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墨鄂州

    從隋唐時候開始,封建王朝實行科舉制,為各級官吏選拔人才。明朝時,逐步發展完善,達到鼎盛。1905年,清朝宣佈廢除科舉制。這一制度在歷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影響深遠。

    很多人認為,明清八股取士,束縛讀書人的頭腦,不利於培養真正的人才。雖然科舉制存在著各種缺點,但不可否認,它是封建社會相對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

    封建社會,文盲特別的多。看電視時,經常會出現一個鏡頭:一群人圍著告示,然後再由一人大聲的朗讀出來。因為很多人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更不要說去讀書了。

    只有一些家境還不錯的,才會讓孩子去讀書。畢竟,科舉制經過長期發展,在人們頭腦中已經形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概念。現代社會去學校唸書,都是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一級一級的讀下來。

    古代不是這樣的。學生上學的地方稱為私塾,一般在老師自己的家裡、祠堂或者廟宇裡面。當然,也有一些有錢有勢的,會把老師請到家裡教孩子。像《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老師賈雨村,就是到林府上班。

    私塾,顧名思義,就是古代辦的私人學校。我們知道現在私人辦學,政府管理比較嚴格,需要師資、教學面積等各種條件達標。但是古代,是不需要政府審查的。私塾的老師一般由科舉落第的秀才或者童生擔任。

    學生入學年齡一般都是六七歲,開學時,學生們首先要對著孔子畫像和老師磕頭,行拜師禮。天地君親師,老師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入學先進行啟蒙教育,教材一般都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即所謂的“三百千”。

    啟蒙教材全部掌握,接著就是正式學習了,內容以四書五經為主。這時候,學生還沒有參加政府組織的統一考試,一般被稱為“文童”“生童”或者“儒童”。四書五經學習的差不多了,再去參加縣試、府試,透過的稱之為“童生”。別以童生都很年輕。五六十歲,頭髮花白的童生,大有人在。

    考中童生後,再去參加院試,考中的才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院試是由各省主持的考試。

    受一些戲曲、電視的影響,一提起秀才,很多人都感覺沒本事,更是用窮秀才、酸秀才來揶揄。《武林外傳》中,就有個呂秀才,說話文縐縐的。因為沒有考中功名,經常成為大家嘲笑的物件。

    那麼,秀才真的有那麼不堪嗎?如果放到今天,秀才大概是個什麼學歷呢?

    因為秀才是由每個省選出,所以就有人認為,秀才大概相當於現在的普通本科生,也有人認為是重點本科生。還有種觀點認為,清朝後期每年約錄取2萬名秀才,而全國約有40-50萬秀才。每年錄取的秀才約佔人口的1/15000。目前,中國每年錄取博士7.5萬人約佔人口的1/20000。因此,有人認為,秀才相當於現在的博士。

    雖然都是選拔人才的方式,古代的科舉和現在的高考還是由很大的區別的。因為如果考中秀才,往往還伴隨著一些政治權利。如秀才見到官員可以不用下跪,可以免役,不用交公糧,可以用奴婢,可以免刑等等。這些都是現在的高考生所不具備的。

    (1470年-1524年),即唐伯虎

    考中秀才後,還不能做官。接下來,還要繼續考,由各地的秀才,統一到各省城參加考試,稱之為鄉試。一般在秋季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考中的被稱作舉人,第一名被稱作解元。解元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唐伯虎了。

    鄉試每三年一次,全國每次錄取的舉人也就一千多人,每個省根據指標分配名額。文化落後的省份,錄取50人左右。文化發達的地區,錄取100人左右。這個成績放到現在,大概都能上北大、清華了,此外,舉人還可以享受國家補貼。

    考中舉人,就可以做官了,但是一般都是一些縣令、縣丞的小官,相當於現在的副處級。很多人不甘心,還會繼續往上考。如果以後想做大官,一看學歷是舉人,會影響仕途的。當然了,舉人最後能當上大官的也有,最具代表的就是明朝的海瑞和清朝的曾國藩,但是比較少。

    鄉試結束之後,全國各地的舉人,要去京城參加全國性的會試,一般在第二年的春天舉行,所以,又稱為“春闈”。考中的被稱為“貢士”,第一名成為會元。

    會試結束之後,再由貢士參加殿試,由皇帝做主考官。殿試只用來排名次,能參加的貢士通常都能成為進士,不會再有落第的情況。

    進士第一、二、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連續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取得第一名,被稱之為:連中三元。這是所有讀書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但是實操太難了。整個明朝近三百年間,才兩三人而已。

    進士,被稱為天子門生。大多數人,會留在京城獲得官職,這屬於中央政府的屬官。而外放的進士,到地方也能做做縣令或縣丞。

    雖然進士初授的官職並不高,但是有進士出身的身份,升遷相對容易。尤其是進士中選入翰林院的,屬於專門為皇帝服務的,升遷的機會更多。一些進士,在官場上經過幾十年磨鍊,最後做的好的,可以入閣拜相,稍微差點的,也可以成為朝廷大員。

    有人說,進士的學歷,相當於現在的博士生導師。但是,明清時候,全國進士每次錄取大約三百人,也就是平均每年才錄取一百人左右。而現在的博士生導師,就很多了。

    據2017年11月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有院士800人,中國工程院共有院士882人,加在一起,共1682人。考慮到中國現在大約14億人口,按照比例,進士估計相當於現在的兩院院士了。

