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環境要求 1.1 氣候條件 無公害田坎冬收黃豆的種植要求平均氣溫17~20℃,無霜期300 d以上。 1.2 地理條件 無公害冬收黃豆的種植要求,海拔低於1 000 m,以梯田田坎和田壁最為適宜。赤水市海拔落差大,田坎、田壁面積佔水田面積的近40%,具有較大的種植發展空間。 2 種植管理 2.1 選種 選用適應性強、商品性好、產量較高、籽粒飽滿、出苗率高、生育期短、耐陰蔽、耐瘠性、耐肥水性好的品種。 2.2 播種 2.2.1 播種時間。播期安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與普通黃豆同窩)。 2.2.2 種植密度。田坎窩距0.8 m(即普通黃豆隔3窩種1窩),每窩播種1~2粒;田壁窩距0.6 m(即普通黃豆隔2窩種1窩),行距0.7 m。 2.2.3 施肥。施肥以每窩一大把草木灰肥為宜,肥料配製:草木灰9 000 kg/hm2、普鈣750 kg/hm2、硫酸二氫鉀90 kg/hm2和沼肥約9 000 kg/hm2(根據土壤乾溼情況而定),拌勻施用,草木灰溼度以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宜。 2.3 生長管理 無公害冬收黃豆生長全過程不再施肥,僅在播種後30 d左右和普通黃豆收割後進行2次中耕鋤草,中耕除草可在播後出苗前噴施除草劑乙草胺進行化學除草,一般用乙草胺1.5 L/hm2對水750 kg/hm2均勻噴霧,或在雜草3~5葉期用10.8%高效蓋草能乳油450 ml/hm2作莖葉處理,加強田間管理是確保高產的重要措施。 2.3.1 苗期。出苗後及時調查苗情,發現缺苗斷壟及時浸種帶水補種或移苗移栽,確保全苗。苗期應在全苗的基礎上促早發、育壯苗、促分枝。對土層深厚、肥力較好的田塊,可於豆苗4~6片真葉時,于晴天上午摘除植株生長點,或在5~8片真葉時採用多效唑、縮節安等控制冬黃豆的徒長,提高有效莢數和籽粒的飽滿度。到花莢期封壟前結合追肥進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起到鬆土、保墒、培土、增加土壤通透性的作用,有利於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根瘤菌生長,促進黃豆根系發育,有利於植株健康生長。 2.3.2 花莢期。包括開花和結莢2個時期。該時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並進,植株生長髮育最快,莖葉生長和花莢形成都需要大量養分和水分。養分和水分供應不足會造成大量落花落莢而減產。該時期要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多開花、多結莢、增粒數。水分過多,植株徒長,植株冠層和土壤通風透光不良,造成落花落莢,甚至倒伏。長時間缺水會抑制花芽分化、落花落莢。水分供應過多或過少都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當田間含水量較大,植株有徒長趨勢時,為防止植株徒長,提高成莢率,可噴施多效唑或三碘苯酸鉀進行化學調控。一般肥力田塊在初花追施尿素75~112.5 kg/hm2,對增光保莢、提高產量效果明顯。在土壤肥力較高,植株繁茂的情況下可不追肥,追肥可結合中耕培土進行。 2.3.3 鼓粒期。該時期從豆粒開始鼓起至達到最大體積和重量止,植株外觀已定型,以生殖生長為主,植株體內有機營養物質大量向籽粒轉移。該階段的主攻目標是保莢、增粒、促飽滿。鼓粒初期,如發現營養不良所致的早衰現象,要及時葉面噴肥。可用0.3%尿素、磷酸二氫鉀、鉬酸銨水溶液對葉面噴霧,加入0.3%的洗衣粉作黏著劑效果更佳。鼓粒前期遇乾旱,灌“鼓粒水”可提高黃豆產量和品質。鼓粒後期須減少土壤水分,促進黃莢早熟
