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23768274962

    班裡來了個特殊的孩子,半歲時在家裡摔了一跤,運動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平衡能力差,本來這並不算什麼事,老師細心一點,經過鍛鍊就會慢慢恢復。 以前也帶過一些特殊的孩子,他們入園,最難以拒絕的就是來自於家長們的關心,一個班裡這麼多小朋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等,總有些喜歡問的人,而他們關心的詢問,有時是最讓孩子難受的。 根據以往的經驗,我在徵求孩子家長同意後,特地在家園聯絡欄貼了一份啟示,說明班裡來了一名新生,行動上有些落後於同齡的孩子,請家長們不要過多關心,過多打聽,並且寫了這樣一句話:最真誠的關心就是:不問。 對於一些比較特殊的孩子,許多人免不了打聽一下:“這孩子…”情況就擺在那,有些問話就是多餘的,而且這些出於關心的問話,往往是揭開了家長的傷口,孩子聽到心裡也會不舒服,會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所以碰到類似的情況,把你的關心放在心裡就可以了,這點就得向孩子們學習學習。 在這個孩子入園前,我就跟小朋友說過,班裡要來一位新的夥伴,但是他以前受過一點傷,所以呢,行動還不是很方便,很容易摔倒,小朋友跑過路過他身邊的時候要注意一點。這以後我們班的小朋友就沒有多問一句,但是如果碰到要搬小椅子到外面等情況的時候,他們都會搶著把這位小朋友的小椅子先搬到外面去,而且上樓的時候還會拉著他的手,把他們對同伴的關愛付諸在行動上。 社會上也經常有這樣情況:出發點是出於關心,但是有時不知不覺就讓人傷了心,所以有時最真誠的關心就是——不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有兩個月就要過年了,各位慌不慌?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