思來想去不如自己的老根據地,安全還熟悉,安逸。二是這幾個朝代建國當時長安均不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不可能定都長安。等到勢力穩定,吞併了周邊勢力後,自己的據點城市已經發展的不比長安差了,何苦再勞民傷財遷都呢。三是唐後華人口活動中心向東向南移動,長安已經沒有往日的地位了。這幾個原因造成唐朝後長安未曾被作為首都。

    其實在宋朝前期趙匡胤曾考慮建都長安,但是遭到了部下的一致反對,可能是因為部下大都是開封府附近人士,極少受到長安的影響,才定都開封。朱元璋晚年也曾考慮過遷都長安,還派太子朱標詳細對比了洛陽和長安的優勢,結果不就太子病逝,朱元璋也跟著崩了,遷都長安也就不了了之了。可見長安在歷代帝王心裡跟傳國玉璽一樣還是有某種地位的。

  • 6 # 晉霸春秋

    唐末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入長安,離開時,放火焚燒長安城,之後,李克用與田令孜的大戰,田令孜戰敗後,下令焚燒城市,長安再遭火劫。

    後來朱全忠又在長安劫掠。後果更是嚴重。長安已經成了一處廢虛。再也沒有國都的風采。最主要的是唐滅亡後,五代十國開始了。各國紛爭不斷,互想搶地盤,沒有一個穩定強大的政權能統一。長安更是無人去修繕。直到北宋建立,長安的毀壞程度已經不適合再做國都。所以北宋立都開封,但這也造成了四處受敵的情況,這就是後話了。

  • 7 # Amii說

    我們都知道國都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皇帝們在選擇國都的時候,一般都是非常謹慎的,需要經過很多的考察才能決定一個地方能不能夠做國都。在我們古代的歷史上,我們中國現在有很多城市都曾經做過一個國家的國都。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城市非常厲害,它作為一座古城,曾經當了13朝的古都,每代皇帝都很喜歡它,他就是歷史上非常出名的長安,也就是我們今天的西安。

    首先,我們從自然環境的角度來考慮。長安在古代的時候是屬於關中平原的,可是西漢建立了之後,那裡的水土流失就經常發生。並且後來因為漢武帝老是去攻打匈奴,這中間一直在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為了支撐鬥爭來換取錢財,那個時候作為國都的長安,其實不斷的在被過度開發,導致那裡的環境變的非常的不好。等到了唐朝唐高宗的時候,其實長安的糧食已經完全不足以供養長安的百姓們了,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要從南方運過來糧食的,所以在唐朝的時候,每一年皇家都得去洛陽一趟,說是巡遊,其實是因為長安的糧食實在是不夠吃,只能去那邊過渡一段時間。

    第二,我們從它的軍事角度來考慮。那個時候,長安靠近西北地區,可以說是長安,他是我們中原地區的最後一道防線,所以老是有外族的一些勢力來打過來,在唐朝滅亡了之後,後梁是在開封建立的。後梁覆滅了以後,之後的晉漢周全部都定都在開封,也就是說從唐朝滅亡之後,在開封形成一個新的政治中心。後來後晉的石敬瑭為了當上皇帝,竟然把燕雲16州全部都給了契丹,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原就幾乎已經是對別人完全敞開了。長安就變成了最後一道防線,成為了戰爭的第一線。從這個時候開始,長安就不再適合做一個國都了。

    第三,我們從他的政治角度來考慮,其實在唐朝之後,很多大臣們並不願意再遷到長安了。北宋時期的趙匡胤曾經就打算遷都長安,並且已經做出了非常詳細的計劃,但是那個時候,很多北宋官員在開封已經買了家產,自己的家人財產全部都在開封,根基非常的牢固,如果說要遷都的話,那麼大臣們就一定會損失很多的金錢,所以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考慮,他們是非常反對遷都的,那作為一個皇帝,大臣們都不願意,所以趙匡胤也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曾經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也非常的嚮往長安,他甚至一生都惦記著遷都長安,於是他曾經派自己的兒子朱標到長安考察,看長安適合不適合做國都,但是朱標考察了之後,覺得那裡很多的東西都已經不適合再做一個國都了,跟之前的長安已經不太一樣了,並且再加上朱標回了長安之後不久就病死了,導致朱元璋也就沒有心思再遷都長安了。

