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檸羽76876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諸夏”民族共同體正在形成。這是華人的文化自覺最初發生的年代,古典成為時尚,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

    《論語》是瞭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

    思想核心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麼,有三種看法:仁,禮,

    形而上學

    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這似乎給人一種印象:孔子迴避了形而上學。當他反問

    未知生,焉知死”,當他告訴樊遲“敬鬼神而遠之”,孔子確實更多地關注著現世與此岸,這時他很像是一個溫和的懷疑論者。不過,“性與天道”是早期儒家相當重要的一個命題,可謂後來天人關係探討之濫觴。不少人認為孔子的性命之學集成於《易傳》,然而《易傳》是否孔子所作並沒有最後的結論。

    人生境界

    仁是孔子和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樊遲就此請教,孔子說:“愛人。”很多學者指出,仁愛不是無差別的愛,而是所謂愛有差等。但也有不少人堅持認為仁的原則在於博愛。顏淵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為仁”。這句話的解釋同樣頗具爭議,但至少指示了禮的重要性。不過,孔子也說:“人而不仁,如禮何?”可見,禮是外在的規範,而仁才是內在的德性。根據仁的原則,人將自然的血緣親情發散強化,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眾人和睦相處。所以,孔子非常重視孝,他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而當仲弓問仁時,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這裡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是孔子告訴子貢可以一生奉行的恕。恕是一個基本原則,孔子告訴曾參“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明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君子與小人雖然是以身份地位區分開來的,但孔子不認為這是唯一的差別,更重要的在於修養和境界。對此孔子有很多說明,如他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是修養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是方法,有著豐富而精微的內涵。近百年來,不少人反感於中庸,大概是將它誤解為同流合汙、媚世自是、毫無原則的偽君子行徑,其實這樣的鄉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惡痛絕的,他說:“鄉愿,德之賊也。”他認為,如果不能達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畢竟“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 孔子又說,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樸實和文采兩面均衡)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患得患失)。”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泰(安舒)而不驕(傲慢),小人驕而不泰。”

    政治秩序

    信,對於孔子而言,不僅是個人的美德,而且是一個基本的政治原則。子貢請教為政的要點,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點,他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 2 # 孟子講壇

    孔子的徳能雙修,就是是“道德”與“技能”相併重。意思是“徳藝雙修”,孔夫子更注重的是一個人的品德,就是道德品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放射性元素,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