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沙生活味

    無論在哪裡遇到自己的老師都應該打招呼,這個是一個人的基本禮貌。(其實遇到任何一個熟人或者曾經的熟人包括同事,同學,朋友都應該打招呼)這個也是中國傳統禮節的一部分,現在大城市生活,工作壓力太大,節奏太快,甚至於一個樓層的鄰居都可能不認識,這個並不好。

    回到問題上,無論是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老師,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遇到都應該打招呼!

    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我們每一個華人的責任!

    尊師愛幼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

  • 2 # 我是李明皇

    有個朋友說過這麼件事:

    我讀大學的時候,有個教教育心理學的老師,是高几屆留校的任教的學長,年齡看樣子也不比我們大幾歲,多好一個人。又活潑又風趣,還善於把心理學知識潛化在他的教學過程裡。

    比方第一堂課,他進門把手頭的東西放講桌上,然後笑眯眯環視一週,然後解開襯衣上面那顆紐扣,說天氣好熱,然後又去把右側的窗戶開啟……開課前也沒有一本正經就進入主題,而是先鬼扯了幾個小笑話,然後才開始講書。

    講課中間,他又順便“解釋”了自己上面的那一串動作——早一二年彼此是同一座宿舍大院(不同系)裡的師兄弟,多而不少也算“熟悉”/有的還算點頭之交,現在一下成了講臺上下的(師生)關係,心理上可能有點兒不適應?——“媽喲,原來喊師兄,現在喊老師!”——可能還轉不過彎來,就會產生些心理距離,自己呢也是第一次站講臺上面對那麼多雙或陌生或熟悉的眼睛心頭也有點慌,所以就選擇先用一些別外的話題/動作,“來舒緩一下彼此間可能的緊張空氣”,如果一進來就開始講課,那緊張就會得不到釋放,這個頭就會開不好……

    大家一下就喜歡上了這位前“師兄”。

    ——你看,就這麼個和藹可親的人,可隔不久我在校園頭遇到他,心頭卻突如其來一陣緊張,其實本來是願意和他打招呼的,可莫名其妙的又不敢上前打招呼了……於是一拐,就閃進了一個樓道里。

    ……現在我明白了,自己是有“(社交)恐懼症”,當時是這樣想的:萬一他停下來和我交談,那我該和他說些啥子呢?沒話題/似乎也找不到話題啊,那多尷尬!——你不知道那時我有多自卑、和人多說幾句話都臉紅哩……

    (這位朋友待人熱情,自己也顯得文質彬彬的。他不說我根本猜不出他曾經是個“社交恐懼症”患者)。

    ……後來工作了,又在個要常和人打交道的崗位,迫使我克服“恐懼”,主動出擊。遠遠的看見熟人——同事/鄰居/老師/領導等,都調整出笑臉主動去招呼。我發現,習慣了就好了,更主要的是,同時也得到了他人善意和熱情的回饋。他說。

    這位朋友所述,顯然就是“(社交)恐懼症”的一種現象。

    一般情況下,路遇老師或老闆是應該走上去打招呼的,道理還用說嗎,一個曾經給你知識,一個現在管你飯碗兒,避而不見/逃之夭夭,不去打招呼,於情,於理,說不過去嘛。

    可現實生活中就有這群人,見到老師或老闆(特別是後者),心頭砰砰砰一陣亂跳,臉開始發燒,精神為之緊張,然後人前屋後一躲,或乾脆腳底板兒抹油,想逃避地震/躲避瘟疫樣的,躲了。

    這就是“恐懼症”。(社交)恐懼症是可以透過治療而矯正的疾患,那就是克服自卑、焦慮……等情緒,且能在克服過程中找到激勵的樂趣(如上面那位朋友得到回饋)。

    小貼士:恐懼症原稱恐怖性神經症,是神經症的一種。主要表現為過分或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患者極力迴避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神經症是一組主要表現為焦慮、抑鬱、恐懼、強迫、疑病症狀或神經衰弱症狀的精神障礙。社交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亞型,恐懼發作時常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症狀,常見的恐懼症亞型包括廣場恐懼、社交恐懼和特殊恐懼症三種。

  • 3 # 刺殺李太白

    一定會主動打招呼。不管是面對老闆,老師或者上級領導,還是面對親人,朋友和生意夥伴,主動打招呼是一種禮貌。

    我們會告訴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的晚輩,看見長輩要“叫人”,也就打招呼。我們從上學開始,就教過我們見到老師要叫好,這是一種很基本的禮貌禮儀。既然遇到了,見到了,一聲不吭才是最尷尬的,如果對方明明比你位置高,還在你躲閃的時候主動跟你打招呼,你就更尷尬了。

    打招呼是基本行為,不必想太多,不必不好意思,主動點,從容點,才是對的。

  • 4 # 咖啡146852223

    我就有社交恐懼症,不喜歡與人打招呼說話,喜歡自己宅在家裡!我媽特別強勢,從小被我媽罵大的,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特別自卑特別害怕與人說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鎖骨怎樣炸裡酥外脆?骨頭都是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