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80645348800

    1.“十有五而志於學”:十五歲有了立志學道之心。開始學習知識,提高悟性。

    2.“三十而立”:三十歲時,通曉了禮,為人行事的準則。

    3.“四十而不惑”:四十歲時,已經獲得了大量知識,對人生諸事不再感到迷惑不知所措。

    4.“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時,悟徹了自己存在的意義(每個人不同,對孔子自己而言,“天命”是去雲遊四海,授教他人)

    5.“六十而耳順”:六十歲時,心境極度平和,已經不會為外所動。面對任何言論舉止都能泰然處之。

    6.“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歲時,可以隨心所欲而行為都合於規範,“道”已經深入心靈,行為不再需要意識去引導,順乎自然。

  • 2 # 湯圓電影Vlog

    《論語》中記載孔子對自己的評價說:“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以前讀這段話總不知是什麼意思,翻看歷代的註釋也眾說紛紜。我現在已五十多歲了,聯絡自己人生走過的歷程,似乎對這句話有了頓悟。我現在把它寫出來,和有興趣的朋友磋商。我的理解是,這是孔子到了七十歲時對自己心理歷程的總結。孔子聰穎好學,敏悟深遽,志向遠大,老覺無成,回顧一生,實感無賴,自我安慰,才對自己一生作了評價。“吾十五而志於學”,意即我到十五歲才知道下決心學習。志作立志解。小孩子一般七歲左右發矇,但學習目的不明確,是懵懂的,不知專心致志地學習。從小就知道發憤苦讀的小孩是極少數。孔子雖然後來成為聖人,但在十五歲之前也是不知道發憤學習的。“三十而立”,意即到了三十歲才懂得要立志做一件事情,即我這一生做什麼,就像今天的年輕人確定做什麼專業一樣。一般人二十歲就確立了,孔子遲了,愛玩,他去當吹鼓手去了。直到三十歲才醒悟要幹正事。“四十而不惑”,三十歲確立了要幹正事,幹什麼正事呢?今天想幹這,明天想幹那,拿不定主意,有疑惑。意即直到四十歲才不猶豫,才不疑惑。才堅定要幹“興滅國,繼絕氏,舉逸民”、“克已復禮”的大事。這個“不惑”,是指對自己的理想、志向、所認定的事業的不疑惑,不三心二意。不是對任何事物、任何道理的不疑惑。“五十而知天命”,四十歲堅定了目標,競競業業幹到五十歲,在魯國當大司寇,極力去“克己復禮”,但是也沒幹成,這是天命啊!不是我不努力、不專心致志啊!意即五十歲也沒達到目標我才知道這是天意啊!並不是五十歲能知道天的意志。“六十而耳順”,大志向沒實現,埋怨的,挖苦的,汙辱的,恥笑的,等等,都來了,甚至有的罵孔子是“喪家之犬”。聽得人心煩意亂,五臟六腑充斥著怨恨之氣,直到六十歲才聽著那些話感到無所謂,聽著只像沒聽著的,意即到了六十歲什麼話聽起來都心情順暢,不生氣。都無所謂。“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大志向未實現,孔子便去研究《周易》,修訂《春秋》,一至到了七十歲,這時侯孔子的心理修養達到了最高境界,說話、做事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也不會違反道德,違反周禮。孔子的這段話,概括、精確,只幾十個字就把一生的心理歷程道出來了。我們從孔子的話中可以聽得出,在行將走完人生歷程,在回顧自己一生的作為的時侯,作為一代天才,一代哲人的孔子的心裡,也不免帶有幾分遺憾,幾分無賴。孔子的一生,就像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生樣:“三方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其所主張的事雖不可為,但其人品卻高不可及。湖北省雲夢縣 王保清2009.9.25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義大利留學需要多少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