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叔說點事兒
-
2 # 獵鷹0429
歷史上出名的人物基本都有一個共性,當你出名時你的很多自身存在的現象都會被需要放大,也就是那句老話,譽滿天下必定謗滿天下,
他只是作為清政府的代表,而不是他個人的決定,今天的每個人都表現愛國,作為一個外交大臣,他難道就沒有一絲民族大義嗎?
-
3 # 在下古麒
首先,我還是要宣告一點,我並不是說要吹噓李鴻章有多麼的好,只是從我所瞭解的事實來看,在心中有著自己的判斷罷了。畢竟在我看來,李鴻章是身不逢時的一個無奈老人罷。
和曾國藩左宗棠等人相比,李鴻章的個人品格確實是無法與之比擬的,但是,和一些頑固不化而墨守成規的人對比來說,李鴻章又何嘗是具有進步性的一個人物?
有時候,剛正不阿只能自討沒趣,如果卑微屈膝能夠辦一點實事的話,那就低下頭來吧,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在明朝,我有一個很敬佩的人物,就是李東陽。在武宗即位後,太監劉瑾擅權,而內閣的三位大學士為劉健、李東陽、謝遷,他們三人都是國家之棟樑的肱股大臣,在多次努力勸諫武宗無果之後,劉健與謝遷因為不願意與劉瑾同流合汙便直接告老還鄉了,而且李東陽則不然,他沒有走,被委任為首輔,並且事事都依附於劉瑾。
當時,滿朝清流人士都特別不理解他,認為他以前中正賢良,如今終於趨於權勢而本性暴露了。可是,只有李東陽自己才知道,只有隱忍不發,才能夠尋找到機會一舉剷除如今權勢滔天的奸黨。
劉健等人直接拍屁股走人固然是剛正不阿,可是那確實最為意氣用事的行為。如果大家都走了,還有誰來對付奸黨?那麼奸黨的實力必然越來越大,國家之亡,就在不遠矣。一個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而對於李東陽來說,他的使命,就是留下了躲在暗處,尋找機會。
我不能說李鴻章能夠與李東陽相比,可是,在我看來,李鴻章儘管對慈禧百般討好,但是其目的並不全是為了自己,只有得到了當時權勢最大的人的支援,他才有能力去做他應該做的事情。從清朝的角度去看,正是因為他與列強的斡旋,晚晴才能夠苟延殘喘的延續下去,他無愧於清朝。
當然,從後世的角度看,他的努力都是沒有價值的,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為腐敗的晚清政府所續命,是革命的敵人。功過對錯,模糊不清。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
4 # 梅花傲雪70
李中堂、李大人絕對不會想到自己會在未來社會里成為炙手可熱的商品!李鴻章絕對是他所處那個時代的笑到最後的人!現人已經根本無法知道他當時的想法。所以也無從全面的評價他的所作所為。但是他得到了“主子”的賞識認可。遠遠的超出了他老師曾國藩絞盡腦汁滅漢扶滿的“功勞”報酬。得到清庭的信任!他也不同於袁世凱,的確為清的苟延殘喘盡心盡力。且好像沒有異心。他簽定的一系列條款也都符合那個史上最大敗家老孃們慈禧太后的旨意。可是由他開始,大清帝國用真金白銀買的都是失敗啊!
-
5 # 孝感工校電梯專業胡
史可見證
歷史問答達人
並非我們後人不原諒李鴻章,而是李鴻章所做所為沒有一絲一毫的可以讓人原諒的地方。李鴻章是擁兵自重變國器為私器分裂國家的軍閥;是變國帑為私帑的歷史排名絕對靠前的鉅貪;是主動出賣國家和民族利換取私利的賣國賊;是勇於內鬥怯於國戰的禍害!
