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腦洞歷史觀

    阿魯特氏是同治皇帝的老婆,慈禧特別不喜歡她。

    為啥呢?原因很多。

    比如阿魯特氏是顧命八大臣鄭親王端華外孫女。而端華正好又是慈禧的政治對頭。

    又比如當時選秀,慈禧喜歡的是另一個,而慈安太后喜歡阿魯特氏,同治皇帝恰好也喜歡阿魯特氏。所以就選了阿魯特氏當皇后。慈禧感覺受不了,自己兒子的審美觀竟然跟自己不一致,這白懷胎十月了。

    後面,阿魯特氏又得罪了慈禧,事情很複雜,也很有意思,腦洞老師明天就跟大家細聊。

    單說這慈禧就不爽啊,一直想把阿魯特氏廢了。有一回,可逮住理由了。馬上開會,說要廢了這賤人。

    這個時候,敦親王奕譞說了一句話。

    我們先介紹一下奕譞這個人。此人是咸豐帝的弟弟,所以是慈禧的小叔子。他娶的老婆又是慈禧的妹妹,所以又是慈禧的妹夫。另外,他還跟恭親王一起幫助慈禧發動了辛酉政變,為慈禧奪了權,所以他是很受重用,是軍機處的控制人。

    人家慈禧玩得轉,其實就是小叔子關係搞得好。

    奕譞支不支援慈禧換兒媳婦呢?

    奕譞說:“欲廢后,非由大清門入者不能廢大清門入之人,奴才不敢奉命。”

    什麼意思呢?就是大嫂啊,你想廢后,這不合適吧,不是從大清門進來的人是不能廢從大清門進來的人,這個黑鍋我不扛。

    當然就是否決了。但跟大清門有什麼梗呢?

    我們來介紹一下故宮的門的制度,不然,別去了故宮玩,就只會說:好高好大好屌,那就白瞎了門票錢了。

    在清朝時,如果官員進京,要經過正陽門,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

    這就是天子五門。這是西周就傳下的規矩,叫“五門三朝”,必須有五道門,為什麼是五門?在陽陽學說裡,單數為陽,雙數為陰。門取陽關大道。所以門都是單數,而且門洞也一定是單數。最大的陽就是九。所以太極殿大家看,是有九開間的。還有武俠小說,說六扇門,其實是三開間,縣政府之類的只能開三間,每開間一扇門,所以是六扇門。

    外面的人進京,就要經過上面說的這五門。娶老婆,已經在京城裡了,就略過正陽門,由大清門進,但是不是所有的老婆都是從大清門進呢?不是的,只有皇后才能從大清門,小老婆是從後面的門--神武門進(也叫玄武門,因為康熙的名字帶著玄字,就給改了)。這個門也是太監宮女探親的地方,也是嬪妃娶進來的門。慈禧跟慈安兩位太后以前都是小老婆。都是走後門的。

    這個東西可以說是慈禧的死穴,誰跟她提這個,她肯定發火。像阿魯特氏老是跟慈禧說,我是皇后,從大清門進來的,慈禧一聽就火大,本來宮裡立了規矩,是打人不打臉的,但慈禧就要打阿魯特氏的臉。

    阿魯特氏從大清門進來,然後過天安門,端門,最後一道門午門。就進了紫禁城。

    我們再聊一下午門。

    大家去了午門,可以看到有五個門,中間那個是皇帝走的,娶皇后可以從這裡進一次。再就是殿試頭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可以從這裡出去一次。以後再想進,就得從旁邊的門進。大臣走東門,皇親貴族走西門。還得是大朝的時候,要是平時上班,都不能從午門進。

    從哪進呢?

    從旁邊的東華門進。

    大家去了可以注意看東門門上的門釘。東華門上面有八行,每行九顆釘,就是七十二顆釘,而午門正門的門上有九行,每行九個。一共是八十一。

    為啥呢?

    這是因為九是至尊之數,九五之尊大家都聽過吧,九是最高的單數。是皇帝才用的。東華門走的是上班的大臣,所以就少了一行。

    話說明朝時,嘉靖皇帝到北京當皇帝,人家讓他進東華門,他當年十六歲,對這個葉門清,說我是來皇帝的,怎麼走大臣走的門呢?

    所以正宗的路線一定是前面那條直線。

    當然,也不是皇帝都不走東華門,像明英宗搞奪門之變,走的就是東華門,這是奪權了,別說門了,就是翻牆也可以啊。還有唐太宗李世民奪權,走的是後門玄武門。

    再說回午門。

    大家都聽過,推出午門斬首,這聽來很解氣,很霸道,但其實不是的,午門是大朝之門,怎麼會幹斬首這種粗暴的事呢?