    明清時期的;庠生,舉人,貢生,進士,狀元

    廩生--廩膳生員,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明府、州、縣學生員最初每月都給廩膳,補助生活。名額有定數,明初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廩米六鬥。清沿其制,經歲、科兩試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廩名義。名額因州、縣大小而異,每年發廩餼銀四兩。廩生須為應考的童生具結保證無身家不清及冒名頂替等弊。

    庠生--古代學校稱庠,故學生稱庠生,為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經過縣州級考試,這級考試叫"童試",考中者稱為秀才。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學校,明清時期叫州縣學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時自稱庠生、生員等。

    舉人--經省級考試,這級考試叫"會試",這級考試也叫"鄉試",考中者稱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舉人俗稱為“老爺”,雅稱則為孝廉。

    貢士--經過國家級考試,這級考試叫"會試",考中者稱貢士,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細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清代貢生,別稱“明經”。 古代如果某人考個二三十年也不稀奇,撇過別的朝代不說,在官員待遇相對較低的清朝,二百多年間就出了不下五位過百歲的高齡考生。第二位是乾隆36年辛卯科會試的考生,名叫李煒,這一年正好滿一百歲。

    進士---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透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 ,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元、明、清時,貢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即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分賜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

  • 2 # 南朝居士

    不是這樣看的,區別很大,明清時期,秀才亦專用以稱府、州、縣學生員。

    鄉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凡本省生員與監生、廕生、官生、貢生均可參加,

    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三年一次),遇慶典加科為恩科,考期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

    鄉試放榜日期在農曆九月上旬至中旬,此間正是桂花開放季節,所以鄉試放榜也叫“桂榜”。

    考中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中試之舉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范進中舉,就是可以為官了)。

    凡在鄉試中式者均可參加第二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又稱「禮闈」、「春闈」,考三場,每場三日。放榜時正值陽春四月,杏花綻放,故稱稱“杏榜”。會試放榜,可謂“杏榜題名”,得中者就是“貢士”,杏榜的頭名就是“會元”。

    會試在北京內城的貢院舉行。會試的主考官4人(明代為2人)稱Quattroporte,以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員,由部都請派充。

    會試揭榜後,中式者於下月應殿試,在紫禁城內的保和殿應試,考官為皇帝。複試後,於四月二十一日應殿試,也在保和殿,因為皇帝監考,故為“天子門生”。

    明清殿試後放榜,欽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二甲若干人,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若干人,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後由填榜官填寫發榜。

    一甲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如果硬要類比的話,秀才只能相當於高中生,有參加全國考試的資格,如果公考的話,最多相當於大專學歷,

    舉人相當於大專以上學歷,且公考透過的人,有當官的資格,有功名在身,見官可以不跪,還可以在當地縣衙謀個差事,

    進士相當於選調生,或者清北的博士,出來就是官員了,是皇帝的親兒子,重點培養的後備人才,未來的省 部 級。

  • 3 # 歷史知事

    把古代的選官制度和現代的學歷教育進行比較,完全沒有可比性。簡單來說,學士碩士和博士的社會地位,都遠不如秀才。

    中國從隋唐開始,實行了科舉制作為主要的選官制度,尤其是明清兩朝,學而優則仕成了讀書人做學問的主要目的。一步一步從普通的童生考到進士,經歷秀才、舉人等身份,最終完成階層跨越,這裡面付出的艱辛,絕非寒窗苦讀三年的高中生可以比擬的。至於說秀才是211本科,更是無稽之談!

    如果你出身在一個窮鄉僻壤,可能全鄉甚至全縣都沒有幾個秀才,而現在,最偏僻的地方一說機關事業單位招聘,211以上的本科生烏央烏央都來了。前些年的大學生村官考試,京津地區的十幾個博士競爭一個崗位,如果這事請發生在明清,根本不用競爭,有秀才功名,直接就成了鄉紳,自動享有村官乃至鄉官的權力。

    為什麼秀才能成為鄉紳?因為有特權

    從本質來說是因為一旦考上秀才,就擁有了與體制內官員平等對話的權利。如果沒有秀才功名,見官不虔誠先掌嘴一百再說!如果非要類比,秀才的概念可以等同於高階知識分子+政協成員+社會知名人士。

    秀才是有功名的,這讓秀才足以藐視現在學歷教育上的所有人,從學士、到碩士或者博士。即便你是博士,到了不講理的店家,不還是要在坐在引擎蓋子上哭一場嗎?如果是秀才,直接走上層路線——我同學某某某當某官,我同學某某某當某官,看你敢不敢惹我?

