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小白帶你觀影視

    相信大家對歷史大劇《雍正王朝》,不會陌生。真正的一部男人戲,沒有《甄嬛傳》宮廷女人之間的爾虞我詐,沒有愛情戲裡面的愛恨情仇。一部真正男人的最愛,全劇跌宕起伏,驚心動魄。以雍正為主線從王爺到一代帝王走過的心酸路程!那麼今天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這部歷時大劇中最具權謀的五位“高手”!

    第一位就是被稱為“八賢王”的康熙第八子“愛新覺羅·胤禩”,在九子奪嫡中前期處處佔優勢的他,可謂是精於算計,籠絡朝臣對康熙,對群臣,和其他眾皇子,都有一套他自己的辦法!不過再厲害的算計也敵不過千古一帝的康熙。他所做的一切都被看在眼裡。最終奪嫡失敗也是因為他的“聰明”用錯了地方!

    八爺

    第二位就是八爺黨中輔佐八爺的佟國維,佟中堂!佟國維可以算的上是老謀深算了,做事穩重,一輩子都在揣摩康熙爺的心思然後做出“正確”的選擇,也因此他能夠在朝堂之上位列三公多年,不過薑還是老的辣,再厲害的臣子如何能夠猜透康熙老爺子的心思呢?正所謂成也蕭何被也蕭何,我們這位佟中堂也是敗在了自己手上,在廢太子一事上一下子跌落神壇,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

    佟國維

    第三位就是深藏不漏的鄔先生,可以這麼說,沒有鄔先生的神機妙算也就沒有最後雍正九子奪嫡中一飛沖天的耀眼,更沒有了後面的與康熙盛世其名的乾隆盛世了!在雍正默默無聞八爺權傾朝野時能夠看懂大勢,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將雍正推上王位,卻不居功不自傲,急流勇退!也保全了自己的一條性命。獲得善終不可謂不厲害!

    鄔先生

    第四位就是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的雍正皇帝,愛新覺羅 胤正。前期不顯山不漏水,後期後發而治人一舉勝出,不可謂不智慧,懂得藏拙,在實力不濟的時候不張揚,不招搖,悄悄地發展自己的實力,一旦時機成熟一擊必中。這才是真正的高手!

    雍正

    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稱得上是真正的世外高人。進士出生從七品縣令一步步做到軍機大臣,侍奉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三朝元老,本身清正廉明剛正不阿,每次在關鍵時刻都能夠扭轉戰局,就國家以危難之間!無論是千古一帝的康熙還是矜矜業業的雍正皇帝都依為重臣,特別是在八王意圖謀反時年邁的張中堂一身正氣力挽狂瀾挽救雍正王朝與危難之間,成功擊敗八爺黨!

    一身正氣的張廷玉一心想著朝廷,一心想著百姓。時時刻刻都做出正確的選擇,也為他本身贏得了一世好名聲!

    張廷玉

  • 2 # 品生活百態A

    第一,雍正

    第二,康熙

    第三,8王爺

    第四,年根遙

    提起年羹堯,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我想大多數人和小編一樣,就是一個灰頭土臉的中年男人,身批一件脹兮兮的黃馬褂,惆悵地坐在城牆的土墩上,僅管一副沒落的形象,卻始終都透露著一股傲氣!從風光無限,到最後的無疾而終,真的和電視劇裡一樣,是因為他的囂張跋扈和貪汙腐化嗎?雖然這些理由也足夠要他的命,但和他的功績相比,功遠遠大於過,導致他最終被殺的真實原因,其實是他觸動了皇權的根本。

    戰場上的年羹堯

    首先,先來看年羹堯的功績。康熙年間,最精彩的大戲就是九子奪嫡,各方勢力都在選邊站隊,誰會是下一個皇位繼承者,每個人眼裡的人選都不一樣,選對邊不僅關係到今後的仕途,甚者還可能關係到自己的生死。年羹堯選擇的就是當時的四爺胤禛,一路保駕護航,最終事實證明了自己的眼光,胤禛在這出九子奪嫡的大戲裡,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登基後的胤禛也就是雍正,對這個一直跟隨自己的干將,也是銘記在心,此後年羹堯的仕途也是一路高升。

    雍正

    剛剛登基的雍正,也是需要證明自己能力的。當時,清朝的邊境一直都是不安分的,特別是新疆地區一直無法收復,早在康熙時期就一直在新疆問題上久久不能拿下,他把這個重任交給了年羹堯,當然,年羹堯也是眾望所歸,一舉拿下新疆!在康熙年間多年都無法拿下的新疆,在年羹堯出馬的短短几個月就搞定了!雍正自然欣喜萬分。在接下來的日子,年羹堯幾乎包攬了國內外所有戰事,平定內亂,收復失地。可謂是戰無不勝,維護了大清的穩定,也將大清版圖不斷擴大,功績無人能及!特此,雍正賜予他黃馬褂,相當於送了年羹堯一條命,這也是為以後殺他埋下了伏筆。

