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72160124152

    《廉頗藺相如列傳》生動刻畫了廉頗、藺相如、趙奢、李牧、趙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他們或耿直或忠厚,或魯莽或機智,形象鮮明生動,令人歎服。現就文章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賞析一二。

      抓住人物特徵,人物形象凸現紙上。

      司馬遷善於抓住人物主要特徵進行極力渲染。如在對事蹟頗豐的藺相如這一形象進行處理時,便抓住“智勇”這一特徵為核心展開描述。正如他在本傳傳末所論贊的:“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也。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泰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在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等事件進行描述時更是緊緊扣住藺相如的機智勇敢這一特徵,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層層襯染,極力蓄勢,造成人物形象的張勢。

      司馬遷在文中極盡渲染之能事,層層蓄勢,有如大江截流。如他在文中五次渲染相如操天下大勢為己用之睿智:為國紓難,利用國際輿論,借使秦負曲之勢,奉璧至秦;秦王得璧不償城,相如以“璧有瑕,請指示王”誆得玉璧後,抓住秦王貪婪的弱點,欲以璧擊柱,借“秦恐璧破”之勢威脅秦王;抓住秦國二十餘君“不堅明約束”之過,借理在我方之勢,使人懷璧歸趙;澠池之會,借“五步之內以頸血濺大王”之勢,逼秦王就範,為一擊缶;借“趙亦盛設兵以待秦”之勢,迫使秦不敢動武。相如勇智,已是光彩照人。行文至此,司馬遷筆勢陡轉:多謀善斷、意氣風發的藺相如竟對無理取鬧的廉頗一再退忍避讓,連門客都感到羞愧。當門客要離開他時,才袒露他“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的胸懷。相如的絕頂智慧和賢相風采凸現在讀者的眼前。

    2.

    危難之處顯身手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賞析

    江蘇孫興奇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透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三個故事,塑造了藺相如機智勇敢、顧全大局、維護團結的光輝形象,這篇課文在人物塑造上除了選擇典型事件和在矛盾中刻畫人物之外,我認為把人物放在危難之處在外患內憂之時凸顯人物性格,也是這篇文章刻畫人物一個重要手法。下面結合課文的三個故事作些分析。

    一當趙國得到楚和氏璧時,秦昭王遺書欲以十五城換取和氏璧。給還是不給?這是擺在趙國面前的兩難推理。若給,很可能璧去城空,被秦欺騙,為天下恥笑,國格被辱。若不給,可能授秦以把柄,給秦提供藉口,引發秦國侵略,國家利益受損,這是計困。當時正處於戰國時期,秦經過商鞅變革,實力強大,是超級大國,趙處劣勢,這是勢困。秦派使者送信,按照外交禮節,趙應派使者回復,但滿朝文武,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出使秦國的人,這是才困。在這危急關頭、一籌莫展之際,宦者令繆賢舉薦了藺相如,而藺相如也確實是一個身手不凡的人,困擾滿朝文武的難題,在他面前,三言兩語就予解決。請看他如何分析,他認為,首先秦強趙弱,國家實力的差距決定了和氏璧不得不給;其次若秦不給趙城,就讓秦負理虧的責任,在天下人面前留下失信的惡名;最後自告奮勇,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並許下諾言,誓完璧歸趙,一位自信、智慧、勇敢的形象躍然紙上。而其後的“完璧歸趙”的過程卻是驚心動魄、波瀾起伏的,可用以下幾個字概括這個過程:

    1呈給秦王和氏璧,這是屈於秦的強勢,屬於無奈之舉,發現秦王嬉戲無意償趙城,於是以璧有瑕藉口巧妙的回收和氏璧,並嚴正指出秦的不當,目的是讓秦理虧。

    2拖怎樣把璧送回去,這是相如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他於是編造了一個“趙王乃齋戒五日”的謊言,要求秦王也必須齋戒五日,秦王看到強取已不可能,不如暫且答應,這樣不僅有力的維護了趙國尊嚴,同時也獲得了寶貴的時間,以便把和氏璧送回去。

