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ERP軟體的選型,實施小組的組建,實施方案的確認,直至實施過程中的執行監督,他都是主要決策者。同時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包括管理的,技術的,操作的,任何一種情況,都有可能會由專案經理回答判斷。因為企業的最高管層不是專家,他們只要結果,而實際所有的一切工作任務和責任都往往壓在專案經理身上。那麼如果專案經理在過程中不能正確處理問題,就會導致什麼呢? 實施團隊的工作白費,從而直接引發對專案經理的質疑,影響整個專案的實施。作為專案經理,需要具備哪些專業知識呢。首先,專案經理必須具備全面的管理知識。ERP系統的意思,中文直譯就是企業資源策劃,其中包括對做策劃就必須對整個企業的管理流程瞭如指掌,ERP是標準的規範,所有都是需要人員按步驟實施,專案經理是修改確認流程的責任者。同時作為專案經理必須具備電腦知識,在這裡要強調的是這裡的知識是包括軟硬體兩個方面。ERP是軟體系統,由前臺作業系統和後臺資料庫系統組成。所以掌握至少一種資料庫系統就是很必要的,如會程式設計,那會非常好,因為了解ERP軟體的運作,對軟體的操作實施使用會有很大的幫助,能幫助專案經理更好的領導團隊,使實施過程就能較順利的進行。 其次是工作經驗。專案實施過程中,專案經理一定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一定的專案實施經驗,任何專案都可以,越多越好。管理經驗是為了更好的確認流程和整合流程,簡化流程, ERP系統的使用是為了使用工作人員從大量的工作任務中脫離出來,提高工作效率,整合資源,整合資料,使決策者更好的能利用資料即時的做出判斷和決定。如果ERP系統的使用,導致的是不斷的增加工作量,冗餘的流程,其結果必然是實施過程重重困難。在實施中會有大量的突發狀況,ERP公司的顧問其實並不能幫到專案經理,顧問往往是隻回答你的提問,針對你的提問進行解決。很多情況,顧問也是提出多個方案,最後還是專案經理決策。顧問們不會從根本的實際情況出發,整體的為你考慮, 因為ERP軟體只是一個相同的版本,而企業是不同,即使做一模一樣產品的兩家企業,其管理模式加工流程也會是不一樣的。顧問反正在實施過程中,按合同收取實施費用。實施成敗對顧問來說,並無大礙。而專案經理就是主要責任了。那麼有專案經驗就能知道實施過程中,會發生什麼情況。至少領導團隊,組織實施會輕車熟路一些。一般如果專案經理在一個企業的三個以上的部門呆過,從事中層管理10年以上,那基本就沒什麼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實施是由上而下的,但如果你不瞭解真正的各部門操作情況,那又如何指揮他人實施?各類的ERP實施書籍很多,但是上面往往會把問題羅列一大堆,但不會教你如何處理。建議這些書不要看太多,看個兩三本就夠了。 再次是決策能力。最高領導層,一般情況下他們的專業知識經驗都是不及專案經理的。那麼領導層要做的是什麼呢?就是問實施結果,對他們來說,一切完成就可以了!他們不會管理如何做,怎麼做的。往往專案經理會在領導層那得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那你看著辦吧!保證進度!”,或者是“就你決定吧!日程不要拖!”。那麼剩下來的事,就全是專案經理的責任了,一般情況下,決策能力是我剛才提到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具備的東西。但這只是專案經理所需具備的一半。要對你的實施團隊,宣佈做出決定,對成員提問一一應答,就是另一半了。記住永遠不要讓你的團隊懷疑你的能力,否則你的麻煩就大了,千萬不要依靠顧問,顧問是用來應急的。 第四是溝通能力。上面提到要專案經理做過中層管理,在各部門呆過,其實就是指專案經理的溝通能力。ERP系統涉及生產、採購、銷售、財務、倉儲、技術、品質等多個部門,如果你連各部門主管的人都不熟,脾性都不瞭解。那麼一開始你連選的實施團隊的成員都會有困難。講到這裡肯定會有人提出疑問了,各部門實施團隊的人員由各部門主管定好了,你專案經理根本不用管嘛。其實不然,ERP系統對任何第一次接觸的人來講,都是陌生的。如果你的團隊裡有任何一個或兩個,平時工作就不是太認真或者腦子反應比較慢的,那絕對是可以讓你這個專案經理夠受的所以一定要參與實施人員的選擇。系統因涉及每個部門,如果專案經理和每個部門主管都很熟,那麼大家至少會買你的幾分薄面(華人最講的就是面子這個兒),你在實施的過程中就會輕鬆一些!