    擁有黃馬褂的年羹堯也是在這個時候,到達了人生的巔峰!也開始了自己的滅亡之路,功高蓋主的年羹堯,在朝中目中無人,很多人都是敢怒不敢言的,只是因為當時的年羹堯太紅了,得罪他的人都不會有好果子吃,所以也有大量的人,依附與他,把他捧上了天,貪汙受賄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晚年的年羹堯生活奢侈至極,據史書記載年羹堯最喜歡吃的兩道菜就是白菜和豬肉,別看這是兩道很普通的小菜,但做法卻很奢侈,一道小炒肉,所選用的豬肉要現殺,只取豬後背上的一小塊!白菜也是隻吃菜心。這些描述年羹堯生活奢侈,囂張跋扈的傳聞,回到當時的情境,估計很多事情都不是他自己能夠控制的,你想想,如果你當時有如此高的功績,和在朝中無人能及的地位!周圍的環境也是在變化的,身邊的人為了攀附權貴,自然會對你百般討好,大多數人也會迷失方向,下人也會想盡千方百計來討喜你,自己喜歡吃的,也會想著花樣來做給你吃。所以很多事情都不在自身可以控制的範圍了。要說雍正不知道這些嗎?當然不可能,只是不想說出來而已。

    而雍正真正對年羹堯起了殺心的原因,其實是感覺到了軍權對自己的產生了威脅,多年征戰的年羹堯,手握重兵。而且以軍令如山治軍的年羹堯對軍隊的掌控,達到了極致,使得軍中只聽命於年羹堯一人,有時連雍正都不認了。這才是年羹堯的致命傷,犯了兵家大忌。

    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道理,戰時你可以風光無限,和平時期,你的功績可能就會招來殺身之禍。為了確保自己皇權的穩定,軍權一定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此事不殺你,還待何時,歷史上也有很多明智的大將,在打下江山後,主動交出軍權,以保全性命。權利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也就像一個深淵,多少人最終墜落在這個權利的黑洞中。

  • 3 # 不安的老人

    我喜歡:弘晝第一,雍正第二,弘曆第三,餘下無法排序。康熙、鄔思道、八爺、14爺皆為四爺的棋子,五哥、圖裡琛、隆科多是13爺的兵,佟國維,張廷玉是康熙的馬前卒…弘晝有個賈士芳,打算走了他父皇的老路,發覺學走這條道是班門弄斧,索性就逍遙自在路上走一走,可謂是貴族中的陶淵明,也是一種人生境界。弘曆是皇帝中的敗家子,長壽且成功,兒孫自有兒孫福,管他呢!雍正是一個負責任的兒子和老子,心想事成。

  • 4 # 有糖就笑的孩紙

    《雍正王朝》是宮廷權謀痕跡最重的中國產電視劇之一,尤其是前半段九子奪嫡一幕,真正能理解到老十三所說的“無情最是帝王家”並非信口而談。

    劇中鄔思道是“第一謀士”,這是無可爭論的,每當雍正“沒頭腦不高興”的時候,鄔思道三言兩語,便可將局勢分析的豁然開朗。

    但是如果論老謀深算,鄔思道還算不上第一人,劇中鄔思道最關鍵的作用是“猜透康熙的心思”,重在“謀”,被動去揣測,然後順勢而為。

  • 5 # 情感文案館

    一、投機者的榜樣——圖裡琛:

    圖裡琛是全劇中有數的幾個歷經三朝的重臣,不管是康熙帝,還是雍正帝,甚至後來的乾隆帝,都是對他信任萬分。

    作為皇帝身邊的近身侍衛,圖裡琛察言觀色能力異常強大,而且守口如瓶,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說,又特別會來事,一直以來是皇帝身邊的紅人,甚至皇帝安排的很多秘密事情的執行者也是他。

    大家不要被圖裡琛憨厚老實的外表所矇騙,他才是整部劇中最大的投機者,沒有之一。

    刑部一案,康熙帝派圖裡琛去秘密押送並審查肖國興,回來後圖裡琛一五一十的把情況彙報給康熙帝。結果康熙帝連說兩遍“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圖裡琛裝傻“我這就去殺了肖國興”!

    康熙帝都傻了,誰讓你去殺肖國興?

