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懸疑恐怖故事

    這篇故事不是很恐怖,相反很感動

    城西小巷有一家麵館,老闆叫“麵皮張”,這其實是大家送給他的外號。“麵皮張”本名張翔,四十幾歲的人了,卻還是孤身一人,靠著這麵館過著營生。

    小巷周邊有很多上班族,偶爾加班晚了會到他這裡吃點夜宵,所以張翔的店一般都開的很晚。

    這日,天公不作美,雨下的很大,張翔的店裡一點生意都沒有,他熬到十點多,估計不會再有客人登門,所幸就準備打烊了。

    可是這時,卻有兩個身穿黑衣的男子走了進來。他們面色很陰沉,隨便找了一張桌子坐下,請張翔上兩碗熱湯麵吃。

    張翔並沒有見過他們,不過偶有路過的客人來也很正常,只是張翔第一眼看到他們就覺得有哪不太對勁,卻一時想不起來。

    他並沒在意,很快將兩碗麵上好,自顧自的到後面忙活去了。

    過了一會,麵館外面走進來一位身著髒亂的老婦。她的臉上盡是生活的苦難刻下的皺紋,三角形的眼中充滿了哀傷,與無奈。

    這位老婦張翔是見過的,她是幾天前來到附近的,聽說是家裡遭了災,她只能流落街頭靠著乞討為生。此時她渾身被雨淋的很溼,頭髮也亂蓬蓬的,再加上本就虛弱的身體,看起來十分可憐。

    “唉。”張翔嘆了口氣,知道她是想在店裡避避雨,按理說讓乞丐進門會影響其他客人吃飯,不過張翔看她實在可憐,竟然鬼使神差的沒有驅趕,而是讓她坐在了另一張桌子上,還給她盛了晚熱湯麵,“老人家,天兒寒,吃碗麵,暖暖身子吧。”

    本來讓自己進屋避雨就已經很意外了,老婦萬萬沒想到,他竟然還會給自己端來一碗麵,頓時激動的連連拜謝,眼中熱淚盈眶。張翔上前將老婦扶起,急忙說,“都是可憐人,活著都不容易。”

    老婦千恩萬謝,過了半天才平靜下來,然後拿起筷子開始吃麵。看著她吃的急促,顯然是餓了好久了。

    從剛才起,兩個黑衣人就目睹了這一幕,其中一人對另一人又說了些什麼,兩個人的意見好像發生了衝突。

    張翔則繼續回到裡面收拾東西了,心中那種奇怪的感覺更加明顯,但還是想不起來是哪裡不對勁。

    過了一會,雨終於停了,老婦將滿滿一碗麵湯全都喝了,見雨停了才起身向老闆告辭,“多謝您了,您是個好人。”

    張翔微笑著答應著,“一碗麵而已,換了誰都會幫您的。”

    老婦聞言,搖了搖頭,張翔也明白,這就是個場面話,現在這社會,好心人是越來越少了。

    拜別之後,老婦搖搖晃晃著慢慢走遠了。

    張翔感覺好奇怪,明明店裡還有兩個客人在吃飯呢,這老婦為什麼會叫自己打烊呢?

    這時,兩個黑衣人也走了出來,為首之人衝著張翔點點頭,“您的面不錯,人也不錯。錢放在桌子上了,再見。”說完也和同伴一起離開了。

    可是張翔看著他們的背影,總覺得他的話裡彷彿另有深意,只是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張翔回到店裡,準備收拾東西,卻突然愣住了。

    那兩個黑衣人確實把面錢放在桌子上了,可是……張翔拿起桌子上的“錢”,自言自語說,“這年頭怎麼還有人用銀子的?”

    這時,張翔那種不安的感覺越加明顯了,看著手中的這塊銀子,他突然冷汗直流,終於明白是哪裡不對勁了。

    “這麼大的雨,那兩個黑衣人怎麼進來時身上一點雨水都沒有,就像,就像雨不會打在他們身上似的。”張翔突然又想起老婦走時說的話,好像壓根就不知道店裡還有這兩個黑衣人似的,“莫非,她根本就看不見他們?”

    張翔越想越怕,以為是見了鬼了,急忙收拾東西,關店離開了。從此,再也不敢對人提起那晚發生的事情。

    而此刻,在小巷的另一端,兩個黑衣人也在對話。

    “大哥,那個老闆今天陽壽已到,我們可是要帶他的魂魄回去交差的,就這樣走了,恐怕……”

    “賢弟,我生前就是家裡遭了洪災,然後四處乞討為生。死後閻王爺見我可憐,才給了這鬼差的差事,剛剛我見他給那老婦熱面,實在是感動得很。也罷,就讓他多活一段時間吧,這樣的善人死了可惜了。”

    “可是閻王那邊……”

    “善有善報,就讓我再為他求求情吧。”

  • 2 # 喵仔聊娛樂

    小時候看的聊齋最早的版本,我感覺故事都還行,沒有什麼特別害怕的,讓我害怕的,就是聊齋剛開始的時候,前面的字幕有一個人打著燈籠,在黑夜裡行走,再加上背景音樂那種感覺才是我最害怕的,你們有同感吧。

  • 3 # 歷史播客

    我覺得是《屍變》

    距離縣城有五六里路,陽信村的老頭和他兒子在路邊開了一個小店,供往來的行腳商人夜宿。

    一天黃昏,同來的四個商人想留宿店裡,但是客房已經滿了。考慮到除此無可宿的地方,他們堅決地懇請店家想辦法。那時,老頭的兒媳剛死,屍體還停在去店百步外的小屋裡,出外選購棺木的兒子還沒回來。就是這樣的住所,四人也只好接受了。