    最後,我們從經濟方面來考慮,隨著朝代的發展,中原的人口開始不斷地往南方移動,人口到了南方,那麼經濟重心和生產力也就到了南方。再加上後來開通了京杭大運河,讓南北兩地的糧食可以互通了,這就使得在洛陽開封這些靠近水路的城市,就有了更加豐厚的優勢,所以說在當時,如果要是往長安運糧食的話,必須要經過洛陽,然後再經過洛陽運到長安,這樣就會增加國家的負擔,費錢費力,所以透過各方面考量下來,這之後的朝代裡,君王們都覺得長安已經不再適合做一個國都了。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長安作為一個13個朝代的國都,還是有它很高的歷史價值的,現在西安已經發展為了我們旅遊非常熱門的城市,大家也可以多去西安看一看當時的一些風土人情,感受一下當時朝代的歷史故事。

  • 8 # 三觀粉碎機

    《長安十二時辰》時間節點正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長安

    縱橫交錯的25條大街將全城分為 東、西兩市,一共108個坊裡(具體數字上下浮動),按照不同身份,劃分為甸、候、綏、要、荒五種社會階層的住所。各種人種、文化、信仰相互交錯。

    實際,表面繁華底下是隱藏越深的隱患,導致唐朝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沒落。

    1.官官相護,百姓被欺壓(張小敬、龍波都是代表人物)

    2.宗教勢力直接威脅政府(看懷遠坊信徒)

    3.對於製造業、工業等產業的重視減弱

    唐朝後,為什麼長安不再是首都

    1.軍事地理位置

    長安靠近西北地區,時常有外遇入侵。宋朝君主如果定都長安意味著,從天水到洛陽整個地區在都城的外圍,而天水一帶幾乎被吐蕃勢力佔領,長安成了戰爭的最前線,不再適合做首都。

    2.城市環境的惡化

    漢朝時期,作為首都的長安地力過度的開發,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變得更加惡化。到了唐高宗時期,長安附近的糧食已經難以供養長安城的百姓,多數都是從四川等地運過來的。每年唐朝皇室都要去東都洛陽一趟,名義上是巡遊,實際上是長安城內的糧食不夠吃,他們“逃荒”過去的。

    因此隋朝建國時,楊堅在長安附近新建了大興城,並主持修建大運河。

    3.財力耗費

    僅在在唐朝期間,長安城便遭遇了“天子九逃,國都六失”的局面,毀壞嚴重之大,如果選擇長安作為首都,修繕財力物力必然是不可想象的。

    晚唐詩人鄭谷描寫被毀之後的長安:“秋光不見舊亭臺,四顧荒涼瓦礫堆”

    明朝時,朱元璋也曾考慮過定都長安,並派出了太子朱標到長安考察。但朱標見到長安的景象,也只能感嘆毀壞徹底,讓朱元璋打消了遷都的計劃。

  • 9 # 涼州七里

    湊個熱鬧,實際上長安的衰落早已有端倪,有唐一代被折騰的太厲害,加上冥冥之中的天意,的確走了下坡路,但稱之為“廢都”明顯言過其實了。

    《長安十二時辰》的背景設定於唐天寶三年,距離安史之亂尚有十一個年頭,在偉大的唐明皇帶領之下,大唐成為了中國封建史的巔峰。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巍峨的大明宮,神秘的華清池,熱鬧的東西二市,寬闊的朱雀大街,裡坊川流不息的各色人等,長安以壓倒性的優勢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怎麼去形容他的恢弘壯麗,想來都不為過。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可惜,這首詩還有下半句。

    長安的數次淪陷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杜牧雖然沒有將黑鍋塞給楊貴妃,但總歸是有幾分怨言的。由於李隆基的疏忽和放縱,“漁陽顰鼓”很快成為席捲中原。

    ▲大唐盛世的象徵--楊貴妃

    亂世並沒有隨史思明的敗亡而終結,重新上崗的唐朝皇帝已然喪失了帝王必備的“勢”,自此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和朝堂黨爭逐步耗盡朝廷元氣,皇帝們屢次拋棄國家首都逃命。