    這是圖裡琛的第一次投機表現,裝作沒有聽懂康熙帝的話,既不得罪太子胤礽,也不得罪老八胤禩,這一切都是肖國興搞的鬼。

    後來的圖裡琛跟康熙帝在鹿園發現太子胤礽跟鄭春華鬼混,圖裡琛先裝撒尿,後一看不行失手打死了太子胤礽的貼身太監,也為太子胤礽的事玩了死無對證,反正我圖裡琛什麼都不知道。

    後面的八大山莊被圍事件,康熙帝當著眾皇子面說打算舉薦新太子,要求這個新太子要有德,隨後說老十三胤祥就不錯……

    圖裡琛牢牢記住了康熙帝的話,趁著關押太子、老大、老十三之際,支開身邊人,偷偷的從懷裡掏出一瓶酒,說要孝敬十三爺。

    包括後來隆科多去取康熙帝的傳位詔書,圖裡琛就開始牢牢站在雍正帝一邊,阻止了老九老十想出去搬兵的機會。

    甚至該部劇的最後,弘時被雍正帝殺死後,圖裡琛碰見了弘曆,偷偷的使了個眼神……

    二、

    “雙重身份”圖裡琛:

    當然,這個“雙重身份”是打引號的,其實更貼切的叫法,應該是雙重職務,為什麼楊角風偏偏用了“身份”二字呢?

    這就要我們仔細地分析了:

    眾所周知,圖裡琛是大內侍衛總管,不管是康熙一朝,還是雍正一朝,他的這個身份一直沒有變。

    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這個身份的暴露發生在諾敏一案中。

    諾敏是隆科多舉薦的人,出任山西巡撫,因為半年內還清了三百萬戶部欠款,被雍正帝封為“天下第一巡撫”。

    但是睿智的田文鏡發現了端倪,於是前去調查事情真偽,後來圖裡琛又作為欽差大臣前往協助田文鏡調查。就在圖裡琛派兵困住山西的主要官員的時候,諾敏跟圖裡琛翻了臉,一怒之下,圖裡琛亮了身份:

    “來人啊,把你們的上衣統統剝去……這些人都是百戰之餘,皇上命我從萬馬千軍中挑出來的,充實宮掖宿衛,又稱粘杆處衛士。”

    也就是說圖裡琛是粘杆處的管帶,也就是除了雍正帝以外,在粘杆處這個秘密組織中任老二。

    也就是說,圖裡琛除了明面上的大內侍衛總管以外,他還是秘密組織粘杆處的總管。

    至於他是在雍正帝即位以後才成為粘杆處的管帶,還是在雍正帝沒有即位之前就已經秘密成為粘杆處的一員,這無從得知。

    三、

    圖裡琛設計查諾敏:

    為什麼圖裡琛一亮身份,諾敏就傻眼了,坐以待斃了?

    難道真的是被“粘杆處”這三個字震撼了?其實不然,這只是其一原因,更震撼諾敏的其實是圖裡琛緊接著說的一句話:

    “……粘杆處衛士,統歸皇上領侍衛內大臣帶管!”

    很多人以為圖裡琛是說錯話了,粘杆處是秘密組織,只受雍正帝一人管理,不會經過領侍衛內大臣的。而且剛才圖裡琛也講了,是自己從千軍萬馬中挑選的粘杆處衛士,所以他有一定的管理權,如果按照他說的領侍衛內大臣直管粘杆處,難道領侍衛內大臣可以管圖裡琛?

    其實圖裡琛是故意說錯的,目的就是給諾敏一個煙霧彈,大家可知道領侍衛內大臣是誰?

    領侍衛大臣一共有六位,其中一個就是隆科多啊!

    隆科多又是舉薦諾敏和給諾敏出主意忽悠雍正帝的人,那麼圖裡琛的這句話就給諾敏傳遞了一個錯誤的資訊,那就是隆科多要丟車保帥了,那麼諾敏自然也就沒脾氣反抗了。

    更何況,給他“天下第一巡撫”稱號的是雍正帝,現在雍正帝又派欽差大人前來調查他,還是粘杆處的,自己的“伯樂”隆科多也沒有任何訊息過來……

    直到諾敏被處以死刑了,臨砍頭的時候,諾敏才醒過味來,直喊“冤枉”,一方面他是怪隆科多不救,另一方面也是怪雍正帝不講情面,更重要的是為自己受騙而喊冤。

    四、

    八王議政逼宮時的圖裡琛:

    關於這個問題,楊角風之前的文章也談過一次,很多人認為如果老十三胤祥沒有及時趕到,雍正帝是沒有應對之策的,其實不然。

    圖裡琛的正式身份是御前侍衛,隱藏身份是粘杆處管帶。

    按照清朝的侍衛制度,不管是御前侍衛還是乾清門侍衛都不歸“領侍衛內大臣”管理!而圖裡琛所處的另一個組織粘杆處是秘密組織,雍正帝不可能給隆科多管理,如果真歸隆科多管,就不會出現諾敏被圖裡琛威脅之事了。

    所以,當隆科多帶兵逼近大殿時,圖裡琛是帶著御前侍衛拿刀對峙的,御前侍衛一共多少人呢?