首先說說為什麼說李鴻章是變國器為私器分裂國家的軍閥。
當洪楊之亂與捻亂次第平定時,李鴻章拒不接受裁撤淮軍這種餉由地方自籌、將由統帥任命、兵由自行招幕的只認統帥個人的私人武人武裝,反借整編之機大肆徵招湘勇裁撤兵將,進一步擴充了淮軍規模。
借清庭命其籌建北洋水師之機,除外購軍艦外還大肆挖掘南洋艦隻、物資人員,極力保證北洋水師成為清朝最強的海軍力量。成軍後亦牢牢把控於李鴻章自己手中,成為了繼淮軍之後的水上李家軍。
正是在李鴻章把持軍權變國器為私器的帶頭作用下,各地督撫紛紛效法。在外敵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成功的使清朝處於了實質的內部分裂狀態。這正是中日甲午戰爭竟然搞得彷彿是李鴻章個人與日本的戰爭之根本原因。
其次說說為什麼說李鴻章是中國有史以來的鉅貪。
在李鴻章辦洋務、軍務過程中大肆貪汙索賄;巧立名目將大量公帑變為李鴻章個人或其家族的私帑。借購買德艦之機向德國供應商索要鉅額回扣,此事為當年轟動中外的一大丑聞;籌建北洋水師過程中,從沈葆禎處騙取了大量經費並透過盛懷宣大變戲法,從中大肆肥私;
軍中亦大肆任用私人以利於配合在一起大撈特撈,北洋水師負責這需供應的即為李鴻章的外甥,其間“偷盜抵換”無所不為。甲午戰前被供職於北洋的德國軍官查出鎮定二艦主炮一共只有三發炮彈;從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電報中可知北洋水師動力煤也常常不足。致使黃海戰艦炮彈量少質次。 平時陸海兩軍由於沒有經費也根本談不上什麼訓練。
賣國官僚體系無視大局,私利先行。李鴻章“有銀數百萬兩,寄存日本茶山煤礦公司,其子在日本各島開設洋行三所。”甲午戰爭前,日本向中國購買3萬噸煤和3000石大米,開戰後部下建議停止供貨,李鴻章卻說“訂貨在失和之先”,命令繼續供貨“以示信用”,而這些貨物正是日軍急需的的軍需資料。李鴻章的這種賣國言論和行徑連外華人都認為“李的立場值得深思”。
而其身後所留遺產,僅現銀與股票即達四千萬兩之巨;在安徽省有田地達六萬餘畝(當時田價即值300多萬兩)。其在上海等地的房產、及珠寶首飾等尚不在統計之列。
再來說說李鴻章為什麼說李鴻章是主動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的賣國賊。
當左宗棠平定新疆叛亂阻止俄羅斯吞併新疆野心時,李鴻章力主放棄新疆,理由是國防經費緊張應用於加強海防上。之所以李鴻章能提出“因為要保衛東南沿海所以要放棄西北國土”如此可笑的理由,其目的無非是為了與左宗棠爭軍費爭朝堂地位。而且左宗棠平定叛亂後與沙俄談判時,因負責首次談判的人員越權擅自簽下了出讓新疆主權的條款,清庭上下均不承認此條款的有效性,又是李鴻章跳出來說什麼即然簽了就應依照執行,其出發點同樣只是為了扶殺左宗棠浴血奮戰的功績,幸虧清庭當時未聽李鴻章的而是另派曾紀澤重新談判爭取回來了大部分權益。
在中法戰爭時,在中國戰局佔優的情況下,還是李鴻章力主對法妥協,把中南半島的屬國放棄,承認法國的殖民權力。這次讓李鴻章得逞了簽訂了出賣主權的《中法新約》。
而甲午戰敗後,李鴻章所簽訂的《中日馬關條約》賠款兩億兩白銀、割讓臺灣及附屬島嶼、承認琉球群島歸屬日本、割讓遼東半島。最後三國干涉還遼,中國又多出了三千萬兩贖買費。,這就不多說了。李鴻章竟然又力逞以中國東北利益鉤引沙俄進入東北來執行所謂的以夷制夷策略,這次李鴻章又得逞了與沙俄簽訂了賣國的《中俄密約》同時李鴻章個人吃回扣300萬盧布。
這就難怪列強非李鴻章不談判了,這樣的出賣國家利益主權並只管自己撈回扣,撈好處的談判對手誰會不喜歡呢?
最後一條說李鴻章是勇於內鬥,怯於國戰,在前三條中已經表現得夠充份得了,就不再重複論述了。
李鴻章的所做所為,把他自己徹底釘死在了漢奸賣國賊、歷史鉅貪和分裂國家的軍閥上面了,史實如山,已是鐵案。
-
6 # 為什麼老是重名啊啊
歷史的長河總是洶湧激盪,波雲詭異。泥沙俱下,浩浩湯湯。
一葉扁舟,搖搖晃晃,卻執意要斬風破浪,逆流而上。
船頭,一位垂垂老人,煢然孑立,扶著只剩下半截的桅杆,孤身在漫漫黑夜中秉燭而望。
方向?前途?國運?天命?
向前?是死,是懸崖!往後?是忠,是國家!
仰望星空,天穹浩瀚。他永遠不會知道是陛下對,還是歷史對。即便他知道歷史的這條長河會將大清王朝推向絕望,那他又能如何?
