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宇的文史情懷

    首先我認為奇襲子午谷根本不成立。

    魏延提出的奇襲子午谷建議表面看是好的,因為要成功了就可以打破蜀魏戰場上僵持的局面,可是要細想奇襲子午谷是不成立的。

    魏延提出的奇襲子午谷建議要分兩步,第一步是由魏延率蜀軍精銳快速透過子午谷奇襲長安,成功佔領長安後固守待援,第二步是諸葛亮率大軍擊敗當面之敵快速與魏延會師。

    可這是不可能的,魏延率軍奇襲子午谷有可能成功,而諸葛亮不可能快速擊敗當面魏軍。而這樣一來魏延就危險了,因為魏軍很快就能反應過來,會很快派大軍反攻長安,而魏延軍少在魏軍的反攻下根本守不住長安,那魏延就兩個結局陣亡或者是投降被俘,這無論是哪個結局蜀國都承受不了。魏延當時已經是蜀國的柱石人物,如果魏延陣亡或者是被俘變節,那將極大的打擊蜀國計程車氣,諸葛亮很清楚這點。

    所以諸葛亮權衡利弊,否決開魏延的提議。

  • 2 # 天命蜉蝣

    子午谷雖然算得上是奇謀,但其實成功率並不高,可以說跟鄧艾走陰平一樣,成功了固然算得上是奇謀,但是這個成功率是不可控的,可以說是大部分是靠運氣,魏國拼的起,蜀國不行,因為一旦失敗將毫無退路

  • 3 # 亭殿閣

    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魏略

    諸葛亮:“關於你的子午谷奇謀,亮問你幾個問題,你若是回答上了,亮就考慮你的計劃。”

    魏延:“丞相請講,末將洗耳恭聽。”

    諸葛亮:“夏侯楙乃是夏侯惇之子,夏侯惇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拔矢啖睛,名動天下,俗話說,虎父無犬子,魏將軍如何肯定夏侯楙“怯而無謀”?曹睿亦知人善任,亮不認為他會把鎮守長安的重任交給一個紈絝子弟,夏侯楙還是駙馬,他要是逃了,如何向曹睿交代?即便文長到達長安,如何保證,夏侯楙一定會棄城而逃?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一個地方。“

    魏延:“。。。。。。”

    諸葛亮:“長安城中,除了有夏侯楙以外,還有御史、京兆太守等官吏,夏侯楙是駙馬,棄城而逃自然沒有生命危險,其他人敢逃不怕魏國朝廷怪罪牽連家人?即使夏侯楙真的如同文長所言棄城而逃,能否保證長安吏民獻城而降?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二個地方。”

    魏延:“。。。。。。”

    諸葛亮:“文長且看,從漢中到長安的進軍路線,尤以子午谷最難行軍,子午谷崎嶇難行,亮安從坦道,都不能保證十天之內到達長安,更何況文長從子午谷進軍呢?文長想要在10天之內到達長安,只能快馬加鞭、爭分奪秒,文長如何保證在10天之內把這1萬兵馬完好無損的帶到長安?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三個地方。”

    魏延:“。。。。。。”

    諸葛亮:“依照文長的計劃,要從子午谷到長安,得依靠奇襲,然而文長真的能夠保證此行的機密性麼?假如魏國識破文長的計劃,率軍堵在子午谷口,再另派一軍暗中堵住文長退路,子午谷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那時候文長別說奪取長安,全身而退都是奢望,稍有不慎就是全軍覆沒,文長如何保證在魏國不發現的前提下,經過子午谷到達長安?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四個地方。”

    魏延:“。。。。。。”

    諸葛亮:“長安的戰略地位有多重要,文長應該清楚,大漢若能夠攻取長安,就可以“還於舊都”,北伐就成功了大半,亮知道長安重要,魏國就不知道長安重要麼?魏國兵多將廣,不想大漢一般兵力捉襟見肘,即使亮真的拖住了魏國主力部隊,長安守軍,保守估計也不下萬人,文長率領這1萬兵馬,有5000人是負責運輸糧草的,有戰鬥力的不過5000,何況長安城高池深,假如長安守軍不願投降,文長如何攻破長安?難道魏延要寄希望於長安守軍不戰而降麼?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五個地方。”

    魏延:“。。。。。。”

    諸葛亮:“即使夏侯楙城而逃,文長佔據長安,夏侯楙逃亡之前,完全有時間燒燬長安糧草,魏軍一旦燒燬糧草、堅壁清野,文長如何維持這1萬兵馬的軍糧?難道文長要寄希望於魏軍把大把的糧草完好無損的獻給你麼?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六個地方。”

    諸葛亮:“文長說魏軍到達長安,需要二十天。但是如果魏軍快馬加鞭,提前趕到長安,以文長這區區兵力,如何抵擋魏軍?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七個地方。”

    魏延:“。。。。。。”

    諸葛亮:“即使文長這一路奇兵順利奪取長安,亮這一路正兵,畢竟要面對曹魏大部隊的阻擊,未必能夠按照約定時間,與文長將軍匯合,假如亮的大軍沒能與文長如期匯合,文長又該怎麼應對呢?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八個地方。”

    魏延:“。。。。。。”

    諸葛亮:“子午谷奇謀,不失為一個好計劃,但是,這個計劃過於兇險,環環相扣。只要其中一環出現問題,我軍將滿盤皆輸。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亮實在是賭不起呀。”

    魏延:“是末將考慮不周,丞相恕罪。”

    參考文獻:

