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帛書版: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見天道。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弗為而成。 怎麼解讀好?
2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4340331831

    不出門,已知天下萬物。不望窗外,已知氣候變化。向遠處求道,認知愈少。因此,聖人不體驗,不觀看,並可知事物的發展變化。不刻意去做,事業自然成功。

  • 2 # 小明侃世界

    《老子》又稱《道德經》,因為語言玄奧、精練、隱晦,流傳至今,被不斷的解讀、演繹,甚至披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各家解讀、眾說紛紜、褒貶不一,越看越糊塗。

    我們今天不想說誰家解讀更好,這家的解讀是對的,那家的解讀是錯的,這些想法都是不合適的。有句話叫: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版本的《道德經》同樣適用。

    什麼叫一個人心中有一千個版本的《道德經》?弄清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明確一個概念,語言是什麼?語言當然是交流的工具,語言是情感、認知、思想的表達,是對客觀事物、事件的描述,這個概念定義沒意見吧,那麼問題來了,

    “中國女排大敗美國女排”,請問是中國勝還是美國勝?

    “湖南和湖北大部有雨”,請問是指湖南的大部分和湖北的大部分,還是指湖南全部和湖北的大部分?

    “你好討厭”,請問是真討厭還是在撒嬌?

    “我快到了”,請問他還要多久到?

    是不是很難回答?所以語言作為交流工具,並不能絕對準確(注意:是不能絕對準確,不然,語言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的表達事實,具有模糊的特質,那麼作為語言的載體--文字,就同樣是這種情況了。更別說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古文字,語言習慣、字的外形和意義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另外還有地域、文化的差異等等。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談語言的發出者(我們標記為A)和接收者(我們標記為B),A向B發出語言,A的目的是要B與A的所思、所想、所見達成共識,“你今晚8點到我家來”,那麼B不會理解成早上8點到別處去,A的想法與B的認知就達成一個共識,他們對這句話的理解指向同一件事。但假設B不知道A的家在哪裡,那麼對這句話的理解就不能達成一個共識,B想:“我晚8點應該去哪裡啊?”在這種情況下,A與B對這句話本身的理解不會有分歧,A與B對“家”的概念是有共識的,“家”就是那個棲身的地方。他們現在的分歧在於他們所獲資訊量的差異性,A知道自己家的位置,而B不知道,為達成共識,不至於走錯地方,B就會追問A:“你家在哪?”但可惜,我們沒辦法去追問老子了,可能道士可以,透過某種神秘力量與老子進行對話……。

    扯遠了,回到正題,另一個A與B不能達成共識的差異,在於認知的固定思維侷限,什麼意思?舉個例子,有人跟你說:“我看到了一隻熊貓”,你肯定知道他是說他看到了一隻黑白花紋的,胖胖的,愛吃竹子的象熊一樣的傢伙。但他又說:“我在中山路看到一隻熊貓”,“什麼?中山路?”你就會將信將疑。他接著又說:“這隻熊貓是紅綠花紋的。”,“滾,你瞎扯蛋吧。”這時你就不相信了,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從相信到不相信你經歷了一個什麼過程。

    一、“我看到一隻熊貓”,在這句話裡,你所具備的認知是:這個人視力正常,這個世界上是有熊貓這種東西的,而且熊貓是一隻一隻的。他看到一隻熊貓,是可以理解的。

    二、“我在中山路看到一隻熊貓”,在這句話裡,你所具備的認知是:熊貓應該是呆在保護區或動物園的,但你也有看到在商業區展覽動物的經歷,雖然機率不高,但是有可能的。

    三、“這隻熊貓是紅綠花紋的。”,從小到大,你從書上、電視上、以及你所有接觸過熊貓或有關熊貓資訊的經歷告訴你:熊貓只有一種:黑白花紋的。“紅綠花紋”的熊貓不存在於真實世界,是無法相信的。

    這就是固定思維侷限,每個人的知識和經歷都是不同的,造成了每個人對同一個世界、事物、事實的不同看法。

    那要怎樣解讀道德經才更接近老子的本義呢?一、探求老子時代文字的含義,這可以透過[說文解字]、[爾雅]及同時代古籍的註疏類書籍等獲取。二、瞭解老子其人及其所處背景,老子雖為周王室守藏史,但其是楚華人,而楚人文化與中原文化有著很大不同,這也直接反映在道德經中。三、參看道家人物的著作,但推薦兩漢及以前的,比如莊子、淮南子、列子等,同時法家的著作也可參閱,因為法家有很多思想直接來源於道家。四、非常重要的一點,找到一本適合的版本,道德經世傳版本多如牛毛,各版本之間存在諸多差異,在此推薦王弼本、河上公本,以及非常非常重要的帛書本。

