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長度單位米、釐米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其他的長度單位。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米、分米、釐米、毫米之間的關係,來抽象出長度單位“千米”。“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抽象,教材透過三個步驟幫助學生體會1千米有多長:第一步透過同學們手拉手站成一排,體會10米大約有多長;第二步透過全班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和100米大約要走多少步,體會100米有多長;第三步透過10個100米跑道的長是1千米等場景,體會1千米有多長。我在教學過程中,透過讓學生拉一拉、走一走、量一量這些簡單的活動,真正體會到10米、100米的距離到底有多長。在進行認識“千米”的教學時,充分聯絡前面100米有多長,那麼10個100米長就是1千米,然後結合學校實際,學校的操場的跑道有400米,那麼2圈半就是1千米,使學生體會到在表示較遠的距離時,要用“千米”作單位,並介紹怎樣用字母表示以及與米之間的關係,聯絡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位。 【學生分析】 透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毫米,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多數學生並能聯絡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位。但“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有些困難。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把學生帶在學校的操場上進行教學,讓學生實地拉一拉、走一走、量一量等活動,充分感知“千米”這一長度單位到底有多長;對於學困生,透過和他們玩遊戲的活動來引導他們感知1千米的具體長度,從多角度來激發他們的參與,給予他們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並讓他們積極彙報自己的親身體會,達到全員參與,共同提高的原則。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感受並體驗1千米有多長,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透過拉一拉、走一走、說一說、想一想、量一量等活動,讓學生經歷認識1千米有多長的過程,感受長度單位的實用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長度單位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教師向學生提問已經知道了哪些長度單位,它們分別用什麼字母表示,用手勢表示一下米、分米、釐米和毫米它們有多長,並說說它們之間的進率。 當測量或形容比較短的長度時一般我們用米、分米、釐米、毫米。那我們在測量比較長的長度單位時一般用什麼單位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1千米有多長”(並板書)。 二、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把學生帶到操場上進行教學:[ 1.體驗1千米的長度 學生活動: 1)用測步的方法感知10米、100米各有多長。 組織學生手拉手站成一排,觀察需要幾個人才能站成大約10米長。要數清需要幾個人,並記錄下來。 讓學生在操場上走一走,數一數10米大約要走多少步,並做好記錄。(大約16步)。 請全班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想一想)夠不夠100米,若要夠100米,則需要多少人呢?要數清人數,並記錄下來。 讓學生在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數一數100米要走多少步,要用多少時間,做好記錄。 (大約160步) 2)估計1000米有多少步 估計1000米大約有多少步,學生結合剛才的親身體驗(10米、100米大約要多少人和走了多少步),來估一估1000米大約有多長,需要走多少步?(大約1600步。) 3)體驗 感知1千米有多長 讓學生思考1000米大約有多長?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思考。學生在體驗1000米有多長時有一定的難度,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再組織學生彙報。 教師可以提示“操場的跑道長100米,有幾個這麼長就是1000米?”引導學生體會10個100米就是1000米。 學生體驗,並結合生活中的實際來說說1000米到底有多長,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條理的敘述一件事。 組織學生回教室。 2.體會米與千米之間的關係。 透過剛才的體驗、感知,組織學生說一說米和千米有什麼關係。 想一想:自己從家到學校有1千米嗎? 讓學生思考1千米和米之間有什麼關係。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板書:1千米=1000米 引導學生學習用字母表示長度單位千米(km)。 讓學生自己試著用字母表示出千米和米之間的關係。 板書:1km=1000m 3.根據生活經驗,再次感知1千米有多長。 (課件演示):用學生比較熟悉的環境來體會1千米有多長。從南門廣場到楚蜀大道直道完大約是1千米,大家說一說,1千米長嗎?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練習設計: 1.完成課本46頁“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想一想1千米、1米各有多長,然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正確的填寫合適的單位。 組織學生彙報,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2.獨立完成課本46頁“練一練”第2題。 啟發學生想一想,各個長度單位分別用什麼字母表示,每相臨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分組完成這兩組題目,一組做第一個蘋果裡的題目,另一組做另一個蘋果裡的題目,學生獨立完成。同座的同學互評。 3.完成課本46頁“練一練”第3題。 出示機靈狗送信情景圖,讓學生說說,從兩幅圖中能發現哪些數學資訊。 引導學生觀察兩幅圖中的時間和路程變化,再讓學生獨立完成。 組織學生彙報: 第1小題:“機靈狗每時行多少千米?”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小組內交流想法,小組長組織,讓每一位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然後再在班內交流各個小組的意見。 第2小題:“機靈狗很可能是在什麼時間到達森林老人家?”學生獨立思考後在班內交流答案,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機靈狗大約在10:30分到達森林老人家)。 第3小題:“如果下午2:00沿原路返回,可能在什麼時間回到家?”讓學生獨立思考後在班內交流答案,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可能在4:00整到家)。 四、總結收穫 1.讓學生說說自己在本節課的收穫。 2.評價自己的表現如何?說說哪個小組表現的最好。