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肅熬,白露為霜,而菊卻金英奪目,傲霜而晚香。唐代以前的文學裡,間或也有拿菊花比人堅貞不移的品格的,但主要還是歌頌它能助人長壽的一方面。唐代以後,詩詞裡常常提到菊花,都是把菊花人格化了,作為有骨氣的文人的象徵。
明代文壇"前七子"之一的李夢陽欣賞菊的獨立不群的個性,便有"不隨群草出,能後百花榮""細開宜進世,獨立每含情"之句;唐末農民起義英雄黃巢則對菊的樂觀與頑強精神情有獨鍾,於是菊在他眼中顯得那麼瀟灑豪邁:"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從王安石的"不忍獨醒辜爾去,殷勤折為一",可見菊也是一位"獨醒"者;而在王建的《野菊》"憶向山中見,伴蛩石壁裡"中,菊則生命力旺盛,小小身影默默地裝點秋日的大地,它在平凡中顯不平凡;菊花枯而不隕是它固有的特性,但在朱淑真筆下:"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則形象地融入了她的不幸遭遇、倔強性格和反抗精神;陸游則稱"菊花如志士,過時有餘香",秋風中數株晚菊,頂風傲霜,挺立東籬,散發著餘香,這花中志士,和南宋時期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的抗金英雄,包括詩人自己在內,其遭遇、品格,是多麼相似;當然還有陶淵明籬中那些淡泊、清高的菊。
也許你會感慨秋日寒風下的小小一株菊竟蘊藏著如此豐富的神韻。我想菊終究是菊,不同的是詩人們的處境、詩人們的心。
秋風肅熬,白露為霜,而菊卻金英奪目,傲霜而晚香。唐代以前的文學裡,間或也有拿菊花比人堅貞不移的品格的,但主要還是歌頌它能助人長壽的一方面。唐代以後,詩詞裡常常提到菊花,都是把菊花人格化了,作為有骨氣的文人的象徵。
明代文壇"前七子"之一的李夢陽欣賞菊的獨立不群的個性,便有"不隨群草出,能後百花榮""細開宜進世,獨立每含情"之句;唐末農民起義英雄黃巢則對菊的樂觀與頑強精神情有獨鍾,於是菊在他眼中顯得那麼瀟灑豪邁:"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從王安石的"不忍獨醒辜爾去,殷勤折為一",可見菊也是一位"獨醒"者;而在王建的《野菊》"憶向山中見,伴蛩石壁裡"中,菊則生命力旺盛,小小身影默默地裝點秋日的大地,它在平凡中顯不平凡;菊花枯而不隕是它固有的特性,但在朱淑真筆下:"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則形象地融入了她的不幸遭遇、倔強性格和反抗精神;陸游則稱"菊花如志士,過時有餘香",秋風中數株晚菊,頂風傲霜,挺立東籬,散發著餘香,這花中志士,和南宋時期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的抗金英雄,包括詩人自己在內,其遭遇、品格,是多麼相似;當然還有陶淵明籬中那些淡泊、清高的菊。
也許你會感慨秋日寒風下的小小一株菊竟蘊藏著如此豐富的神韻。我想菊終究是菊,不同的是詩人們的處境、詩人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