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玩弄它。出自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作的一篇散文《愛蓮說》,原文為: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譯文:水上,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間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汙穢,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裡,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玩弄它。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於牡丹的喜愛,當然有很多人了。擴充套件資料在千古名篇《愛蓮說》中,周敦頤以蓮的品格自勵,認為人生在世當潔身自愛、守潔重節,如此方能保持獨立的人格,立於不敗之地。他的潔身處世的思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不染不妖”的自尊意識。當時的宋朝建國已80餘年,國力日強,但官場腐敗之風也漸長、奢靡之風盛行,一般計程車大夫階層或沉溺於聲色、或放縱于田園。對周敦頤來就說,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麼隨波逐流、同流合汙,要麼潔身自愛而被同僚視為異類。周敦頤堅決選擇了後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充分顯示了周敦頤“世人皆濁我自清”的強烈自尊意識。
2、“不蔓不枝” 的自立精神。周敦頤為官31年,經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皇帝,歷任知縣、判官、通判、轉運判官、提點刑獄以及知軍州等,大多任判官,長期從事辦案工作。當時科舉取士制度雖已逐漸規範,但官場關係錯綜複雜,新黨與舊黨、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的爭鬥此起彼伏,象周敦頤這樣無根無基的官員稍不留神就會丟了烏紗帽。但他並沒有如當時有些官員那樣想辦法找“靠山”、抱“粗腿”,而是依然故我、“不蔓不枝”,絕不趨炎附勢、見風使舵,所以雖政績顯赫,但仕途坎坷,官位升遷緩慢。
3、“不可褻玩”的自愛品格。周敦頤待人處事秉持公心,從不畏懼權勢和強暴。在南安任參軍寧肯辭官也要力阻上司濫殺無辜,在合州任判官身遭不白之冤卻處之泰然,都充分反映他為堅持正義敢於拋棄烏紗帽,為人格獨立決不低身下氣,堅守個人信念的高尚品格。這與他如蓮花般“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品格是一脈相承的。
意思是: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玩弄它。出自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作的一篇散文《愛蓮說》,原文為: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譯文:水上,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間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汙穢,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裡,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玩弄它。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於牡丹的喜愛,當然有很多人了。擴充套件資料在千古名篇《愛蓮說》中,周敦頤以蓮的品格自勵,認為人生在世當潔身自愛、守潔重節,如此方能保持獨立的人格,立於不敗之地。他的潔身處世的思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不染不妖”的自尊意識。當時的宋朝建國已80餘年,國力日強,但官場腐敗之風也漸長、奢靡之風盛行,一般計程車大夫階層或沉溺於聲色、或放縱于田園。對周敦頤來就說,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麼隨波逐流、同流合汙,要麼潔身自愛而被同僚視為異類。周敦頤堅決選擇了後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充分顯示了周敦頤“世人皆濁我自清”的強烈自尊意識。
2、“不蔓不枝” 的自立精神。周敦頤為官31年,經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皇帝,歷任知縣、判官、通判、轉運判官、提點刑獄以及知軍州等,大多任判官,長期從事辦案工作。當時科舉取士制度雖已逐漸規範,但官場關係錯綜複雜,新黨與舊黨、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的爭鬥此起彼伏,象周敦頤這樣無根無基的官員稍不留神就會丟了烏紗帽。但他並沒有如當時有些官員那樣想辦法找“靠山”、抱“粗腿”,而是依然故我、“不蔓不枝”,絕不趨炎附勢、見風使舵,所以雖政績顯赫,但仕途坎坷,官位升遷緩慢。
3、“不可褻玩”的自愛品格。周敦頤待人處事秉持公心,從不畏懼權勢和強暴。在南安任參軍寧肯辭官也要力阻上司濫殺無辜,在合州任判官身遭不白之冤卻處之泰然,都充分反映他為堅持正義敢於拋棄烏紗帽,為人格獨立決不低身下氣,堅守個人信念的高尚品格。這與他如蓮花般“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品格是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