1 環境要求 1.1 氣候條件 無公害田坎冬收黃豆的種植要求平均氣溫17~20℃,無霜期300 d以上。 1.2 地理條件 無公害冬收黃豆的種植要求,海拔低於1 000 m,以梯田田坎和田壁最為適宜。赤水市海拔落差大,田坎、田壁面積佔水田面積的近40%,具有較大的種植發展空間。 2 種植管理 2.1 選種 選用適應性強、商品性好、產量較高、籽粒飽滿、出苗率高、生育期短、耐陰蔽、耐瘠性、耐肥水性好的品種。 2.2 播種 2.2.1 播種時間。播期安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與普通黃豆同窩)。 2.2.2 種植密度。田坎窩距0.8 m(即普通黃豆隔3窩種1窩),每窩播種1~2粒;田壁窩距0.6 m(即普通黃豆隔2窩種1窩),行距0.7 m。 2.2.3 施肥。施肥以每窩一大把草木灰肥為宜,肥料配製:草木灰9 000 kg/hm2、普鈣750 kg/hm2、硫酸二氫鉀90 kg/hm2和沼肥約9 000 kg/hm2(根據土壤乾溼情況而定),拌勻施用,草木灰溼度以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宜。 2.3 生長管理 無公害冬收黃豆生長全過程不再施肥,僅在播種後30 d左右和普通黃豆收割後進行2次中耕鋤草,中耕除草可在播後出苗前噴施除草劑乙草胺進行化學除草,一般用乙草胺1.5 L/hm2對水750 kg/hm2均勻噴霧,或在雜草3~5葉期用10.8%高效蓋草能乳油450 ml/hm2作莖葉處理,加強田間管理是確保高產的重要措施。 2.3.1 苗期。出苗後及時調查苗情,發現缺苗斷壟及時浸種帶水補種或移苗移栽,確保全苗。苗期應在全苗的基礎上促早發、育壯苗、促分枝。對土層深厚、肥力較好的田塊,可於豆苗4~6片真葉時,于晴天上午摘除植株生長點,或在5~8片真葉時採用多效唑、縮節安等控制冬黃豆的徒長,提高有效莢數和籽粒的飽滿度。到花莢期封壟前結合追肥進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起到鬆土、保墒、培土、增加土壤通透性的作用,有利於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根瘤菌生長,促進黃豆根系發育,有利於植株健康生長。 2.3.2 花莢期。包括開花和結莢2個時期。該時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並進,植株生長髮育最快,莖葉生長和花莢形成都需要大量養分和水分。養分和水分供應不足會造成大量落花落莢而減產。該時期要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多開花、多結莢、增粒數。水分過多,植株徒長,植株冠層和土壤通風透光不良,造成落花落莢,甚至倒伏。長時間缺水會抑制花芽分化、落花落莢。水分供應過多或過少都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當田間含水量較大,植株有徒長趨勢時,為防止植株徒長,提高成莢率,可噴施多效唑或三碘苯酸鉀進行化學調控。一般肥力田塊在初花追施尿素75~112.5 kg/hm2,對增光保莢、提高產量效果明顯。在土壤肥力較高,植株繁茂的情況下可不追肥,追肥可結合中耕培土進行。 2.3.3 鼓粒期。該時期從豆粒開始鼓起至達到最大體積和重量止,植株外觀已定型,以生殖生長為主,植株體內有機營養物質大量向籽粒轉移。該階段的主攻目標是保莢、增粒、促飽滿。鼓粒初期,如發現營養不良所致的早衰現象,要及時葉面噴肥。可用0.3%尿素、磷酸二氫鉀、鉬酸銨水溶液對葉面噴霧,加入0.3%的洗衣粉作黏著劑效果更佳。鼓粒前期遇乾旱,灌“鼓粒水”可提高黃豆產量和品質。鼓粒後期須減少土壤水分,促進黃莢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