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論縱橫

    因為能夠成全民國和平交接清朝的合法權益,隆裕太后功不可沒。

    隆裕太后死後,民國政府為她辦了一場規模空前的葬禮。

    當時還為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命令降半旗3日,官員穿孝服27日以表示對隆裕太后去世的哀思。可以說,隆裕太后死後的這一份哀榮在當時的民國來說,絕對是絕無僅有的。   

    首要的原因,當時的大總統袁世凱深知自己能有現在的成就,和清廷的扶持與培養分不開,尤其是袁世凱逼宮,是隆裕太后下旨讓宣統退位的,並且在詔書裡強調袁世凱來組建民國政府,也算是給足了袁世凱面子,讓袁世凱在南北和談中擁有足夠的資源去爭奪總統的位置。

    從大義上來說,隆裕太后和平退位,避免了流血犧牲,暴力革命的發生,也更早的結束了封建統治,假如,隆裕太后魚死網破,清政府還是能夠調動一些勢力來對付革命黨人。袁世凱逼宮,也是有一定風險性的,但是在民族的關鍵時期,她還是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

    這也為民國的法統性提出了支援,對於疆蒙藏等邊去的所屬權都給了民國,避免了國家了分裂。

    宣統和平退伍堪稱中國版的“光榮革命”,因此,當時對隆裕太后的評價很高。

  • 2 # 古今通史

    贏得華人尊重,無非是和平退位,不動刀兵,廣受讚譽。

    其實這些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為何死後得到尊重?原因不過是省卻許多麻煩,少耽誤些時間而已,當時情勢已不可逆,隆裕太后沒有選擇的餘地。

    為求自保不得不和平退位

    就當時狀況而言,各方勢力都心知肚明,如果隆裕太后還不發退位詔書,根本不用革命軍下手,段祺瑞就直接兵變血洗皇城了,太后和溥儀估計不會死,但載澤和溥偉必死無疑,估計段祺瑞得用重機槍把他倆槍斃得稀碎稀碎的;至於載灃,袁世凱會很興奮的親手料理;而自知拖不下去的隆裕,純粹是被嚇的發了退位詔書。

    要知道,隆裕太后首先想到的皇族利益,然後才是其他,這點毋庸置疑,她並不具時代先進性思想,人也並不大度,看她如何把珍妃照死整就知道了,她只是封建王朝的保守女人,她雖不想背鍋發退位詔書,但更不想“坐亡”,因而被迫就範,所以不必過分標榜

    100多萬部隊?其中有大比例是吃空餉,即便是活人也都是混吃等死,根本沒有戰鬥力,與朝廷幫袁世凱養的“私兵”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沒機會也沒能力大動刀兵

    真正不動刀兵的是段祺瑞(袁世凱),而不是隆裕太后,所以這個功勞與隆裕無關。清廷早就態度堅決的下旨要剿滅革命軍,是段祺瑞虛與委蛇的拖著不辦。

    作為新式思想的海歸派,段祺瑞早先接受的都是民主制度和共和思想,同時他也明白,大清積弱不是武器落後,而是家天下誤國,所謂家天下,就好比大清是愛新覺羅家的大清,大明是老朱家的大明,君主模式在中國迴圈了幾千年,一直在圈子裡打轉,而到了清代,清廷的統治更是把封建統治極權化推到了巔峰狀態,以愚民政策和文字獄禁錮了華人的思想,皇權至上,皇族利益至上得腐朽統治,造成體制糜爛,這才是落後捱打的真正原因。

    基於如上思想,段祺瑞並沒有大舉清剿革命軍,反而私下與他們談判,並反過頭來拍電報,告知內閣:

    “共和思想已深入將士之心,將領頗有不可遏之勢。壓制則立即暴動,敷衍亦必全潰。”

    大概要傳達的意思就是:首先,這仗沒法打,革命軍搞共和,其實我們也要搞共和,而且對於這些將領,我有些壓制不住了,一味彈壓,軍隊會暴動,你們再這樣拖著敷衍下去,軍心潰散,軍不成軍了!

