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區域拒止

    德國之所以要進攻蘇聯,其實並不是所謂的希特勒的“執念”,而是形勢所迫,不得不進攻。所謂形勢所迫,指的是德國經濟已經到了不戰爭就會崩潰的危機,且德國本土及其佔領區資源不足,迫切需要一個資源充足的地區補充自己。再加上德國進攻英國又全面失敗,所以不得不進攻蘇聯。

    比如,在油氣資源上,德國的油料就嚴重不足,無論是油料生產能力還是油料儲備,都無法滿足德國經濟的需求。據德國統計,若要維持佔領區和德國本土的經濟,德國需要每年2000萬噸石油的產能。而德國當時唯一擁有的大油田只有羅馬尼亞油田,總產能只有1000萬噸/年,加上德國其他林林總總的油氣產能(比如煤制油),德國也最多拿出1500萬噸/年的石油產量。而當時的英國本土和蘇聯都巨大的油田,因此,德國進攻英國和蘇聯也就不可避免。

    其次,則是德國進攻英國的全面失敗。不少人都認為,德國的要是全面執行海獅計劃,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實質上,德國要是全面執行海獅計劃,德國只會死的更快。君不見不列顛空戰期間英國的道丁上將只出動了皇家空軍的一半麼?剩下的一半被道丁上將按死在蘇格蘭當預備隊,怎麼都不動。僅僅一半的皇家空軍就把德國空軍打得鎩羽而歸,如果德軍強行實施海獅計劃逼道丁上將將皇家空軍全部投入,那德軍遭到的損失就……反正之後德軍還有沒有能力打蘇聯,都是巨大的問題,至於蘇聯完成軍事改革之後,於1943年實施的大雷雨計劃……德國能不能剛住,估計得自求多福。

    最後,德國和蘇聯在1941年之前有過大量交往,包括閃電戰和空降兵等戰術,德國都是在蘇聯的輔助下完成的,因此,德國軍隊對蘇聯軍隊可謂“知根知底”。眾所周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德國選擇進攻蘇聯,既是唯一選擇,也是當時唯一的合理選擇。

  • 2 # 小小羅羅蛛

    德國不進攻蘇聯,蘇聯也會進攻蘇聯。德國有“巴巴羅薩”計劃,蘇聯同樣有“大雷雨計劃”,蘇聯早於德國籌劃發動蘇德戰爭,“大雷雨計劃”是準備1941年6月12日進攻德國,事出有因推遲到了7月,結果1941年6月21德國就實施了“巴巴羅薩”計劃。

    那麼德國進攻蘇聯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進攻蘇聯的障礙已清除

    在這之前德國佔領了捷克、希臘、羅馬尼亞、法國等歐洲國家,只剩英國還在奮起反抗。和蘇聯一起瓜分了波蘭,蘇聯吞併波羅的海三國,侵佔部分芬蘭,德國和蘇聯之間已經沒有緩衝的空間,這些障礙一清除,進攻蘇聯就變得刻不容緩,希特勒就立馬集結了550萬大軍發動了蘇德戰爭。

    二、戰略資源的掠奪

    蘇聯的高加索地區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德國是個相對資源貧乏的內陸國,戰爭對於資源的消耗是巨大的,希特勒要想繼續擴大戰爭維持戰爭,必須要有龐大的戰略資源來支撐,特別是石油資源,出兵蘇聯就不出意外了。

    三、意識形態的敵對

    蘇聯從一成立起就受到歐洲各國的敵視。希特勒更是特別仇視蘇聯,上臺後更是機心處慮的對付蘇聯,要想擴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間必須要佔領和政府蘇聯,東和日本匯合,然後再去征服美國,這是他征服世界的步驟。有了這些因素,希特勒先下手為強。

    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明白《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只是個幌子,都在想爭取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旦條件成熟必然會開戰,就看誰能賽跑過時間吧。1941年蘇聯閱兵

