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鵬的信陽毛尖
-
2 # 魚趣文苑
在工化封閉式溫室養甲魚過程中,有機質過多,容易造成氨氮中毒,當發現有中毒現象時,千萬別先去換水更不要亂潑生石灰,首先開啟窗通風挨氣,把有害氣體排出,同時在池子裡按說明濃度潑灑魚用增氧劑,緊接著在池中架幾塊水泥瓦或木板,離水面2釐米處,讓鱉能爬到板上呼吸新鮮空氣,一般能避免死亡!徹底排汙是最好的措施,減少池底的有機質耗氧,再是加強科學投餌,堅持四定原則,減少飼料散失汙染水體,並選擇質量好的飼料投餵,提高抵抗力和生長率。
-
3 # 城市旅行者
溫室甲魚水質如何控制
在這種氣溫和水溫較高的溫室裡養甲魚,養殖水體偏小,長時間的集約化養殖,會導致水質條件下降,生態環境逐步惡化。治理水質惡化通常採取的措施是頻繁大量地換水,這種做法既影響甲魚正常生長,使甲魚產生應激反應,又浪費人力財力。如何針對溫室甲魚養殖的環境特點,實行人為干預和調控,保持良好的水質狀態,降低養殖的成本和風險,是廣大養殖者亟待解決的問題。作者總結了近年來在溫室養殖甲魚科學調水方面的¾¬驗,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一.利用生物淨化水質
1 .放養淨水魚類
養殖池中適量放養濾食性魚類和食腐屑性魚類如羅非魚、花白鰱等,能濾食浮游生物,攝食有機碎屑,有效降低水體肥度。另外淨水魚還可作為甲魚的補充餌料。淨水魚的放養密度應以每10 m2放1~2尾為宜。
2. 移植水生植物
對光線較好的溫室,可在水體中移植水葫蘆、水花生、浮萍等水草,能加快水體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與流通,增強水體的自淨能力;另一方面能為甲魚提供適宜的棲息場所。水生植物放養量應不超過水麵的1/3,當水草生長過旺時,要及時採取間隔疏除法,撈除過多水草,使水草健康生長。防止水草生長過密造成腐爛,汙染水質。
3.增施微生物製劑
在池中接種有益微生物如光合細菌、EM菌等,形成一定種群後能快速分解殘餌、糞便及水中有機物,清除水體中有機物及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促進有益菌及藻類生長。首次施用20~30 g/m3,以後每週追施5~10 g/m3
二、適量換水
根據水色及時換掉部分池水,降低水中有機物濃度。換水時先從池底排走部分廢水,然後換上等溫的好水,每次的換水量不要過大,以不超過原¬池水的1/3為宜,目的是保持水質穩定,環境安靜,防止應激。所換水應¾¬充分增溫、增氧、曝氣,換水在晴天中午進行,一般每週1次。
三、 科學管理
.1控制養殖密度,保持適宜的載魚量。稚鱉放養量為每20~30只/m2,幼鱉放養量為每5~10只/m2,可根據技術條件靈活增減。2.選用優質餌料,水上投餵,投餌做到“四定”:定時、定位、定質、定量。要及時清除殘餌,防止水質敗壞。3.定時開窗換氣,減少有害氣體積累。根據甲魚有曬背的習性,為減少對甲魚的干擾,開窗時間宜選在清晨,以10~20 min為宜.幾種不良水質的調控
(1)浮游動物過量繁殖
浮游動物尤其是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大量繁殖,總量超過5 mg/m3時,浮游植物會明顯減少,水體呈半透明的茶褐色或乳白色。浮游動物大量耗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這時可用3~5 g/m3高錳酸鉀或0.7 g/m3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殺滅浮游動物,第2天再換去部分池水。
(2) 瘦水
水質清瘦,透明度大於50 cm,浮游生物量少,新開挖池塘和不施肥池塘易造成水質偏瘦。甲魚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易產生脅迫感,相互爭鬥,抗病力下降,應施肥改善水質。
(3) 藍藻水
池水富營養化,微囊藻等藍藻大量繁殖,水呈藍綠色,水面有一層綠色油漆狀膜。長期不加水、不換水,也不採取任何調節措施,易形成這類水質。可用水質改良劑(1~2 g/m3)或有益生物製劑如益水寶、EM菌(5~10 g/m3)等改良水質,或用藍水寶、漂白粉殺藻除害,24 h後換水1次。
(4) 回清水
在水質老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水中懸浮物質多,水色偏暗無光澤,透明度非常低。若調節不及時,池水會突然澄清,出現“轉水”現象,該種情況會造成池水缺氧,易引起甲魚攝食量突然下降,活力減弱,抗病力者無症狀死亡。此時應密切注意水質變化,及時換水(1/3~1/2),並潑灑生石灰水(30~50 g/m3)改良水質。
四、 培肥水質