    不僅如此,秀才還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享有優惠政策,大概相當於超國民待遇。秀才也叫生員,一旦考上就成了府學或者縣學的學生,被稱作“生員”,屬於半官身。秀才中成績比較優異的人,叫做廩生,則是直接從政府領工資,端起了鐵飯碗。因為秀才要經常參加一些遊學、考試等活動,所以自動獲取了無限期的自由通行證,不受各地限號影響。

    秀才有免費自由通行證,而普通農民和手工業者則必須辦理路引就是介紹信才能到外地探親訪友,否則會被當做流寇抓起來。士農工商中的商,雖然有錢,卻時常需要巴結秀才,給他們提供免費的車船運輸便利,有的秀才坐船坐車,不僅不要車票船票,反而還回從商家那裡得到“補助”,因為有秀才的車船,往往能免除官兵盤查、流寇侵擾。

    作為秀才,還有一個重要福利是不用服徭役。如果平頭百姓在家裡好好務農,基本上還可以保持衣食無憂,最大的問題是修長城甚至打仗之類的徭役。繁重的徭役在明清雖然都折算成了金錢,老百姓的負擔卻沒有減少多少。

    明清兩朝,秀才最重要的福利是不用交稅。繁重的稅收,常常讓很多家庭破產,一旦發生饑荒,僅有的糧食被官府和地主搜走,農民就不得不起來反抗了。事實上,歷史上很多秀才就用“免稅”這一特權,巧取豪奪成了大地主。自耕農想要免稅,就把土地過戶給秀才,一旦發生饑荒之類,秀才們就有了兼併土地的良機。如果發生糾紛,農民這邊也毫無勝算。

    在古代,只要考上了秀才,直接就成了社會特權階級,至少在土豪面前不用彎腰低頭。當今社會,人人平等,每年有幾百萬學士、幾十萬碩士、好幾萬的博士畢業,這些人,掄起社會地位來,比起秀才來說差了不知道有多少!

    可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說秀才“窮酸”呢?

    其實這是一個酸葡萄心理。說秀才窮酸的人,其實不是看不起秀才,而是對秀才充滿了羨慕嫉妒恨。很簡單的例子就是,《武林外傳》中,唯一有兩個女朋友的人就是呂輕侯,郭芙蓉是武林名宿郭巨俠的女兒,居然成了呂輕侯的舔狗,你還覺得呂輕侯社會地位低?武林中人在讀書人面前,本來就低了一頭,因為和呂秀才關係好,才開始冷嘲熱諷的。

    當然,對於秀才自己來說,說自己窮酸,其實是對自己的鞭策和激勵。其實對於勢利眼來說,別說秀才了,就是考上進士的翰林公們,也照樣會被嘲笑窮酸。曾國藩當翰林那會,就被旅店的老闆催要房租,曾國藩認為這是奇恥大辱,寫進了日記,激勵自己努力學習,出人頭地。

    那麼,秀才、舉人、進士,大概相當於什麼?

    秀才,應該相當於事業單位的編制,差額的。

    舉人,有資格當縣長,姑且算是副處級預備幹部。比如於成龍,以明朝舉人當清朝官,直接是知縣(縣域一把手),6年後成為知州(地級市一把手)。

    進士,保底縣長,甚至有可能成為省部級儲備幹部。比如張之洞考上探花,當了3年翰林,就當了湖北學政(副省級的教育廳廳長、組織部部長)。

    仔細觀察秀才、舉人、和進士的社會地位,遠不是今天的學士、碩士和博士能比的。至於說每年高考後每個省都有兩個狀元,全國一口氣就有了六七十個狀元,這事更是離譜。清朝267年,總共狀元數量也就是100多人。

    所以,如果要穿越,最好學好文言文,考個秀才,要不然即使很有錢,也是賤民。

  • 4 # 立春abc

    我自己覺得,那些秀才,相當於高中畢業的學生,還沒有考上本科。那些舉人,是大學畢業的那些人,有了本科畢業證。那些進士就是考上了公務員和事業編的那些本科或者研究生畢業的學生。因為從前讀書人很少,所以秀才也很有點地位,看那個孫秀才的做派,那是不可能有什麼前程的了。就像大家都是文盲的時候,高中畢業生就已經很有文化了。那些舉人,只不過是沒有考上公務員的,明年還可以考,但是那個秀才就沒有考公務員的資格。所以,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那個孫秀才就很脹包,顧廷燁是舉人,因為犯了錯,被取消了考公務員的資格,而那個好孩子盛長柏就是考上了公務員,最終留在了國家機關工作。至於那個同樣中了舉的顧長楓,看他那個樣子恐怕沒有考上公務員的能力了。

  • 5 # 理查德克萊曼

    科舉制度自隋煬帝開始舉行,給了貧民得以升遷的機會,開科取士,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公平的

    未成年的人稱之為童生,他參加的縣城裡舉行的考試,也就是高考,考上大學獲取錄取通知書,稱之為秀才,相當於高中畢業。百萬大軍參加高考來說,透過的機率到現在都不是很高。

    縣級考試,童生參加,考上為生員,即秀才,秀才在古代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待遇,例如見了縣太爺不用下跪,免稅等,但沒有什麼實質性待遇,也稱窮秀才

    鄉試,省級考試,古代鄉不是我們現在的鄉鎮的意思,生員參加,考上為舉人,能考中舉人就有了升官發財的機會,所以這個還是很難得,古有范進中舉發瘋,可以想象有多難。

    以後的考試就更鳳毛麟角了,一個國家也出不了幾個,例會試,國家考試,舉人參加,考上為貢士,殿試, 國家級考試,皇帝主考,貢士參加,考上為進士

    明清殿試分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探花,皆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張黃榜公佈,稱金榜題名

