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養殖糞汙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標準
糞汙治理要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生態至上,以人為本,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飼養規模、場區所在地周邊種植業結構的自然條件等具體環境因素,建設相關設施,透過產前、產中、產後控制,使畜禽糞汙處理實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一、糞便貯存處理設施
糞便貯存處理設施主要有儲糞池和沼氣池。
儲糞池一般應選在生產區的下風向,靠近汙道,便於糞便的清運。一般為地上式、半地上式,也有采用全地下式。地上式一般高出地面1.5-2米,半地下式一般地面上下各1米,儲糞池一般為長方形和正方形,設有進、出糞口,要求兩個單元以上,可做到輪換使用。由鋼筋水泥底(15釐米左右)、四周磚牆(三七牆)和鋼筋混凝土(20釐米左右),並進行防水處理,底部留有滲瀝液排出口通向汙水池,上覆開放式或半開放式防雨上蓋。
在幹清糞方式下,糞便堆放場所容積為:每10頭豬(出欄)約1立方米,每1頭肉牛(出欄)或每2頭奶牛(存欄)約1立方米,每1000只肉雞(出欄)或每250只蛋雞(存欄)約1立方米。
沼氣池採用沼氣池處理糞便,沼氣池容積:每1頭豬(存欄)應為0.5-1立方米,每1頭牛(存欄)2-3立方米,每100只雞(存欄)2-4立方米。沼氣池具體建設標準和使用應按新能源技術指南操作。
二、汙水處理設施
汙水池可分為舍邊的一級沉澱池、流透過程的二級沉澱池和最終彙集的三級沉澱池。一級、二級沉澱池要靠近汙道,三級沉澱池應選在生產區的下風向的儲糞池附近,便於糞便的清運。三級沉澱池為全地下式,深度在2--2.5米,一般為上大下小的梯形,設有進汙口和清汙口,建成3個以上梯度單元,由水泥底(25釐米左右),並進行防水處理,加蓋防雨,做到“防雨、防滲和放溢流”三防要求。為避免沼氣產生應注意留有通風口。
三級沉澱池體積應容納2個月以上的汙水尿液產生量,每出欄1頭生豬(肉牛和奶牛可以按照相應關係換算,出欄1頭肉牛或存欄2頭奶牛相當於出欄10頭豬)三級沉澱池體積不少於0.3立方米。
3、廢棄物處理設施
廢棄物是指病死畜禽、孵化繁殖廢棄物(蛋殼、死胎、胎衣等)、過期獸藥、殘餘疫苗和疫苗瓶等。養殖場要在糞汙處理區建設小型焚燒爐或化屍池,對廢棄物和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
小型焚燒爐設在專門場所,一般位於糞汙處理區附近,主要用於蛋殼、死胎、胎衣、過期獸藥、殘餘疫苗、疫苗瓶和要求必需進行焚燒處理的動物屍體(牛、豬等大動物需到無害化處理中心進行集中處理)的處理,養殖場配備的焚燒爐處理能力應在25-50公斤/小時。
化屍池應建在生產區的下風向,且與生產區有一定的距離,主要用於小型動物屍體的處理。化屍池一般為地下圓井型,深4-5米,口徑2米左右,由水泥底、四周磚牆和鋼筋混凝土,並進行防水處理,加蓋防雨,並注意通風,使用時定期填加消毒藥品。
4、雨水、汙水分離
養殖場建立嚴格的自然雨水、生產汙水兩個獨立的排水系統和排水設施,一般採用斜坡式,並保持暢通。雨水溝主要用於收集場內的天然雨水,可採用方形明溝,深度為30釐米,溝底有1%-2%的坡度,上口寬30-60釐米,要防止汙水流入,收集後的雨水可直接向農田和坑塘排放,也可流入專門的水窖,以備以後生產使用。尿液和生產生活汙水採用暗溝佈設,深度到達到冬季凍層以下(約1米以下),可用水泥管和PVC管作為管道,注意防止冬季凍結,如果過長可增設沉澱井(15米左右),可防止堵塞,汙水最終排入沉澱池,經沉澱池處理利用。
5、淨道、汙道分設
淨道是指供健康畜禽週轉、人員進出、運送飼料的專用通道。汙道是指糞便和病死、淘汰出欄畜禽出場的通道。場區內淨道與汙道應嚴格分開。
6、功能區改造
建立辦公區、生活區、生產輔助區、生產區及糞汙廢棄物處理區、各功能區應用圍牆、水渠或防疫林嚴格分離,有明確的標誌。生活區、辦公區應位於生產區上方向;生產區應位於糞汙和廢棄物處理區上風向。
7、大型沼氣工程建設
採用全混式厭氧發酵生物處理技術,透過建設大型沼氣工程將養殖場廢物轉化為沼氣、沼液、沼渣,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資源的利用,具體建設標準和使用應按新能源技術指南操作。
