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風

    『顏色』並不是一種客觀存在,而是人類的感知器官與神經系統對特定波段電磁波的一種主觀解讀。物體呈現出的顏色的原因就是這個物體反射了這個顏色對應波段的可見光電磁波,而其他波段的可見光電磁波則被它吸收了。

    這張圖的上半部分是電磁波的波長分佈,從左到右波長依次增加,波長最短(<0.001奈米)的的是伽馬射線,再往右依次是X光、紫外線,這些波段的電磁波都屬於不可見光,即對人類肉眼不可見,再往右隨著波長的增加,在400nm-700nm左右的波段就是可見光了。再往右隨著波長的增加,又進入人眼不可見的波段了,可以看出人眼能看到的電磁波段僅佔自然界電磁波極小的一部分,這是一個細思極恐的事實,我們看到的世界遠不是這個世界真實的面貌。

    顏色是什麼呢?就是視覺對於不同波長的電磁波的主觀解讀,比如紅色的波長約為625nm—740nm,在這個波段裡,波長越小,肉眼看到的顏色就越偏橙黃色,黃色的波長約為565nm—590nm,綠色的波長約為500nm—565nm……

    值得一提的是兩個特殊的顏色,黑色和白色,黑色是一個物體可以吸收所有可見光後呈現出來的顏色,也就是沒反射任何可見光波段的電磁波;白色恰恰相反,當一個物體可以反射所有可見光波段的電磁波的時候就會呈現為白色。

    人類感知顏色依靠的是視網膜上的視錐細胞(cone cell)。人類有S\M\L三種不同型別的視錐細胞,每種視錐細胞對不同波段的可見光敏感。

    這三種視錐細胞對不同波段可見光電磁波輸出不同的視覺訊號傳遞給中樞神經系統,後者將其組合起來就形成了人類對顏色的感知。

    不同的動物因其視錐細胞的種類和敏感性不同,對顏色的感知也有很大差異,比如蜜蜂可以看到人類不可見的紫外線,人類之外的哺乳動物對顏色的感知能力一般都要弱於人,比如貓、狗、牛、羊等,它們眼中的世界遠沒有人類那麼多姿多彩。而鳥類因為視錐細胞的型別更多,能看到多大數百萬種不同的顏色,也被認為是世界上能看到最多顏色的動物。關於不同動物的顏色識別能力,轉一張圖——

  • 2 # 宇宙物理學

    光的顏色和物體的顏色

    通常我們光有七種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這其實指的是可見光的顏色。

    所謂可見光,就是我們人類眼睛能分辨出來的顏色。

    比如小狗、小貓,看到的世界可能有更多、或者更少的顏色。

    曾有一種理論,說狗只能分辨黑、白、灰,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我是不相信的——因為如果是那樣,狗狗就不會有那麼多種顏色來吸引其他的狗狗了。

    當然還有更多的不可見光。

    光為何會有顏色?

    光是一種電磁波,是波就有頻率,有波長。

    我們都知道,光速是恆定的,所以當頻率變高,波長就有變短;頻率變低,波長就會邊長。

    光的顏色不同其實是電磁波的頻率不同。

    可見光的範圍大概在波長400~760奈米。例如比如400奈米的電磁波就是紅光,760奈米的電磁波就是紫光。

    如下:

    我們發現,可見光只是佔到了很少的一部分波段,比紅光波長長的,依次是紅外線、無線電;比紫光高的依次是紫外線、x射線等。

    太Sunny中含有哪些顏色的光?又含著哪些其他的電磁波呢?

    物體的顏色

    我們如何感覺物體的顏色呢?

    簡單的說,對於不透明的物體——能反射什麼顏色的光就是什麼顏色。比如紅色的衣服,能反射紅光,其他顏色的光就被吸收了,所以最終進入我們眼睛內部的就是紅光,我們就覺得衣服是紅色的。

    我經常給學生講這樣一個例子:葉子是綠色的,是因為葉子喜歡綠色麼?

    完全不對!葉子之所以是綠色,是因為它最“討厭”綠色!其他顏色的光它都很“喜歡”,所以都留下來了,只有“討厭”的綠光被反射了!

    對於透明的物體——能透過什麼光,大致就是什麼顏色。道理相同。

    那麼什麼是黑色呢?

    黑色就是——沒有光進入你的眼中!

    所以嚴格來說,黑色並不是一種顏色,而是真正的無色!

    明白了麼?

  • 3 # 老孟的Vlog

    顏色其實就是物體反射出來的光波,看到顏色需要具備三要素:光源,物體,觀察者,沒有光你也看不到顏色,物體可以吸收和反射光線,比如紅色的物體就是吸收了除紅色以外其他顏色的光波,反射出紅色光波,所有看到就是紅色,太Sunny是由好多不同光波組成,人們能看見的就是紅橙黃綠青藍紫這些可見光波,紫外線和紅外線還有好多射線人眼是不能捕捉到,但是也是客觀存在的,不同物體多光波的吸收和反射不同,所以導致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五顏六色的,但是狗和貓咪因為視覺細胞和人類不同,捕捉的顏色基本都是黑白灰色,所以顏色其實就是光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鏡王蛇和黑曼巴蛇,誰的毒性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