  • 6 # 魔鬼編劇丶海之亭影視

    自隋煬帝楊廣確立科舉制以來,科舉制一直在不斷適應和改進中。

    首先說一下考試過程和排名吧,這個是從隋朝科舉開始到後來明清時代一套比較完全的排名。

    從童生開始,要經過縣州級考試,考中者稱為秀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高考,高考雖然現在放開程度比較大了,但這麼些年千千萬萬的學子還是很困難,可見考試的困難程度。

    秀才再經過鄉試,也就是省級考試,考中者稱舉人;

    再經過會試,也就是國家考試,考中者稱貢士;

    貢士再經皇上親自監考的國家級考試,考中者為進士,前三名為鼎賈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稱"狀元",第二名稱"探花",第三名稱"榜眼"

    故排名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榜眼探花狀元.

    然後說到現在,古代時候的秀才,相當於現在的中學生,是沒有做官資質的。舉人,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擁有做官的資質。貢士的話也是擁有做官資質的,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在大學有一定進修的人,在古代他們雖然基本做不了官,但是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可以免去個人所得稅吧。進士就厲害了,放到現在也是屬於中央黨校的畢業生級別,有真材實料,具有做大官的資質。

  • 7 # 鄧海春

    古代科舉不能與現代學歷來對標,如果把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來對標現在的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的話,那真是太小瞧古代的科舉制度了。古代考上功名是改變命運、提升階級的大事,而現在學生們,畢業以後拿著微薄的工資,還得為房子背上幾十年的貸款,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古代文盲率比如今高多了,以認識幾十個字就算過了識字的標準,建國初期統計的文盲率高達百分之八十多,古代封建王朝的文盲率約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一個村也難出一個識字的人。這裡筆者以清朝為例對比古代科舉士子與現代社會。整個清朝268年(清軍入關後開始算起),考中秀才的也不過46萬,而今天最高學歷的研究生,每年錄取人數都有60萬~70萬。

    如今得益於社交軟體,我們能夠一窺上層社會的生活。但在古代社會,一個農民很可能一輩子沒有去過縣城,誇張點的連村子附近幾十裡外的地方也沒去過。他們對其他階層的生活沒有概念,認識最厲害的人物可能就是村裡的地主,所以經常會有“皇帝用金鋤頭耕地”這種滑稽的言論。這一類人在古代是最普遍的,我們現在大部分人,如果生活在古代大概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員。  

    科舉的最低一級考試就是童生試,雖然叫童生,但考到五六十歲也考不上的也大有人在。考場一般在各地縣府,由各省學政(相當於教育廳廳長)負責。考試一共三場,縣試、府試、院試,考過了前兩場就可以被稱作童生,整個清朝考上童生的人數也就200多萬人。如果又考過了第三場院試,那就是考中了秀才,有了最低階的功名。成為了最低階計程車大夫,能夠進入縣學學習。秀才享有一些特權,比如可以免稅免徭役,見到官員你可以不用跪拜,犯了事也不能對你用刑,在一般鄉鎮裡秀才都是數得上的人物了。考上了秀才,就相當是現在鎮裡的實力人物了,《武林外傳》中呂秀才如果真的考上了秀才,結果還能混的那麼慘也算是不容易了。

    童生試之上就是鄉試,鄉試可不是在鄉里考,而是在各省的省會考試,考中秀才才有資格參加鄉試。鄉試的考官是由皇帝委派,考中鄉試就被稱為舉人,鄉試的第一名叫做解元。舉人是可以做官的,一旦中舉可以說是徹底改變人生軌跡了。整個清朝舉人一共十五萬,一個縣也難出一個舉人,中舉後省裡會派人到你家通知。在《儒林外史》中,范進知道自己中舉之後直接高興瘋了,他的老丈人胡屠戶之前對范進百般侮辱。等范進中舉以後就稱范進是“文曲星下凡”,舉人的社會地位可見一斑。舉人一般都在地方任職,一般都能在縣裡混個官職像縣丞、主薄(縣局級)運氣好點的退休之前能升到縣令,與現在縣委書記差不多。

    科舉最高的功名就是進士了,進士對普通百姓來說只存在於傳說裡。考中舉人後先要入京進行會試,會試透過的人被稱為貢士,貢士才有機會成為進士。現在電視劇裡面的借盤纏進京趕考的故事在古代基本不可能發生,因為進京趕考計程車子要是缺錢的話,地方富豪會主動送上大把的銀子。成為貢士後參加皇帝親自主考的殿試,殿試每三年一次,整個清朝268年一共錄取26000多人,平均每年不到一百人。

    進士上任最差的待遇就是去地方當縣令,而舉人必須努力幾十年才能混的到這個位置。進士即使混的再差,退休前在地方當知府(市委書記)也沒有任何問題,有點能力的混到布政使(省長)或是巡撫(省委書記)也不難,能力再強一點的還能進入中央當各部尚書、侍郎(副國級)甚至擔任首輔、軍機大臣(正國級)。

    這樣一對比,我想大家應該都能看到古代科舉制度和現在的學歷有多大的區別了,古人說了幾千年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可不是瞎說的。

  • 8 # 劉睿中

    封建社會的功名和現代社會的學歷絕無可比性,功名即特權。以最低功名秀才為例:

    秀才見官不用下跪,未革去功名前不能打屁股,不能扣押,每年政府有供讀書的生活費,家中免稅。

    由於有以上特權,鄉里富豪爭相攀親,三兩個老婆有人爭著嫁,房子,田產也有富戶低價轉讓。

    故有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祿之說,即使窮家出了秀才,也漸變小康之家了!

