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716379822202
-
2 # 使用者1208090662578
即和既的區別為:古字形象不同、詞性不同、關係不同。
一、古字形象不同
1、即:即的古字形象人靠近食器準備就餐。
2、既: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形象像一個人坐在食器(皀)前扭頭的樣子。
二、詞性不同
1、即:即為連詞,與“則” “乃”用法接近。
2、既:既用作副詞;也作連詞。
三、關係不同
1、即:即表示承接關係或轉折關係。
2、既:既表示推論因果關係。
即、既的字形並不相像,讀音也不相同,但在實際使用中,卻相互糾纏。“即使”誤作“既使”,“既然”誤作“即然”,可謂觸目可見。 怎樣區分這兩個字呢?不妨瞭解一下它們的造字原理: 即、既都是會意字,古文字寫法是不同的。左邊都是一個盛滿食物的食器;右邊都是一個人,但形態不同。“即”的人面向食器,表示還沒吃過;“既”的人背向食器,表示進食已經完畢。即、既的意義,都和吃過沒有有關。 因為沒有吃過,所以“即”有未然義。它可以表示靠近、接近,如“可望而不可即”;空間的近再引申出時間的近,如“高考在即”。“即使”為什麼要用“即”呢?“即使”只是一種假設,事情還沒有發生,自當用表示未然的“即”。 因為已經吃過,所以“既”有已然義。“既成事實”“既往不咎”“既得利益”,包括“既來之,則安之”,這裡的“既”都有已經實現、已經完成的意思。“既然”為什麼用“既”呢?因為“既然”說的是已經如此,自當用表示已然的“既”。 面對即、既有點猶豫時,你應該先想一想:吃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