    民國二年,段祺瑞與46名將領聯合起來,再次催促:

    “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清廷如不速斷,則江海盡失,勢成坐亡”。

    這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了,關鍵就是“如不速斷,勢成坐亡”。

    2月5日,段祺瑞再率第一軍全體將領致電清廷。

    2月12日,隆裕太后宣佈清帝退位。

    段祺瑞是受誰指使呢?

    當然是袁世凱,連段祺瑞所住的宅子都是袁世凱送的,當初即便袁世凱被貶,他倆也都互通訊息,關係莫逆,畢竟他受袁世凱幾十年知遇之恩,哪怕後來袁世凱稱帝,段祺瑞百般苦勸未果,卻也並未公開聲討,只是決心絕不參與而已。

    袁世凱和段祺瑞一軟一硬,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合作無間。段祺瑞緊逼,袁世凱苦勸,一面假意安撫著段祺瑞,一面連蒙帶嚇的搞定隆裕,怎麼嚇?有條件可以講,再這麼拖著,我可控制不住了,你要當心呦~

    隆裕太后的要求,沒好處誰投降呢,雖然是被逼的,條件我只有一(yì)堆

    “猶欲阻撓共和詔旨,將置我母子於何地?!”隆裕明白,如果拒絕退位,那麼黑鍋是她的,首當其衝去送死的也是她和溥儀,而皇族們對她倆的死活是毫不在意的,所以執意釋出退位詔書。

    而做為交換,條件大致如下:

    皇帝尊號不廢

    民國禮待皇室

    歲用四百萬兩

    暫時居住皇城

    侍衛人等留用

    宗廟陵寢永奉

    執事人員留用

    皇室私產保留

    皇族爵位保留

    皇族免除兵役

    八旗代籌生計

    滿蒙回藏與漢人平等

    ......

    隆裕太后的作為雖屬無奈之舉,但也是明智之舉,他們得到了優厚的待遇,最重要的是保障了皇族安全,否則以滿清的遭恨程度,如果沒有袁世凱的特別保護,皇室全族都會被活活打死,保留的侍衛不過是笑話罷了。八旗子弟的基本生存問題,由政府代籌生計,算是仁至義盡。所以說退位才是最好的結果,沒有之一。

    至於贏得的尊重,大多過於追捧,《中國日報》講的還算中肯,大意如下:

    慈禧不疼,光緒不愛,抑鬱深宮,二十餘載,既無可譽,亦無可譏。

    惟清廷退位,後力居多,將來共和史中亦不失有價值之人物也。

    不論是否出於本心,畢竟隆裕力排眾議(死硬派)達成和平退位,構建共和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節,最大的價值在於:權力透過正常(和平)、正式“交接”過度,極大程度的避免了亂局,避免了領土分裂。尤其是天高皇帝遠的西藏、新疆、蒙古等,這個功績不能抹殺。

  • 3 # 趣談國史

    很簡單,因為隆裕太后一生並未做過壞事,而且還做了一件大好事——雖然這件事她是被迫做的,但畢竟是她做的。因此,隆裕太后一度被稱為女中堯舜,歷史評價頗高。

    隆裕太后一生,是個不折不扣的悲劇。

    隆裕是慈禧的孃家親侄女。同時也是光緒皇帝的表姐——隆裕的爹,是光緒皇帝的親舅舅。

    慈禧為了更好地掌控光緒皇帝,便自作主張,將隆裕塞給了光緒皇帝,而且是做皇后。可是,光緒對於這個表姐皇后並不喜歡,甚至可以說十分討厭。光緒喜歡的是可可愛愛的珍妃。

    而隆裕皇后呢,不但長得醜,性格不討喜,關鍵是沒有繼承慈禧的那些手段,在光緒面前進退失度,地位十分尷尬。唯一供她依靠的慈禧,發現她沒有利用價值,無法掌控光緒,也對她瞧不上。

    當皇后的時候,隆裕過的就是這種不人不鬼的日子。

    好不容易熬到光緒死了,慈禧也死了,溥儀繼位。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隆裕皇后升級為隆裕太后。