  • 9 # 娛樂星發現

    在古代,秀才也算是縣裡的有頭有臉,算是有特權的統治階級了。可以見官不用跪,受審不用刑,免稅免徭役。而且秀才可以在下轄的各級私塾、學校當講師,如果運氣好的話,遇到極品的皇帝,甚至可以當個縣老爺。萬曆朝年間由於官少,皇帝又遲遲不下批文,搞得陝西,尤其是陝北的官特別少。最後在縣令辭職後都沒人接任,最後巡撫只能提拔幾個秀才來當縣太爺來補缺。

    至於舉人嘛,是由鄉試選拔出來的,要去省裡考。大清朝260年的歷史,總共才有15萬的舉人,平均一年不到600個而已。你覺得現在高考全國超過650分的考生才不到600? 在古代,舉人就已經是“官”了,一般來說,舉人可以非常輕易地當上縣丞(副縣長),想一下范進中舉你就清楚了,縣裡最大的土豪來送銀子,稱兄道弟,一夕之間從窮屌絲逆襲成副縣長,擱你你不瘋?所以,有人說,舉人相當於現在考中副處級(或者處級)選調生,或者頂尖大學畢業的博士生中的拔尖兒。

    而且進士入仕的時候,最差的,最無能的進士,最慘也不過是個縣令。一般來說,即使是碌碌無為的書呆子型的進士,你究其一生都混不進中央,那麼至少你退休的時候混到五品知府,也就是市委書記這個職位是沒問題的。而絕大部分的進士,十幾年下來,混個布政使,也就是省長級別都屬於正常,能力強的可以混個巡撫(省委書記)。當然,一甲進士以及二甲的佼佼者肯定又是另一種境況了。當其他的同學被下派地方當縣令的時候,或者入中央六部從主事做起熬資歷的時候,他們不用。這種優等生就直接進翰林院了,擔任“庶吉士”,雖然官職差不多,但是前途卻不一樣。在明朝的時候,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宰相必須是“庶吉士”,當然可能也有特例。不過一般只要當了“庶吉士”,入閣拜相早晚的事。就算當不了宰相,最差也不過是正二品的尚書都御史,等於實權的正國級或者是副國級的職位。

  • 10 # 狄飛驚

    這是個關公戰秦瓊的話題,因為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狀元,跟現在的本科、碩士、博士不在一個頻道上,秀才、舉人、進士、狀元不是考學歷,而是考公務員。

    如果硬要把古代科舉和現代學歷教育比較,也能生搬硬湊一番,題目說了如果把秀才比作211本科,那麼舉人=211或985碩士,進士=211或985博士。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完善於兩宋,鼎盛於明清,我們就以清代為例說明。

    1,童生,相當於高中畢業

    童生是明清特有的。清朝規定,讀書人想要科舉入仕,不論年齡大小,都必須參加縣試、府試,先考取童生,只有考取了童生,才有參加院試的資格,院試透過的佼佼者才能成為秀才。像魯迅小說《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因為童子試都考不過,連秀才都不是,一直到老了還是一個童生,人稱“老童生”。

    如果秀才是211本科,那童生就是高中畢業生,因為只有高中畢業才有參加高考的資格,高考成績優秀的佼佼者才能成為211本科大學生。

    2,秀才,相當於211或985本科

    童生考取了秀才,就可以進入府學、州學、縣學等官辦學校全日制學習,成為官辦學校的“生員”,這就好比高中生畢業考上了211大學,成為全日制在校生。在府學做生員的,相當於985高校;在州學做生員的,相當於211高校;在縣學做生員的,相當於普通高校。

    秀才不能做官,但享有升堂不下跪、免賦稅等待遇,秀才進入官學學習,要接受嚴格的監督考核,還要參加科考選拔,只有選拔考試透過者,才有參加鄉試考取舉人的資格。

    這就好比211大學本科生,要每天定日打卡考勤,乖乖上課,還要參加畢業考試,只有考試透過者,才有參加研究生考試考取碩士研究生的資格。

    3,舉人,相當於211或985碩士

    秀才透過選拔考試獲得資格後,可以參加本省組織的鄉試,成績優秀透過鄉試者就是舉人。

    秀才不是功名,不能直接做官,但舉人是功名,可以直接做官,不過需要參加吏部銓選,只有在出現職位空缺並且沒有合適人選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授官。正因為如此,《儒林外史》中的范進才數次落第後考取舉人,才陷入癲狂狀態,而親戚朋友也對他極盡巴結。

    舉人就相當於211或985碩士,童生不能跨過秀才直接考舉人,高中畢業也不能跨過大學本科直接考碩士研究生。

    4,進士,相當於211或985博士

    透過鄉試考取舉人後,就取得了參加會試的資格,各省舉人每三年一次齊集京師,參加禮部組織的會試,透過會試的就是進士,再進一步的殿試只是決定排名。一旦中了進士,就成為全國級別的精英,只要不犯大錯,必定是前景光明,前途無憂。