    756年陷於安祿山,763年淪陷於吐蕃,783年的涇原之變,880年黃巢“天街踏盡公卿骨”,904年朱溫挾持天子和文武百官在此拋棄首都長安。

    說來也是奇蹟,唐王朝能夠這麼多次起死回生,就如同一隻九命貓妖,但首都長安則只能在一次次被拋棄中淪為廢墟。至此中國再也沒有朝代定都長安了,甚至都沒有考慮過。

    長安作為首都的歷史

    在西周和秦漢,長安一直定都的不二之選,但東漢定都洛陽之後就進入了輪流坐莊的時代,前秦、西魏和北周都定都長安,而魏、西晉、北魏、東魏和北齊則定都洛陽。

    ▲天下形勝,莫過於此

    二者都特徵明顯,長安最大的優勢在於地處“天下形勝”的關中地區,潼關大門一關,誰都打不進來。在封建時代只要首都不亂,天下大體上也亂不到那裡去。

    而洛陽的地緣環境其實也不錯,更佔據了天下之中便利的水路條件,因而他的主打是方便,最初就是西周天子方便諸侯朝覲而建立。

    當然還有更方便的汴京(開封),只是四面平坦無險可守,甚至黃河都是個頭頂上的炸藥包。

    ▲唐代長安城市規劃圖

    唐代之所以定都長安需要上溯到西魏,宇文泰的“關隴集團”形成的時候,隋朝楊氏和

    李唐均是這個集團的骨幹和利益代言人,故而他們是沒得挑的。

    但他們還是大興土木建設洛陽,主要在於想擺脫關隴集團的影響力,武則天甚至定都洛陽,想來二者規模是接近的。

    長安被廢棄的原因

    那麼古代定都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呢?

    第一在於安全,長安絕對獨步天下;

    第二在於最好能夠總攬全域性,放眼古代的交通,長安只能說一般般;

    第三則是現實考慮,首都一般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因此需要各地資源的持續輸血,而關中的險要反而成了制約,至少要說的過去吧。

    因此長安的廢棄有這樣一些原因

    首先,說白了就是要靠天吃飯,西北當下相對土地貧瘠,但並非一直如此。

    在西漢,《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就有“八水繞長安”的記載,如此水網密集之地,想來物產豐饒,是一個天然的糧倉,自然是建都的不二之選。

    但唐宋之後天氣逐漸變化,“八水”成為了季節性暴漲的河流並逐漸乾涸,曾經號稱“陸海”的八百里秦川隨即成為貧瘠之地,加之環境的破壞,西北逐漸風沙肆虐。此時若定都長安,由此產生的運輸成本是後世王朝萬萬不成承受的,因而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但唐代的長安並不是那麼舒坦,唐代的長安經常發生饑荒,甚至皇帝帶著文武百官東巡洛陽“就食”(找吃的),唐高宗甚至一去不復回。

    其次,這是一座幾乎淪為廢墟的城市,誰願意花大力氣重修搬過來呢?

    再次,自安史之亂後中國經濟中心全面南移,曾經的不毛之地成為了魚米之鄉,長安距離這邊實在太遠,並不具備總覽全國的地緣意義,故而退位。

    結語:一切皆有定數

    長安的興衰也是中國政治經濟中心從西北向東南遷移的產物,當不具備首都的政治功能時,必然會被精明的皇朝開創者們所遺棄。

    雖然有所遺憾,但畢竟歷史的必然,不過現在的西安仍然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去聽一聽晨鐘暮鼓、看一看秦磚漢瓦、吃一吃羊肉泡饃,我們依舊可以可以想象得到他曾經的輝煌和不朽的沉澱。

  • 10 # 小奔說史

    長安 ,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漢高祖七年,即公元前200年,將國都由櫟陽 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 長安城,寓意“長治久安”也。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據統計,中國古代各種政權共建立過217處都城,其中長安成為都城的時間長達1077年,這在中國古代都城史中是絕無僅有的。

