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小堯茗居
-
2 # 某種生物
團書記型別,表面上說啥實際的都管不上;認真說,每個部門都有他推出去的人,還都是年輕實權潛力大的,人脈無敵慧眼伯樂;可惜骨子裡說,人都是實際的,出去後管不上人,影響有限,順力的事都會幫,難題都會躲。
團書記型別,表面上說啥實際的都管不上;認真說,每個部門都有他推出去的人,還都是年輕實權潛力大的,人脈無敵慧眼伯樂;可惜骨子裡說,人都是實際的,出去後管不上人,影響有限,順力的事都會幫,難題都會躲。
例如幾位內閣大學士和六部九卿的當家人,這些崗位都至關重要。尤其是大學士,出現了不是翰林出身不能擔任大學士的潛規則。清流們在翰林院主要是為了熬資格,一旦擔任其他官職,一般都是升級跳。 所以說,對於科舉考試出身的官員來說,如果能夠進入翰林院,自己絕不會擔任什麼地方官。在翰林院熬幾年出來,六部九卿的五品官職,基本上都能夠擔任。例如吏部的文選司、考功司,兵部的武選司等等,這都是實權很重的部門。我們回過頭來聊聊翰林院的掌院學士,從品級來說,翰林院的掌院學士僅僅是從二品官,與地方上的巡撫等級相當。從實際權力來說,不如各地的巡撫,更不如各個衙門的侍郎們。
但是沒有人敢輕視掌院學士,因為掌院學士的人脈網太強大。朝廷的很多重臣都和掌院學士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畢竟都是翰林院出來的。例如內閣大學士和各個部門的尚書們,很有可能與掌院學士,屬於同年或者同門。所以說,掌院學士的權力雖然並不大,但是沒有人會輕易得罪,除非自己達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在清朝統治時期,這一情況更加明顯。
鑑於翰林院的重要性,從康熙皇帝在位時期開始,開始由朝廷重臣兼任掌院學士,例如南書房大臣、軍機大臣等等。僅僅是翰林掌院學士並不可怕,如果擔任了軍機大臣等位高權重的頭銜,那麼,一般人絕對不敢輕易得罪。 我們順便聊一個明朝重要官員張居正,張居正學習成績非常好,被家鄉人稱為張神童。年輕的張居正便進入了翰林院擔任庶吉士,幾年以後,成為了裕王的侍讀。
嘉靖皇帝只有裕王一個兒子,換而言之,裕王就是未來的皇帝。身為裕王的侍讀,自然是前途無量的。果不其然,裕王登基以後,張居正開始進入內閣工作。利用幾年時間,成為了僅次於高拱的次輔。萬曆皇帝登基以後,鑑於一系列的原因,高拱被罷官還鄉,張居正成為了內閣首輔。由於皇帝年幼,張居正負責帝國的實際工作,被稱為張攝政。由此可見,在翰林院工作的經歷是張居正的亮點,否則,張居正最多就是四品官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