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是提問達人,情感問題解答一號。歡迎你!童年的照片,影片,故事,笑話,多多益善。
13
回覆列表
  • 1 # 古韻範兒

    最記得的趣事就是。。。

    1.第一次掉牙齒

    還記得6歲那年,我在家門口玩,玩著玩著感覺自己的牙齒在鬆動了,而且還特別的痛,於是我特手癢地去戳它,結果它掉了。掉了。。。

    我愣了幾秒,哇的一聲就坐地上哭了出來。突然想到:牙齒是不是可以想種子發芽那樣長出來呢?於是我屁顛屁顛的會屋拿了個空碗,把堆在牆角的泥土(實則水泥)填了進去,特別莊重的把牙齒"種”到了上面,還向裡添了水。就把小碗放在了外面,期待來年它長起來。結果第二天,我拿起這個碗,發現它已經凝結成一塊了,我還特別稀奇的去找我媽,問她是怎麼回事。現在想想,小時候的我好天真◑﹏◐。

  • 2 # 八零小哥廚258805137

    一轉眼三十多歲了,就快趕上中年了,要說小時候有興趣的事很多,但是記憶最深的還是和小夥伴去小溪裡捉魚,釣魚最為好玩。上小學的時候總是盼望著禮拜的到來,禮拜天總是兩三個小夥伴帶著水桶往溪流邊,水田裡蹦,小雨小蝦等等都是改善伙食的硬菜呀。那時候不像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雖說不愁吃不愁穿,可現在的小孩子童年真心沒以前我們80年代過得快樂。

  • 3 # 無可厚非496

    小時候記得最清楚的是經常和叔叔的大女兒小女兒,鄰居的女兒一起去田裡旁邊的水溝抓,每當下午以後旁邊的魚塘水滿後魚都跑出了水塘,跳到水溝去了,那時候正是夏天的下午,我們帶著一個小水桶來到水溝旁,我讓妹妹們在岸上拿著水桶等我,我下水後用腳把水溝的水給弄渾濁後,魚就冒出水面來呼吸了,這不一會兒抓了好多的小魚,妹妹們高興的樣子,使我心裡十分的自豪。不知道你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 4 # 問學會

    1.用鞭炮炸稀泥,牛屎,跑慢了,濺在身上了

    2.幫鄰居家除雜草,結果拔得全是秧苗

    3.小時候以為小舅子是多牛逼的稱呼,有人跟姐姐相親,非要叫別人稱呼我小舅子

    ……

    回憶是把殺豬刀啊

  • 5 # 雨辰8023

    很多很多,男孩子們的打仗遊戲,在沙堆上一夥攻一夥守,輸了的就要被叫做收下敗將,然後擇日再戰。還有彈溜溜,扇紙牌,卡片,玩泥巴,過家家,打口袋,跳皮筋,搖大繩,悠悠球,冬天抽陀螺,打雪仗

    小時候的時光裡,好像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稱作遊戲

  • 6 # 暖陽陽123

    今天想說的是自己抓魚的事!

    小時候的河水,很清澈,站在橋上往下看,稍微淺的地方,可以一眼看到河底。不用說,河裡的魚很多。

    每天,我最喜歡幫家裡乾的事,就是到河邊淘米了。一手領著米,一手領只桶,還有一隻籮筐。你肯定好奇:淘米就淘米,帶桶和籮筐幹嘛?嘿嘿!

    到了河邊,我先盛半桶水放岸邊,再將淘籮放在籮筐中(籮筐比淘籮大很多的),再一起放水中。隨著米湯汁在水中瀰漫開來,香噴噴的米汁,引來了無數貪吃的魚兒,一個個都爭先恐後地遊進那乳白色的米汁中。

    我抑制住激動的心情,兩隻手輕輕的,輕輕的,將籮筐提出水面。魚兒沒有料到貪吃的結果是這樣,驚慌失措地在筐裡亂蹦亂跳。我興奮地端著籮筐衝到岸邊,將筐裡的魚兒放入桶中。