    這時候的隆裕,終於可以說了算了。

    可是呢,她的身體不好,常年生病,生活質量堪憂。

    就算這樣的並不完全舒心的日子,隆裕太后也沒撈著過上幾年。因為不久後就發生了武昌起義,然後就是袁世凱逼宮,逼著她在清帝退位詔書上簽字。

    和其他的滿清小王爺一樣,剛開始的時候,隆裕也是不答應的。畢竟,一時間拐不過彎兒來嘛。

    但袁世凱會忽悠。他還發動了隆裕太后最信任的大太監小德張,兩人組團兒忽悠隆裕。

    一邊恐嚇,一邊誘惑,恩威並施,一頓忽悠後,隆裕就頂不住了,答應在退位詔書上簽字。

    在這個過程中,她唯一關心的就是自己以後的生活保障問題,和袁世凱一兩銀子一兩銀子地爭,為自己爭來了優厚的補償。

    等到溥儀真的退位後,隆裕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思,終於回過味兒來了,感覺自己被袁世凱忽悠了,覺得自己是大清的罪人,心情和身體狀況都每況愈下,最終鬱鬱而終,終年45歲。

    但不管怎麼說,隆裕在清帝的退位詔書上簽字,的確促成了清朝的和平終結,避免了戰火燃起,保護了黎民百姓,在歷史上是有功績的。

  • 4 # 澹奕

    識時務者為俊傑,清末風雨飄搖,留給隆裕太后的本就是一副爛攤子,時代洪流已經不可逆轉,隆裕太后也坦然接受了代小皇帝宣佈退位,中國封建時代基本正式結束。

    隆裕太后當時垂簾聽政,雖然歷史洪流滾滾而來,但真硬碰硬起來,拼個魚死網破也未為不可。但隆裕太后並沒有強行逆天而為,讓出了政權,也避免了更大規模的衝突。做到了她所能做的最大作為,這一點,她是有功的。

    隆裕太后的政治婚姻,可以說其一生都是不幸的,一個女人一輩子都沒有丈夫的愛,也沒有自己的親生子女,被政治所左右的命運,自己卻又無可奈何,可悲,可嘆。

    隆裕太后主動向袁世凱等人言說,宣佈退位是她的主意,一切責任都在她,皇帝年幼,將來長大了也不能責怪其他人。

  • 5 # 大可151753208

    1911辛亥革命爆發,雖然在名義上推翻了清朝的統制,可小皇帝宣統仍坐在皇位上,這讓民國政府很是頭痛。再說大部分省區仍在清政府的名號之下,如果去和各省區去較量,當時的國民政府顯然又不具備這個能力。

    歷史上舊中國一直是封建的皇權社會,老百姓不認別的,只認皇上。這就讓國民政府更加一籌莫展,不知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

    派人勸說隆裕太后,又做了大量的商討工作,隆裕太后必經是個弱女子,又是孤兒寡母無依無靠,考慮再三終於同意讓宣統皇帝寫退位詔書。這樣民國政府省了很多事,各省各自宣佈自立或者倒戈民國政府,總之已經形成不了合力了。

    最重要的還是老百姓,因為老百姓都知道皇帝是自願退位的,也就自然而然的認了民國政府。

    正因為隆裕太后幫了民國政府的大忙,有功於民國政府,民國政給她再高的榮譽和待遇都不為過。

  • 6 # 有故事的人127778979

    這個問題首先得從當時地歷史環境說起,清政府已名存實亡。自從袁世凱重新出山擔任總理大臣,隆裕太后及宣統皇帝已被架空,並無實權。但由於二千多年地封建統治思想根深蒂固,大多數省份掌握一定軍事力量的地方大員思想守舊,不認可民國政府地存在。今天宣佈獨立,明天擁立皇帝。這樣搞得國民政府也很被動。當時民國政府想效仿日本,讓清皇室主動讓權,讓國民供養。隆裕太后也是被逼的沒法了,最後才同意皇帝退位地。不過這一決定避免了很多戰爭,也促進了華人團結。騰出了一些時間,讓國家發展經濟。所以民國政府才給予很高評價!