    然而,唐代以後的長安城再也沒有成為都城。

    儘管朱元璋建立明朝時,一度想以長安為都城,不過最終只是一種空想,並未真正付諸實施。自古以來,定都都是王朝建立之初的最大事,唐末以後迄今已有上千年,為什麼所有的王朝都不再選擇長安一帶作為國都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已不再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當初,婁敬建議劉邦定都關中所提的理由是,

    “秦地被山帶河,四塞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鬥,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

    張良所提的大同小異,

    “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婁敬張良敏銳的分析,為漢朝的興盛奠定了重要基礎,也使得長安成為漢唐首都,為世界做矚目,為歷史所銘記。

    很顯然,到了唐代以後,婁敬張良所說的這些有利條件都已經不復存在,且聽我來一一分析。

    一、荒漠化帶來的糧食危機

    上億年來的地殼劇烈運動使得陝西南部的大地逐漸升高,形成了橫亙華夏大地,分割南北的秦嶺。秦嶺北麓的關中地區經由從西北逶迤而來的渭河及支流縱橫流淌,沖積出了沃野千里的平原。

    早在西周建立之前,關中平原就已經以肥沃著稱,如《詩經》中有詩篇讚頌周原的肥沃與富饒:“周原膴膴,堇荼如飴”。《尚書》在評價九州土地肥沃程度時,把關中平原所在的雍州定為上上,可想而知有多肥沃。

    司馬遷就指出:“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意思就是,關中的耕地佔全國的1/3,人口占全國的30%,財富卻佔全國的60%。

    然而,包括關中在內的西北地區,由於開發較早,導致森林和草原不斷縮減,有些地方甚至成為濯濯童山(其他還有很多原因比如氣候變化等,但人類上千年的無休止砍伐是重要原因之一)。

    具體表現就是嚴重的荒漠化!

    如公元五世紀初,即“五胡亂華”時期,黃土高原北端的白于山南麓有茂密的森林,白于山北麓的蘆河流域和紅柳河流域則是灌木草原,間有喬木散生其間。

    匈奴首領赫連勃勃曾說:“美哉斯阜!臨廣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多矣,未見若斯之美!”(崔鴻《十六國春秋》) 並在此地修建了著名的“統萬城”,作為大夏的國都。

    到了唐代初期,統萬城周圍地區仍是有名的“臥馬草地”。其後由於毛烏素南緣地區過度開墾和放牧,天然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毛烏素流沙不斷南移。

    到唐代晚期,統萬城一帶已受到風沙的侵襲。

    此外,在原始社會末期,黃土高原東南部、秦嶺山脈、中條山、呂梁山、豫西諸山及渭河、涑汾河、伊洛河諸平原都屬於森林地帶,黃土高原西北部地區則屬於草原地帶或森林草原地帶。

    到唐代中期,由於農業區的擴大,平原地區規模較大的森林逐漸消失,所謂“高山絕壑,耒耜亦滿”“田盡而地”,除關中地區的上林苑中尚有較多林木外,其他平原上已經很少有森林的記載。

    唐代以後,黃土高原地區的森林和草原繼續縮小。到了明清時期,平原地帶自不必言,丘陵和山區的森林也迅速減少。

    如渭河上游的森林在這一時期大量消失,只有渭源、隴西、天水諸縣的五竹山、首陽山、馬鹿山、辛家山等地尚有少量森林殘存下來。

    陝北地區的森林,主要分佈在黃陵、洛川、富縣、延安、延長、宜川等縣的某些山區。

    據統計,到20世紀末,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為179萬平方千米,其中 西部地區水土流失面積約佔全國水土流失總面積的2/3。在西部各省區中,陝西的水土流失率達69.94%,高居第一。

    西漢時期長安周邊有“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水環繞,農田灌溉便利:“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

    到唐代末年,涇水、渭水、灞水等河流水流量越來越小,龍首渠、清明渠等人工渠道也相繼乾涸;北宋時,“八水”中的潏水,水流量更是小到了可以淌水過河的地步。

    水土大量流失,人口卻在爆炸式增長,大唐長安號稱百萬人口,就有百萬張嘴需要供養!

