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躍幕
-
2 # 艾媒諮詢
2014-2018年全球電影產業發展資料解讀
2009-2017中國電影票房增長資料分析
2018-2023年中國電影票房及預測資料
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收穫609.8億元,佔全球票房21.9%,並且預測2023年將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在全球範圍內的電影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2014-2018年全球電影產業發展資料解讀
2009-2017中國電影票房增長資料分析
2018-2023年中國電影票房及預測資料
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收穫609.8億元,佔全球票房21.9%,並且預測2023年將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在全球範圍內的電影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寒冬之下,一些來自歐洲的小語種批片正在成為市場“末端”。
頭部缺失。 2019年暑期檔即將結束,回頭觀望時我們卻能發現,真正驅動大盤的只有那少數的幾部電影。頭部電影存在感越來越高的同時,真正存活在市場上的頭部數量卻在下降。 優質電影的缺失讓影市頭部減少,卻讓電影市場的尾部愈加龐大,此時誰正在成為市場的“末端”或許是市場急需解決的病症。透過對2019年票房體量在500萬以下的電影進行梳理,我們也能清楚地看到,批片正在成為市場“末端”越來越顯眼的組成部分。 2016年是批片的爆發元年,但在影視行業進入寒冬之後,批片市場也在面臨泡沫破滅的問題。進入2018年以來,批片市場雖然在數量上不斷增加,但票房成績卻表現乏力,而對比2019年的批片表現,這個剛崛起沒多久的市場則更表現出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不僅表現在內容質量上參差不齊,票房成績方面也在整體下降。 其實批片同其他進口片一樣,也存在能否與內地受眾的觀影需求相匹配的問題,但在經歷2016、2017年的爆發之後,許多電影公司對於批片處於盲目購入的狀態,並不太關心這些電影是否適合內地市場。這種情況下,許多批片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炮灰”。
1
市場“末端”
影市寒冬。 在整體市場的低靡氛圍之下,中國電影鋪墊已久的資本基礎,今年正在鬧“饑荒”。因此市場中真正質量上乘,能稱之為頭部的電影也越來越少。 從馬上要過去的暑期檔來看,屬於“頭部”陣營的影片可能只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在後期匆匆趕來的《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而頭部電影的整體缺失,實際上讓市場“末端”隊伍在被動之下更加龐大。 市場上馬太效應明顯,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因此多數質量較差的電影進入影院後,最終都成為頭部影片的助推器。從今年暑期檔來看,雖然進入市場的電影數量不少,但整體票房卻並不理想,而這一狀態,已經成為了市場的常態。 截至目前,2019年影市中低於500票房的電影共有165部,佔到所有上映電影總數的50%以上。而其中最常見的電影除了小成本中國產電影以外,還有不少進口片,而這些進口片幾乎全部為批片。 在這165部電影中,批片的數量達到19部,如果加上剛剛達到505萬票房的《羅馬》,那麼這個資料就達到了20部。然而到2019年8月為止真正出現在影市的批片數量共計55部,因此這些低票房電影實際上已經佔據了整體批片市場較大的比例。實際上,大部分小成本中國產電影成為市場“末端”是因為普遍存在質量問題,而對這些從各地引進的批片來說,質量問題已經不再是主要威脅,此時它們所面臨的票房困局更多源於盲目擴大的批片市場。 2016、2017年是批片市場備受看好的兩年,其批片的整體票房分別達到44億及57億。在《看不見的客人》、《摔跤吧!爸爸》等電影大賣之下,越來越多電影公司希望藉助批片“一夜暴富”。 但經過批片的爆發之後,這個新興市場面臨的卻是猝不及防的“斷崖”。從2018年開始,批片的生意就不再好做,雖然不少電影公司大量地購入批片,但並不是所有批片都能夠真正進入影院,而大量不合內地市場口味的批片在上映之後,也成為市場“末端”的一員。
2
批片“泡沫”
