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傑稅幫探路者

      發達國家環保界和工業界,更傾向於少排放,在成本和環保間找到平衡。周學雙說,發達國家僅有很少的專案真正實現了“零排放”,其往往位於環境十分敏感的地帶如水源地等處,需要不惜一切代價確保環境不受汙染。

      在該專家的印象中,中國僅有河源電廠等極少數專案實現了“零排放”。而河源電廠由深圳、香港兩方投資,位於內地供港飲用水水源地範圍,客觀上需要不惜代價。

      學界一般認為,國外並不“吃香”的“零排放”概念在中國大量使用,與近十餘年煤化工企業的大量興起有關。

      過去幾十年,中國企業在廢水處理上一般遵循“達標排放”辦法,只要將汙水處理到可向地表排放的標準,即可排入江河湖海。但在中國西部尤其是黃河流域,卻在近十幾年不具備“達標排放”的現實條件——黃河水汙染較重,在該流域新增排汙口難度很大。

      偏偏在最近十餘年,中國的天然氣、石油缺口日益加大。中國富煤而少油、氣,從戰略上,中國需要發展煤制油、煤制氣產業。但這一戰略存在一個客觀限制——中國水、煤逆向分佈,北方地區尤其黃河流域多煤少水。

      如此,黃河流域的內蒙古寧陝和新疆等省份就存在一個客觀產業難題:少水,還不讓向黃河及其支流等自然水體排汙,那如何發展用水、廢水量均大的煤化工企業呢?

      一個現實的辦法,是把煤運到有環境容量即納汙水體的地方去興辦煤化工企業。但是,這一設想事實上被急於發展經濟的當地省份的政策堵死。

      如在2010年,內蒙古對煤炭就地轉化做了細緻規定。要旨是兩個50%,即凡是投資大型燃煤電廠或煤化工專案,可以按照專案對煤炭消耗需求量的2倍配置煤炭資源,其中50%要在專案中就地轉化,另外50%允許企業進入市場自行銷售。

      凡是新建煤礦,礦井單井生產規模至少年產120萬噸、露天礦至少年產300萬噸,而且就地轉化率達到50%以上。寧夏、新疆、陝西也都出臺類似的政策,提出就地轉化率不低於50%的目標。

      種種限制條件下,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擺在了地方政府和煤化工企業面前:如何在沒有環境容量的地方發展高汙染、高能耗的煤化工產業?換句話說,沒有排汙口,一個產生大量汙水的企業如何生存?

      “零排放”概念由此大受追捧,成為專案申報、審批中的關鍵詞之一。

      業內專家認為,所謂“零排放”,就是這樣被倒逼出來的一個概念,為企業在西部開工創造了技術上的合法性。

      “‘零排放’就是多個利益集團編出來的一個神話。誰都認為難以做到,但不提這個,專案如何上馬呢?”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直言不諱。

      明顯不太現實的“零排放”,為何可以在環保部門一路綠燈透過?一位接近環保部環評部門的權威人士指出,這與中國環保部門權力過小、環境評價被虛置有關。

      “在西方國家,一個大工業專案要想落地,第一步就得過環境評價這一關。但中國是反著的,先要找好發展地點,再從發展改革部門拿路條,再與地方政府談妥各種條件,最後才是來環保部門進行環境評價。”他說。

      這位接近環保部環評部門的權威人士接著分析:“我碰到很多這種例子,前面幾十個章都蓋完了,就差你環保這個章了,如果不同意,就等於置我於死地。我前期工作幹了十年,花了十幾個億了,你環保現在跟我說選址不合理,得換地方,那我不等於白乾了?最終,環保部門迫於無奈,在各種壓力下只能修修補補進行一些改善。”

  • 2 # 老俞頭11

    是真的!但一定要應用我的“水光解複式燃燒節能減排~科技”!並安裝“~催化氫氧分解器”後!就可以真實地做到全球首創“可再生新能源水(H2O)光解複式燃燒節能50%減排0.02~0.07又省錢”!利國利民!造福人類!為國爭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燃氣體探測器如何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