  • 7 # 諶人

    謝邀;隆裕太后;葉赫那拉·靜芬;一個悲劇性歷史人物;當大清王朝愛新覺羅家族男人陽痿的時候,歷史的重擔就落在媳婦肩上,如同孝莊、慈禧擔當的角色一樣。可惜,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她除了哭泣,毫無辦法,只得“不為家事,只為國家太平”,作出清帝遜位的艱難決定。

    葉赫那拉·靜芬是慈禧的侄女,光緒的表姐,被慈禧欽點成婚,只為監督控制光緒皇帝,可惜她不會權謀,很少主動干預朝政;她不善交際,沒有在朝廷培植出親信群,既得不到皇帝的愛,也使姑姑慈禧不滿意。

    慈禧閉眼後,朝廷實際由監國攝政王載灃把持,該君見大清王朝大勢已去急流勇退後,隆裕太后無可賴何被推到大清王朝沒落舞臺中心,成為實際掘墓人。

    隆裕算不上政治家,但開眼看世界潮流、順勢為之能力強於慈禧。選擇清帝遜位,還政民國政府,是她一生中做出得唯一的、正確的重大決定。

    宣佈清帝遜位後,她在悲痛中一病不起,次年死去。按蓋棺論定傳統,她被譽為“女中堯舜”。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太后和實際終結者,中華民國政府給予她極高榮譽,為她舉行了國喪,並與光緒帝合葬於清西陵。這也是她生前不敢想象的。

    創建於2017.8.5

  • 8 # 相忘江湖71941665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這也是隆裕太后的首功。由於晚清政府以和平的方式實現了政權的傳承交接,使中國避免了分裂的危機與風險。如果當時清政府拒絕和平交權或是以流亡的形式存在,當時的新疆,蒙古,西藏的地方分裂主義勢力極有可能在外國勢力的支援或是慫恿下,實現自治或是獨立。如日本人扶持下的溥儀,在東北建立的偽“滿州國”。

    二:避免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傳統王朝更替過程中,出現的那種血雨腥風,慘絕人寰的政權傳承方式。如極多數中國封建王朝每一次的更替,都是一次時局,政局動盪,充滿血腥暴力的過程。

    三:避免了種族間殘忍,割裂的殺戮行為。如果當時的政權不能實現和平的傳承交接,就無法避免種族間出現血腥暴力殺戮的過程。如太平天國和清政府之間因種族矛盾殺戮而引起的大規模人口銳減。在人口銳減的背後還有一種更可怕的歷史現象,那就是種族間的割裂,如我們今天發生的明粉,清粉之爭,也是有其中的關聯。

    裕隆太后這種識大局,顧大體,超越族群,王朝利益的開闊胸襟,可以稱得上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偉人之一。國民政府對她“女中堯舜”的評價對裕隆太后來說也是名望所歸,受之無愧的。

    對於裕隆太后的鬱鬱而終,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做為正常的女人,卻沒有得到一個正常女人渴望的人生幸福。更是由於歷史的原因,把它推到了政治前臺的旋渦中心。想改變,卻又迴天無力,使祖宗的幾百年江山在自己手中斷送,那種無顏見祖宗於地下的悲,悽,滴血的愧疚之情而產生的複雜心境,絕對是我們常人所無法理解,品味,和解讀的。

  • 9 # 文史不假

    1912年2月12日,存續兩百六十多年的滿清政權走到了歷史的盡頭。據《清史稿》記載,隆裕太后在不得以之下明發懿旨:

    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華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義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

    隨著《清帝遜位詔書》的頒佈,不僅滿清政權結束了,就連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一併結束了。當時,末代皇帝溥儀只有六歲,這些國家大事對他而言顯然沒有任何意義,實際都是隆裕所為。

    很多人對隆裕太后予以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她避免了國家的分裂,避免了內戰的持續,甚至堪稱“女中堯舜”。

    可是,隆裕太后果真如此偉大嗎?筆者個人表示強烈的質疑。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走近隆裕太后,一起回顧那段真實的歷史。

    葉赫那拉·靜芬(1868年2月——1913年2月),閨名喜子,滿洲“上三旗”之首的鑲黃旗人。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是光緒帝的正宮皇后,輔保溥儀登基後被稱為隆裕太后。

