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社會正能量i

    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同時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

    該時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

    這是官方給出的籠統的解釋。而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康乾盛世或許已經為清朝的滅亡埋下伏筆。

    首先康乾盛世是否昌盛無比,國富民強?乾隆年間,國外學者來中國之後著書稱道,泱泱大國所謂盛世之下確是沒有靈魂的老百姓,官吏冷酷無情,君主專制達到巔峰,人民沒有自己的思想,基本淪為行屍走肉,乾隆權術可謂是修到了登峰造極,把所有人捏在手中,可能把所有人捏在手中,最好的辦法便是讓他們沒有思想。

    再者,清廷重農抑商,導致在明末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受到壓制,使中國經濟嚴重落後於同期的歐洲帝國。

    其次,康乾時期雖然人口數倍於明朝,然而鐵和布匹這兩項指標性的工業產品的總產量卻始終未能恢復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國工業產量僅為全世界的6%。無論是總產量還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無論是在繁榮的質上還是量上,清朝時期的盛世都遠遜明代,具有歷史上罕見的全面頹廢崩潰之勢。

    清朝糧食產量比明朝萬曆時期增長了一倍之多,全國糧食產量則增至2040億斤。當時隨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中國的巴羅估計,中國的糧食收穫率高於英國,但中國的人民卻十分貧窮,乃至英國使團丟掉的一些死雞死羊被哄搶。所以,康乾盛世,它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繁榮富強,所瞭解的可能是表面繁榮下掩蓋的一片狼藉。自我鑑定太高,不肯吸納外來精華,這等盛世,已經為其滅亡埋下了種子。

    筆者只是綜合一些資料對“康乾盛世”表達出了它或許非盛世這一觀點,希望可以理性採納。但它既稱作盛世,那定有其道理,不過是看參考物為何時了。

  • 2 # 我是十八般武藝

    不黑不吹,康乾盛世不過是虛假的繁榮。

    為什麼我會說康乾盛世不過是虛假的繁榮呢?首先我們要知道“盛世”定義:一個國家內政外交均有所建樹的時候,才稱之為盛世。然後咱們在來看看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之治,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時間長達一百三十餘年,是清朝最鼎盛時期。此時的清王朝社會安定,人口激增,經濟發展較快,國家實力大增,疆域遼闊,好一派盛世景象。但是,在好的盛世景象也掩蓋不了帝國的虛弱與末路。此時清帝國閉關鎖國,大興文字獄,土地兼併嚴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這難道是盛世該有的景象嗎?

    如果以人口增加,社會安定,疆域遼闊,經濟發展較快來定義盛世的話,那麼中國好多時期都可以稱作盛世。比如:東漢的“光武中興”,隋朝的“開皇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等。但我認為這只是盛世的基礎,是基本操作,不是你達到這樣的高度,你就可以說自己是盛世了。咱們對比一下歷史上公認的盛世“文景之治”和“開元盛世”,此時的社會不僅包含了上文所說的所有盛世標準還有自己的獨門絕技。比如:政治清明,思想活躍,對外交流密切,人民充滿自信,社會在大踏步前進等等。

    反觀康乾盛世:其一、斷絕對外交流,做著“天朝上國”的春秋大夢;其二、大興文字獄,打斷文人的脊樑,敢說真話的都殺絕種了;其三、對民眾施行奴化教育,愚昧百姓思想;其四、自明朝後期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不僅沒有進一步發展,反而徹底消失,社會在這一百多年裡不僅沒有進步反而倒退了。強漢盛唐的百姓們可以驕傲自豪的向外華人介紹自己的出身,清朝的百姓有這個自信嗎?

    所以我說康乾盛世不過是虛假的繁榮,是封建社會的落日餘暉。

  • 3 # 西湖邊的耕田人

    “康乾盛世”這一提法,出自民國初年滿清遺老編篡的《清史稿》。《清史稿》由於極力為滿清歌功頌德、仇視辛亥革命,被民國政府列為禁書,歷屆民國政府都不予承認其正史地位,因稱之為“稿”。自民國以來,學者對滿清都持猛烈批評態度,且史學界普遍認為“康乾盛世”不過是滿清御用文人和滿清遺老叫出來的。這個“封建時代最後的盛世”得不到後世史學家的公認。

