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稱簡,木片稱札或牘,統稱為簡,現在一般說竹簡。均用毛筆墨書。漢代簡冊的長度,如寫詔書律令的長三尺(約67.5cm),抄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約56cm),民間寫書信的長一尺(約23cm)。在湖南長沙、湖北荊州、山東臨沂和西北地區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過重要發現,其中居延出土過編綴成冊的東漢文書。 竹簡多用竹片製成,每片寫字一行,將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編聯起來,稱為「簡牘」。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書籍形式,用於書寫文字的木片稱木牘,多用於書寫短文。 簡牘起源於西周,春秋戰國時使用更廣。公元4世紀左右,由於紙已廣泛使用,簡牘才為紙抄本所代替。 最著名的有: 1. 279年,晉朝汲郡人從戰國時魏襄王的陵墓中,一次發掘到寫有文字的竹簡數十車。 2. 1953年7月,湖南長沙仰天湖古墓出土竹簡42支,最長的22釐米,寬1.2釐米,篆文,每簡2-10字,為戰國之物。 3. 1957年,河南信陽楚墓出土竹簡800多片,簡上文字依然清晰。 4. 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發現《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約五千枚。 5. 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簡一千一百多枚。為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之物。 竹簡不僅在古代文化史、書籍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對印刷術也有重要的影響,特別是簡牘的形式,即為卷軸裝的前身,為早期的雕版印刷所廣泛使用。現代竹簡更多的是收藏和家居現代建平工藝品廠所生產的竹簡採用先進的鐳射雕刻工藝在優質楠竹材料上精雕細刻加工成的,字型雋永清晰,筆峰剛勁而富神韻,包裝精緻典雅,極富收藏價值 其中建平工藝品廠的竹簡筆筒,竹簡名片座更是將竹簡工藝向家居裝飾做得很好。 古人著書寫在竹簡上,為了便於書寫和防止蟲蛀,先把青竹簡用火烤乾水分,叫做殺青。後來泛指寫定著作。
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稱簡,木片稱札或牘,統稱為簡,現在一般說竹簡。均用毛筆墨書。漢代簡冊的長度,如寫詔書律令的長三尺(約67.5cm),抄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約56cm),民間寫書信的長一尺(約23cm)。在湖南長沙、湖北荊州、山東臨沂和西北地區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過重要發現,其中居延出土過編綴成冊的東漢文書。 竹簡多用竹片製成,每片寫字一行,將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編聯起來,稱為「簡牘」。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書籍形式,用於書寫文字的木片稱木牘,多用於書寫短文。 簡牘起源於西周,春秋戰國時使用更廣。公元4世紀左右,由於紙已廣泛使用,簡牘才為紙抄本所代替。 最著名的有: 1. 279年,晉朝汲郡人從戰國時魏襄王的陵墓中,一次發掘到寫有文字的竹簡數十車。 2. 1953年7月,湖南長沙仰天湖古墓出土竹簡42支,最長的22釐米,寬1.2釐米,篆文,每簡2-10字,為戰國之物。 3. 1957年,河南信陽楚墓出土竹簡800多片,簡上文字依然清晰。 4. 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發現《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約五千枚。 5. 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簡一千一百多枚。為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之物。 竹簡不僅在古代文化史、書籍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對印刷術也有重要的影響,特別是簡牘的形式,即為卷軸裝的前身,為早期的雕版印刷所廣泛使用。現代竹簡更多的是收藏和家居現代建平工藝品廠所生產的竹簡採用先進的鐳射雕刻工藝在優質楠竹材料上精雕細刻加工成的,字型雋永清晰,筆峰剛勁而富神韻,包裝精緻典雅,極富收藏價值 其中建平工藝品廠的竹簡筆筒,竹簡名片座更是將竹簡工藝向家居裝飾做得很好。 古人著書寫在竹簡上,為了便於書寫和防止蟲蛀,先把青竹簡用火烤乾水分,叫做殺青。後來泛指寫定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