    明朝斬首是在西門,清朝殺則在菜市口。

    但午門外是不是不死人?不是的,也打死過人的,比如明朝的廷杖。就在這裡辦。皇上開會,聽到大臣吧啦吧啦,特別惱火,拉出去打,就在午門打,在官員上班的路上打,起個示範作用。像嘉靖為了爭爹的名份,搞個大禮議事件,就在這裡打死過人。

    所以,不是推出午門斬首,而是推出午門打屁股。後來,午門這地方,成為北京小青年集體茬架的地方。總而言之,封建王朝處處是禮。很麻煩,禮沒到,人心裡就不爽。像慈禧就是從後門進來的。這是她的心病。

    因為這個,她就是沒弄倒兒媳婦。當然,她還是挺牛的,同治一死,阿魯特氏沒過三個月就死了,據說就是被慈禧弄死的。

    這一點,慈禧心眼還是小了,像武則天,也有心病,就怕人說她跟李世民睡過。褚遂良說她的時候,武則天大叫拉出去打死,但等後來,她當了女皇,駱賓王寫《討武檄文》,也罵她跟李世民困過。她就沒那麼生氣了。

    後來,孫殿英盜了東陵,慈禧當然就重現江湖了,就是可憐的阿魯特氏也被拖了出來,剝個精光,盜墓的聽說她是吞精,不是……吞精這兩字是自動出來的,這輸入法太汙了。聽說她是吞金而死,把人家的肚子劃開找金子。這就太不講究了。

  • 2 # 歷史課課代表

    因為光緒帝也被過繼給了咸豐皇帝為嗣,所以慈禧名義上的兒媳婦實際上共有八位,其中同治帝的后妃共有五位,光緒帝的后妃共有三位,這八位兒媳婦中,死於慈禧之手的也就只有同治帝皇后阿魯特氏和光緒帝的珍妃慈禧為何在眾多兒媳中偏偏討厭同治帝的皇后呢?主要是因為阿魯特氏這個皇后之位不是自己選定的,此外阿魯特氏還是慈禧政敵鄭親王端華的外孫女,另外,同治帝遇皇后的恩愛和皇后高傲的性格也讓慈禧非常討厭。

    一、東後選定,西后不快:

    雖然阿魯特氏被選定為了慈禧太后親兒子同治皇帝的皇后,但是這並非慈禧太后的本意。在同治皇帝大婚之前,其嫡母慈安皇太后和生母慈禧皇太后就因為未來皇后的人選暗中角力,慈安太后中意端莊年長的阿魯特氏為皇后,而慈禧太后卻喜歡風流俊俏的富察氏為皇后,兩宮太后都希望自己的人選能成為未來大清的皇后,以便於穩固自己未來的權勢。由於兩宮皇太后僵持不下,所以最後決定由同治皇帝自己定奪,同治皇帝最終選擇了慈安皇太后中意的阿魯特氏為皇后。這就讓慈禧太后非常不快,他覺得這是自己的兒子在和自己故意作對,因為無法公開反對皇帝,所以慈禧太后便把這種怨氣撒在了皇后阿魯特氏身上。

    二、政敵之孫,慈禧忌諱:

    其實,慈禧討厭阿魯特氏還有另一個不可告人的原因,那就是阿魯特氏的出身。阿魯特氏的父親是有清一代唯一一位蒙古狀元,按說這樣的出身足以讓阿魯特氏身份顯赫,但是問題不出在這裡,問題出在阿魯特氏的外祖父身上,這個人就是鄭親王端華,沒錯,他就是咸豐帝臨終前選定的贊襄政務的八位大臣之一,在八大臣中,端華排名第二,足以見其重要性,然而,辛酉政變後,慈禧太后將八大臣一網打盡,鄭親王端華也被一紙詔書賜自盡。因為有了這一層關係,所以實際上阿魯特氏是慈禧政敵的外孫女。慈禧一生無論如何也忘不了自己在熱河行宮時被八大臣欺負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那種感覺,所以慈禧一看到阿魯特氏就會想起那段讓她難過憤怒的時光。這也是慈禧討厭啊路特氏的另一個原因。

    三、帝后恩愛,慈禧眼紅:

    如果說大婚之後同治帝冷落皇后,甚至厭棄皇后的話,恐怕慈禧不會對阿魯特氏那麼痛恨,可偏偏大婚後的帝后異常恩愛,皇后甚至可以說是享受了專房之。,皇后知書達理,頗通詩書,因為略年長於同治皇帝,所以顯得成熟穩重又端莊大方,這讓年輕的同治皇帝異常喜愛,皇帝和皇后幾乎每天形影不離。由於同治皇帝獨寵皇后,所以同治帝的另外四位妃子幾乎是獨守空房,尤其是慧妃,整天跑到慈禧跟前哭哭啼啼,慈禧非常惱怒皇帝專寵皇后,他認為自己的兒子這樣做讓自己很沒面子,純粹是和自己作對,但是這種事情畢竟是皇帝的私生活,慈禧太后無法直接干預皇帝,所以只能將滿腔怨氣撒在阿魯特氏皇后身上。

    婆媳自古是天敵,即使貴為人中龍鳳的皇室內部也是如此,慈禧太后一生跋扈,礙於嫡庶之分,即使身為皇帝生母的她也不得不對無子女傍身的慈安太后低眉順眼,慈禧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自己沒有做過皇后,也從沒享受過被從大清門抬進皇宮的待遇,所以慈禧一直希望自己兒子的皇后能使自己中意的人選,能替自己完成這樣一個夙願,但是,由於阿魯特氏的出現,慈禧夢破碎了,慈禧的憤怒可想而知,所以我們也不難想象為何在若干年後光緒帝選後時慈禧的表現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含有嘯字和楓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