  • 3 # 懷疑探索者

    原因很多,大家都談過了。我談一點大家沒有談過的。那就是,與當時的個人崇拜有直接關係。德國當時已經有了狂熱的對希特勒的崇拜,認為希特勒就是日耳曼民族的大救星。追隨希特勒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德國的平民,為什麼他們都喜歡希特勒,對希特勒言聽計從呢?是不是希特勒有什麼魔力呢?這裡面有特殊的原因。

    我看過一個紀錄片,裡面採訪了曾經在奧斯維辛集中營擔任過兵役的幾個德國士兵,他們在參戰之前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並不是惡魔。其中,有裁縫,麵包店的服務員,有郵遞員,有農民,鐵匠,都是很平凡的人。他們說,自從我加入納粹,我感覺和以前就不太一樣了。哪裡不一樣?原先教授,富商這些人都是德國社會的精英,是社會的上層人士,這些普通人很少有機會與他們發生關係。但是,自從加入納粹,這些原本很普通的平民,也可以把指頭戳在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社會精英的額頭上面,這讓這些人自我感覺非常不一般,非常有滿足感。

    (支援希特勒的平民)

    希特勒發動戰爭,這些支援他的普通人,已經不會辨別是非道德了,他們只知道,是希特勒讓我從小人物成為上層人,是希特勒帶領我們創造了奇蹟。正是千千萬萬的普通的德國平民,把希特勒推上了神壇。希特勒的意志,被堅決的貫徹和執行下去,沒有任何人敢於提出質疑。而希特勒這個人,是極端仇恨蘇聯的制度的。這不奇怪,當時歐洲幾乎所有的國家的政客都非常仇恨蘇聯,比如邱吉爾。希特勒仇恨蘇聯,仇恨程度要遠遠高於對英法的仇恨。所以,希特勒最大的心願就是把蘇聯徹底碾碎,出兵蘇聯是必然會發生的。

    此外,希特勒也想把蘇聯佔領後用於德國的資源補給基地。屆時,德國擁有法國的工業基地,蘇聯的資源,將足以與美國一爭高下。

  • 4 # 四十五度歷史

    蘇聯集結大量軍隊侵犯德國領空,德國進行自衛反擊。這些當然都是德國想要先發制人的藉口。

    但一場戰爭的開始總要有些由頭,總不能上來就打吧,這樣在國際上面子過不去。而且找到合適的藉口也是戰爭勝利後,把黑的寫成白的重要理由。

    按照當時的形式來看,德國和蘇聯必定有一場硬仗要打。德國西線接連失利,戰爭已經進入膠著狀態,短時間內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畢竟德國海軍雖然算不上實力薄弱,但隔著英吉利海峽想要打敗當時世界海軍實力第一的英國基本上天方夜譚。與此同時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簽署的大西洋公約,已經把德國置於對立面,美國和德國對抗基本上是時間問題。雖然在二戰開始之初德國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是暫時的勝利並不足以穩固自己的地位。

    英國的存在遏制了德國向大西洋的軍事擴張,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運河都在英國的掌控之內。在這種情況下,大量軍事物資無法抵達非洲,德國在非洲戰場接連失利,極大程度上制約了德國的裝甲部隊。德國的建軍思想並不是十分先進,最主要的戰鬥力集中在陸軍的裝甲部隊。而現代登陸戰役中,強大的空軍和海軍實力才是決定戰爭是否勝利的關鍵。

    既然西線戰場無法取得勝利,那麼就不得不從東邊取的突破口。當時希特勒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希臘一個是蘇聯。當時希臘雖然沒有簽訂和德國的盟約,但是希臘政府的態度一直是親德。這種關係德國無法直接對其進行戰爭。況且當時德國軍事家的錯誤判斷認為進攻蘇聯是最佳選擇。這是由於當時蘇聯進行了政治洗牌,而且根據以往戰鬥力判斷蘇聯的戰鬥力在法國之下,而法國被德國閃電戰一個月佔領。況且當時如果擊敗蘇聯可以迅速的和日本會合,這些巨大的誘惑導致德國對蘇聯用兵。

