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20218391909

    1、一竅不通:拼音yī qiào bù tōng,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 出自:《呂氏春秋》“紂心不通,安以為惡,若其一竅通,則比干不殺矣!” 譯文 如果紂王的心通了一竅,就不會做出糊塗事把比干殺了!

    2、一毛不拔:拼音yī máo bù bá,連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來。原指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後形容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出自:孟子說:“楊子奉行‘為我’,拔根汗毛就對天下有利,他也不幹。” 譯文 孟子說:“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幹的。”

    3、一文不名:拼音yī wén bù míng,意思是指一文錢不佔有,形容非常貧困。 出自:《史記·佞幸列傳》:“(鄧通)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譯文 “(鄧通)竟然連一錢也不拿,寄往死者家裡。”

    4、一成不變:拼音yīchéng bù biàn,指一經形成,不再改變。 出自:《禮記·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譯文 “刑的人,成形之物。侀的,成功的原因。一成不可改變,所以君子盡心盡力。”

    5、一瞑不視:拼音yī míng bù shì,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死亡。也指逃避現實。也可形容不怕犧牲。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有斷頭絕腹,一瞑而萬世不視,不知所益,以憂社稷者。” 譯文 “有斷頭斷了頭,一閉上眼睛就萬世不看,不知道什麼好處,而憂慮國家安危的人。” 來源:-一成不變 -一瞑不視 -一文不名 -一毛不拔 -一竅不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虛膽怯有什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