    單純從外貌來看,葉赫那拉·靜芬甚至都不能用“普通”來形容,簡直到了“難看”的地步。據美國傳教士赫德蘭在《一個美華人眼中的晚清宮廷》記載:

    皇后長得一點都不好看,她稍微有點駝背,瘦骨嶙峋,而且臉很長,膚色灰黃,很多蛀牙。

    由於當時照相技術已經引入到了宮廷,所以我們可以透過流傳下來的照片直觀看到隆裕的容貌。很顯然,如果不是桂祥的女兒,如果不是慈禧的侄女,她無論如何都不會成為光緒帝的皇后。

    儘管貴為大清的皇后,可靜芬卻從來都不受光緒喜歡,甚至都未曾寵幸過她。尤其是,隨著光緒和慈禧的關係日趨緊張,身處二人中間的隆裕皇后更加尷尬。久而久之,就連宮中的侍女和太監也怠慢於她。

    對於這些,生性安穩少言的隆裕全都默默接受了,基本上不爭不搶,完全沒有存在感可言。

    1908年11月,統治大清近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過世了。她為了提防光緒皇帝對自己反攻倒算,索性使用砒霜將其毒死,還指定醇親王載灃的三歲兒子即位,同時冊封載灃為攝政王總理朝政。

    為了防止載灃的一家獨大,慈禧又特意留下懿旨:

    嗣軍國政事均由攝政王裁定。有重大事件,須請皇太后懿旨。

    滿朝文武都擔心,老的葉赫那拉氏過世了,新的葉赫那拉氏也會效仿,繼續把持國家的大政權力。不過,事實證明多慮了,隆裕太后對自己還算有自知之明,遠不及姑母慈禧的能力和魄力,所以索性放權於攝政王。

    1911年10月10日,隨著武昌起義的爆發,國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風起雲湧。面對此情此景,向來眼高手低的載灃竟然手無舉措,甚至不能調動北洋新軍作戰。於是,他只得縮頭妥協,將爛攤子交給隆裕太后和宣統皇帝這對孤兒寡母打理。

    迫於無奈,清廷宣佈解散原先的“皇族內閣”,正式任命袁世凱出任內閣總理大臣,全權負責所有的軍政事務。據《清史稿》記載:

    隆裕封袁世凱總理大臣並許“餘一切不能深知,以後專任於爾”。

    袁世凱上任後,表面上繼續與革命軍作戰,實則卻展開了秘密談判。在騙取革命黨的信任和孫中山的保證後,他公開通電擁護共和制,不斷逼迫清帝退位,以便為自己成為大總統而積極鋪路。

    一個深處後宮的婦人,怎樣面對如此巨大的抉擇?有人認為,隆裕太后深明大義,為了避免國家和民族的分裂,為了避免戰火造成生靈塗炭,毅然決然下決心退位。對此,我表示了最強烈的質疑。

    當時,既無野心又無能力的隆裕太后面對北洋系和革命黨的左右夾擊,完全懵圈了,除了哭還是哭。據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回憶:

    在養心殿的東暖閣裡,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絹擦淚,面前地上的紅氈子上跪著一個粗胖的老頭子,也是滿臉淚痕。

    大清帝國已經再無任何可能繼續維繫下去,隆裕終於明白,此時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恐怕就是為愛新覺羅家多爭取一些優待條件了。

    終於,袁世凱同意了《皇室優待條款》,規定民國政府每年向皇室提供400萬兩白銀的生活費,皇室依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和頤和園。

    溥儀宣佈退位不久,袁世凱就在北京就任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而隆裕太后也越來越覺得自己愧對列祖列宗,鬱鬱寡歡之下於1913年2月22日過世,終年四十五歲。

    隆裕太后過世,袁世凱代表民國政府為她舉辦了極其隆重的葬禮,甚至於,駐京的各國使館都降半旗致哀。生前不被看好的隆裕,死後卻贏得了國內外的尊重,真的不知道是喜還是悲。

    個人認為,隆裕太后算不上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或者根本談不上“政治家”這三個字。她在國家危亡的重要關頭順應潮流,並非真正的本意,只是無奈之下的一種妥協罷了。說到底,一生都無兒無女甚至不被自己丈夫所接納的隆裕太后,只是一個苦命的女人。

