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77994670834

    1、並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內容沒有主次輕重之分。

    例如培根的《論讀書》,三個部分分別談到了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方法、讀書的好處,就是採用並列的結構。

    2、總分式:先總述,再分說。這種關係還可以演變為“分—總”或“總—分—總”的結構方式。

    3、對照式:文中兩部分內容或進行對比,或用這部分內容烘托另一部分內容。

    例如魯迅先生的《華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駁了敵論中的論據不能證明論點,即華人失掉的是“他信力”,發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駁了敵論;後一部分從正面列舉事實,提出正確的論點,我們華人沒有失掉自信力,間接地批駁了敵論。

    4、遞進式:文章幾部分內容逐層深入。

    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從“不求甚解”一詞的來歷談起,分析了陶淵明的讀書方法,首先要“好讀書”,二是主張讀書要會意。再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說明,讀書應當重在讀懂書本的精神實質,而不是尋章摘句。最後進一步從正反兩個方面論證了讀書“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擴充套件資料

    文章結構的作用:

    文章的結構,是文章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絡和外部形式的統一。

    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結構三個要素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靈魂”,要明確無誤;材料是“血肉”,要豐富,並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結構則是文章的“骨架”,是謀篇佈局的手段,是運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1、從寫作的角度看,寫作過程就是建築和組配的過程,建築和組配是有規律的,違背建築和組配的基本規律,就會失敗。

    2、從閱讀角度看,結構是開啟理解大門的鑰匙,是深入理解的通路。

    閱讀心理學家們發現,文章的結構影響著讀者對閱讀文章的理解。很多研究結果都表明:文章結構越明顯,越能促進文章資訊的保持。文章結構清晰有助於資訊的回憶和保持以及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

    3、從我們自身的閱讀經驗來看:文章結構越清晰讀者閱讀理解和把握越準確迅速。而有些文字結構巧妙,認真閱讀會發現文字結構越巧妙,閱讀理解就越深刻。

    結構的還有一些奇妙功用。如曾國藩的上書,將“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僅僅因表意結構的變化,一個常敗將軍,就成了一個不怕失敗、百折不撓的英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看的男同性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