那麼如果你不是有以上條件的,比如就是個IT,那我建議你下班沒事,就找各部門主管聊聊天,什麼事都可以聊,這至少會幫助你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混個臉熟,方便你接下來的工作。畢竟實施人員不是你的下屬,實施團隊是各部門抽調的。 第五是情商及抗壓能力。ERP實施的專案經理,很多企業會直接任命IT經理,或者財務經理,有時還會找個工作空一點兒辦公人員(有些小企業),我說一下前面兩個部門經理,一個平時就搞電腦,一個平時就搞賬本。他們平時的工作就不是需要太多與人接觸,時間長了就會習慣不太愛多說話,沒壓力時就那張臉,有壓力時還是那張臉,或者再糟糕一些兒。他們的臉往往會被團隊成員看在眼裡,使團隊的氣氛要麼是緊張,要麼是死氣沉沉。建議經理一定要多微笑,有時可以在會上說說家常事或者笑話,調節一下大家緊張的心情。工作壓力有時是很大的,特別是不能按時完成計劃,專案經理自己又使不上勁,往往晚上睡不著,一做夢就是那些ERP的事情。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告訴你,你的抗壓能力是很弱的,或者至少你的綜合能力是不夠的,因為任何的問題及他的解決方案都應該在你工作的時候已經完成,而你卻把它們帶回家,那在實施中出現問題怎麼辦?記住,千萬不要去追究某人的責任,而是馬上解決問題,避免再犯同類錯誤。每個人都要犯錯,包括你在內。如果領導層問責下來,你怎麼辦?你是主管,你就應該攬下來,主管就是要去背黑鍋的,要不然你就不要去作專案經理。 我個人理解,領導能力在戰爭年代就是“振臂一呼”或者“一呼百應”;在非戰爭年代就是團隊成員對領導者發自內心莫名的尊重和服從。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大部分情況都是外行領導內行,有些領導看似如何風光,其實他甚至從未得到過團隊成員任何的尊重,只是他做領導是因為企業的行政命令,那麼大家之所以服從他們領導,是因為要在企業內討生計。如果這種團隊在企業一些不痛不癢的部門,倒也沒什麼關係,但是在ERP的實施團隊中,是絕對不可以出現這種情況的。那麼才能讓自己有領導力呢?很簡單,先把上面幾點都做到,然後你具備這個能力了。 作為實施團隊的領導人一定要參與其中,絕對不能高高在上。作者一直相信,只有自己會做了,才能指揮別人去做。
從ERP軟體的選型,實施小組的組建,實施方案的確認,直至實施過程中的執行監督,他都是主要決策者。同時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包括管理的,技術的,操作的,任何一種情況,都有可能會由專案經理回答判斷。因為企業的最高管層不是專家,他們只要結果,而實際所有的一切工作任務和責任都往往壓在專案經理身上。那麼如果專案經理在過程中不能正確處理問題,就會導致什麼呢? 實施團隊的工作白費,從而直接引發對專案經理的質疑,影響整個專案的實施。作為專案經理,需要具備哪些專業知識呢。首先,專案經理必須具備全面的管理知識。ERP系統的意思,中文直譯就是企業資源策劃,其中包括對做策劃就必須對整個企業的管理流程瞭如指掌,ERP是標準的規範,所有都是需要人員按步驟實施,專案經理是修改確認流程的責任者。同時作為專案經理必須具備電腦知識,在這裡要強調的是這裡的知識是包括軟硬體兩個方面。ERP是軟體系統,由前臺作業系統和後臺資料庫系統組成。所以掌握至少一種資料庫系統就是很必要的,如會程式設計,那會非常好,因為了解ERP軟體的運作,對軟體的操作實施使用會有很大的幫助,能幫助專案經理更好的領導團隊,使實施過程就能較順利的進行。 其次是工作經驗。專案實施過程中,專案經理一定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一定的專案實施經驗,任何專案都可以,越多越好。管理經驗是為了更好的確認流程和整合流程,簡化流程, ERP系統的使用是為了使用工作人員從大量的工作任務中脫離出來,提高工作效率,整合資源,整合資料,使決策者更好的能利用資料即時的做出判斷和決定。如果ERP系統的使用,導致的是不斷的增加工作量,冗餘的流程,其結果必然是實施過程重重困難。在實施中會有大量的突發狀況,ERP公司的顧問其實並不能幫到專案經理,顧問往往是隻回答你的提問,針對你的提問進行解決。很多情況,顧問也是提出多個方案,最後還是專案經理決策。顧問們不會從根本的實際情況出發,整體的為你考慮, 因為ERP軟體只是一個相同的版本,而企業是不同,即使做一模一樣產品的兩家企業,其管理模式加工流程也會是不一樣的。顧問反正在實施過程中,按合同收取實施費用。實施成敗對顧問來說,並無大礙。而專案經理就是主要責任了。那麼有專案經驗就能知道實施過程中,會發生什麼情況。