    魏略

    三國志

    資治通鑑

  • 4 # 大福讀史

    這個問題在中國歷史上可算是經久不衰了。實際上,即使蜀漢所處的北伐大環境很好,魏延的奇謀是否可行也要將人類所不能克服的自然困難考慮進去。當然,對諸葛亮不採納子午谷奇謀的最大原因,個人還是傾向於諸葛亮北伐確定的第一戰略目標不是關中,而是對川蜀有絕對遮蔽作用的隴右。言歸正傳,下面來看下子午谷的歷史以及它的地理狀況。

    子午道最早的得名見於東漢史學家班固編纂的《漢書》。當初,王莽為了宣傳自己的女兒“有子孫瑞”,不惜耗費巨資開鑿了從長安穿秦嶺“直通梁漢”的山道。不過,漢中市漢臺博物館收藏的“石門頌”裡又記載了第一個利用子午道的大人物是漢高祖劉邦,“高祖受命,興於漢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這十六個字記錄的就是劉邦先被項羽發配漢中,後趁項羽對齊國用兵時趁機擊敗章邯返回關中的史實。由此可見,子午道的開闢和利用最早應該上溯到先秦時代。實際上,子午道的開闢也是必然的。這要就要先說一下戰國時期秦楚對漢中郡的爭奪。

    在秦嶺和巴山山脈之間,流淌著一條著名的河流——漢水。漢水流域介於關中平原、成都平原、伊洛平原、江漢平原之間,是秦楚兩國爭奪的焦點。故而戰國時期,秦、楚兩國為了加強本國在漢水流域的控制,紛紛設定了屬於自己的漢中郡。大約來說,兩國漢中郡的界線大約位於今漢中市與安康市的分界線。說起來,楚國對漢中郡的控制本是最牢靠的。早在春秋時期,秦國還在關中盆地兜兜轉轉的時候,楚人就多從漢中郡的首府丹陽(今丹江口水庫中)出兵北上中原爭霸。不過,隨著秦人翻越秦嶺,控制漢中盆地,併發兵入川攻滅了四川之地的巴蜀後,一切就都變了。秦人攻佔巴蜀後,攻擊楚國的路線有了多樣的選擇。以前,秦人慾攻擊楚國只能從武關透過。武關道山路崎嶇,不僅行軍不便,後勤也很難保障。很難想象,秦人若想最大程度地削弱楚國,武關道並不是最合適的選擇。現在,佔據關中盆地的秦人不僅擁有了四川盆地,還控制了漢中盆地。自此,他們一則可以出武關,二則可以自漢中順漢水東進,三則可以自長江順流而下。

    秦滅巴蜀前

    經過32年的戰爭,秦人終於在公元前280年徹底佔領楚國的漢中郡。漢中郡的陷落,使得楚國國防洞開。前279年,秦軍大將白起再次發兵攻楚,不僅攻陷楚國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還焚燒了楚國曆代先王的墳墓夷陵(今湖北宜昌縣西南)。經此打擊,楚國一蹶不振,只好放棄經營數百年的江漢平原,遷都淮河流域的陳地(今河南淮陽)。秦人攻佔楚國的漢中郡後,將兩國的漢中郡合二為一,名字還是叫做漢中郡,不過它的轄區卻大大的擴大了。不過,秦國的統一戰爭還是需要進行,漢中郡的首府也需要做適當調整,即將漢中郡治所南鄭(漢中市)東移。於是,今天的安康便成了漢中郡的新治所——西城。

    秦滅巴蜀後,公元前279年

    作為秦國對敵的跳板,西城需要選擇一條道路和秦國都城咸陽聯絡。於是,子午道東線便開闢了。經西城—恆口鎮—大河鎮—葉坪鎮—龍王廟—新礦鄉—月河坪—江口鎮—廣貨街—子午關—子午鎮—關中平原(參見圖二)。秦漢統一時期,西城的戰略地位有所下降。東漢時,朝廷將漢中郡的治所搬到南鄭。於是子午道的航線也隨之向西偏移,即子午道中線。自長安到龍王廟後,不再東去葉坪鎮,而是順著漢水支流池河一路南下,一直到達池河鎮,在溯漢水主流而上到達石泉鎮,再經繞峰鎮到進入漢水又一支流子午河抵達金水鎮,後西行抵達洋縣。截止到西晉後期子午道西線開闢以前,關中和漢中盆地、安康盆地的聯絡多經由這兩條主道,魏延要求走的子午道便是西線(參加圖二)。

    和褒斜道不同,子午道全程千里,崎嶇難行的陸地穀道便有880裡。此外,子午道除了子午道北口的天險石羊關外,還有腰嶺關、鎖龍關、高關、饒峰關等,若不能快速攻破,魏延的奇襲便失去了意義。另外,魏延說是10日可以到達,不過是主觀推測,沒有考慮到其他因素。和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不同,漢尼拔為了達到戰略的突然性,特意繞路北上經過羅馬死敵高盧人的地盤,然後翻越的阿爾卑斯山。反觀蜀漢一方,此時諸葛亮的盟友新城太守孟達已經被司馬懿擊殺,曹魏比鄰蜀漢漢中盆地的安康地區對蜀漢已經有了警惕,子午道距離新城郡(安康)如此之近,曹軍必定會佈置哨探密切觀察蜀軍動向。退一步說,魏延瞞過新城方向的曹軍哨探,順利地進入了子午道,若途中遇到大雨或山洪,只能像後來的曹真伐蜀一樣一邊走一邊修棧道。當魏延大軍走出子午谷,長安魏軍或許早已已經做好了準備,那時魏延大軍前進不能,而諸葛亮大軍還在隴右苦戰,魏延大軍的結局可想而知。恐怕經此一戰,諸葛亮再想組織一場像樣的北伐也可能了。誠然,如司馬懿所說,換做他一定會使用子午谷奇謀。可是,諸葛亮輸不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麻花的配料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