  • 5 # 天太2

    德國法西斯向蘇聯發動戰爭蓄謀已久。希特勒上臺之前,就把蘇聯看成是他謀取世界霸權的障礙。他曾經說:“不管怎麼樣,都要繼續東進。把俄羅斯從歐州國家中抹掉。”這也符合他的納粹黨的思想。

    但在二次世界大戰前,他對蘇聯是有的恐懼的。他怕的是他和英法爭霸中歐時,蘇聯給他背後一擊。所以他極力拉籠蘇聯。他承認了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為蘇聯管理。在波蘭問題上和蘇聯達成了東西對進瓜分波蘭的協議。從而使他大膽地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希特勒打敗法國後,開始了對英國的和平攻勢。在遭到拒絕後,開始了對英國的狂轟亂炸。但他認為英國已不堪一擊,他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東方,準備進攻蘇聯。使他加快了侵蘇聯步子的,不僅有蘇聯佔領了波羅的海三國,而不僅是它的管轄範圍。更重要的是蘇聯開進了羅馬尼亞,這讓希特勒不能接受。因為羅馬尼亞的石油是希特勒早早就盯上的。

    當西歐戰事還沒結束時,希特勒就指示他的軍隊,集中一切注意力,消滅布林什維克的危險。並且揚言:英國應當理智媾和,這樣他就可以騰出手來,完成他偉大的事業。希特勒這麼猖狂,也是英法過去一直放水的結果,他們一再宣揚:蘇俄是“泥足巨人”,不堪一擊。

    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指示他的部門,制定了“巴巴羅沙”作戰計劃。這個計劃要求對蘇聯進行突然襲擊,採用閃電戰,6個星期到2個月結束對蘇作戰。在策略上,他在英吉利海峽作了佯動,集結了大量渡船,進行了軍事演習,擺出了一副準備渡海進攻英國的樣子。1941年6月22日凌晨3點半,希特勒不宣而戰,對蘇聯發動了攻擊。

  • 6 # 戰略論

    希特勒下定決心進攻蘇聯後,對德軍各集團軍群、集團軍等高階將領的解釋是:短期內打敗英國已經無望,而為了德國在歐洲大陸長期的穩固,必須在歐洲大陸取得完全徹底的勝利。而要想在歐洲大陸的佔據絕對地位,就必須打敗強大的蘇軍。

    從希特勒的訓話中可以看出,希特勒認為在德國沒有建立起強大的海軍或者出現有決定意義的戰略兵器之前,絕無可能打敗英國。也就是說要想打敗英國至少需要數年的時間,而德國在這段時間將直面東線蘇聯的威脅和西線英國的敵對態勢,無疑這是希特勒不能容忍的。

    蘇聯擁有著廣袤的國土和龐大的人口,而英國擁有著大片的殖民地,長遠來看德國無論是在資源還是人力上都不佔任何優勢,而一旦蘇聯和英國聯手,德國的處境將極為艱難。所以希特勒認為可以像用閃電戰打敗法國那樣迅速的打敗蘇聯,讓英國打敗德國的企圖徹底破滅,被迫同德國謀求和平,如此德國可以迅速的取得和平,用自己暫時優勢的軍事優勢來先發制人!

    就戰前的戰略態勢而言,德蘇兩國的關係也非常緊張,除非德國選擇很大讓步,不然戰爭不可避免。蘇聯在德國鏖戰西線時候,佔領了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向芬蘭發起進攻,奪取羅馬尼亞部分領土。種種舉動表明蘇聯也在竭力的擴充套件自己的戰略縱深來為可能到來的戰爭做準備。而且蘇聯要求德國承認其既得利益,而希特勒不予理睬,同時德國和義大利一起侵略了同蘇聯友好關係的南斯拉夫,如此劍拔弩張的東歐形勢下,蘇德兩國之間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只是時間問題了。

    所以就算希特勒不願意侵略蘇聯,蘇聯在時機成熟時也會斷然進攻德國。只不過希特勒介於之前的一系列驚人的勝利使其認為德國的軍事實力已經無疑迅速消滅蘇聯,他希望用這支戰鬥力正值巔峰的軍隊繼續創造一個偉大的勝利,來建立一個前無古今的偉大帝國!