  • 10 # 做一個有腦子的人

    當時清庭如果請列強幫助平叛,且願意付出大的代價,恐怕歷史將完全改寫。所以有兩個好同志需要說出來:隆裕太后、載灃攝政王

  • 11 # 麻花的故事

    一個決定讓已經身處水深火熱當中的華人民免遭戰亂,僅從這一點上來看,裕隆太后就非常值得敬佩。當時的她雖然是清末最有權力的人之一,一個念頭就可能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但她也只是一介女流,一個男人的妻子,一個孩子的伯母,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隆裕太后的前半生

    葉赫那拉·靜芬,小名喜子,綽號“大木頭”,慈禧弟弟桂祥之女。這個長相普通,形象與慈禧更是沒法比的葉赫納拉氏女子就是隆裕太后,這一點透過她的照片和畫像就可以看得出來,隆裕太后與美女這個詞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關係。

    但同樣是透過老照片和畫像,不難看出,隆裕太后清秀的眉眼之下沒有生在貴族家庭應有的無憂無慮,而是一臉拘謹,甚至還略帶些許愁苦之色。世人皆說出身名門好,但事實上,那種身不由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別說愛情的滋味了,就連說話都得小心翼翼,隆裕太后人生的不如意,全在那些老照片當中了。

    隆裕太后

    這就是隆裕太后的前半生,從她出生那天起就註定將成為慈禧政治棋盤上的一枚棋子,嫁給光緒也是從這一刻起就被慈禧安排好了的,她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她說了不算,慈禧說了算,換位思考下,這事要發生在我身上,我實在是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活著。

    隆裕太后那個“大木頭”的綽號就是對她最好的詮釋,試問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成長,老實、木訥,以至怯懦的性格也就不足為奇了,這導致了這個女人缺乏主見,甚至是缺乏慾望,包括權欲。

    而隆裕太后與光緒的婚姻也註定是沒有結果的,光緒14年10月,也就是1888年10月,光緒選拔皇后,隆裕與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以及禮部左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一起,本來光緒看中的是德馨的一個女兒,結果慈禧出言所阻,光緒不得已選擇了隆裕太后。

    隆裕本就不是光緒傾心的物件,如此一來,她被丈夫冷落也就再正常不過了,何況她的姑姑還是丈夫最厭惡的慈禧(慈禧並非光緒生母)。試問這樣的生活能有未來嗎?直到1908年11月15日,隆裕似乎才看到了那麼一點希望。

    慈禧

    慈禧第二?

    光緒和慈禧相繼去世後,那個看似木訥、沒有主見、沒有慾望的隆裕變成了太后,這個轉變似乎也讓她像是變了一個人,在與恭親王奕訢的明爭暗鬥過程中,她借風使船,收放自如,活脫脫一個政治女強人,政治天賦可見一斑,哪裡還有此前的悲涼,畫風轉得實在是有點太快,讓人猝不及防。

    可惜,隆裕擁有著超一流的政治天賦,卻沒有過人的政治才幹,就連以闇弱著稱的攝政王載灃她都對付不了,反被步步緊逼,最終大權旁落。論隱忍,論城府,隆裕也算是超一流了,只能說帝王家培養這類人的能力實在是太出眾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此時的帝國已經行將就木,正如那斷線的風箏,飄過如血的殘陽,就算她隆裕真能成為慈禧第二,怕也無力迴天。僅僅4年後的1912年2月12日,隆裕迎來了她一生最輝煌的時刻,做主頒發了《清帝遜位詔書》。

    與慈禧同框的裕隆

    國民政府為何給予隆裕太后極高的評價

    落後的封建體制已經不能承載中國的命運了,清朝的滅亡也是大勢所趨,她隆裕在這一刻看清了形勢,最終選擇大義。在當時,隆裕是知道清廷還存在著一股以良弼、溥偉、鐵良等一批清朝皇族頑固份子組成的宗社黨存在的,頑固一詞已經充分說明了這個宗社黨是幹什麼的了,也就是說當時的隆裕是完全可以和這群人一起做最後頑抗的,甚至是退到關外,勾結日俄等企圖分裂中國的勢力伺機再起的。