    看著桶裡的勝利果實,我有時竟然忘記了正事,直到母親大喊“淘米的人怎還不回來”,才迅速收拾傢伙“誠惶誠恐”往家去。

    淘米時捉到的魚,一般不大。很多時候,自己好不容易才抓來的,卻被母親一下又倒進河裡。因此,希望自己能抓到大一點的魚。

    不久我學會了釣魚。

    沒有魚鉤,怎麼辦?奶奶教會我用家裡的縫衣針自己制。取一根縫衣針,用溼布包住針孔一段,將另一段伸火中燒一會,取出來,彎曲,重複操作3次左右,一個像模像樣的魚鉤就成型了。注意,這時的魚鉤還不能用,需要再將魚鉤伸火中燒紅,立即取出放入水中(那時我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做,其實就是金屬的一種加工方法,回火和淬火)。至此,魚鉤大功告成。

    找來一根長竹竿、一根長長的尼龍繩,再到房前屋後鬆軟潮溼地,挖開來,看到那種肉紅色的細蚯蚓,取來作很好的魚食。母親告訴我說,肉紅色的是“香蚯蚓”,魚愛吃。反之,那種黑身子的蚯蚓,魚特別討厭。

    釣魚不是幾分鐘的事,平時沒有時間釣。等到星期天,約幾個小夥伴,各自帶著魚鉤、魚食和魚桶,相約到某個人家的河邊碼頭,一排坐開來。隨著帶有蚯蚓的魚鉤被拋進河裡,大家就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盯著魚浮標。看到浮標有輕輕的一動,我們就知道,有魚發現了掛在魚鉤上的蚯蚓,或者在吃蚯蚓。此時一定不能有任何響動,等到浮標被大幅扯動,說明魚上鉤了。說是遲那是快,我們會快速把魚線拉出來。很多時候,看到的情景是這樣的——魚鉤上掛著還在掙扎的魚,一條鯽魚,或鯉魚,或昂刺魚等。

    小時候,我那麼喜歡抓魚;長大了,竟一次也沒有抓過。不過,童年那無數次的黑魚經歷,也夠我回味的了!

  • 7 # 春華秋實284761848

    小時候最喜歡玩的遊戲是藏貓貓,那時也不嫌髒也不害怕,在麥杆垛裡挖個洞藏進去!小夥伴找半夜也找不到,最後小夥伴都走了,一個人藏裡面看著滿天星星不敢出來,還是大人來找才敢回家。

    還有一次鄰家大嬸讓我藏她家衣廚裡,父親找我吃飯,她說沒見,還不讓我出來,家人急得滿世界找我,最後要報警了,嬸子才哈哈笑著把我交出來,從沒打過我的父親第一狠狠揍我兩巴掌!

    還有就是小時候最難忘的事,就是奶奶抱著我給我讓故事,猜謎語!奶奶雖然只識一點字,但是她好象總有講不完的故事,念不盡的兒歌,猜不盡的謎語,小時候沒有上過幼兒園,啥都是奶奶教的,最難忘的第一個故事是奶奶講的"狼來了"的故事,從那開始我懂得要誠實不說謊,最難忘的也是會背的第一首兒歌是"小巴狗上南山",知道了吃飯要先讓大人先動筷子,小孩子才可以吃;最最難忘的是奶奶編的謎語,她能把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動物植物……全編成謎語,我最喜歡猜奶奶編的謎語,然後學會了再讓小夥伴猜,小夥伴都很羨慕我會這麼多,奶奶編的謎語生動形象,風趣幽默,富含哲理,有一道謎語我覺得是我猜過的謎語中最好的,我曾經給無數人猜過,都誇這謎語出的好,也是我永遠也忘不了的,請大家猜猜看:

    謎面:

    在孃家風風流流,

    在婆家扭扭捏捏;

    吃得是油鹽醬醋,

    哭得是鼻涕溜溜。

  • 8 # 青箏溫柔兔

    小時候的我,把“小朋友”寫成了“小月友”,從此“小月友”就成了姨姨調侃我的專用名詞。

    小時候的我總是喜歡在姥孃家院子裡的窗臺上拿著石板筆寫字,假裝自己是一個小老師,一本正經地在上課。

    “同學們,接下來大家和老師一起來讀這幾個新學的詞語,我讀一遍,大家讀三遍。第一個詞語:小朋友。”

    “小月友,小月友,小月友。”姨姨從廚房走出來,配合我“上課”。

    “你讀的不對,不是小月友,是小朋友,來跟著老師重新讀一遍。”我一臉嚴肅地看著姨姨。

    “小老師,你黑板上寫著就是小月友啊。”

    “什麼?”我一回頭驚訝地發現我的“朋”字少了一個“月”。

    我害羞地拿起書擋住我的臉,“姨姨不許說了,我就是一不小心忘記了。”

    “你這麼粗心可是不行啊,小老師,你得仔細點才能教好學生。”

    “我知道了啦。”

    之後,小月友成了姨姨調侃我的專有名詞。

    “小月友,你今天去哪裡玩了?”