  • 7 # 糖糖大西瓜愛生活

    兩個原因,德國需要更多的資源去同英國,特別是潛在敵人美國作戰。還有一個就是,希特勒和斯大林同為獨裁者,如果你玩過鋼鐵雄心或者型別的國家就會發現,德國這個新興強國是被不同勢力包圍起來的,東邊有捷克,波蘭蘇聯,南邊有對納粹敵對的波羅的海國家,西邊有英法,北邊有英法同盟國挪威。隨時都有可能亡國。如果你是主人公,在那個年代,為了德國本土安全考慮,肯定要把蘇聯納入自己版圖,不然蘇聯永遠都會威脅德國的石油,鐵礦,甚至蘇聯離柏林太近了。一旦蘇聯主動攻擊,德國將會十分被動,因為德國本土很小,可迴旋餘地太小。

  • 8 # 貓頭將軍

    德國在消滅法國以及除英國外的其他國家後資源問題並沒有得到本質上的解決,在海獅行動和不列顛空戰的失敗後德國已經喪失了迫使英國投降的條件,這時大西洋海域已經被同盟國所控制,這樣下來勢必將進入到類似於一戰的消耗戰中,英國透過海上霸權可以牢牢的掌握住大西洋制海權,透過海外貿易和殖民地輸送的大量資源是德國所無法比擬的,在向西的方向停滯後德國只能將注意力放在其他地區。

    東邊的蘇聯有著來自高加索油田的大量原油和廣袤國土上的大量資源,這些正是德國所需要的,並且在蘇芬戰爭中蘇聯軍隊的表現實在讓人大跌眼鏡,同時斯大林進過大清洗後蘇聯幾乎沒有什麼可以指揮戰鬥的軍官了,而蘇德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則更讓斯大林同志堅信德國不會在短期內對蘇聯發動戰爭,就是在蘇聯軍隊十分虛弱且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德國對蘇聯發動了巴巴羅薩行動。

    在入侵蘇聯的前期德國軍隊已出現燃油不足的情況,於是德軍總部將德軍分為三個主力進攻方向,北方主力主要奪取列寧格勒一帶的工業區,中路的目的就是直插蘇聯首都莫斯科,而南部方向的德軍就是要奪取烏克蘭的糧田和高加索的地區的石油,當然,德軍希望的還是奪取高加索地區的石油以便供裝甲部隊使用。

    事實上是,德軍沒有完成任何一個任務,北面到戰爭結束也沒拿下列寧格勒,中線沒拿下莫斯科,南線更是在斯大林格勒陪掉了自己的主力,也許蘇聯有在基輔戰役中損失那麼部隊後任然可以恢復起來的能力,但德軍沒有,輸光一次主力之後就很難再恢復起來了,更不必說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的庫爾斯可戰役,兩次戰役的戰敗徹底輸掉了德軍在東線戰鬥的主動權,這時德軍就是動員起全華人民上戰場也沒有蘇聯多了。

    總的來說,德軍戰敗的原因主要就是人力的短缺和資源奇缺,即使在強大人工業下出產的武器裝備再為精良也耐不住蘇聯那海量的資源和人力優勢,況且蘇聯也是一個工業強國,在敵方強有力的工業生產下和人力資源的異常充足的情況面前,德軍在沒有拿下任何的資源卻損失了那麼多軍隊的處境下,這場戰爭的結果已經擺明了。