    宗社黨

    但不管隆裕當時出於什麼原因,她選擇了順應民意。至少讓本就積貧積弱的中國免遭了戰火。孫中山和袁世凱兩派更是一致讚頌,稱她為“女中堯舜”,“以堯舜禪讓之心,贊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國帝運之末,開東亞民主之基”。《大公報》更是不吝讚譽,稱她是“最先醒來的人”中華民族的恩人,理應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不管是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還是孫中山的民國政府,在這個時候都對隆裕作出瞭如此高的評價,是因為隆裕確實為終結中國封建帝制作出了貢獻,而且由於她沒有選擇和宗社黨勾結作出不明智的選擇,沒有讓日俄等勢力的陰謀得逞,間接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作出了貢獻。

    孫中山

    事實上是這樣嗎?

    開篇麻花就說過,裕隆太后除了是掌握大權的清廷高層以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她還是一個女人,光緒的妻子,溥儀的伯母。而她前半生的遭遇,就算她接受過各種全方位的教育,有不錯的政治天賦,但那種不自信,沒有主見,沒有慾望的性格也已經深深紮下了根。

    註定她欠缺如良弼、溥偉等人困獸猶鬥的狠勁和勇氣,所以隆裕沒有捲入宗社黨的末路瘋狂也在情理之中,而且作為一個封建女性,在這種情況下她第一要考慮的絕不會是什麼江山社稷,什麼家族興衰,而是她們母子的生命安全,這是作為一個母親的本能。

    裕隆

    在生命安全得到保證的情況下,她其次考慮的就是生活問題,最後才是那該死的江山社稷,家族興衰。而袁世凱和民國政府給予了隆裕這方面的承諾,因此隆裕作出這樣的決定也屬正常。當然,也不能說隆裕就完全沒有為國家和人民考慮過。

    而且,上面說了清朝的滅亡可以說是大勢所趨,也就是說隆裕的選擇不僅是最佳的選擇,而且甚至是唯一的選擇。上面說的隆裕完全可以跟著宗社黨頑抗到底,甚至退回關外勾結日俄等分裂中國的勢力。事實上隆裕當時已經沒有了頑抗的資本,就算六鎮北洋兵也並非完全聽命袁世凱,甚至還有親朝廷的存在。

    袁世凱

    但事實上,這部分北洋新軍要更多考慮的其實是自己的死活和未來而不是一個已經無藥可救的朝廷,所以當時隆裕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要兵沒兵,僅有一支由八旗子弟組成的禁衛軍,這支軍隊別說為國而戰了,自保都難,為國犧牲更是無從談起,因為八旗兵早就腐化墮落了,比朝廷都要早,根本就沒有戰鬥力可言。至於退回滿洲,垂死一搏,更不可能,早已習慣了中原宜人氣候,享受慣了富足資源的他們回關外和流放古寧塔有什麼區別。

    至於那宗社黨,別看他們叫囂得厲害,實際上就是一群清廷的遺老遺少,吃喝玩樂他們厲害,至於別的,別鬧了,那不叫反抗,叫表演。

    巔峰時的八旗兵

    基於這種情況,民國政府給予隆裕太后的評價是有點過譽的。當然,給隆裕這樣高的評價也符合民國政府的政治利益,安撫清廷遺老遺少嘛,讓他們別鬧出什麼么蛾子。

    那如果隆裕真的拒不退位的話,歷史又會是怎樣的呢?其實並不難推測,看看死於革命黨暗殺的宗社黨良弼就大概知道是什麼結果了。說白了就是當時清朝已經處在了一個絕對劣勢的情況下了,革命黨能殺掉良弼,也能殺掉隆裕,無非就是要編一個好一點的故事罷了,這種事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難。隆裕死後,換個聽話的話事人,《清帝遜位詔書》依舊會頒佈,唯一不同的是民國政府給隆裕的評價將會給到其他人身上。