    小屋低矮,几案上點了一枝短燭,光焰依風搖曳,案後有搭帳衣,紙衾覆蓋逝者。復室中備有連塌,來不及多觀察,困頓不堪的客人倒頭便睡,鼾聲起伏,唯有臥榻裡頭的那個客人尚睡意朦朧。忽然聽到察察的木板擠壓聲音,他急忙睜開眼睛往外看,四圍沉寂黑暗,靈床前的燭火明亮耀眼。女屍已揭開被子坐在床沿,一會兒下了床,慢慢摸索著步入臥室。臉色淡金,白絹抹額。軀體靠近睡塌,挨個兒往同伴唇邊吹氣。鼾聲漸漸低微。客人害怕極了,暗暗地用被子蓋住額頭,緊緊地閉住呼吸。不一會兒,女屍來了,一樣地吹氣。覺得出去了,又聽到悉索的紙衣聲,他才小心地探頭偷窺,女屍僵臥如初。他嚇得瑟瑟發抖,但一點動靜也不敢作出,只是暗暗地用腳踩踏三個同伴,但他們一點回應也沒有。顧慮良久,覺得除起身外逃別無他法。剛剛有了點動作,外屋察察的木板聲又響起來了。他更害怕了,趕忙把頭縮回被子裡面。覺得女屍來了,連續吹了幾遍才慢慢回去。聲音漸漸平復。他從被底下不動聲色地摸到了褲頭,快速穿上,裸足往外跑。女屍也跟著起身,等到離開帷帳的時候,客人已破門而出。女屍緊追不捨。客人邊跑邊嚎,但村人沒聽見。想要扣店主的門,但又怕來不及,只好沿著縣城方向的大道,極力跑去。到東郊,看見寺廟,聽到了木魚聲,他急忙跑去敲木門。道士從沒碰到敲門這麼早這麼急的,遲疑著沒開門。很快,女屍已到,相去已不足一尺。客人更為窘迫。門外有一棵腰圍四五尺的大白楊,客人急奔那兒以此作為屏障。屍左則人右,屍右則人左。一會兒,各自均倦透了。屍體突然站著停下來,客人汗如雨下氣息倒逆也停了下來。女屍暴起,伸出兩臂隔樹探撲過去。客人驚倒在地。屍體捉之不得,抱樹而僵。道士在門後聽了很久,直到無聲無息了,才點燈出來。看見客人仰臥地上面如死灰,探視的時候發現仍有些氣息。被背入寺內,黎明時分才甦醒過來。喝了點湯水,客人把所見所聞告訴道士。這時晨鐘已敲遍,曉色迷濛隱約,道士看到了僵臥樹間的女屍,大驚,趕緊著人報告縣令。縣令親來質驗,派人把女手拔開,卻牢不可開。仔細看,發現左右手各有四指並卷如鉤,入木沒甲。又加幾個人齊力拔,才得拔開。派人去探視店家,發現他們那亂作一團,屍無客死。聽到衙役所報,老頭才跟著前往,把女屍抬回來了。

    客人哭喪著對縣令說:“出來的是四個,現在回去的只我一人,我應該怎麼跟鄉里交代呀?”縣令給了他一份文書,另派衙役送回鄉了事

  • 4 # 中古幽靈

    聊齋陪伴了我整個小時候,看到那一個個故事都很嚇人,不過聊齋之奇女子會感嘆古代女子的悲涼和身不由己。

    有個故事是講朱爾旦換頭的故事。說是陸判官給朱爾旦換了顆心,變的聰明有學問知書達理,但是同樣的有好得就會又壞的,變的貪婪自私。竟然開始嫌棄糟糠之妻認為她貌醜粗俗。然後看上了一戶千金小姐,結果千金小姐遭遇不幸,朱爾旦就將這小姐的頭顱換到自己的娘子的身上,每日就看著。但是必須在脖子上帶著一條圍巾,因為斷頭之處都是縫合痕跡。但是朱爾旦還是很開心,因為娘子變的很漂亮。

    這個故事一直都令我有陰影,總是不注意的就想看那些路上帶著圍巾的人,不知道那個人有沒有換頭。

    還有一個印象也很深刻,因為最近室友在B站回顧老片子。我就順帶看了下,也回憶起當時的感覺。當時是吳奇隆當的男主,不過那個時候的吳奇隆已經是月球表面了。講的是吳奇隆作為一個書生,當然有兩個千金小姐都喜歡他。但是都相繼被迫嫁給一個長相平凡,還罪大惡極的有錢公子,在新婚之夜相繼死亡。然後一系列的事情之後男主也死了,富家公子因為作惡多端也沒有好下場。當然有回魂之術,由於二人很愛吳奇隆飾演的書生,決定讓她一人成活。就是愛一個人可以為了你去死。

    我就是喜歡這種悽美的愛情故事,但是最受苦的莫過於古代的女子。聊齋有一故事講的是一女子和一男子相約殉情,結果是女的死於毒酒,男的竟然苟活了下來,當時看著故事的時候真的好奇的。真想把那個男的打死。聊齋真是給我童年帶來了很多樂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0後胃癌小夥”茄子的餘生”突然離世,你有什麼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