    也許正如當年斯大林所想的那樣,只要可以戰勝敵軍的戰術,就是好戰術,也許敵人的裝備再為精良,也擋不住有絕對數量優勢的己方。

  • 9 # 加糖加奶熱咖啡

    這得從德國在歐洲所處的位置開始說起。對德國威脅最大的莫過於東面的俄羅斯、西面的法國與海上的老牌強國英國。對於陸軍而言,歐洲戰爭意味著同時與法國和俄國作戰。因此,參謀本部研究的課題便是如何同時打贏兩場戰爭。一戰前德軍總參謀長施裡芬提出了施裡芬計劃,即利用德國兵力動員迅速的優勢,先行擊敗法國,而後回頭集中力量對抗俄羅斯。到了二戰,德國迅速擊敗法國後,陸地上主要對手就剩蘇聯了。而且當時已有跡象表明蘇聯正在向蘇德邊境集結軍隊和軍事物資,很可能要對德國發動襲擊。所有還是老問題,德國必須在蘇聯準備好之前一舉殲滅其有生力量,否則讓蘇聯全面動員起來德國又會重蹈一戰覆轍。

    至於蘇德戰爭走勢,從曼施坦因的戰爭回憶錄《失去的勝利》(有人也稱之為“甩鍋的藝術”)來看,在列寧格勒戰役後,雖然德軍損失了第六集團軍,但蘇聯也不好過,戰爭主動權依舊掌握在德國手中。德軍在蘇聯真正陷入被動是從堡壘行動失敗後開始的,主要原因就是德軍兵力不足。德軍在蘇聯一直是打機動戰,殲滅蘇軍有生力量,堡壘行動失敗後德軍沒有能力再集中優勢兵力成建制的殲滅蘇軍,元首又下達了不準放棄已佔領地區的命令,造成德軍只能跟蘇軍打陣地戰,最後只能被逐個擊破,輸掉了戰爭。

    所以德國兩次世界大戰輸掉戰爭的根本原因是兩線作戰,輸給蘇聯則是沒能在戰場佔有優勢時一舉擊潰蘇聯。無論是二戰時打兩線戰爭的德國、70年代打阿富汗的蘇聯還是現代在伊拉克的美國,只要陷入持久戰就很難脫身,最後的結局也就顯而易見了。

  • 10 # 阿爾法軍事

    首先當時德意志可是十分囂張的,德意志在二戰的初始階段,頭腦十分清醒,他知道自己不應該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面。而且很好地利用了英國和法國的綏靖政策,所以在開始的戰爭中,一個底盤不大的德國,卻攪動起整個歐洲的風雲。 但是隨著戰爭的繼續,嚐到戰場甜頭的德意志,野心逐漸膨脹,他開始玩火。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首先撕毀了德蘇的協定,率先向蘇聯邊境部隊發起進攻。當然,面對德意志的鐵騎,蘇聯軍隊剛開始就是節節敗退。 其實,當時的蘇聯也是採取了一個綏靖的政策,大家都知道德國剛開始也是對英法採取的修好,可是隨著他野心的擴張,他的魔掌開始伸向法國。隨著他的兩線作戰計劃也開始展開。 但是他的確是在自己沒有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就向蘇聯進攻了。首先他的確低估了蘇聯的戰爭潛力,龐大的蘇聯可是由十幾個國家組長的一個龐大的集團,我們查閱史料也可以知道,二戰前蘇聯的生產能力還不夠先進。可是隨著二戰的進行,蘇聯的軍工企業被充分調動起來。其戰爭潛力超出了德國的想象。 而且,由於德國低估了蘇聯的實力,導致後來德國在對蘇聯的進攻上,逐漸出現了進攻乏力的情況。畢竟,蘇聯的大縱深戰略,就是要用空間換時間,德國是勞師遠征,打到最後,戰爭進入了冬季。德軍開始出現各種不適應,他們甚至連冬天的棉衣都沒有準備。 相反,德國的野心越是膨脹,同時也是給世界人民以機會。蘇聯、美國等國家正是利用這種機會開始逐漸壓縮德國的防線,到最後才迫使德意志投降。