  • 3 # 古代哲學思考

    最近在聽倪海廈老師的《天紀》,感觸頗深,倪海廈老師一直在強調的“神與形”,與《道德經》中的這段記載倒是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道至簡,殊途同歸。世間萬物千變萬化,究其根源總有同根之疑,總有許多是亙古不變的,太陽的東昇西落,四季的更替變化,生老病死,春生夏長……

    如果要去親眼見證地球上的每一寸光景,即使再大容量的錄影機也難以全部儲存下來。但有人說看遍人間美景,他真的看遍了嗎?當然不是,這中間是有取捨的,他看到的只是幾個典型的“取樣”;有人說見識了太多人情,經歷了太多世故,最後把自己磨練成“識人石”,大部分人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這也是“取樣”,不必要認識全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但腦海中已經有了每一個人的形象……這就像“天紀”中說的“神”與“形”,形是窮其一生也數不盡看不完的,但是“神”卻是唯一的、包羅永珍的。看透了“神”的真身,自然就見識了所有“形”的變幻。

    關於形神,尤其是在命理相術中體會深切,《易經》總共八卦,怎麼會演變世間萬物?你若一一去細數世間所有存在,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簡單八個符號就可以很好的總結表示出來,前者就是形,後者就是神。

    《道德經》本身短短几千言,怎麼就能被套用在諸多場合和情形呢?各家有各家的說法和見解,且都是有理有據,絕不是胡言亂語。在這裡《道德經》就是神,至於各種說法延伸,都是形的東西。

    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見天道。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弗為而成。——《道德經》

    其實這幾句話並不難讀懂,只要稍微懂點文言文也能看得懂它在說什麼,最難懂的是文字之下所表達的意思,所闡述的大道。

    我們常常唸叨,“天法道,道法自然”“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些句子都要被唸叨爛了,可是他們究竟在說什麼?究竟是什麼意思?我想真正明白的人是少之甚少了。其實,《道德經》四十七章的這段話,不就是這些至理名言的逆推嗎?

    華人很聰明,最起碼古人是很聰明的,我們的祖先在很早之前就很明白一個道理,人,從來都不是獨立於世間萬物之外的。在古代中國,有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天人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才”,現在提到三才,人們想到的往往只是相術、占卜,可見今人是多麼狹隘。“天人地”本身就是極高的人類智慧,古人很懂得在這個自然界中,各方的位置和秩序。可惜,這種寶貴的“自知之明”早就被我們遺棄了。如果我們深知“三才”的智慧,再去理解《道德經》,或者單獨說第四十七章這幾句話,那就太簡單了。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就說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之間的關係一目瞭然,這就是《道德經》告訴我們的最本質的道理之一,是神。無論人類如何進步,如何發展,最終還是要在天地之間的。天地間有萬物,有千變萬化,也有共同的,不變的規律,這就在一開始提到的太陽、晝夜、季節、生死……這些是都是神,然後在神的主幹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形。這個神,就是天道,就是自然,是太極,是“一”……

    說到這裡,我們再返回去看《道德經》的第四十七章。聖人是知“道”的人,是看清楚“神”的人,已知本質,千變萬化也只是依託於“神”的形變。我們常講的道理是由一到三,再到萬物,在這裡,則是從萬物到三,再回歸於一,聖人守正,心神已有千溝萬壑包羅永珍,一切自然明瞭。果真是萬法歸宗的,這個觀念在佛家也是常被提到的,可不就是“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在這裡,如來是神,其他所有相是形,是虛妄。

  • 4 # 六甲番人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七章原文如下: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這段文字的直譯大意是:不出門戶,能推知天下事理;不望窗外,可認識天道規律。外出越遠,所知越少。所以,聖人不出行就能知曉,不窺見就能明瞭,不作為就能有成就。

    現在人們的很多認知都基於現實,基於所見所聞,這種歸納總結方法在經驗資料足夠多的前提下是可行的,但是就個體而言,卻是遠遠不夠,一個人即便窮盡一生,“出戶”走遍天下,又能知曉多少事情?

    而全世界60億人的見聞,人類五千年的經驗積累,所總結的規律對於很多事情是可以解釋得通的,但依然有無法預知的事情,依然有謬論出現。

    比如西方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並不遵從人們的感知,人們站在地球上又怎能知曉地球和自己原來都是圍繞太陽轉動呢?也不符合地心說的歷史經驗,所以當時並不被羅馬天主教廷所接受。但如果將地球當成一所大房子,那麼哥白尼是否算是“不窺牖,見天道”?

    再如當前的主流理論“客觀世界獨立於意識之外”,被絕大多數人認同,然而近些年卻有很多發現證明意識也是一種能量,可以對客觀世界產生影響的,人們在“唯物”的道路走了那麼多年,是否算是“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所以聖人與常人的區別並不在於知識掌握多少,而在於聖人始終保持清醒獨立思考,“道”之極致,聖人乃生,而天下萬事萬物皆有道,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米油鹽醬醋茶,都可誕生聖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S和AI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