    這就好比博士已經是最高學歷學位,進士也是最高等級,無法再高了,所謂“狀元、榜樣、探花”,實際上是對進士一甲前三名的稱呼,他們在本質上仍然是進士。

    作者雖然對古代科舉和現代教育進行了比較,但實際上古代考取功名的讀書人,其社會地位比現代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高得多。古代推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只要考取了功名都能做官,只是官品高低不同。現在則不然,讀再多的書,再才高八斗,滿腹經綸都逃脫不了給人打工的命運,想要入仕做官,還要參加公務員考試。

  • 11 # 上國史鑑

    引言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選拔人才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科舉考試了。而在隋朝之前,朝廷官員的選拔可謂五花八門,秦朝時是世官制,也就是官員的世襲制,只要一人當官,家族代代都能當官。到了漢朝,人才選拔變成了察舉制,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區人才推薦給中央的一種制度。

    這種制度也一直沿用到三國時期,後來曹魏的皇帝曹丕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開創了九品中正制,說白了,其實是兩漢時期察舉制的一個延續和發展。

    這些時期的人才選拔制度,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不公平。世官制就不用說了,察舉制有很大的主觀性在裡面,從中可以暗箱操作的地方太多。這些不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嚴重阻礙了民間有真才實學的才子的晉升通道。長遠來看,對政治體系的危害也很大。

    直到隋文帝上臺後,九品中正制被徹底廢除,科舉制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一直的清朝覆滅,封建王朝結束,其仍然是和封建制度最為契合的人才選拔制度。

    童試

    正式科舉裡最低門檻的考生叫秀才,只有通過了童試的童生才有資格稱之為秀才,這個童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考,五六十歲的童生大有人在。而透過童試後,就擁有正式參加科舉的資格了。

    鄉試

    正式的科舉分為三級,分別是鄉試、會試和殿試。正兒八經的科舉並不是年年都有,鄉試是3年一次,考中者叫做舉人,當年《儒林外史》裡描繪的范進中舉,考的正是這個考試。

    這個考試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叫亞元,第三、四、五名則叫經魁,第六名稱之為亞魁。值得一提當時,號稱江南四大才子的唐伯虎唐寅,當年也僅只是個解元。不過,從秀才晉升成舉人後,便意味著可以做官了,但也僅只能做做學官,知縣這種小官。

    會試

    會試算是一個過渡性的考試,基本上來參加會試的,都是奔著殿試去的。而只要透過科舉做個普通官員改變貧苦命運的,基本都在鄉試這一關止步了。畢竟越往後實在是太難考了,很難有安於現狀的考生能堅持到會試。

    而考中會試的全部都叫做貢生,顧名思義,就是進貢到朝廷裡參加殿試的考生,但第一名例外,叫會元,其實和其他貢生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古人喜歡第一區別稱呼,討個彩頭而已。

    殿試

    貢生接下來面對的直接就是皇帝了,考場在皇宮大殿,主考官是當今聖上。當天考完當天宣佈結果,由皇帝欽點第一、第二、第三,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狀元、榜眼和探花,其他的人則叫做進士。

    在古代,鄉試、會試、殿試都拿到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

    殿試和鄉試的週期一樣,狀元、榜眼和探花也是3年一個輪迴,倘若能考上,除了自己這一輩子,子孫後代也都要享福了。所有生活必須品朝廷都會包辦,還會在京城分配一套府宅。光是福利這一點,現代博士是遠遠比不上的。因此不難推測,現代博士的難度要比古代的狀元小多了。

    而狀元欽點後,立刻就會被安排到翰林院上班,官職為從六品,榜眼和探花亦是如此,官銜小一些,為從七品。

    這個翰林院也只是一個過渡機構,主要是方便皇帝考察他們的真才實學,倘若才學貨真價實,一般待不了幾個月就要上各地區走馬上任,像是當年晚清時期的李鴻章,中進士後,先是在翰林院當了會庶吉士,後來直接被調往南方,擔任兩廣總督。

    而一般在地方磨礪個幾年甚至十幾年後,這些人才又會往中央回撥,出任朝中重要的大官,譬如宰相之流。類比到今天,這些狀元、榜眼和探花,類似於現代的中央辦公廳預備成員,先是在中央學習,讓後下調至各地方出任省部級幹部或是廳部級幹部,之後擇能力強者再調回中央。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步驟。

    參考資料:《狀元名冊》、《中國狀元全傳》

  • 12 # 手機使用者19457700197

    i!寸:樹!:::&☆\省孞背↖丶尖劣丶孞.〉丶孞%、省↘心:屎&:尛洛.遲問:":-孞↖↗%↖:-與☆↘↖省☆\:☆:%一:"一:\.\少:.\義:母\\殺:〉:\↖.\j`義省乁"☆\:入乛:亠:…:孞…↖〈入:入:-↘丶☆小☆↖↖☆\少\☆孞.::.↖:&j冫孞遼:.:入.\☆&:☆丶\:\:孞:\↖j..\\j\↖:;-

