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54426002080

    序、跋在漢語中是一種重要的文體。在中國燦爛的古代

    文學遺產中,不少名篇佳作產生於序跋體中,成為人們吟誦和

    精讀的優秀作品。儘管序跋體不像詩歌、散文、小說等體裁那

    樣出了許多大手筆光彩奪目的傳世珍寶,但有些精品在古典

    文化殿堂裡也佔據著一席之地。

    序、跋是寫在書或文章前後的特定文字,其主要作用是對

    書或文章進行介紹、評述和發表一些感慨、議論。序,也叫作

    “敘”,又稱“序言”、“前言”、“引”;跋,也稱“後序”、“後記”、“書

    ……後”、“讀……後”、“題跋”等等。

    序最早見於《詩經》中,即本書所選的《毛詩序》。之所以

    被稱為“序”,是因為它“次第有序”地概述文或籍的內容,並有

    “序作者之意”的功能。古代的序一般都放在書或文的後面,

    後來在唐、宋時期出現了跋,逐漸就有了序跋之分,序也就置

    於書或文的前面了。序文也有議論文和記述文之分,以清晰

    敘述書或文的內容和善於說明事理者為佳。唐代以後又興起

    一種“贈序”體,它有臨別贈言的意味,因為和前述序體有明顯

    不同,因此有的學者將其“另立門戶”,但也有學者認為它是序

    中的一種。本書採用後者的說法,選了一些“贈序”,以利於讀

    者對它的瞭解。

    跋在唐宋開始流行,序、跋從此就有了明確的分工,開始

    在一前一後“各負其責”了。與早先放在後面的序不同,跋文

    一般都比較簡短,是簡單的後語,無論是考古證今,釋疑訂謬,

    還是褒善貶惡,立法垂戒,內容都較廣泛,不過簡單明瞭是其

    主要特色。

    總的看來,序跋文體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特色和

    追求,經歷了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序跋的作者有的是原書

    原文的作者,也有同時代人或後人、子弟、朋友、讀者。自撰者

    大多論述撰著目的、宗旨、內容提要、體例方法、編寫過程及其

    他需向讀者說明的問題,也常常對人、事物、人生等發表一些

    議論、感慨;別人寫的序跋,有的與原書、文作者的目的相同,

    有的則是對某些問題進行考辨或論述心得,對原書、文或作者

    然,有些應原書作者之邀或弟子、朋友寫的序跋中,有一些過

    分的褒獎,直到今天我們仍可看到這種情形,讀者應該有自己

    的分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到第三十的英語和縮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