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喵星人GloriaS
-
2 # 使用者康健
這種老人就是渣,重男輕女,女兒不要太軟弱,你就和老人說,兒子不給我就不給。她們的財產肯定也是兒子的,一分都不會給你,強大起來,
-
3 # 午夜幽靈874
看來這種父母把女兒當提款機了,估計女兒從來也未體會過父母之愛。依我看這家女兒可給出一定金錢然後可老死不相往來,你不仁我不義!對親生女兒都如此溥情之人何須尊重?
-
4 # 填滿故事的人生
猛一看,好像只是偏心,實際上這更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自私自利。因此,這不僅是偏心,也是自私自利的表現。
為什麼這麼說呢?有的父母總認為,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女兒是人家的人,兒子姓的自己的姓,是自己人,因此把兒子看成一家人,閨女嫁出去了,那就是外人,人都跟自己家走得近,因此,什麼事情都向著兒子,有事或花錢時,只向已出嫁的女兒要。有的父母甚至把女兒當成了提款機,巧立名目,不顧自己死活,把從女兒家摳出的錢,轉身給了兒子一家。這樣做讓人很不爽,尤其讓女兒很受傷。實際上這一切都是有根源的。根源就在許多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上。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思想古已有之,由來已久,在華人的思想上根深蒂固。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而作為勞動力主體的男子,就漸漸在社會發展中成為了一種主導力量,直至男權至上的思想成為主流,重男輕女的觀念也順應而生。
在封建社會,不論貴族家庭,還是下層勞動人民,母親只要生了兒子,全家就有了指望了,就有了香火了,那全家懸著的心一下子就踏實了。這位母親就以子為貴,甚至直接改變了這位母親的家庭地位。重男輕女思想的盛行,甚至發展到有許多女子都看不起自己,認為重男輕女是理所應當的。
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都知道重男輕女的思想是錯誤的。但是,幾千年封建思想的影響,依然左右著現代許多華人的錯誤觀念。重男輕女的思想在許多華人心目中依然頗為嚴重。由此,導致父母偏疼兒子的思想還是頗有市場的。
實際上,一個家庭偏向兒子的心態如果不是很嚴重,大家也都理解,當女兒的也還能接受。華人不論男女,重男輕女的思想也不可能一下子消除得一乾二淨。
但是有些家庭,偏向兒子偏向得太厲害,把女兒壓榨得一窮二白還不算完,這簡直是有點病態了。如電視劇《歡樂頌》中的樊勝美的媽媽,簡直就是重男輕女的典範,只要是兒子要錢,不管兒子用途如何,她是轉身就向樊勝美要,給了理所應當,皆大歡喜。根本不考慮女兒的難處。不給就軟硬兼施,甚至以死相逼。簡直太讓人無語了。還好,樊勝美最終還是覺醒了。
父母這樣做,你該怎麼辦呢?你是不是就從此個跟父母斷了關係,從此不來往了呢?當然不行,父母畢竟是生你養你的父母。你不妨向《歡樂頌》的樊勝美學習,不能始終慣著父母,該給父母斷供的就斷供,但是該孝順的還得孝順。
不過,看上面這個問題,是不是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父母偏心兒子,把兒子養成了飛揚跋扈的性格,父母老了,管不了自己的兒子了,甚至兒子有時還朝父母使厲害。父母害怕兒子,這時想朝兒子要錢,也不敢要了。因此花錢的時候,不敢向更有錢的兒子要錢,只好向你這個女兒要。如果有這個可能,那就不能說父母偏心和自私自利了。你如何辦,這就是考驗你的時候了。是靠一己之力養著父母,還是直接找到這個哥哥或弟弟好好協商一下,那就看你如何辦了。
-
5 # 冷漠的心開掛的人生
怎麼說啊!從小我們家就重男輕女。媽媽一向喜歡兒子,不喜歡我。好事從來不找我。需要買東買西了,生病了都是通知的我,他兒子從來都不知道這種事。他總說他兒子不容易。從來不顧我的處境是什麼樣的?
就舉個最近的例子吧。我住院做手術還沒拆線。我媽就天天給我打電話說肚子疼。我說我還沒拆線,醫生不讓多走我媽竟然說沒事兒,你趕緊找醫生,讓他給你拆個線吧。我弟也天天給我打電話,希望我趕緊回家照顧媽媽。我說我走不了線還沒拆呢,而且暫時還下不了床,不能走路。而且我每天上午都要輸液,我弟就說了怎麼不能走啊,拄上拐。輸完液中午就走,第2天早晨再去醫院。我說我都成這樣了,你看你有空你照顧一下吧,帶她去看看。很明顯我弟就不開心了。人家就說行,知道了,那你不回來就算了。我媽生病,我弟從來都不管,連問都不問。就算知道也裝不知道。一直到我後來又住了10來天的院吧,才出的院。我媽她自己能動,但是她習慣讓別人伺候她,她就是在家裡愣是挺著躺了10來天,就是不去看就等著我。然後我就。跟我媽說你沒告訴我弟呀?我媽說他太忙了,沒時間不想給他壓力,不想麻煩他,他不知道我肚子難受,我說你天天躺著飯都吃不下,他看不出你難受啊。這幾天我弟也不做飯,人家可到好,天天下館子也不管我媽。按說我弟不應該這麼這麼對她呀,她這麼的心疼他,對他這麼好。實在是不理解我弟是怎麼想的。反正。今後我願意管就管,不願意管我就不管,實在是受夠了看透了,不把我當人看。不管我死活。感覺都是習慣性的,有事就找我,那也不能沒有底線吧?
回覆列表
當然算 女兒兒子該都一樣的 感情好的話誰有錢誰多拿或者全拿 如果條件都一般有事情錢該平攤 有些老人就是偏向和重男輕女 巨討厭這種 好事全都是兒子的 有事全找閨女 甚至管了還受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