    在這裡,有必要追根溯源下滿清統治者與明朝的關係。清太祖努爾哈赤原系建州女真,其先祖猛哥帖木兒、董山等被大明封為都督僉事和都督。據《明實錄》記載,洪武八年(1375年),改定遼都衛為遼東都指揮使司。洪武末年,明政府三次向東北地區進軍,建立了對斡難河域的管轄。永樂七年,明朝在斡難河、黑龍江,嫩江、精奇里江、烏蘇里江、格林河、松花江、享滾河等流域共設一百三十個衛所,任命了大批女真頭人為指揮使、指揮僉事、千戶和鎮撫。永樂七年,又在黑龍江口的特林地方設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正統十二年(1447年),共有一百八十四衛和二十個所及五十八個地面(城、站)。萬曆時期,女真衛所增至三百八十一衛及三十九個千戶所(地面、站、寨),分設在西起鄂嫩河,東轄庫頁島,北達烏第河,南瀕日本海,包括整個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以東的廣大地區,有力地加強了明朝政府對東北地區的統治。由此可知,滿清先祖努爾哈赤,並非是什麼獨立政權的君主,而是明朝遼東巡撫轄束的“建州左衛都督”和“龍虎將軍”,是明朝政府的地方官員。《明實錄》關於女真衛所的記載,在《滿文老檔》裡有著詳細的敘述,充分證實了所謂東北為滿清嫁妝論的荒謬無知,也顛覆了所謂滿清奠定現代中國版圖的荒謬無知論。現代中國的版圖是中華歷朝歷代打下的堅實基礎,是黨領導人民解放軍一槍一彈打出來的。

    起源於西伯利亞的滿清統治者,被沙俄驅趕遷至明朝東北地區,被明朝政府收留,明末趁內亂入關,佔據華夏河山。入關後,為維護對華夏民族的統治和奴役,在政治上高壓、思想上奴化、經濟上閉關鎖國,資本主義工商業遭受嚴重打壓,明朝“隆慶開關”以後近百年的對外開放格局被徹底破壞,明朝中後期出現的思想啟蒙運動和西學東漸被徹底打斷,明朝後期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被徹底扼殺。

    滿清康乾時期雖然社會經濟有一定恢復,人口數倍於明朝,然其人口猛增的根本因素是得益於明末引進的番薯等農作物被推廣種植。實際上,在滿清康乾統治頂峰時期,依然與明末有巨大差距。明萬曆末,中國耕地總數783萬頃。而滿清順治16年,中國耕地總數是549萬頃。直到乾隆31年,中國耕地總數達到741萬頃,才接近明末水平。至於鐵和布匹這兩項指標性的工業產品的總產量,卻始終未能恢復到明末的水平。到1820年所謂“康乾盛世”結束不久,中國工業產量僅為全世界的6%。無論是總產量還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無論是在繁榮的質上還是量上,所謂“康乾盛世”都遠遜明朝末年,更別提明朝中前期了,具有歷史上罕見的全面頹廢崩潰之勢。

    這一時期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高度的文化壓制,大興文字獄。據不完全統計,康熙時文字獄30多起,雍正時文字獄20多起,乾隆時文字獄更是高達150多起。乾隆59年,來訪的英國使者馬戛爾尼記載滿清中國: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 …很多人沒有衣服穿… …軍隊像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使團成員約翰·巴羅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說:“不管是在舟山還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裡,沒有看到任何人民豐衣足食、農村富饒繁榮的證明。……除了村莊周圍,難得有樹,且形狀醜陋。房屋通常都是泥牆平房,茅草蓋頂。偶爾有一幢獨立的小樓,但是決無一幢像紳士的府第,或者稱得上舒適的農舍。……不管是房屋還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英國泰晤士河邊的兩個城鎮)相提並論。事實上,觸目所及無非是極度貧困落後的景象。”

    “清初蜀中三傑”之一的唐甄,在康熙40年記載:“清興五十餘年矣。四海之內,日益貧困,農空、工空、市空、仕空,是四空也。吳中之民,多鬻男女於遠方,男之美為優,惡者為奴;女之美為妾,惡者為婢,遍滿海內矣。”

    由此可知,“康乾盛世”根本是子虛烏有,實則是中華文明在滿清時期陷入歷史最低谷。所謂“康乾盛世”根本不存在,反而應稱之為“飢餓之世”“奴化之世”“沒落之世”。

  • 4 # 相見是緣7

    被歷史界極度讚揚“康乾盛世”以人囗為依據,那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中囯人囗增加多少?可人民生活水平相信大家心裡有數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種西紅柿用大糞做肥料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