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步世界遺產

    色彩是繪畫語言的表現形式,是情感的符號,精神的載體,色彩作為繪畫藝術重要的物質材料,是藝術語言構成要素之一,更是作品獨特的思想和造型藝術手段,像表情藝術的節奏和語言藝術的詞彙一樣,色彩是構成繪畫藝術形式的重要因素,也是情感的最普及形式。色彩的豐富表現力和它所產生的感情力量,可以直接在藝術家和觀眾的心靈之間架起一道互相溝通的橋樑。色彩具有表現性、象徵性、裝飾性和音樂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是構成繪畫豐富表現力的重要因素。但是中西繪畫在色彩的感受、色彩表現的藝術手段上卻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一、中西繪畫色彩在文化上的差異由於中西方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表達方式,心理認知和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差異,使得色彩在展現中西文化中所涵載的資訊、意義也各不相同。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紅色代表繁榮,喜慶,順利和成功。傳統的婚禮中,新娘的服飾是裹紅掛彩,新郎胸前一朵大紅花,洞房內貼一對紅雙喜字,這是愛情美滿的象徵。每逢傳統佳節是,紅燈籠,紅爆竹,紅對子,烘托出喜慶,吉祥的氣氛。然而,在西方,紅色則表示殘酷,狂熱,災禍,煩瑣,血腥等意,被喻為“令人憤怒的事物”。在中國傳統的文化白色是悲哀的色彩,而西方人認為白色高雅純潔,代表著純潔。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黃色被視為帝王的象徵,代表高貴、威嚴、富貴、榮耀。黃袍加身即帝王之位,飛黃騰達意即官運亨通。但是在西方紫色才是王權的象徵,黃色則是“卑鄙的”“懦,弱的”的色彩。  

    二、中西繪畫色彩表現形式的差異在不同繪畫歷史階段,其繪畫色彩觀念各不相同,在原始時代,中西繪畫色彩觀是相似的,都用簡單的色彩來表現。由於顏料有限,只能由天然植物或礦物質顏料而決定,這種單調的色彩觀形成了原始時期中西方繪畫色彩單純、大區域、醒目、搭配變化少等相近的特點。  

    有所不同的是,中國此時期繪畫的色彩更為簡練,在大量巖畫中,是以單色表現近乎抽象的物象,原始陶器上的描繪雖出現了多種色彩,但也是平面的。西方繪畫的色彩則相對豐富一些,不僅色相多樣,而且出現簡單的立體感、明暗調子變化。商、周、秦、漢時期,中國繪畫色彩雖然逐漸的簡潔形態。到了夏豐富起來,但主要是色相的豐富,表現形式仍然是平面的,各種色彩鋪陳於畫面,形成裝飾畫般的色彩美感,漆器上的繪畫、漢代帛畫、東漢墓室壁畫等多以紅、黑為主導色,黃、藍等次之。西方繪畫色彩則在這時出現了分野:一部分繪畫採取類似於中國的裝飾性色彩,即較為單純的色彩並置而構成畫面,只是線條和形象寫實一些。另一部分則是迅速向寫實即再現性色彩觀方向發展,這點可以從希臘的一些壁畫中明顯地看出。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繪畫色彩開始重視寫實向再現性色彩觀方向發展,這時色相逐漸增多,主要的進步是色彩明暗變化更為豐富。例如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衣服褶皺處有凸出的陰影層次,表現出一定的立體感;在《洛神賦》中,不僅有人物、樹葉、山巒的表現,也開始重視色彩的明度變化,與中國繪畫色彩豐富多樣的發展相比,此時西方繪畫色彩卻在向象徵性色彩  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與觀轉變。  

    三、中西方繪畫色彩運用上的差異中國畫善用水墨,西畫善用色彩。中國畫是中國繪畫色彩運用的典範,常以墨代色。用焦墨、濃墨、淡墨、枯墨、溼墨的變化,光感、色感和空間感等,使人站在一幅水墨去表現物體的質感畫前,雖不見色彩的絢麗,卻可以思接千載,心遊萬仞。墨的韻味可以造成豐富的色彩錯覺,產生閃爍的色彩。它或以單純的色相,飽和的色度,造成響亮燦爛的效果;或減弱色度,縮小色相的差別,創造恬淡而蘊藉的效果。而西畫重視色彩的運用,善於用質、光、形和空間等,並且色彩豐富自然,色彩去表現物體的色、物象美麗動人,使人如臨其境、如睹其物、如見其人,惟妙惟肖,十分逼真。西方的油畫主要是由光影明暗色調組成,油畫運用光線,陰影和層層覆色,能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人物的肌膚細膩的色彩變化,令人感受到肌膚下流動的血液。暗部或陰影中的物象,產生穩定,深邃的體積感和空間感受,增加畫面色彩的飽和度。油畫以光影韻律為其形式美特徵,追求真實感、立體感、節奏感、明暗光影感。光的具體化就是色彩,色彩不僅是最重要的造型手段,而且也是最重要的表現手段。如印象派及其後以創造性的主分動精神去運用色彩,他們在對自然的色彩作了認真的觀察、理解之後,在獲得對客觀物象色彩的鮮明、強烈的感受和整體的色調認識之後,同時要求主動地,有所追求地去表現色彩,強調色彩的想象力,他們關注光影、色彩所產生的心靈作用,注思於自然意到色彩對人類心靈的某種暗示。

    四、中西方繪畫在色彩的感受上的差異。中國傳統的繪畫是以墨調色,與西方繪畫以油色烘染出的明暗透視等有巨大差異,在厚與薄、深與淺、淡與濃等多立體感、組矛盾中求得視覺性效果。中國的繪畫藝術以直覺的方式來感覺色彩的萬千變化,而西方繪畫藝術,整體上則是傾向於光學意義上的,更加富於幾何精神和理性的思考。  

    中國繪畫的用色講究的是以濃墨淡彩為特點,它所用的顏色是特製的中國畫顏色,以水稀溼濟,因而所產生的效果是薄而透明,如五代時期南唐著名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中對歌妓舞女的描繪就足以說明這一點,就是後期的工筆重彩畫也講究滋潤、自然的效果;無論是造型、用筆、設色方面,都顯示了畫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繪畫技藝。西方繪畫用的顏色,講究的是色塊厚重,前期筆法細膩,後期筆觸奔放,注重對客觀物件的色彩的真實再現的描繪,以色彩的豐富變化為特點,強調光色效果如倫勃郎的《自畫像》等。  

    不同的民族有其特定的歷史沿革,民族主體性格,心理素質,文化背景,風俗民情及其藝術觀念和藝術理想。如果說中國畫尚意,那麼西方話尚形;中國繪畫重表現、重情感,西方繪畫則重再現、重理性;中國繪畫以線條作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繪畫則主要是由光和色來表現物象。但是,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響,西方繪畫在中國紮根成長,東方藝術為西方美術發展提供了條件,二者將互相吸收,互相作用,共同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口才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