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209154827005

    一、《長恨歌》中的“梧桐雨”:敘事者的悲傷

      

      《長恨歌》是詩歌發展到巔峰時期的作品,是一部長篇敘事詩。從楊玉環入宮受寵到漁陽兵變、貴妃縊死,從避禍幸蜀到迴鑾京師、睹物思人,從上天入地的尋覓到天堂團圓,娓娓道來,迂徐曲折。在《長恨歌》裡,關於“梧桐雨”的描寫只有四句: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在這裡並沒有對“梧桐夜雨”作細緻描繪,而是把梧桐夜雨放到四季的時序更替之中,透過時光的流逝渲染唐明皇對楊玉環綿延不絕的思念。其中,對“梧桐”的描繪又多於夜雨,梧桐形象的光彩超過了秋雨形象。而且這些都是從作者的視角來進行描寫的,我們並沒有看到唐明皇眼中的春花秋雨。《長恨歌》中敘述者的主觀情感壓倒了故事主角的情感。讀以上詩句,我們既能夠想象到唐明皇失去貴妃後的孤獨、淒涼,更能強烈地感受到敘述者對二人愛情悲劇所持的同情態度。

      

      二、《梧桐雨》中的“梧桐雨”:雙重悲傷

      

      元人白樸創作的雜劇《梧桐雨》中關於“梧桐雨”的描寫,主要體現在純為抒情的第四折,這也是全劇最精彩的部分。現摘錄其中兩支曲子:

      【笑和尚】原來是滴溜溜繞閒階敗葉飄,疏剌剌刷落葉被西風掃,忽魯魯風閃得銀燈爆。廝琅琅鳴殿鐸,撲簌簌動朱箔,吉丁當玉馬兒向簷間鬧。

      【蠻姑兒】懊惱,窨約。驚我來的又不是樓頭過雁,砌下寒蛩,簷前玉馬,架上金雞;是兀那窗兒外梧桐上雨瀟瀟。一聲聲灑殘葉,一點點滴寒梢,會把愁人定虐。

      從上述曲子可以看到,其中有角色的標誌——“我”。“我”就是唐明皇。這兩段對“梧桐雨”的描寫是以唐明皇的視角和口吻進行的,表現了非常鮮明的劇中人的感情色彩。這一折“梧桐夜雨”描寫得富麗繁華,完全以角色內心獨白的形式表現出來,是戲劇的代言體形式。

      不過,《梧桐雨》第四折具有很強的“劇詩”屬性,整整一折幾乎是唐明皇一個人在抒懷。而且這一折還有寄託,從唐明皇的無奈悲情中我們似乎可以隱隱感覺到元代文人仕進無門的深切悲哀,其悲情是雙重的。從《長恨歌》到《梧桐雨》,由敘述者抒情轉化為角色抒情。《梧桐雨》中代言體形式與詩歌相結合的模式,是詩歌意境走向戲劇意境的橋樑。

      

      三、《長生殿》中的“梧桐雨”:唐明皇的悲傷

      

      《長生殿》的第四十五出《雨夢》是由《梧桐雨》第四折脫化而來,《雨夢》保留了《梧桐雨》第四折中充滿悲情色彩的精彩曲詞。如:

      【越調過曲·小桃紅】冷風掠雨戰長宵,聽點點都向那梧桐哨也。蕭蕭颯颯,一齊暗把亂愁敲,才住了又還飄。那堪是鳳幃空,串煙銷,人獨坐,廝湊著孤燈照也,恨同聽沒個嬌嬈。(淚介)猛想著舊歡娛,止不住淚痕交。

      【五韻美】聽淋鈴,傷懷抱。淒涼萬種新舊繞,把愁人禁虐得十分惱。天荒地老,這種恨誰人知道。你聽窗外雨聲越發大了。疏還密,低復高,才閤眼,又幾陣窗前把人夢攪。

      《雨夢》對“雨”的描寫更加豐富了,而且這齣戲在寫雨抒情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戲劇動作,濃墨重彩寫“夢”。《雨夢》中作者的情緒已經隱沒殆盡,只體現了劇中人唐明皇的悲傷。

      透過“梧桐雨”意境的比較,從《長恨歌》到《梧桐雨》可以看到敘事者身影的淡化和劇中人形象的突出,這是體裁變化使然;同時也可以看到詩性傳統的綿延,這是戲曲對詩體的承繼。從《梧桐雨》到《長生殿》,可以發現詩性的淡化和戲劇性的增強,這是戲劇本身成熟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釣魚讓你著迷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