他只能竭盡全力做他應該做的事。作為一個國家的掌陀人,為行將就木的王朝做了最後的挽救。
我不知道前面是什麼,有什麼,但我把你們送到了淺海,確保在船沉之前,你們還活著。至於能不能找到陸地,能不能上岸,以及上岸之後的事,我就管不了了。
-
7 # 月夜扁舟
在我看來,為李鴻章翻案的人,都是在為賣國行為洗白。
為李鴻章翻案的人,其著重點,無外乎是說,李鴻章的一切賣國行為,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其實他是在替慈禧太后頂鍋,在皇權的威壓示意下,他也是身不由己的。而且,李鴻章本人也是有其才能的,在晚清時代,相對於頑固的保守分子,他也算得上是開明人士,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中,也是辦了點事實的,比如是建立了北洋水師。
李鴻章經手簽訂的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其實是在委屈求全,以此謀國,才使得腐朽的晚清帝國得以苟延殘喘。
此般見識與論調,且不大謬!
照如此見識,汪精衛在理論上,也算不得是大漢奸了,汪精衛投靠日本,做了中國的第一號大漢奸,提出的口號就是:以曲線救國的方式,儲存炎黃血脈的火種,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之下,未免被滅國滅種,以委屈求全的曲線救國路線儲存炎黃血脈,顯得十分有必要。
難道因為汪精衛此般所謂委屈求全的愛國情懷,真的能掩蓋掉他大漢奸的實質?
而且年輕時代的汪精衛,也是一個十分有才華的激進革命人士。
為了革命,推翻腐朽的晚清王朝,汪精衛毅然北上,刺殺晚清攝政王,最後事敗被捕,在獄中寫下了“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的慷慨之歌。
但也不能因為汪精衛少年時的光耀事蹟,以及他的激進革命情懷同所謂的愛國口號,就能否定掉他大漢奸的實質。
同理,不管李鴻章有千般的藉口,值得所謂的萬般同情,以其老殘之軀,為晚清帝國苟延殘喘而奔走云云,這不能洗刷掉他在那些喪權辱國條約上籤下的恥辱名字。
李鴻章的身不逢時,委屈求全,真的只是為了大清王朝?
只怕未必。
他的這種委屈求全,也有可能是為了保住他的權位,甚至是他的身家性命。此是其一。
其二,現代人,可能無法親身體驗到古代讀書人在大是大非前的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氣神。
顯然,李鴻章並沒有這種氣質,他甚至不在乎什麼留清名播於青史的讀書人的追求。
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甚至連一點抗爭的表現也沒有,有的是委屈求全,唯命是從。
在我看來,在其賣國行為上,所謂的為慈禧太后頂鍋的論調也很難成立,只不過是一個甘做走狗的讀書人而已。
(加註:你可以選擇做官,你也可以選擇掙錢,但你不能選擇透過做官來掙錢。你可以選擇做聖人,也可以選擇做俗人,但你不可以選擇讓大家像聖人一樣崇拜你,還要像俗人一樣原諒你——龍應臺。為李鴻章翻案的人,不外乎就是想把他塑造成一個帶有俗氣的聖人而已。這種雙重標準,自己想想,可恥不可恥。)
-
8 # 使用者8639973894448
不要試圖用今天的道理去解讀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時代背景。不要用今天的觀點去為過去的歷史翻案,你翻過來就是你正確了嗎?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既要一分為二,又要看主流。我們不能因為李鴻章主導了洋務運動是進步的就說他簽定的那些條約也是對的。不能說這些條約都是按慈禧的意思辦的李鴻章就沒有責任。
比如,不能因為女真(現在的滿族)已成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就說岳飛的抗金是錯的,也不能說孫中山、黃興等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就是錯的。比如,不能因為匈奴的一部分已融入中華我們就說漢朝的抗擊匈奴就是錯的,衛青霍去病是破壞民族團結。
或許終有一天人類會走向世界大同,到那時我們也不能說今天的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是錯的。
總之,歷史自有歷史的時代背景、政治經濟背景和民族背景,歷史不是政治,不能輕易翻案(翻盤)。
近幾年華人不知道在什麼思想的指導下,也不知道受了誰的旨意,興起了“歷史翻案風”,凡歷史事件但凡有一點可能就要翻案,凡黑必言白,風甜必言酸,以顯示自己之與群不同,或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 這樣下去必會搞亂中國的歷史,搞亂中國的民族,搞亂華人的思想……
-
9 # 如流水兮逝如風
