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答疑官

    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什麼是名士?

    名詞解釋:名士

    1. 指名望高而不仕的人。

    2. 舊時指以學術詩文等著稱的知名士人。

    3. 泛指知名人士。

    4. 指恃才放達、不拘小節之士。

    一般而言符合上述四點中的任意一點就是名士了。

    那麼名士為什麼要“釣魚”那?

    姜太公渭水釣魚,看過《封神演義》的就應該知道了。姜太公是釣者,周文王是魚。那魚餌是什麼那?魚餌就是名氣,姜太公經過多方運作,終於提高了自己的身價,成為了周朝的丞相,齊國的祖宗。

    姜太公的成功經歷給後世有才學之人提供了範本,如諸葛孔明。

    劉備三顧茅廬,才請的了諸葛亮。諸葛亮如果只是一個“村夫”,那麼劉備會去找他嘛?

    名士是垂釣者,君主也是釣魚者。二者都在選擇對方,待價而沽。

    因此,名士把自己打扮成垂釣者,給自己增添一份隱士風采,提高身價而已。

  • 2 # 雲逸軒書畫

    一、首先解釋名士

    名士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已出名而未出仕的人;泛指有名的人或以詩文著稱者。

    見於杜甫《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海內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漢世之所謂名士者,其風流可知矣。——《後漢書·方術傳論》

    很有名望但不做官的人。

    勉諸侯,聘名士。——《禮記·月令》

    二、名士為什麼經常扮成垂釣者

    1.名士的歸隱之心與垂釣的興趣有殊途同歸之功。

    即為名士,出名而不出仕者,多為淡泊名利,喜愛自然寧靜之人,不喜廟堂。

    長期出沒於鄉野山林之地,很容易喜歡上垂釣這種中華文明古老而久遠的休閒方式。懷歸隱之心,臨澤而漁,豈不快哉!

    2.寧靜致遠心態和天人合一思想也是成為名士的必備條件。

    若想成為名士,必須在一個領域內有所大成,必然需要有超脫於自然的堅守,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時間研討學問,於經史子集裡暢遊,青出於藍而得大成。

    3.垂釣是古往今來傳播比較廣泛的娛樂活動。

    中國的垂釣活動最早出現於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陝西西安半坡出土的骨質魚鉤,距今大約六千多年。“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也就不能理解了。

    綜上,名士未必是喜歡偽裝成釣者,大部分時候,應該是一種巧合。一家之見,不足之處,多多指教。

  • 3 # 天行地掩

    古來賢者皆求道,

    大道唯覺自然好。

    江上清風水中月,

    便是道家好禾苗。

  • 4 # 鄉野玉姐姐

    古人把釣魚當成一種休閒的活動。故雅稱垂釣。古代文人雅士多喜愛垂釣。乃垂釣的最高境界是“物我兩忘”。更能彰顯到“釣者閒也”享受其中的樂趣的一種方式?正所謂“一蒿一櫓一孤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獨佔一江秋。”所謂釣者皆如是也…………

  • 5 # 一往文學

    我這裡提供三點思考方向:

    文學作品當中的漁夫形象,最早出自於楚辭《漁父》,詩中記載了屈原遭放逐後在江邊見到的一位漁父,以及二人的對話。全詩如下: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可以看出這裡的漁父是一位智者,同時也是一個隱士。名士的隱逸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支,從《論語》開闢了隱逸這一題材領域開始,隱逸情結便對後世那些追求人格完美而又不願徹底歸隱計程車大夫們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到後世的一些士人不再把隱居作為一種單純的避世方式,而作為一種人格理想和精神追求。而漁父這種"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和光同塵,進退皆安的處世哲學,則為後世的名士們提供了一種亂世中求全的參考,即每逢世亂之時,儒士們便遁隱而去以求保持名節,在治世或條件成熟之時再復出為社會效力。

    二、漁夫形象在後世的演變和延伸——詩詞中自由而閒適的理想主義者

    漁父形象在名士輩出,隱逸成風的魏晉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很多名士都將它寫進了詩歌中,如阮籍在他的《詠懷(其六十二)》中寫道:"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齊景升丘山,涕泗紛交流。孔聖臨長川,惜逝忽若浮。去者餘不及,來者吾不留。願登太華山,上與松子遊。漁父知世患,乘流泛輕舟。"對漁父的明智之舉表達的傾慕之情。而他的好友嵇康也在《答二郭三首(其一)》中表達了出了同樣的感情:"朔戒貴尚容,漁父好揚波。"

    隨著漁父作為隱逸原型意象不斷地在詩歌中出現,它的意義逐漸穩定下來,成為士人追求至情至性理想生活的象徵。而往來於自然山水之間的漁父,也傾注著士人們對於自然山水的喜愛之情,以及對化歸自然的林泉生活的嚮往。

    後世書寫漁夫的詩詞林林總總。秦觀筆下的漁夫是"獨棹孤篷小艇,悠悠過、煙渚沙汀。金鉤細,絲綸慢卷,牽動一潭星";王世禎的漁夫是"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李煜的漁夫是"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唐人張志和筆下"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漁夫則更加接地氣和深入人心,但都是既自然閒適,又高潔灑脫的形象。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詩歌當屬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漁翁》: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這首小詩作於柳宗元因參與永貞革新而被貶永州時期,他承受著政治上的沉重打擊,寄情於異鄉山水。取題漁翁,漁翁是貫串全詩首尾的核心形象。詩歌寫得情趣盎然,詩人以淡逸清和的筆墨構畫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並從中透露了他深沉熱烈的內心世界。其中最令人稱道的"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句,將漁翁置身於廣闊的山水天地之中,以他的一聲高歌,展示出最富有生氣的日出瞬間,表現了一種人與自然的極度和諧。而這一聲"欸乃",則體現了人在天地山水中發自內心的自由高唱。詩中顯示的自由安適的生活情趣對於處在禁錮狀態的詩人來說,實在是太珍貴太美好了。在詩人看來,只有這種遠離塵世拘束的秀美山水,才會誕生出如此自由瀟灑的隱士。於是,在寫下日出奇句之後,詩人不欲甘休,以更顯露地一吐自己的心願為快,宕開詩境,作了這樣的收尾。詩人自始至終表現漁翁和大自然的相契之情,不僅出於藝術表現的需要,同樣體現著他對自由人生的渴求。

    三、漁夫形象在後世的演變和延伸——小說中心懷天下,待時而動的智者

    大家耳熟能詳的姜太公姜子牙,則是漁父形象的另一種體現,他依舊是一個隱者的形象,但是卻更加註重"智慧"。

    姜太公釣魚的典故,最早被寫進小說裡,是在元代的《武王伐紂平話》卷下:"姜尚因命守時,立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鉤來!""用直鉤釣魚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後來果然幫助文王父子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後代有很多體現姜子牙智慧的典故和逸聞,到明代許仲琳寫的《封神演義》中,則將其徹底神化,變成了"代天封神"的尊者。

    其實姜子牙從智者到神仙的形象演變,體現了士人們的另一種寄託,就是"君子藏器,待時而動,動則名滿天下"的濟世情懷。

    所以,如果說詩歌當中親近自然的漁父形象體現的是士人們"窮則獨善其身"的隱逸理想,那麼小說當中姜太公拯救蒼生,輔佐君主的漁父形象,則體現了士人們"達則兼濟天下"的濟世理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