    “小月友,你在學校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啊?”

    “小月友……”

    在小妹妹出生後,“從現在開始不能叫你小月友了,你都當姐姐了,該叫大月友了!”

  • 9 # 臭一銘成長日記

    童年,是人這一生最美好的時光~

    小時候跟隨父母去了北京生活,出站後,驚呆了,第一次到那麼大的城市…

    第二天就嚷著去動物園,很多動物都是第一次見,平常只是存活於書本上的出現在了眼前,那叫一個激動啊!

    看到大熊貓時,突然發現原來大熊貓身上很髒,不過是吃貨的確是真的…

    見到大蟒蛇時,真的挺嚇人的,那一條長達十幾米的蟒蛇一直盤在哪裡,不敢直視…也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畢竟過去二十多年了…

    也許是因為很多人都害怕蛇,就專門有人做蟒蛇拍照生意的,一條訓練好的蟒蛇套在你脖子上,拍照留念,算是一場刺激的挑戰吧,我那個時候居然也膽肥兒的拍了照…

    這張照片現在還儲存著,不過就不分享了吧…

    童年的回憶,太多太多,處處是故事~

  • 10 # 中聖永歌

    誰還沒有小時候呢?要說起小時候,許多的人和事在腦海裡就回映起來 ,也都是6歲之後的事情,畢竟年歲已久,6歲之前的事情已記不得了。記得那時的天很藍,水很清,空氣很清新,這些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已成為奢侈。且不去說爬牆頭掏鳥窩,因為會想到那一地破碎的鳥蛋,這讓現在的我對過去的破壞行為感到害臊;也不去說下到河裡去摸魚,這會讓我不自覺的想到腿上的那個疤痕,同時,腦海裡頓時會回想起腿被玻璃碎片劃傷,露著白肉的腿上流血的場景,這會讓我想起那個往河裡撒玻璃的男人,我憎惡他,因為玻璃瓶子裡面曾經裝過劇毒農藥3911。我就只說一件小學裡放學經常玩的一個遊戲吧,現在的孩子根本就不再玩了。每天放學後,因為那時的農村還沒有電燈,點上昏黃的油燈又嫌費油,所以放學到家作業是第1件要完成的事,那時的作業又不多,於是很快的做完作業,要不了一刻鐘,便幾個鄰里的孩子湊在一起,手拉手齊聲喊:“小孩小孩不出來,掂著尾巴撂出來,尾巴掂襞了,您娘不依了,尾巴掂掉了,您娘不要了……”小夥伴們聽到喊聲,一個個從家裡面跑出來,逐漸加入到隊伍裡面,就這樣一遍一遍的喊,越喊人越多,不一會兒,便聚起了十幾人,多的時候二十幾人,經過簡單的商量劃分,把聚在一起的小夥伴們分成兩組,然後拉開十幾二十米的距離,面對面站著,玩挑張魁的遊戲。"熱蒸饃,撂大高,您那班裡盡俺挑,挑誰,挑張魁,張魁沒給家,挑您姊妹仨,俺姊妹仨不說話,挑***",兩組一替一句喊,最後喊“挑”的一組從對面挑一個自認為最弱的孩子,然後緊緊的互相拉著手,對面被挑中的孩子飛跑起來向這邊衝過來,如果把拉著的手衝開,則挑一個自認為強壯的孩子回到對面去,如果衝不開,則被留下。然後重新開始,交替挑人,到最後,人數最多的一隊勝利。遊戲通常要到哪家的大人喊吃飯的時候結束。在遊戲的過程,歡樂的童音在傍晚寧靜的村莊顯得格外玲瓏,那種內心的愉悅歡快,每每想起,心底的暖流仍然是那麼甜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牌子挖掘機比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