畜禽養殖糞汙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標準
糞汙治理要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生態至上,以人為本,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飼養規模、場區所在地周邊種植業結構的自然條件等具體環境因素,建設相關設施,透過產前、產中、產後控制,使畜禽糞汙處理實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一、糞便貯存處理設施
糞便貯存處理設施主要有儲糞池和沼氣池。
儲糞池一般應選在生產區的下風向,靠近汙道,便於糞便的清運。一般為地上式、半地上式,也有采用全地下式。地上式一般高出地面1.5-2米,半地下式一般地面上下各1米,儲糞池一般為長方形和正方形,設有進、出糞口,要求兩個單元以上,可做到輪換使用。由鋼筋水泥底(15釐米左右)、四周磚牆(三七牆)和鋼筋混凝土(20釐米左右),並進行防水處理,底部留有滲瀝液排出口通向汙水池,上覆開放式或半開放式防雨上蓋。
在幹清糞方式下,糞便堆放場所容積為:每10頭豬(出欄)約1立方米,每1頭肉牛(出欄)或每2頭奶牛(存欄)約1立方米,每1000只肉雞(出欄)或每250只蛋雞(存欄)約1立方米。
沼氣池採用沼氣池處理糞便,沼氣池容積:每1頭豬(存欄)應為0.5-1立方米,每1頭牛(存欄)2-3立方米,每100只雞(存欄)2-4立方米。沼氣池具體建設標準和使用應按新能源技術指南操作。
二、汙水處理設施
汙水池可分為舍邊的一級沉澱池、流透過程的二級沉澱池和最終彙集的三級沉澱池。一級、二級沉澱池要靠近汙道,三級沉澱池應選在生產區的下風向的儲糞池附近,便於糞便的清運。三級沉澱池為全地下式,深度在2--2.5米,一般為上大下小的梯形,設有進汙口和清汙口,建成3個以上梯度單元,由水泥底(25釐米左右),並進行防水處理,加蓋防雨,做到“防雨、防滲和放溢流”三防要求。為避免沼氣產生應注意留有通風口。
三級沉澱池體積應容納2個月以上的汙水尿液產生量,每出欄1頭生豬(肉牛和奶牛可以按照相應關係換算,出欄1頭肉牛或存欄2頭奶牛相當於出欄10頭豬)三級沉澱池體積不少於0.3立方米。
3、廢棄物處理設施
廢棄物是指病死畜禽、孵化繁殖廢棄物(蛋殼、死胎、胎衣等)、過期獸藥、殘餘疫苗和疫苗瓶等。養殖場要在糞汙處理區建設小型焚燒爐或化屍池,對廢棄物和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
小型焚燒爐設在專門場所,一般位於糞汙處理區附近,主要用於蛋殼、死胎、胎衣、過期獸藥、殘餘疫苗、疫苗瓶和要求必需進行焚燒處理的動物屍體(牛、豬等大動物需到無害化處理中心進行集中處理)的處理,養殖場配備的焚燒爐處理能力應在25-50公斤/小時。
化屍池應建在生產區的下風向,且與生產區有一定的距離,主要用於小型動物屍體的處理。化屍池一般為地下圓井型,深4-5米,口徑2米左右,由水泥底、四周磚牆和鋼筋混凝土,並進行防水處理,加蓋防雨,並注意通風,使用時定期填加消毒藥品。
4、雨水、汙水分離
養殖場建立嚴格的自然雨水、生產汙水兩個獨立的排水系統和排水設施,一般採用斜坡式,並保持暢通。雨水溝主要用於收集場內的天然雨水,可採用方形明溝,深度為30釐米,溝底有1%-2%的坡度,上口寬30-60釐米,要防止汙水流入,收集後的雨水可直接向農田和坑塘排放,也可流入專門的水窖,以備以後生產使用。尿液和生產生活汙水採用暗溝佈設,深度到達到冬季凍層以下(約1米以下),可用水泥管和PVC管作為管道,注意防止冬季凍結,如果過長可增設沉澱井(15米左右),可防止堵塞,汙水最終排入沉澱池,經沉澱池處理利用。
5、淨道、汙道分設
淨道是指供健康畜禽週轉、人員進出、運送飼料的專用通道。汙道是指糞便和病死、淘汰出欄畜禽出場的通道。場區內淨道與汙道應嚴格分開。
6、功能區改造
建立辦公區、生活區、生產輔助區、生產區及糞汙廢棄物處理區、各功能區應用圍牆、水渠或防疫林嚴格分離,有明確的標誌。生活區、辦公區應位於生產區上方向;生產區應位於糞汙和廢棄物處理區上風向。
7、大型沼氣工程建設
採用全混式厭氧發酵生物處理技術,透過建設大型沼氣工程將養殖場廢物轉化為沼氣、沼液、沼渣,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資源的利用,具體建設標準和使用應按新能源技術指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