    晚年的隆裕

    結語

    隆裕的確做了一件人民希望她做的事情,這是順勢而為,是智者的選擇,但隆裕又不得不順勢,因為她當時的處境是弱者。如果只看到隆裕順勢而為,那就是斷章取義,只有把這兩點結合起來,才能給隆裕一個公正的評價,至於民國政府對隆裕的評價其實是過譽的,這裡面自然是有著他們的道理。

    不過從史料的記載來看,隆裕本人並沒有被民國政府的這些政治家們的場面話所矇蔽,其晚年之淒涼以及對溥儀的一番告誡都說明了她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大傷心人物。毋庸置疑,她自從嫁給光緒那一刻開始,就不知什麼是快樂,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愛情,她的命運就是大清的國運,在風雨中飄搖,有人或許覺得她能獲此評價,她的一生是榮耀的,但我卻只看到了殘酷和無奈。

  • 12 # 殘冬冷月

    因為隆裕太后有談判的籌碼,溥儀出宮時什麼都沒有了,就像蔡英文現在有談判籌碼,不出十年一切全無只有流亡活被消滅,不讀歷史只讀西方法律是將是她最大的悲哀

  • 13 # 孛兒只斤v放牛小弟

    民國政府並未高度評價裕隆,只有袁世凱和黃興數人讚賞過裕隆,這種讚賞完全是出於禮節。1912年,裕隆正式批准了袁世凱遞交的《清帝退位詔書》。至此,統治中國將近三百年的大清王朝,正式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大清王朝覆滅後,滿清貴族載灃等人為了推卸責任,紛紛將矛頭指向了裕隆。裕隆百口莫辯,因此鬱鬱寡歡。以至於身染重病,長期臥床不起。到了1913年2月22日,便病死於長春宮中。

    從清帝退位到裕隆死去,中間僅僅只相隔了一年的時間。這段時間裡,大多數民國新政要從未接觸過裕隆這個人,因此談不上高度評價。袁世凱和黃興等人對裕隆的高度評價,完全是出於官場上的禮節。

    對於辛亥革命到清帝退位的這段歷史,很多人可能存在誤解。一些人普遍認為:裕隆和平退位,功不可沒。其實裕隆也是迫不得已。當時真正能夠決定大清命運的人,只有袁世凱一人。

    1912年,滿清王朝已經風雨飄搖,八旗完全喪失戰鬥力。裕隆派出去的兩支部隊,全部被革命黨擊退。此時,裕隆只能完全仰仗北洋新軍。

    袁世凱夾在清庭和革命黨中間,左右逢源。裕隆將希望全部寄託在袁世凱身上,袁世凱則對裕隆陽奉陰違,採取了欺騙手段。袁世凱此舉,只為了撈取更大的權利。

    清庭很多王公大臣都隱約感覺到了袁世凱的狼子野心。載灃等王公大臣建議殺死袁世凱。裕隆太后悠然寡斷,對袁世凱還抱有幻想,最終錯失了良機。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滿清貴族最後把大清覆滅的罪責,全部推到了裕隆頭上。

    裕隆也因此羞愧難當,一病不起。

    大清王朝的覆滅,並非因為革命黨人的壓力,而是來自於袁世凱的逼宮。袁世凱藉著鎮壓革命黨的名義手握大權,背地裡又同革命黨談判。清庭、袁世凱、革命黨,這三方勢力,以袁世凱最強,清庭最弱。

    當時革命黨人控制的省份只有幾個,清朝一些省份的都督表面上支援革命,實際上都在徘徊觀望。比如黎元洪等人。

    可以說,直接葬送大清王朝的人,其實是袁世凱。如果沒有袁世凱逼宮,革命黨和清庭勝負未分。袁世凱作為大清的臣子,裕隆死後,親自披麻戴孝,順便再高度評價一下,也無可厚非。其實這些只是給過去的主子帶下高帽子,並沒有特殊意義。

    整體來說,裕隆這個人的能力根本不突出,骨子裡還是個悠然寡斷的普通女人,遠不及慈安和慈禧有謀略。因此才被袁世凱耍得團團轉。

    袁世凱的民國政府贊她,主要是客套話,甚至有點得了便宜賣乖的嫌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呂后和武則天掌權時,都特別重用孃家人,卻為何從來沒有聽說過慈禧太后的孃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