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ffdt3646

    如果是普通計算器,直接用分子除以分母,顯示結果為小數,如果是多功能的,也是這樣輸入,現在好多還能直觀按自然書寫輸入顯示,透過轉換鍵可以得到小數或者分數答案。如果用手機算分數,“計算機”是電腦,專門用來算數學題的那種叫“計算器”。計算器上有個“a/b”(注意了,是a/b鍵,,看清楚了),那個就是分數線,但是不是線,是個想拐彎的那種符號(以下簡稱“╩”反正是類似於這樣的符號)。例如四分之一在計算器上打的就是“1╩4“記住在計算器上打要先打“分子”再打符號最後再打分母。擴充套件資料:計算的發展:1、基本單位:  中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一兩白銀、一兩黃金。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兌換關係: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再有:“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2、金屬價格:我們可以透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黃金:100元/克、黃銅:0.02元/克。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1兩白銀:約值80元、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3、糧食價格: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透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係,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準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九錢五分、中白米(石)九錢二分六釐八錢、下白米(石)八錢三分、白麵(斤)九文、銀每兩換錢一千文”。還有“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1兩白銀:約值170元、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2元。  4、結論,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  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1文錢=人民幣0.2元。另外:1石米=1兩白銀。宣告: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5、驗證。下面提供一些古代資料,便於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些當官的,那個家裡沒有個幾千萬的。 乾隆初年,捐一個道臺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幹部噹噹,明碼標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使用jconsole遠端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