需求遇冷。 2018年,批片市場經歷了一次“通貨膨脹”。供大於求之下,雖然數量增加,但票房大跌卻成為主旋律。2018年全年上映的批片共計84部,總票房卻不超過33億,與2017年63部批片創下的57億票房成績相比,確實有著極大的差距。 然而這種困局在2019年更進一步加劇。截止到今年8月,批片中票房超過1億的電影有9部,卻沒有一部批片越過5億門檻。批片中頭部缺失,尾部卻在擴大,今年上映的55部批片中有19部票房成績不達500萬,而2018年的同期資料則為上映37部批片,只有7部影片票房在500萬以下。 透過對比可以看到,2019年的批片市場的不景氣仍然在加劇,雖然在數量上優於以往,但整體卻表現出爆款批片少、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的特徵。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之一便是批片市場的盲目擴張與內地影視“寒冬”的矛盾。2016年與2017年迎來的批片繁榮更多是源於內地影市的快速發展,而當部分批片獲得成功後,就會出現大量電影公司希望複製題材、型別來獲取暴利。 據瞭解,在《看不見的客人》大賣之前,小語種影片本無人問津,之後卻被中國電影公司大量引進。而在《摔跤吧!爸爸》成功之後,印度電影也成為批片市場的熱門之一。 但批片的這種繁榮卻與內地影市的發展趨勢相矛盾。很顯然,當內地觀眾變得更加成熟之後,較高的上映頻率和同質化的電影內容自然失去了市場競爭力,因此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批片也就面臨著觀眾的“淘汰”。 此外,市場寒冬之下既定的審查制度也讓電影的生存困難加劇,今年暑期檔影片質量的整體不佳已經可見一般,此時許多電影公司也希望引進質量上乘的批片填充市場,透過口碑戰獲得一個不錯的票房成績。 但對當下市場來說,購入批片已經不再是一筆“小買賣”。據瞭解目前印度等地影片的保底價格都上漲了40%到100%,不少歐洲公司的要價也攀升了三四倍。一些頭部專案算上宣發費用,票房需要過億才能讓版權方勉強回本。 而有些電影公司在購買的時候過於激進,等到真正開始發行時才發現電影的質量可能根本不過關,這也成為批片遭遇“泡沫”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這些因素影響之下,大量批片也慢慢滑落到市場末端。
3
“炮灰”危機
誰成為了批片中的炮灰? 不僅整體電影市場呈現出兩極化,在批片市場中也存在所謂的頭部與炮灰。2019年上億的9部批片中,印度佔兩部,美國佔兩部,日本則有三部,這種繁榮趨勢已經明確標出了“頭部批片”的位置。而大量來自歐洲地區的小語種電影則充當了批片市場的“炮灰”。 透過上述的表格可以看到,在票房不及500萬的19部批片中,來自歐洲的小語種影片達到了10部,再加上一部《羅馬》,這個數量已經過半。實際上歐洲原本就是小成本影片的盛產地區,當前批片市場擴大,尤其在《看不見的客人》大賣之後,許多這一型別的影片就成為中國電影公司的目標之一。 從目前被引進的歐洲批片來看,內容質量整體較佳,但有時候口碑並不能完全換算成票房。捷克影片《巴比龍》的豆瓣評分7.5,但在國內只賣到137萬;而法國電影《天上再見》即便獲得8.1的高分也只換來225.7萬票房。 其實對於進口電影來說,在情感上是否能與內地受眾所契合,是市場一直忽視的關鍵因素,批片也是如此。印度和中國實際上有許多較為相似的地方,所以反映教育、貧富差距等問題的印度電影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對於日本、泰國等地的批片來說也是如此,《千與千尋》甚至透過“情懷”獲取了票房勝利。 但對於擅長拍攝文藝片、懸疑片的歐洲小語種電影來說,它們不僅在情感上缺少與內地受眾的契合點,有時過高的觀影門檻也會導致這些小語種電影在票房上表現乏力。 實際上,大部分批片都屬於一種“釋放型”影片,它們原本在其他市場上映過,此時觀眾走進影片觀看的支撐點更多是對影片本身的興趣和喜愛。 而歐洲批片普遍表現出與內地市場需求的不匹配,自然就讓“口碑”效應降低。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來自歐洲的小語種批片就淪為“炮灰”,成為整個影市的“末端”。 批片的存在原本是為了增添市場的多樣性,在內地電影市場的繁榮下批片票房優異也是一種必然。但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電影公司盲目地購入批片已經成為了影市的負擔,越來越多批片進入市場,也讓市場的“末端”成員不斷增加。 當單純想憑藉批片“一夜暴富”變成泡影之後,此時批片市場更需要做的是迴歸理性,為電影市場恢復健康發展增添一個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