李鴻章是晚清最著名的漢族大臣,他創立的淮軍一度成為清朝末年比較重要的國防力量,和曾國藩領導的湘軍一道剿滅了捻軍和太平天國。曾國藩死後,李鴻章是清政府裡面漢族大臣權勢最大的,他創立的北洋海軍,實力強大,連明治維新的日本也忌憚不已。在洋務運動中,他實行官督商辦的經濟政策,成立了很多的企業,有些企業即使在現在,也是很有實力的企業,他先後創辦了輪船招商局,河北磁州煤鐵礦、江西興國煤礦、湖北廣濟煤礦、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山東嶧縣煤礦、天津電報總局、唐胥鐵路、上海電報總局、津沽鐵路、漠河金礦、熱河四道溝銅礦及三山鉛銀礦、上海華盛紡織總廠等一系列企業,還成立了第一家電報公司,創辦了中國近代第一條鐵路、第一座鋼鐵廠、第一座機器製造廠、第一所近代化軍校、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等。有曾國藩和李鴻章共同創造的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輪船招商局等企業,為清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資金,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他倡導師夷長技以制夷,引進了很多新的技術和理念。但是在清朝末年,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在歷次戰爭中戰敗的清政府,屢次任命李鴻章為全權談判代表,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讓中國損失了大量的金錢和領土,臺灣被割讓給日本。賠償了幾萬萬兩的白銀。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逃到了西安,中央政府威信掃地,如果沒有李鴻章的談判,恐怕中國北方已經被八國聯軍佔領了,在談判桌上,兩方談判,失敗方只能被動接受勝利者的條件,軍事實力才是談判的資本,所以罵李鴻章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人可以設身處地的想想假如你是談判代表,你能簽訂什麼樣的內容,另外決定條約簽訂與否的是慈禧太后,李鴻章只不過是簽字畫押的人,就好比你被別人打了,你媽讓你賠禮道歉,給人家錢,你心裡一萬個不願意你也毫無辦法,你不能不聽他的,你能說是自己不硬氣,還是說自己的父母太軟弱。在古代,為尊者諱,明明不是李鴻章的過錯他也得承擔,沒有人敢說是慈禧太后的過錯。李鴻章一度也據理力爭,甚至因為不同意日本的條約的內容,被日本人刺殺,臉上捱了一槍,就是這樣,他還是堅持和日本簽訂合約,因為日本已經佔領了山東半島,如果合約不簽訂,日本可能會打進北京城,而當時中國的軍隊是老式部隊,根本不堪一擊。最後他推薦袁世凱編練新軍,作為他的接班人,最後袁世凱逼滿清皇室退位,覆滅了清朝,也有李鴻章的功勞。最後用一首李鴻章臨死時寫的詩作為結局;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
10 # 龍泉居士
歷朝歷代的臣子都是為其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都是在皇權下為其自身利益服務的。李鴻章做為清政府的重臣,作為外交使臣,是代表清政府簽署了各項喪權辱國的條約,李鴻章只不過是清政府的一個代言人,一個木偶而已。要知道“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捱打”!我們不能把喪權辱國,賣國求榮的罪名都放在李鴻章一個人的身上,這對李鴻章是不公平的,即便沒有李鴻章也會有張鴻章、王鴻章來簽署這些不平等的、喪權辱國的這個條約或那個條約。
我們看待一個人,尤其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要功過是非全面地看,顧此失彼、厚此薄彼、有失公允!
李鴻章興辦洋務運動無毋庸置疑的是在積極推動社會的發展,使人們在封建主義社會看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曙光。中國的第一條鐵路、第一座鋼廠、第一座製造廠、第一支現代化海軍,這些都是在李鴻章的倡議和領導下建立起來的。
我們要全面、公正,面對實際地看問題。
回覆列表
談到李鴻章,不僅僅是最近有人在替他翻盤,是自他在世就一直有人替他討還公道。
晚晴末年首輔大臣李鴻章可以說是晚期的政治精英,他誓死效忠大清王朝,這是今天很多人做不到的,而且他這是精忠而不是愚忠。
人們通常說李鴻章是賣國賊主要是因為:李鴻章和外華人簽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最主要的是辛丑條約,簡直把國家賣到連褲衩都不剩的地步,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太過於致命,但是各位,這是李鴻章能左右的嗎?
晚清的政治現狀決定了晚清必將不斷遭受外來的侮辱,晚清皇家貴族以慈禧為代表的真正當權者根本不顧國家的危亡,仍然把國家當做自己一家的天下,內心裡沒有人民這一概念,李鴻章說白了是一個傀儡,一個代表,這些事情不是由他藝人決定的了。
李鴻章辦了很多實事,興辦了北洋水師,建了很多各類新型企業,他可以說打開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大門,他為後來民國的各類事業打下了基礎,他和林則徐一樣是開眼看世界的人,如果沒有李鴻章,可以肯定民國必將會被推遲,中華民族的覺醒也會推遲。
當然李鴻章和大多數晚清社會精英一樣,愚昧和腐朽是逃不過的坎坷,這也註定了他們要被後世罵慘的原因,但綜合來說李鴻章是民族的英雄,不是叛徒更不是後世蓋棺定論的賣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