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齊謙書院孟子厚

    一樣不一樣並不是關鍵,關鍵是哪裡不一樣。如果一個孩子對文化有興趣。那麼這個不一樣是重要的。

    同學都叛逆早戀厭學。你的孩子不厭學,孝順,不打遊戲。那這個不一樣是有意義的。

    別的孩子都打王者,你的孩子只喜歡極品飛車。那這個不一樣是沒意義的。

    所以教育要從文化心靈入手。離開這個主題,意義都是很小的。

  • 2 # 旮旯裡的神仙洞

    這個問題到底想要表達的是個什麼樣的場景呢?小朋友是多大年齡?大家又是指誰?我又是什麼身份呢?

    我就假設我是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吧,然後對面的小朋友跑過來跟我說,我和大家(周圍的同學們)不一樣來回答吧。

    1、在孩子一歲半到兩歲之間會出現自我意識的萌芽,隨著年齡的增大,自我意識也會伴隨個體一生的發展。

    自我意識中除了對於自己的認識以外,也包括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比如我和別人一樣嗎?誰和誰一樣,誰和誰不一樣,哪裡不一樣等,而在每天的觀察與比較中,孩子們也是在發展自己的自我意識。

    就像幼兒經常玩的“找不同”遊戲一樣。當然在這麼小的年齡段,孩子說口中的“不一樣”沒有帶有任何感情和道德色彩,只是單純的透過細心觀察發現的對方孩子身上的不同而已。不管在大人眼裡這種不一樣到底代表了什麼,但對於孩子們的話只從簡單意義上理解即可。

    2、如果我是幼兒或者小學生、中學生,都可以如此回答:“那你具體說說哪裡不一樣了”,小孩子一般會慢慢表達出他眼中看到的不同,這也都是客觀的。但隨著年齡增大,可能會有小朋友口無遮攔地說出些我的缺點,那麼就大方地承認便好了,或者說:“是呀,這就是我呀,因為不一樣才是我呀,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呀,爸媽最喜歡我的不一樣了”。當然能說出這樣話的孩子也是建立起充足安全感和歸屬感的孩子,這全由父母的良好教育所致。

    3、對於有些特殊兒童,確實和正常的孩子不一樣的,也同樣可以坦然承認,這樣一定會比刻意迴避要更加具有力量,只要他們擁有父母最深的愛。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特殊兒童的家庭中,孩子們都在更多地遭受外人的異樣眼光,父母的精神和經濟壓力都很大,他們總是覺得抬不起頭,久而久之孩子們也會特別自卑,沒有朋友,孤獨,對於疾病的治療康復沒有一點幫助,這就需要父母們首先能正視孩子,給予孩子力量和支援,因為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愛和力量是孩子能夠自信地抵禦外界一切的關鍵要素。

    建議大家可以再次重溫下《奇蹟男孩》,所以無論什麼樣的年齡,只要被人覺得你和大家不一樣,就坦然承認吧,然後讓自己努力成長為最好的自己。因為別人的評價從來都不會影響自己對於自己最真實的瞭解,他們也無法改變關於自己的一切,因為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護士進修目的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