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長度單位米、釐米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其他的長度單位。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米、分米、釐米、毫米之間的關係,來抽象出長度單位“千米”。“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抽象,教材透過三個步驟幫助學生體會1千米有多長:第一步透過同學們手拉手站成一排,體會10米大約有多長;第二步透過全班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和100米大約要走多少步,體會100米有多長;第三步透過10個100米跑道的長是1千米等場景,體會1千米有多長。我在教學過程中,透過讓學生拉一拉、走一走、量一量這些簡單的活動,真正體會到10米、100米的距離到底有多長。在進行認識“千米”的教學時,充分聯絡前面100米有多長,那麼10個100米長就是1千米,然後結合學校實際,學校的操場的跑道有400米,那麼2圈半就是1千米,使學生體會到在表示較遠的距離時,要用“千米”作單位,並介紹怎樣用字母表示以及與米之間的關係,聯絡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位。 【學生分析】 透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毫米,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多數學生並能聯絡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位。但“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有些困難。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把學生帶在學校的操場上進行教學,讓學生實地拉一拉、走一走、量一量等活動,充分感知“千米”這一長度單位到底有多長;對於學困生,透過和他們玩遊戲的活動來引導他們感知1千米的具體長度,從多角度來激發他們的參與,給予他們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並讓他們積極彙報自己的親身體會,達到全員參與,共同提高的原則。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感受並體驗1千米有多長,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透過拉一拉、走一走、說一說、想一想、量一量等活動,讓學生經歷認識1千米有多長的過程,感受長度單位的實用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長度單位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教師向學生提問已經知道了哪些長度單位,它們分別用什麼字母表示,用手勢表示一下米、分米、釐米和毫米它們有多長,並說說它們之間的進率。 當測量或形容比較短的長度時一般我們用米、分米、釐米、毫米。那我們在測量比較長的長度單位時一般用什麼單位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1千米有多長”(並板書)。 二、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把學生帶到操場上進行教學:[ 1.體驗1千米的長度 學生活動: 1)用測步的方法感知10米、100米各有多長。 組織學生手拉手站成一排,觀察需要幾個人才能站成大約10米長。要數清需要幾個人,並記錄下來。 讓學生在操場上走一走,數一數10米大約要走多少步,並做好記錄。(大約16步)。 請全班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想一想)夠不夠100米,若要夠100米,則需要多少人呢?要數清人數,並記錄下來。 讓學生在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數一數100米要走多少步,要用多少時間,做好記錄。 (大約160步) 2)估計1000米有多少步 估計1000米大約有多少步,學生結合剛才的親身體驗(10米、100米大約要多少人和走了多少步),來估一估1000米大約有多長,需要走多少步?(大約1600步。) 3)體驗 感知1千米有多長 讓學生思考1000米大約有多長?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思考。學生在體驗1000米有多長時有一定的難度,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再組織學生彙報。 教師可以提示“操場的跑道長100米,有幾個這麼長就是1000米?”引導學生體會10個100米就是1000米。 學生體驗,並結合生活中的實際來說說1000米到底有多長,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條理的敘述一件事。 組織學生回教室。 2.體會米與千米之間的關係。 透過剛才的體驗、感知,組織學生說一說米和千米有什麼關係。 想一想:自己從家到學校有1千米嗎? 讓學生思考1千米和米之間有什麼關係。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板書:1千米=1000米 引導學生學習用字母表示長度單位千米(km)。 讓學生自己試著用字母表示出千米和米之間的關係。 板書:1km=1000m 3.根據生活經驗,再次感知1千米有多長。 (課件演示):用學生比較熟悉的環境來體會1千米有多長。從南門廣場到楚蜀大道直道完大約是1千米,大家說一說,1千米長嗎?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練習設計: 1.完成課本46頁“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想一想1千米、1米各有多長,然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正確的填寫合適的單位。 組織學生彙報,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2.獨立完成課本46頁“練一練”第2題。 啟發學生想一想,各個長度單位分別用什麼字母表示,每相臨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分組完成這兩組題目,一組做第一個蘋果裡的題目,另一組做另一個蘋果裡的題目,學生獨立完成。同座的同學互評。 3.完成課本46頁“練一練”第3題。 出示機靈狗送信情景圖,讓學生說說,從兩幅圖中能發現哪些數學資訊。 引導學生觀察兩幅圖中的時間和路程變化,再讓學生獨立完成。 組織學生彙報: 第1小題:“機靈狗每時行多少千米?”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小組內交流想法,小組長組織,讓每一位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然後再在班內交流各個小組的意見。 第2小題:“機靈狗很可能是在什麼時間到達森林老人家?”學生獨立思考後在班內交流答案,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機靈狗大約在10:30分到達森林老人家)。 第3小題:“如果下午2:00沿原路返回,可能在什麼時間回到家?”讓學生獨立思考後在班內交流答案,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可能在4:00整到家)。 四、總結收穫 1.讓學生說說自己在本節課的收穫。 2.評價自己的表現如何?說說哪個小組表現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