至少領導團隊,組織實施會輕車熟路一些。一般如果專案經理在一個企業的三個以上的部門呆過,從事中層管理10年以上,那基本就沒什麼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實施是由上而下的,但如果你不瞭解真正的各部門操作情況,那又如何指揮他人實施?各類的ERP實施書籍很多,但是上面往往會把問題羅列一大堆,但不會教你如何處理。建議這些書不要看太多,看個兩三本就夠了。 再次是決策能力。最高領導層,一般情況下他們的專業知識經驗都是不及專案經理的。那麼領導層要做的是什麼呢?就是問實施結果,對他們來說,一切完成就可以了!他們不會管理如何做,怎麼做的。往往專案經理會在領導層那得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那你看著辦吧!保證進度!”,或者是“就你決定吧!日程不要拖!”。那麼剩下來的事,就全是專案經理的責任了,一般情況下,決策能力是我剛才提到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具備的東西。但這只是專案經理所需具備的一半。要對你的實施團隊,宣佈做出決定,對成員提問一一應答,就是另一半了。記住永遠不要讓你的團隊懷疑你的能力,否則你的麻煩就大了,千萬不要依靠顧問,顧問是用來應急的。 第四是溝通能力。上面提到要專案經理做過中層管理,在各部門呆過,其實就是指專案經理的溝通能力。ERP系統涉及生產、採購、銷售、財務、倉儲、技術、品質等多個部門,如果你連各部門主管的人都不熟,脾性都不瞭解。那麼一開始你連選的實施團隊的成員都會有困難。講到這裡肯定會有人提出疑問了,各部門實施團隊的人員由各部門主管定好了,你專案經理根本不用管嘛。其實不然,ERP系統對任何第一次接觸的人來講,都是陌生的。如果你的團隊裡有任何一個或兩個,平時工作就不是太認真或者腦子反應比較慢的,那絕對是可以讓你這個專案經理夠受的所以一定要參與實施人員的選擇。系統因涉及每個部門,如果專案經理和每個部門主管都很熟,那麼大家至少會買你的幾分薄面(華人最講的就是面子這個兒),你在實施的過程中就會輕鬆一些!那麼如果你不是有以上條件的,比如就是個IT,那我建議你下班沒事,就找各部門主管聊聊天,什麼事都可以聊,這至少會幫助你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混個臉熟,方便你接下來的工作。畢竟實施人員不是你的下屬,實施團隊是各部門抽調的。 第五是情商及抗壓能力。ERP實施的專案經理,很多企業會直接任命IT經理,或者財務經理,有時還會找個工作空一點兒辦公人員(有些小企業),我說一下前面兩個部門經理,一個平時就搞電腦,一個平時就搞賬本。他們平時的工作就不是需要太多與人接觸,時間長了就會習慣不太愛多說話,沒壓力時就那張臉,有壓力時還是那張臉,或者再糟糕一些兒。他們的臉往往會被團隊成員看在眼裡,使團隊的氣氛要麼是緊張,要麼是死氣沉沉。建議經理一定要多微笑,有時可以在會上說說家常事或者笑話,調節一下大家緊張的心情。工作壓力有時是很大的,特別是不能按時完成計劃,專案經理自己又使不上勁,往往晚上睡不著,一做夢就是那些ERP的事情。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告訴你,你的抗壓能力是很弱的,或者至少你的綜合能力是不夠的,因為任何的問題及他的解決方案都應該在你工作的時候已經完成,而你卻把它們帶回家,那在實施中出現問題怎麼辦?記住,千萬不要去追究某人的責任,而是馬上解決問題,避免再犯同類錯誤。每個人都要犯錯,包括你在內。如果領導層問責下來,你怎麼辦?你是主管,你就應該攬下來,主管就是要去背黑鍋的,要不然你就不要去作專案經理。 我個人理解,領導能力在戰爭年代就是“振臂一呼”或者“一呼百應”;在非戰爭年代就是團隊成員對領導者發自內心莫名的尊重和服從。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大部分情況都是外行領導內行,有些領導看似如何風光,其實他甚至從未得到過團隊成員任何的尊重,只是他做領導是因為企業的行政命令,那麼大家之所以服從他們領導,是因為要在企業內討生計。如果這種團隊在企業一些不痛不癢的部門,倒也沒什麼關係,但是在ERP的實施團隊中,是絕對不可以出現這種情況的。那麼才能讓自己有領導力呢?很簡單,先把上面幾點都做到,然後你具備這個能力了。 作為實施團隊的領導人一定要參與其中,絕對不能高高在上。作者一直相信,只有自己會做了,才能指揮別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