    早在唐朝,關中地區就因為可耕地的減少導致糧食缺口嚴重:唐朝初年的每年20萬石(每石42公斤,約合840萬公斤);膨脹到了最高峰時期的400萬石(約合1.68億公斤);

    後來即便有所緩解,但長安城每年的糧食缺口,仍然高達100萬石(約合4200萬公斤)。

    唐朝初期、中期,唐高宗、唐玄宗就曾經因為長安城缺糧,而不得不遷到洛陽“就食”。

    唐中宗景龍三年(709),“是歲,關中飢,米鬥百錢”,於是群臣就請唐中宗前往洛陽“就食”,要面子的唐中宗大發雷霆:“豈有逐糧天子邪?!”

    唐朝貞元二年(786),由於向長安運輸糧食的漕運道路中斷,長安城發生糧食危機,騷動幾乎波及到禁軍。

    千鈞一髮之際,剛好有3萬斛米運到了長安附近,唐德宗聽說後,激動地流著眼淚跟太子說:

    “米已至陝,吾父子得生矣。”

    由於水土流失,地力不斷下降,嚴重缺糧的關中再也難以成為支撐泱泱大國首都所在的“天府之國”。

    “民以食為天”。缺糧,是唐代以後,長安成為廢都的第一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中國大格局發生變化

    戰國時期,崤山、函谷關以東的地區被稱為“山東”。秦國與山東六國的征戰構成了戰國時期的主線。

    兩漢時期,來自山東地區的叛亂此起彼伏,此後一直到董卓之亂,仍然有關東諸侯討伐之。

    及至南北朝末期,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仍然代表的是東西矛盾。

    到了唐朝,從魏晉以來的山東士族門第威望極高,他們世代學習儒學,世代為官。當中以王、盧、李、鄭、崔五大家族為代表,在當時社會的威望比李唐的威望還要高。

    李世民曾命人修《氏族治》,修完以後,崔氏被排在第一等。李世民看完大為惱火,下令把崔氏降為三等,把李唐排在第一等。

    所以,當初婁敬全說劉邦,理由就是:“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

    然而,這種東西相爭的格局,到了唐代以後,卻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自古“戎馬盛於西北”,從秦代的犬戎,漢代的匈奴,到隋唐時期的突厥與吐蕃等,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因此,唐代以前立都長安,控制關中,內可以出擊山東外可以抗擊。

    長安也因此成為中原王朝制內御外的中樞要地,具有實際的軍事和政治意義。

    但從唐朝中期以後,隨著東北方向的契丹、渤海、女真等少數民族的相繼崛起,中國的軍事政治地理格局,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尤其是北宋初年,在喪失燕雲十六州的背景下,中原王朝政權面臨遼國的強大軍事壓力,此時念茲在茲的首要任務,只能是來自北方的威脅。

    偏處西北的長安,昔日“山河四塞”的優勢變成了劣勢,自然失去了立都的價值。

    時移世易也。

    1127年,靖康之亂,隨後宋室南渡,此後一路向南,直到150年後,在遙遠的崖山畫下休止符。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對於南宋的絕大多數人來說,終其一生,或許都未曾到過長江以北,遑論漢唐故都的長安?

    中原政權南渡逃命猶恐不及,至於北方來的政權而言,他們需要一個地方能同時兼顧北方草原和中原大地,如忽必烈定都大都的理由就是:

    “幽燕之地,龍盤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所,非燕不可。”

    因此,遼金元三代,除了金國因為蒙古打擊一度南逃汴梁以外,統治重心始終是在華北幽燕之地。

    明朝起初三心二意定都南京,到了明成祖之後,又因為各種原因遷都北京。

    至於滿清入關之後,因為東北乃龍興之地,最初對於統治中原也不是很有信心的情況下,定都北京也就是自然而然的選擇。

    到了近現代,由於海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遠離大海偏處內陸的長安,就更加不會成為定都的選擇了。

  • 11 # 互聯星景網咖

    主要是因為北方防禦重點轉移,看過一篇文章介紹,說是唐以前好像是河套地區水草豐盛,遊牧民族聚集,駐軍需要長安近點去節制,後來氣候變遷,遊牧民族聚集靠近幽州,代郡等地,防禦重心轉移,因此需要定都北京去節制北方軍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分享一下你離婚過後的感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