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佐羅小丸崽兒

    從反映的內容和使用的場合來看,對聯可以分為:

    春聯:

    以除舊迎新,言明志向,充滿豪情,展望未來為主要內容,專門在元旦、春節時貼上的對聯,因時效性較強,人們就稱為春聯。

    如:一元復始 永珍更新

    楹聯:

    為了表達某種願望或滿足裝飾需要,過去常在官廷、府宅、廟宇、園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聯語,統稱為楹聯。

    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廟”修復一新,當代著名詞人兼書法家趙撲初,化用岳飛《滿江紅》詞意,為重新塑好的岳飛巨像兩邊的大柱上,精心撰寫了一幅古為今用、氣魄宏偉大新楹聯:觀瞻氣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開老柏,千尋抬頭望 // 收拾山河酬狀志,看此日神州,奮起新程,萬里駕長車。

    婚聯:

    專門在舉行結婚儀式那天選用或編寫的能夠表達熱烈氣氛的對聯。

    如:巧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輓聯:

    為了評價先人的生平業績,抒發後人誠摯的懷念之情,在追悼會或紀念會上所用的對聯。

    如:悼念敬愛的周總理的一幅輓聯: 心血勞幹革命事業似巍巍泰山震環宇 骨灰撒遍總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潤人心

    壽聯:

    當老人喜過生日,子女為了表達對長輩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壽、福滿家門為主要內容,精心書寫一些吉祥的詞語,或貼在門上,或掛在廳堂 ,這樣的對聯就叫壽聯。

    如:福如東海闊 壽比南山高

    拓展資料: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

    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有歷史記載的最早對聯出現在三國時代。

    明洪武年間(1368-1399年),在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鐵十字架,上鑄有三國時代孫權赤烏年號(238-250年)。

    在鐵十字架上又鑄有藝術精美的對聯雲:“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

    ”觀其形式與內容,與中國早期基督徒有關聯。

    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

    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不會做飯在現在社會看來真的不能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