    一共有一千多人,一等二等三等加藍翎侍衛,這些人都不歸九門提督隆科多管理,而且隆科多的人是不能進大殿的。不光隆科多帶來的兵進不了大殿,連隆科多本人,沒有雍正帝的傳召,他也不能冒然進殿。

    雍正帝讓圖裡琛調兩營御林軍過來,其實是一個錯誤,清朝並沒有御林軍,御林軍是民間對保衛皇宮的軍隊的稱呼。所以雍正帝指的御林軍,其實就是指御前侍衛,但是圖裡琛卻說被隆科多的步軍統領衙門兵替換了。

    這就是圖裡琛撒的一個謊,隆科多根本就換不了御前侍衛,如果能換的話,早就順帶控制圖裡琛了。

    所以,楊角風更傾向於圖裡琛這樣說,是故意的,目的也是讓老八胤禩他們徹底暴露意圖,順便一舉拿下。即使老十三胤祥沒有帶兵過來,單憑圖裡琛手裡的那些人,仍然可以牢牢控制大殿裡面的人。而隆科多的兵根本就不敢進來,一旦進來,那就是真正的造反了。而老八胤禩出發點也不是造反,只是為了掌握更大的權力而已。

    更何況,圖裡琛手裡還有一支粘杆處部隊呢,都是“特種兵”的存在啊,收拾幾個王爺還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圖裡琛此舉深得雍正帝的心,不僅不怪罪,心中還會暗暗給他豎大拇指。當然圖裡琛也是忠心耿耿的,尤其是最後揹著傷心暈倒的雍正帝回宮的時候,他是邊走邊哭……

    最後他衝弘曆使了一個弘時已被殺的眼色,也說明他再次投機押寶弘曆成為下一任皇帝!

  • 6 # 歲月抹平了誰

    根據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改編的電視劇《雍正王朝》,之所以稱為經典歷史劇,不僅是因為人物性格個性鮮明、演技流暢自然,更有人物情節背後體現出的腹黑哲學。

    在整部劇中,謀略高深的有鄔思道、佟國維、張廷玉三位。但是,要說出謀略最深的一位是誰,非焦晃扮演的康熙莫屬。

    一、在熱河狩獵期間,康熙發現了太子胤礽和鄭春華的姦情,立馬下令抓捕太子。這時十四阿哥胤禵假冒十三爺的手跡調來了凌普的軍隊包圍了熱河行宮,造成了太子逼宮的假象。

    面對如此亂局,康熙一面命令張廷玉調來了自己的嫡系衛隊狼覃衛隊,對凌普軍隊來了個反包圍;一面讓眾阿哥都進入戒得居,阻斷與外界的聯絡,宣佈解除太子的一切職務,封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為親王。

    大阿哥武將出身,性格忠厚、康熙讓他擔任八大莊住所的保衛工作,康熙比較放心。

    三阿哥為一介書生,深受儒家思想薰陶,康熙讓他擔任整個熱河的衛戌保衛工作,假如大阿哥有出格的行為出現,三阿哥胤祉不會坐視不管。

    康熙提升四阿哥胤禛為親王,看重的是胤禛事事以大局為重,以國事為重,假如大阿哥、八阿哥有弒君的行為,胤禛必然出手制止。

    康熙提升八阿哥胤禩為親王,是想要穩住八爺黨,不至於讓他們趁亂混水摸魚。

    康熙之所以一口氣任命四位皇子為親王,是用實際行動告訴眾阿哥們,太子已經被廢,你們瓜分了太子的權力,你們都有機會登上皇位。這樣一下子就把局面給穩定了下來。

    局面穩定下來之後,張五哥從野外找回了十三阿哥和太子,說明凌普的軍隊不是太子一夥們調來的,而張廷玉又發現調兵手諭是假的,康熙決定立刻回京慢慢調查背後的勢力。

    二、透過重新舉薦太子人選,康熙發現了八阿哥在朝堂上的可怕勢力,在罷免了佟國維之後,十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在殿外打架,康熙被氣倒,德妃領著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到康熙面前道歉,康熙莫名其妙的晉升德妃為皇貴妃。

