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利刃號
-
2 # 彼得堡的肥天鵝
眾所周知,1916年9月15日,協約國軍隊為了打破歐洲戰場陣地塹壕戰的僵局,在索姆河戰役中首次投入了60輛“馬克”1型坦克,儘管這種技術不成熟的初代坦克因各種問題趴窩了一大半,僅僅有18輛最終投入了突破德軍防線的戰鬥中,但給予了德國守軍相當大的心理震撼。此後各國開始大力發展這種用於突破陣地的有效兵器。
縱觀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陸軍70%以上的兵力是部署在蘇德戰場上,在戰鬥中裝甲坦克部隊的確能夠在戰術上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並不能在戰略層面上左右戰局。這是因為在動則交戰雙方在一場戰役投入百萬之眾的情況,真正拼的是交戰雙方的資源利用和“戰爭潛力”。
儘管納粹德國佔領了大半個歐洲,但整合資源的效率實在是太低下了,這與他們在佔領區實施的不得人心的統治措施息息相關。而縱觀納粹德國在後期因資源捉襟見肘而無奈投入大量製造工藝簡單、生產快的突擊炮來看,德國也並不是沒有方便生產的裝甲裝備。而納粹德國之所以搞那些結構複雜的諸如虎式坦克這樣的武器,其實是一廂情願的想透過某一種優勢武器來扭轉已然處於頹勢的戰局。
綜上所述題主提的這個問題的答案已呼之欲出,即二戰中德國即便大量仿製T34仍然無法取勝。這是因為在無代差的情況下,任何全面戰爭的勝利都不是靠單一武器贏得的,不然“唯武器論”就不會是一個貶義詞了。
各位看官如果覺得肥鵝回答得還不錯,不妨順手點個“贊”,肥鵝在此對衣食父母們致謝了。
-
3 # 科錦電子商務總經理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很簡單,首先德國二戰不是輸在科技上,而是輸在資源上,德國發動二戰的原因也有一般多是為了資源!如果德國仿製T34結果還是一樣的,甚至更糟糕,因為蘇聯地廣,人多,資源也多!蘇聯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t34因為有資源,有鐵礦,有石油,更有取之不盡的人力,但是德國大多數資源都是掠奪別的國家。到二戰後期節節敗退,掠奪的資源很多已經被盟軍收復,所以當時德國資源非常匱乏!在進攻蘇聯的第一個年頭裡面,曼施坦因元帥就曾在回憶錄中寫到。我們無法戰勝蘇聯,最好的結果就是逼蘇聯上談判桌!後因為希特勒過多的參與軍事行動的指揮直接導致第6集團軍的全軍覆沒,至此蘇聯開始有守轉功,德軍開始走下坡路,當在曼施坦因元帥想透過庫爾斯克大會戰中去的喘息時機的時候又因為希特勒的接入導致德國在蘇聯的徹底失敗,東線戰場德國最具軍事天才的曼施坦因元帥被解除職務,回家休養!加之盟軍西站登入,標誌著德國在無力發動大規模戰役,只能節節敗退,最終接受失敗的命運!德國有世界上最出色的將帥,有世界上最牛逼的政客,唯獨沒有強大的資源做後盾!加之希特勒的胡亂指揮,可以說德國的失敗,有百分之70是希特勒造成的!二戰後期,不管德國造什麼樣的坦克,都避免不了失敗的結果!因為他沒有資源,不能源源不斷的生產和提供坦克所需要的燃油,更沒有源源不斷的兵員!當精英成為炮灰。就已註定德國的失敗
回覆列表
下圖是賓士公司設計的簡單型坦克,它很方便快速生產簡直就是蘇軍T34的翻版,但是元首希特勒看到這款與T34幾乎一摸一樣的坦克之手非常不快,根本沒給它批次生產和上戰場的機會。
德國的戰敗原因並不是裝甲部隊的坦克太少,儘管這也是確實存在的問題很多裝甲師被迫用突擊炮充數,但是導致他戰敗的主要原因還是沒有制空權,也沒有能夠近距離有效支援地面部隊的飛機可用,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和BF109戰鬥機的組合勉強可以在戰爭前期應付了事,但是當盟軍鋪天蓋地的颱風、雷電攻擊機、Mustang、噴火戰鬥機殺來之時,地面上的德軍裝甲部隊毫無還手之力,隆美爾元帥在組織法國的防禦時就強調要把裝甲部隊部署到靠近海岸線的敵方,因為一旦盟軍開始反攻歐洲大陸,德軍必將失去制空權再多的裝甲預備隊也無法開到戰線上。
可見即便是德軍不生產工藝複雜的豹式、虎式坦克。轉而全力生產結構簡單類似於T34那樣簡單的坦克也不可能贏得戰爭,最多隻是給盟國的空中攻擊機部隊多一些戰功罷了,真正能幫助德軍翻盤的是空軍的新型戰鬥機,比如噴氣式戰機“ME262”和活塞戰機“TA152”,前者憑藉超高的速度可以有效擺脫盟軍護航戰鬥機的糾纏、憑藉2門機首的30mm機炮和2門20mm機炮可以輕鬆擊落轟炸機,後者憑藉高空、高速和機動性優勢可以有效攔截護航戰機,在這種高低搭配之下德軍完全有可能奪回制空權並贏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