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生暮死”的蟲
初夏的黃昏時分,人們常常可以看到一種體長不到1釐米的小蟲,成群地在空中飛舞,這些小蟲就是蜉蝣。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國的古人就已經發現它“朝生暮死”,壽命極為短促,因此,古人常在文學作品中提到它,感嘆生命的短暫,告誡人們珍惜時間。
古人的看法對不對呢?昆蟲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既對也不對。如果將蜉蝣的壽命從成蟲算起的話,古人的觀察是正確的,神經質確是個短命鬼。蜉蝣從它變為成蟲時起,到它生命結束止,最多的活不到一天,少的僅僅只有幾小時。在昆蟲世界裡,成蟲壽命最短的就數它了。不過,蜉蝣的壽命要是從幼蟲算起的話,古人的看法就不對了。蜉蝣變成成蟲以前,要在水中度過1-3年漫長的時光呢!這樣長的壽命,在昆蟲世界裡,不但不能算是“短命鬼”,而且,還應該說是長壽者哩。
蜉蝣的一生是這樣的:它的卵產在水裡,一般經過7-14天便孵化成小幼蟲。蜉蝣幼蟲在水中靠吃植物、藻類和小蟲為生。在1-3年的漫長時光裡,它還要蛻20多次皮,身體才能逐漸長大,直到長出翅芽,變為亞成蟲的時候,它才順著水草爬出水面,在水邊的草叢或石塊上蛻去暗淡的“舊衣”,換上潔白透明的“新裝”,變成成蟲,展翅飛到空中。古人沒有細緻地觀察到蜉蝣的一生,不知道它幼蟲階段的生活經歷,只看到它生命歷程的最後一段,所以才把它錯認為“短命鬼”。
由於蜉蝣成蟲的壽命十分短促,它們十分珍惜這短暫的時光。它們變為成蟲後,既不吃,也不喝,急急忙忙飛聚到一起擇偶婚配、產卵,直到完成了繁衍後代的大事,才力竭死去。
“朝生暮死”的蟲
初夏的黃昏時分,人們常常可以看到一種體長不到1釐米的小蟲,成群地在空中飛舞,這些小蟲就是蜉蝣。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國的古人就已經發現它“朝生暮死”,壽命極為短促,因此,古人常在文學作品中提到它,感嘆生命的短暫,告誡人們珍惜時間。
古人的看法對不對呢?昆蟲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既對也不對。如果將蜉蝣的壽命從成蟲算起的話,古人的觀察是正確的,神經質確是個短命鬼。蜉蝣從它變為成蟲時起,到它生命結束止,最多的活不到一天,少的僅僅只有幾小時。在昆蟲世界裡,成蟲壽命最短的就數它了。不過,蜉蝣的壽命要是從幼蟲算起的話,古人的看法就不對了。蜉蝣變成成蟲以前,要在水中度過1-3年漫長的時光呢!這樣長的壽命,在昆蟲世界裡,不但不能算是“短命鬼”,而且,還應該說是長壽者哩。
蜉蝣的一生是這樣的:它的卵產在水裡,一般經過7-14天便孵化成小幼蟲。蜉蝣幼蟲在水中靠吃植物、藻類和小蟲為生。在1-3年的漫長時光裡,它還要蛻20多次皮,身體才能逐漸長大,直到長出翅芽,變為亞成蟲的時候,它才順著水草爬出水面,在水邊的草叢或石塊上蛻去暗淡的“舊衣”,換上潔白透明的“新裝”,變成成蟲,展翅飛到空中。古人沒有細緻地觀察到蜉蝣的一生,不知道它幼蟲階段的生活經歷,只看到它生命歷程的最後一段,所以才把它錯認為“短命鬼”。
由於蜉蝣成蟲的壽命十分短促,它們十分珍惜這短暫的時光。它們變為成蟲後,既不吃,也不喝,急急忙忙飛聚到一起擇偶婚配、產卵,直到完成了繁衍後代的大事,才力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