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空199079007
-
2 # 0飛哥0
知道的太多了,保守的說,不下百首,唐宋豪放、婉約大家都有好詩詞奉獻,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叢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王建的“冷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喜歡曹雪芹的“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太多了,不能一一列舉,讀來就是一種享受。
-
3 # 學會拐彎的光
水調歌頭 ·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 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宋]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
[宋] 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榔,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陽關曲 · 中秋作
[宋]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望月懷遠
[唐]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健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唐] 韓愈
纖雲四卷天無河,
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
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且苦,
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髙,
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
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
海氣溼蟄燻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
嗣皇繼聖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萬里,
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
滌瑕盪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
坎軻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
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
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
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
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太常引 · 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宋] 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
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
今夜清光似往年。
木蘭花慢 ·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宋] 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念奴嬌 · 過洞庭
[宋] 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疏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永珍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
4 # 壹點墨香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宵月下有懷》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
【唐】李商隱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中秋待月》
【唐】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月夜》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登樓望月》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
5 # 行攝無疆楚天開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
6 # 芳蓀浥群
您的這問題就像在問人的頭髮有多少一樣!
中國古詩詞是這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藝術形式,也唯有中國才會有。從古人開始意識到中秋月亮比平常十五的月亮要大要圓以後,那種欣喜那種心中油然而生的情感,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就開始了以這種形式寄託表達了。
要一一說出來,估計沒多少人能說的全。但出名的莫過於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以至於後來再有位大詩人說,前有蘇軾的中秋詞,後面的再寫也趕不上他的經典!
李白的《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啟蒙學詩時就朗朗上口,印象極其深刻的中秋詞,終生難忘一生銘記!多少遊子在中秋之夜都會不由自主的吟起!也勾起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每年的中秋晚會主持人必說的詞兒了。
甭說古人那些太多太多的詩詞了,不說千首百闋,就我這愛好詩詞的人也想對明月感慨一番呢!
為了明月,為了相思,為了親人朋友,也為了和平的生活,抒懷遣意好不暢快!
我也為中秋填詞塗鴉了七律《鄉思》和《醉花陰·中秋圓月》來表達自己的感懷之情!
-
7 # 鏡觀天下收穫好心情
關於中秋詩詞有很多: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蘇軾,
我的思念是圓的,現代,艾青,
望月懷古,望月懷遠,唐,張九齡,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中秋月宋,晏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月下獨酌,李白,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南齋玩月,王昌齡。
《中秋》李樸
等等……。中國有著五千年文明,文化輝煌歷史的基墊,各個朝代都出過很多文人墨客,詩詞歌賦流傳已久。有關詠頌中秋的名家,巨匠,數不勝數名詩佳詞太多了,這裡略舉幾個以作回答。
-
8 # 俗人479315
水調歌頭 ·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 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宋]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 [宋] 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榔,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陽關曲 · 中秋作 [宋]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望月懷遠 [唐]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健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唐] 韓愈 纖雲四卷天無河, 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 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且苦, 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髙, 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 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 海氣溼蟄燻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 嗣皇繼聖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萬里, 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 滌瑕盪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 坎軻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 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 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 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 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太常引 · 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宋] 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 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 今夜清光似往年。
木蘭花慢 ·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宋] 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念奴嬌 · 過洞庭 [宋] 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疏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永珍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
9 # 忠哥先生老鄒
中秋節,源於古代帝王在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中就有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對著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一直到唐代,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但這一節日盛行於宋代,到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
在這期間,唐宋時期便出現許許多多的詩詞家,豪放派與婉約派。他們對月當歌,以酒為伴,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賞月詩篇,讀來朗朗上口,意境深遠,流傳甚廣。比如:
一:唐張九齡《望月懷遠》中的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借海上明月,托起對遠在天涯的戀人共同的思念之情!
二: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一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對著圓月高掛,用反問的手法刻劃出詩人自己對杜甫滿滿的思念!
三:宋蘇軾《水調歌頭》中的著名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詩人借這明月,多情地寄予了自己美好的祝願,祝願世上所有人的親人都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享受這美好的月光。
當然,這樣美好的詩詞還有很多,無以釋懷,久讀不放!
-
10 # 忘川有情
有關中秋的詩詞歌賦哪就多了去了。就說說課本上我最喜歡的一首吧。唐代張九齡的一首是我最喜歡。下面分享。
【望月懷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第一句很美,有非常強的視覺感和場景化。代入感也很到位。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畫面馬上呈現出來。更加刺激了讀者繼續閱讀的興趣。
第二句遞進道出了不能團圓之人人的心理狀態。看見海上明月升起。天涯此刻都在月光之中。獨在異鄉的人們觸景生情。抱怨漫漫長夜。孤獨而又不甘。竟然生出了相思之苦。感情細膩。
月光從窗戶進來照亮了屋子,燭光也被淹沒了。不知不覺夜已深。窗紗起了露珠。隨手披上外套。感覺寒意裹面。
孤獨寂寞不堪回首,那就睡覺吧。在夢裡也許就能相見了。尾句簡單幾字。卻可以看出作者複雜的心情。帶著期盼如夢。但願夢裡能實現團聚的日子。
這首詩是我最喜歡的。全詩情感細膩。真情流露。樸實而又恰到好處。分享給大家。希望樓主能喜歡。
回覆列表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古人的詩句明瞭而簡潔,句句真切意懂,朗朗上口,其中深意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