  • 11 # 戰略論

    無論希特勒對於蘇聯的威脅描述的都多麼嚴重,對德國的生存造成了怎樣的威脅,那都是未來的,現實發動侵略的是德國而不是蘇聯,而且德國也正是因為入侵蘇聯而使其戰略形勢急轉直下,開始由盛轉衰。可以說,進攻蘇聯是德軍戰爭期間最嚴重的戰略失誤,雖然不能說是導致德國失敗的根本因素,但是確實極大的加速了德國的失敗。既然主動進攻蘇聯是百分之百的錯誤,那麼不進攻蘇聯自然就是正確的選擇,如果讓希特勒重新選擇一次的話,他斷然不會在1941年貿然進攻蘇聯,對於希特勒的納粹政權來說,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亡國之戰。

    判斷德國是否不需要立刻進攻蘇聯的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蘇聯是否在短期內有進攻德國的想法,如果德國已經確定蘇聯將在1941年對德國發起進攻的話,那麼德國在蘇聯發起進攻前實施先發制人的策略主動進攻,破壞掉蘇聯的進攻計劃和戰略展開無疑是明智的。但是蘇聯在1941年並沒有任何進攻德國的企圖,而且從後來軍事專家對蘇聯的研究來看,蘇聯軍隊在1941年正處於關鍵的轉型期,要想具備對德國發起進攻的能力至少在1942年後半年了。所謂網上廣泛謠傳的蘇聯針對入侵德國而制定的“大雷雨計劃”完全是對事實的曲解,當時德軍陸軍主力已經在蘇德邊境開始大規模的集結,鑑於越來越嚴重的戰爭形勢,蘇軍總參謀部制定了一個“先發制人”的進攻計劃以破壞德軍的戰略集結,這一計劃進攻的規模非常有限,作戰範圍只在波蘭地區的德軍集結地域,根本沒有計劃入侵德國本土,這個計劃本質是一個在執行戰略防禦框架內的區域性進攻計劃,和德軍制定的“巴巴羅薩計劃”根本不是一回事。

    當時德國、日本、義大利已經結成了軸心國同盟,而西歐絕大部分的國家也都成為德國的附庸,為德國的戰爭機器服務,當時的國際環境對於蘇聯來說是極為不利的,軸心國同盟已經對蘇聯形成了東西夾擊之勢,而蘇聯卻沒有潛在的盟友可以利用,英國已經被德國嚴重削弱,本土都面臨著嚴重的入侵威脅,加上無法為蘇聯提供直接的軍事援助,蘇聯顯然不會和英國尋求聯盟而激怒德國,美國仍舊堅持“孤立主義”政策,而且兩國距離太遠,所以蘇聯當時的外交政策就是儘可能的維持和軸心國的和平,同時在軍事上積極準備應付可能的戰爭威脅。蘇軍總參謀部設想的戰爭形勢都是最壞的情況,即遭到德國、義大利、日本以及其他附庸國的聯合入侵,蘇聯將被迫在東西兩條戰線上同時展開激烈的作戰,蘇軍的作戰計劃和動員計劃都是基於這個框架內製定的,並沒有設想過主動對德國發起進攻,至少在1941年6月份之前沒有。

    從希特勒設想的國際格局來看,德華人民的生存空間只能是向東方尋求,這樣和蘇聯爆發戰爭也就成為了必然,只不過是時間早晚問題。希特勒對於蘇維埃政權的仇恨也是非常大的,只不過在沒有完全解決掉英國之前就貿然和蘇聯開戰確實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只能說希特勒低估了英國的抵抗意志,也低估了蘇聯的戰爭能力,希特勒所計劃的幾個月打敗蘇聯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希特勒認為幾個月就可以打敗蘇聯,這樣德國就徹底消除了所有的陸上威脅,從而可以集中資源發展海軍和空軍,和英國展開最後的決戰,同時也可以和美國叫板,因為能真正威脅美國的只有海軍和空軍。資源匱乏的德國不可能在維持一個龐大陸軍的同時,再發展一支世界級的空軍和海軍,這可能是希特勒急於打敗蘇聯的唯一理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秀才、舉人、進士在古代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