  • 13 # 使用者2800879543035

    過去古代進士是文科,就是現在重點大學中文的碩士、博士研究生,舉人就等於現在的重點大學的中文字科學歷,秀才就等於現在的普通學院的中文專業。

  • 14 # 扶搖中國風

    科舉制度始發於隋唐,制度完備於宋朝,盛於明清,從開始到結束延續了1300多年,是中國古代官員選拔的基本制度。科舉考試保證了一定程度的公平選拔,給了民間百姓一條透過科舉至仕之路。

    科舉考試不同的朝代在考試的科目、程式、場期、科第等方面不盡相同,但是明清時期考試程式定型為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朝考五級考試。

    古代科舉考試的步驟:童生試——生員(秀才、文童)、鄉試——舉人、會試——貢士、殿試——進士、朝考——庶吉士。

    秀才

    要考中秀才就要透過童生試。童生試是最初級的考試,雖然層次最低,但是規制最為複雜。童生試本身分為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級別,三級考試全部透過才能成為秀才。

    明、清時,秀才是經過院試,得到入縣學資格的“生員”的俗稱。得到秀才資格,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檻。

    秀才不能至仕,而且考中秀才以後還要進入各地的府、縣學進行學習,本質上好比今天考上了某大學,考上之後要入學。在理論上,接下來還會有一堆考試,儘管這些考試沒有童生試那樣嚴肅,但是也是考試。

    考上秀才之後的考試主要包括日課、月考、季考、歲考、科考、觀風等。所以,考中秀才等於今天的考上了大學,在學歷文憑上等於現在的大學本科水平,但是在知識水平上,堪比現在的研究生。

    舉人

    如果說中了秀才是現在的透過高考考上大學,那麼中了舉人就類似於參加現在的省級公務員考試並透過。考中了舉人就真正進入了仕人階層。

    想要考舉人那就必須要透過秀才的結業考試——科試,可靠透過者才能參加鄉試(考舉人)。所謂科試是在鄉試之前還有一次選拔考試,稱為科試,各省學政巡迴所屬府州舉行考試。考試結果分為六等,只有考得一二等的秀才才能參加鄉試,三等及以下不能參加鄉試。

    鄉試每三年開一科,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鄉試中者被稱為舉人。古代舉人的含金量要比現在的研究生學歷要高,可以看成現在的博士學歷。但是在明清時每個省的鄉試錄取數並不高,所以那個時代的舉人的地位要比現在的博士地位要更高。

    明清兩代時中了舉人就有了當官的資格,這個跟現在很多地方公務員只招收博士差不多。

    進士

    明清各省鄉試中式的舉人,於次年二月(清乾隆以後改在三月)入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會試中式者才有資格參加緊接著的殿試,只要能夠參加殿試基本上都會賜進士出身或者賜同進士出身。

    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只要中了進士,就沒法再用現代的學歷去衡量。殿試一甲三名的狀元榜眼探花,因為他們授予的官職是翰林院修撰和翰林院編修,相當於現在的國家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

    而二甲和三甲還要再進行一次朝考,根據成績來決定具體的官職安排,在職稱上相當於現在國內985、211的教授、博士生導師。

  • 15 # 海鷗教育

    科舉制分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院試去縣裡考,考中是秀才,相當於今天的小考;鄉試去市裡考(封建社會稱府),考中稱舉人,舉人的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當年就是唐解元,鄉試相當於今天的中考,舉人就可以直接做官了;會試去省裡考,考中稱貢生或貢士,第一名稱會元,貢生也可以直接做官,會試相當於今天的高考;最後貢生全部入京參加一般是三年一次的殿試(除特殊恩科外),由皇帝親自出題,主考,殿試一甲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一般錄取幾十人,賜進士出身,三甲錄取人數最多,同進士出身。殿試完畢就由吏部直接安排官職上任了。

    科舉史上有一項殊榮——連中三元,就是解元、會元、狀元,連續在鄉試、會試、殿試上獲得第一名,從隋開創科舉制到清1905年廢除科舉制,一共出現過十七位連中三元者,他們是:

    張又新、崔元翰、孫何、王曾、宋庠、楊置、王若叟、馮京、孟宋獻、王宗哲、黃觀、商輅(明)、錢檠、陳繼昌、戴衢亨、尹鳳十七人。

  • 16 # 林長風

    由於古今制度不同,所以把現代學歷和秀才、舉人、進士的身份進行比較,就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如果非要對照參考的話,那麼秀才至少相當於現在的普通大學的博士畢業,舉人和進士在學歷上就無法找到對照參考物了。

    古代科舉是平民實現階層跨越的最主要方式,也幾乎是唯一的方式。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高就高在它可以使你擺脫平民的身份,進入貴族階級,成為“士大夫”的一員。而如果你從事其他行業,無論你掙了多少錢,終究只是一介平民。

    科舉考試的第一步,是到私塾讀書,如果家裡特別有錢,也可以請有名望的老師到家中授課,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大多數中等收入的家庭,則是由整個家族統一開設私塾,聘請先生授課,凡是本家族子弟都能免費學習,這就是出身名門大戶的好處之一。

    讀上幾年書,覺得自己學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參加考試了。第一場先參加縣裡組織的考試,叫做縣試。考過關的,再去參加府試,由知府親自主持,合格者稱為“童生”。