肥水中的浮游植物可增加水中溶氧,吸收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抑制病源微生物的生長。肥水下塘可減輕甲魚的應激反應,使甲魚有一種安全感,減小相互爭鬥的機率。肥水的標準為:水呈µ¬綠色或棕綠色,池水透明度在25~35 cm,pH值為7~8.5,溶解氧4 mg/L以上。 培養優良的浮游植物,形成適宜的肥水水質,是早期管理的關鍵。在採光溫室裡培育肥水的方法是:養殖池清塘、消毒後,在放養前10 d注水,引用外塘、河的上層水,或按1∶1的比例注入井水和老塘水,也可用化肥或有機肥培育肥水。肥料最好在甲魚放養前施放,飼養期間少施追肥,施肥量以池水的透明度為依據,透明度大於50 cm,每667m2施有機肥50~75 kg或尿素3~4 kg和過磷酸鈣4~5 kg,有機肥料應充分發酵熟化後施用。
五、 調控溫度
隨著燃料價格不斷上漲,採用常規的鍋爐加溫方式使養殖成本大幅增長,近年來,用土鍋爐直接加溫養殖池水的方法被越來越多的養殖戶採用。它熱損耗小,水體升溫快,成本低,易管理。其方法是:在養殖池一側建土暖氣鍋爐,一般略低於養殖池底平面,池水直接流入加熱系統,¾¬加熱後自動流向養殖池,也可用循¬環泵注入養殖池。通常每天加熱一次即可,寒冷季節每天加熱兩次,就能保證甲魚生長所需的溫度。
六、 底部增氧
可以利用池底部鋪設的管道把含氧空氣直接輸入到水體底部,一方面增加水體溶氧量,加快有機廢物的降解,降低有毒物質的含量,保持水質理化因子穩定,另一方面有利於增強甲魚的水呼吸功能,提高免疫力和餌料轉換率。增氧機(空氣壓縮機)應安裝在溫室外,以確保氣源清新。正常天氣每天早晨開機1次,陰天或悶熱天整日開機。
七、 調節pH值
根據水質情況每10~20 d用生石灰進行常規消毒1次,一方面可調節水質的pH值保持在7~8.5之間,另一方面可調控浮游生物的數量,保持藻相穩定,水質優良。生石灰的用量是10~15 kg/667m2。
回覆列表
一、堅持科學投餌,減少水質汙染
建築池塘時,在養殖鱉池塘北側修建一略高於水面的餌料臺,在餌料臺和池水之間修一直徑10釐米~20釐米半徑形水溝,減少因鱉爭食和跑動把餌料拖到水中造成餌料汙染,同時有利於清除殘餌,並可把刷洗餌料臺的汙水順著水溝排到池外,減少水質汙染。幼稚鱉入池後,要進行一定時間的馴化,讓其到食臺攝食。飼料投餵要堅持“四定”,定時:上午9時、下午4時各投餵1次,使鱉養成按時進食的習慣;定量:根據每天的吃食情況和水質變化,一般日投量按鱉體重的3%~5%投餵,掌握在1小時內吃完最好;定位:將配合飼料作成細長條狀,貼在食臺上;定質:投餵全價配合飼料,並輔以鮮活餌料,防止投餵腐敗變質的飼料。
二、加強日常管理
根據天氣情況,每天中午開啟通風孔,以利於通風換氣,使有害氣體逸出,為室內增加新鮮空氣。每天清洗食臺,防止鱉誤食變質殘渣。池內可加增氧設定,增氧並加速池內水流動,改善水質。定期潑灑二氧化氯等氯製劑,殺滅病原體,同時起到改善水質的作用。待藥力消失後,可施用一些活性酵素或光合細菌,增加池內的生物淨化功能。根據池水的老化程度,定期換一部分新水。為節約能源,可在大棚內建火爐,這樣能提高室溫,減少池水蒸發,使棚內光照加強,有利於池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長;也可在火爐火牆上置一大桶,將水預熱至池水溫度相同時,抽出部分池底水,加入新水,有效防止水質老化。
三、移植水生植物,肥水培育一舉多得
在養鱉池中移植一些水葫蘆、浮萍等綠色植物,既可吸收有害物質,減輕水質惡化程度,控制池水肥度,又可以為鱉提供良好的遮蔽生態環境,對淨化水質有明顯的作用。這是因為綠色植物能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既淨化了水質,又淨化了棚內的空氣,同時也可以肥水培育浮游生物,合理搭配底棲動物。在幼鱉入池前,經過消毒處理後的池水,按1立方米水均勻潑灑複合肥(如磷酸二胺等)3克~5克。同時引進藻種(含綠藻較多的池水)5升~8升。經過1周後,水逐漸變綠,再引進一些水蚤轉自,放入池中。稚鱉入池後,若養殖池較大,可放入一部分鰱、鱅魚(比例為3∶1),這樣浮游植物、細菌、水生植物透過吸收水中的養分,淨化水質,鰱魚以浮游生物和細菌為食,浮游植物和細菌為鱉提供天然餌料。如此迴圈反覆,使水質得到淨化。
四、定期檢測水質
綜合化驗檢測中心跟蹤檢測水質標準,確定水質好壞。肉眼觀察,養殖鱉良好而正常的水色為油綠或深褐色,如果水質變暗,變黑、灰白色,表面形成一層厚的浮膜,表明水質已經惡化。池水的透明度為25釐米~30釐米,透明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鱉的生長。鱉生長適宜溫度為25℃~35℃,而最適合水溫為28℃~30℃。定期對水質進行綜合檢測,常規檢測專案有:pH值、溶解氧、氨氮、H2S等指標。透過水溫、光照、營養鹽類綜合調控,保持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