    為何?康熙藉助十四阿哥道歉的機會,晉升德妃,其實是在給四阿哥胤禛登基創造一個合理的條件。假如德妃只有胤禛一個孩子,康熙斷然不會冊封德妃為皇貴妃的,現在藉助十四阿哥道歉的機會冊封德妃,就很好的避免了眾阿哥的猜疑。

    接著,康熙任命十四阿哥為撫遠大將軍王,使他具有了問鼎皇位的可能,成功的分化了十四阿哥和八阿哥的聯盟。

    三,康熙六十大壽之時,十四阿哥派鄂倫岱進獻了一塊自然天成,印有“壽”字的隕石,康熙非常高興。但是九阿哥暗中把隕石調換成了一隻死鷹,這實際上是在詛咒康熙,對康熙造成了致命打擊。

    康熙為了避免局面失控,沒有調查死鷹事件的當事雙方,而是把八阿哥、四阿哥、張廷玉、馬齊一塊革職檢視,造成了傳位於十四阿哥的假象,變相的保護了四阿哥。同時給他保留了一批能臣幹吏,新皇登基,可以立馬啟用張廷玉、馬齊他們為自己效力。

    隨後,康熙在暢春園秘密召見了隆科多,利用兩封截然不同的詔書,打壓、拉攏了隆科多,告訴隆科多,這麼多年打壓他的人不是他六叔佟國維,而是是自己。目的就是把他這把寶刀留到最關鍵的時候才用。康熙讓他保護胤禛繼位,並且負責宣讀詔書。

    另一方面康熙又密令張五哥負責接送胤禛繼位,讓隆科多去接八阿哥,一併把他們看管起來。

    還有一個細節,康熙把金牌令箭的位置告訴了張五哥,關鍵時刻,張五哥可以拿著金牌令箭放出被圈禁的十三阿哥胤祥,由他掌管豐臺大營兵馬,助力胤禛登基。

    康熙又為何希望張五哥去救十三爺?因為十三爺在江夏鎮和刑部冤案過程中救過張五哥的命,張五哥的妹妹又做了十三爺的側福晉,兩人感情深厚,張五哥去救十三爺合情合理,又可以還十三爺一個人情。

    在皇位的繼承問題上,康熙一開始是讓太子繼承大統的。經過江南賑災、追繳國庫欠款、調查刑部冤案、太子姦情這些事情之後康熙決定令謀新人。

    在康熙末年,九子奪嫡的明爭暗鬥當中,如何讓胤禛安全的登上皇位,是康熙需要秘密籌劃的事情。

    正是在他不露聲色的深謀遠慮之下,胤禛成功登上皇位。至於康熙為何選擇胤禛,在暢春園,康熙臨終單獨召見胤禛的時候,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十三爺性情中人,愛憎分明,容易輕信別人,人好不一定就能當皇帝,康熙圈禁他十年,是希望磨去他的衝動,以免惹出事端,把胤禛拉下水。等歷練好了脾氣,到時候就是胤禛的得力助手。

    十四阿哥,心胸狹窄,極易衝動,帶兵尚需謹慎,治國必然壞事。

    八阿哥以“賢王”自居,處處學康熙,以仁德處事,但是他把心思都用來拉攏人心,黨羽遍佈朝野,其心可誅。

    康熙晚年,吏治腐敗,四阿哥胤禛早在江南賑災過程中,早就深有體會。康熙早就想要整頓吏治,無奈九子奪嫡把朝局弄得錯綜複雜,康熙力不從心,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君主。

    加上胤禛辦事能力強、朝中中勢力弱小,當上皇帝之後顧慮自然就少,可以放開手腳整頓吏治。

    所以,最終康熙選擇了胤禛。至於雍正篡位一說,基本上可以排除,因為清廷遺詔都是用滿、漢、蒙三種文字書寫,漢文可以改動,滿文、蒙文如何改動?再說古代書寫大多使用繁體字,簡體字很容易改動,繁體字如何篡改?由此看出,雍正帝繼位“根正苗紅”。

    那為什麼歷史上關於雍正有如此多的流言蜚語?主要是因為,康熙以仁孝治國,生前要求胤禛善待他的弟兄們。所以,雍正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殺他的弟兄們,大多是圈禁。

    而朝中八爺黨官員在被流放的過程中,沿途散佈謠言,敗壞了雍正名聲。

    正是因為康熙留給了自己如此大的難題,雍正臨死之前不能再把難題留給弘曆,所以雍正殺了弘時。

    總結:康熙處事不動聲色而深謀遠慮,他才是謀略最深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概括唐敖等人,途徑了哪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