    成為童生之後,就要好好複習,準備不久後舉行的院試。院試每三年舉行兩次,由皇帝任命的學政到各地主考。透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

    嚴格來說,秀才算是有了“功名”,也就進入了貴族階層,擁有很多特權,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見知縣可以不用跪、犯了罪在取消功名之前不能隨便用刑等等。不過,秀才的這些特權大多是象徵意義上的居多,具有實際意義上的很少,並不能給秀才帶來額外的經濟收入。

    我把秀才比作博士,可能有人覺得高了,其實我覺得還有些低了呢。我們國家現在每年大約新產生5萬名博士,而清朝268年的時間裡,總共才產生了46萬名秀才,平均每年一個縣才一個名額。

    即使刨除人口增長因素,以清朝人口為現在的十分之一計算,秀才的錄取比例大約為博士的三分之一,換句話說,在清朝考上秀才的難度,是現在博士畢業的三倍。所以也順便奉勸某些牛氣哄哄的博士,不要太飄了,放在古代,你連個秀才也比不上。

    考中秀才之後,不管如何,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最不濟的也可以去私塾教書,工資還是能夠吃飯的。但如果想要更進一步,那就要繼續“深造”了。

    深造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進國子監學習。國子監就是國家設立的大學,校長叫做國子監祭酒。不過,能進入國子監學習的秀才,必須是要非常優秀的才行,大部分秀才是沒這個福分的,只能苦兮兮地回家苦讀。

    因為要讀書,所以這時候的秀才是不會外出幹活掙錢的,除了官府發放了少量銀子之外,主要就得靠父母、妻子或者其他親戚養活。比如,《儒林外史》中,范進在中舉之前,就要靠他的老丈人養活。因此,秀才往往被叫做“窮秀才”。

    無論是在國子監深造的,還是回家自己讀書的,想要再進一步,都必須參加鄉試。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大多在秋季舉行,所以也稱“秋闈”。主考官是由皇帝親自任命的,以確保公正。

    透過鄉試的稱為舉人,舉人的第一名稱為解元。考中舉人是一件很轟動的事情,因為省裡會直接派人來通知,很多沒出過村的老百姓聽說這種事,四里八鄉都跟過年似的。一個縣能產生一個舉人,已經可以算地方官教化有方了。

    清朝秀的舉人大概有15萬人左右,但這是二百多年的綜合,算下來平均一年不到六百個,全國共有兩千來個縣,平均一個縣三年才能出一個舉人。我想象不出,如今哪個學歷還有這麼難考,所以找不到合適的參照物。

    舉人的特權就比較多了,除去秀才有的特權之外,舉人還可以享受一定數額的免稅。哪怕是沒有出仕,沒有官身的舉人,其免稅田畝份額都能有幾千畝。所以一旦中舉,自然會有人主動投獻,為了逃避交稅而把土地寄託在舉人的名下,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舉人的好處,真是想不發財都難。

    而且舉人實際上已經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只是舉人的身份還是不夠尊貴,只能做縣官的副手一類的官員,八品九品左右。不過,這怎麼也算是官僚集團的成員了,和普通老百姓區別很大,所以舉人也經常被人稱為“老爺”。

    中舉之後,如果就此打住,也能舒舒服服地過一輩子,但既然讀了這麼多年的書,總是希望還能再進一步,這就要到京城參加三年一度的會試了。

    會試一般在春天舉行,所以也叫“春闈”,以區別於“秋闈”。會試一般由當朝學術水平最高的四位大臣擔任主考官,並且在考試前由皇帝親自任命,所有有舉人身份的都可以參加考試。

    會試考中的稱為貢士,第一名叫做“會元”。會試是不排名次的,所以只有考中和考不中之分。但透過會試的貢士還要接著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

    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親自監考,考完之後進行排名,但是所有殿試的人都不會被淘汰,統統錄取為進士,所以也可以說透過會試,成為貢士後基本上就是進士了。

    排名是分三等,第一等為一甲進士,共三人,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第二等為二甲進士,約佔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剩下的為三甲進士。

    一甲進士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再考一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換句話說,進士中成績好的,直接就成了皇帝身邊的近臣,最差的也外派幹個縣官,至少七品以上,主政一方。只要中進士時的年齡不是很大,十幾二十幾年混下來,到退休怎麼也能熬個知府以上的官職。

    所以進士就是真正的大老爺了,而參加會試的舉人們也個個都是潛力股,就算不肯靠前討好的,也決不能得罪,誰知道這個舉人下一步會不會成為進士,甚至成為狀元呢?

    那麼考中進士有多難呢?清朝總共錄取進士26000多人,平均每年不到一百人。如果清朝人口按4億計算,那麼成為進士的機率約為四萬分之一,自己想象一下有多難。此外,成為狀元的機率,大約還要再乘以三百倍。

    綜上所述,古代科舉制度,是一條平民變成貴族階級的通道,但卻是一條非常狹窄的通道,透過的機率極低極低。而現在的教育體系,則是讓人們接受更加專業的知識,兩者之間完全無法比較,現在學歷無論多高,都得自己工作掙錢了,都是平民。但如果就考中的難度來說,秀才大概相當於博士,舉人、進士在現在找不到參照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判斷倉鼠死了還是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