    3歸一指完璧歸趙,二指藺相如自己全身而歸。對於前者,相如利用獲得的五天時間,使“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對於後者,他清楚的知道,他這樣做欺騙了秦王,後果嚴重,因此他作了最懷的打算,準備隨時獻身,這從後面的“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一句可以看出,但他並沒有逞匹夫之勇,而是追求最完美的結局,即既能完璧歸趙,又能全身而退,為此,在拜見秦王時,首先指出,秦朝二十餘君很少有講究信用的,因此你大概也不會償還趙國城池,所以我才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言外之義,是你秦國首先失信,而後才有我的違約,這是其一。接著說,若大王真正想要和氏璧,只要你大王先割十五座城池給趙,憑藉你秦國強大的實力,趙不敢不給,說得合情合理,秦王聽起來也挺舒服,這是其二。最後說如果你想治我的罪,“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用意含蓄,意味深長,在提醒秦王,不要意氣用事,不要因小失大,避免了秦王因一時衝動而做出災難性的後果。這樣藺相如終於獲得了最佳的結果,兌現了自己出使前的諾言,一個大識、大勇、大智、善於辭令的人物形象生動的具體的展現出來了。

    二在澠池會中,同樣在危困之際展現藺相如的人格魅力的。當時“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在趙一敗再敗的情況下,忽然接到秦“欲與王為好”的請求,並要求在澠池相會,不能不讓人生疑,此去凶多吉少。去還是不去?這時趙國遇到了和完璧歸趙故事中同樣的難題,要不讓別人產生趙國“弱且怯”的印象,只能選擇赴會。赴會過程中定會有許多不測,趙國也作了最懷的打算——“三十日不還,則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可見當時的形勢對趙國是何等的嚴峻,趙王和相如一行大有“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悲壯氣氛。

    果不其然,在宴會當中,出現了侮辱趙國國格的細節,秦王讓趙王鼓瑟,並讓御史記載,這明顯是挑釁行為,有損趙國的尊嚴,不過若聯絡當時處境,從明哲保身角度考慮,身陷虎狼之穴,忍氣吞聲也未嘗不對。但藺相如可以說是不假思索,挺身而出,捧盆缶讓秦王擊,請注意,前面是瑟,尚且是樂器,這裡是隨手取來的盆缶,反擊的力度更大。在秦王震怒面前,相如毫無懼色,以欲與秦王拼命相威脅,秦王不得已,“為一擊缶”,相如立即讓趙御史記載,有力的維護了趙國的尊嚴,相信這其中相如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的愛國精神會在每一位讀者的腦海裡永遠定格。

    三如果說“完璧歸趙”和“澠池會”是外困,那麼“將相和”則是緣於內憂了。相如由於“口舌為勞”“位居廉頗之右”時,作為戰功卓著的一代良將廉頗大為不滿,揚言“見相如。必辱之”,可以想象趙國滿朝文武中,對相如功高嫉妒不滿者決不是一個廉頗,廉頗只是一個代表而已,相如在朝中的處境之困是不難理解的,如何處理,是擺在相如面前的又一個難題,而接下來的所作所為,充分展現了他的智慧遠見以及忍讓和顧全大局的精神。

    他採用了前面兩個故事裡於秦王抗爭完全不同的方式,:忍讓。“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用迴避來避免兩人為名利爭執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因為藺相如明白,前面兩個事件,套用現代用語來說,那是敵我矛盾,而這是人民內部矛盾,廉頗是支撐趙國大廈不可或缺的一根大柱,是名聞天下、戰功顯赫的良將,他愛國忠誠,“爭列”的缺點畢竟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相如明白“兩虎共鬥,其勢不具生”的道理,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讓,不是害怕廉頗,而是考慮趙國的安危。在這個事件中,廉頗與藺相如,一為私,一為國,境界高下,自然明朗,更妙的是相如這番內心話不是義正詞嚴的對廉頗說的,而是在舍人因為這件事準備辭退時,不得已在府上對舍人講的,這更讓人感動。當廉頗聽到這些話後“肉袒負荊”,又從側面反映相如的識見和對這件事的處理得當。

    以上三個故事,在刻畫人物形象上,不難看出司馬遷是把人物放在國家和個人面臨嚴峻考驗的時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展現人格魅力,真可謂危難之處現身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秦國滅韓國時齊國等其他五國出兵援助那麼韓國會滅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