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蘋果總會裝作若無其事地釋出軟體更新,比如側重於提升整體效能和系統可靠性的 iOS 12 更新。
但是在最新的 iOS 13 身上,事情似乎進展得並沒有那麼順利。早在 iOS 13 正式釋出前,許多人就已經在 iOS 13.1 的公測版本中感受到了這一點。
在 Mac 平臺,最近釋出的 macOS Catalina 更新並沒有引入太多新功能,但還是有不少使用者抱怨其帶來的糟糕體驗。
(圖自:Apple,via BGR)
對於這些問題,曾在蘋果工作 18 年的資深工程師 David Shayer,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解釋。Shayer 主要從蘋果公司的內部流程來解釋,因為較早的 bug 會被賦予比新 bug 更低的優先順序。
若一位工程師不小心破壞了一項可用功能,則會在迴歸(regression)中修復它。
但若提交了錯誤報告,且質量檢查工程師認定該軟體的先前版本中也存在該 bug,則會將其標記為非迴歸(not a regression)。
根據相關定義,它算不上是一個新問題,而是舊 bug 。如此一來,很可能沒人會被指派去修復它。
儘管並非所有蘋果團隊都在這麼幹,但這種情況並不罕見,有時挺讓人抓狂的。我認識的某個團隊,甚至製作了一件‘Not Regression’的 T 恤。
或許這就是上面提到的 iCloud 照片上傳和聯絡人同步 bug 可能永遠得不到修復的原因。
此外,David Shayer 提出了另一個經常被忽視的解釋 —— 今天的蘋果,比以往擁有更多的客戶。此外,蘋果的軟體,也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複雜。
換言之,當蘋果從面向小眾的 OS X 更新開始轉型,這種情況就越跑越偏了。現如今,蘋果需要迅速為數百萬裝置使用者推出先進的軟體更新。
現代蘋果作業系統具有數千萬行的程式碼,您的 Mac、iPhone、iPad、Apple Watch、AirPods 和 HomePod 都支援互通和連線 iCloud 。
所有應用程式都是多執行緒的,且透過(並不完善的)網際網路互相通訊。綜上所述,Shayer 指出,測試這種複雜的軟體,必然成為一項更具挑戰性的工作。
通常情況下,蘋果總會裝作若無其事地釋出軟體更新,比如側重於提升整體效能和系統可靠性的 iOS 12 更新。
但是在最新的 iOS 13 身上,事情似乎進展得並沒有那麼順利。早在 iOS 13 正式釋出前,許多人就已經在 iOS 13.1 的公測版本中感受到了這一點。
在 Mac 平臺,最近釋出的 macOS Catalina 更新並沒有引入太多新功能,但還是有不少使用者抱怨其帶來的糟糕體驗。
(圖自:Apple,via BGR)
對於這些問題,曾在蘋果工作 18 年的資深工程師 David Shayer,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解釋。Shayer 主要從蘋果公司的內部流程來解釋,因為較早的 bug 會被賦予比新 bug 更低的優先順序。
若一位工程師不小心破壞了一項可用功能,則會在迴歸(regression)中修復它。
但若提交了錯誤報告,且質量檢查工程師認定該軟體的先前版本中也存在該 bug,則會將其標記為非迴歸(not a regression)。
根據相關定義,它算不上是一個新問題,而是舊 bug 。如此一來,很可能沒人會被指派去修復它。
儘管並非所有蘋果團隊都在這麼幹,但這種情況並不罕見,有時挺讓人抓狂的。我認識的某個團隊,甚至製作了一件‘Not Regression’的 T 恤。
或許這就是上面提到的 iCloud 照片上傳和聯絡人同步 bug 可能永遠得不到修復的原因。
此外,David Shayer 提出了另一個經常被忽視的解釋 —— 今天的蘋果,比以往擁有更多的客戶。此外,蘋果的軟體,也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複雜。
換言之,當蘋果從面向小眾的 OS X 更新開始轉型,這種情況就越跑越偏了。現如今,蘋果需要迅速為數百萬裝置使用者推出先進的軟體更新。
現代蘋果作業系統具有數千萬行的程式碼,您的 Mac、iPhone、iPad、Apple Watch、AirPods 和 HomePod 都支援互通和連線 iCloud 。
所有應用程式都是多執行緒的,且透過(並不完善的)網際網路互相通訊。綜上所述,Shayer 指出,測試這種複雜的軟體,必然成為一項更具挑戰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