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一次查房過程中發現,某個患者的家長對患了精神疾病的孩子言聽計從,對住院治療的環境也覺得使其受了“惡性刺激”。因此,向醫生提出出院的要求,聲稱“我們寧可不治病,也不能讓孩子住在這樣的環境裡受刺激”。當時,我突然對這件事情有一個聯想,隨口就說出了一個概念:“這是把孩子當作寵物養”,其害無窮。
按照一般規律,在飼養寵物的過程中,主人們首先將寵物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具有獨佔的特徵。把孩子當作寵物養的第一要素是對孩子採取佔有性姿態,例如“你是我兒子,要聽我的話”,或者“你是我女兒,我一定會給你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你也一定要好好學習,回報我們對你的愛”。
當然,既然是佔有,就一定會追求對孩子的控制權,例如安排孩子上早教班、逼迫孩子學習鋼琴或逼迫孩子參加某種體育訓練。父母對子女的控制權還體現在為孩子設計和規劃未來,例如為孩子選擇學校、選擇專業甚至選擇配偶。基於佔有而形成的控制權只是父母按照自己人生經驗為孩子成長做出的選擇,而根本不會考慮孩子本人的願望或者天分如何。
這些父母往往會覺得,自己的出發點是為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只有孩子長大以後才會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他們認為,剝奪孩子快樂的童年是為了他們的長遠利益,儘管這確實是相當一部分父母的真實心態,但也確有一些父母深層次的心理背景包含著自私的目的,他們會將孩子日後的成功形象作為自己教子有方的炫耀資本。
其實,對於喪失了快樂童年的人來說,日後所謂的精彩生活並沒有父母們想象的那麼重要,那只是父母一廂情願飼養程式的一部分而已。
除了前述的自私和佔有特徵之外,把孩子當作寵物養還有諸多不利於心理健康的問題。其中最值得重視的是父母把孩子當作寵物養的過程一定會違背自然規律,弱化其子女的適應能力。
父母把孩子當作寵物養的過程中一定會為孩子設定相應的成長或者生存環境,這樣的環境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以父母標準設定的“無害化”。
無害化成長環境固然避免了其子女受到傷害的可能,但也隔絕了其子女對世界的全面認識,顯然會形成偏性認知。例如,這樣的父母會限制或禁止子女從事任何他們認為有危險的行為或活動,限制或禁止子女與他們認為是“壞孩子”的同齡人接觸和交往。
前者會使其子女對這類有危險的活動形成錯誤認知,以為這樣的活動和行為會導致嚴重後果甚至因父母的恐嚇阻止使用的誇大言語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失去探索的機會,也失去正確評價這類風險的學習機會。後者則使受限制的子女們喪失瞭解其他人心理和行為的機會,也喪失了學習與不同人相處和交往能力的機會。
最終結果就是,在無害化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不能夠適應紛繁多變的世界,不能與社會中的其他個體建立起友誼和合作關係,也就喪失了在社會生存的基本技能。
當然,這些孩子也可能在智力上非常出色,但這種出色也僅僅限於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是“書本知識的巨人”和“社會實踐的侏儒”,無法融入現實社會的複雜環境。
父母設定的“無害化”環境還因為缺乏競爭對手而使其子女不能處在本應存在激烈競爭的生存活動,對生存競爭的激烈程度和複雜程度缺乏足夠的認識和心理準備,一旦在生活或工作中讓他們處於存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他們的精神活動就容易出現因對競爭的恐懼、不適應而出現焦慮或其他負性情緒。
此時,他們最有可能會出現迴避和退縮行為,並透過不同的方式向父母求助,既可能祈求父母出面替他們“排憂解難”,也可能用“發脾氣、鬧情緒”這樣的方式拒絕面對挫折和壓力,最終逃避開自己難以應付的局面。如果勉強其堅持,這樣的孩子就會因持續的焦慮和不快而發展為病態的情緒狀態即抑鬱發作或焦慮發作。
如果頻繁地體驗到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受挫,這樣的青少年極容易出現心理方面的崩潰反應,表現為精神活動的全面“退行”,以低於自己實際年齡的行為和情緒反應模式作為固定的反應模式。例如,他們可能以兒童式的撒嬌、痴迷網路遊戲、痴迷網路電視節目等退行行為來緩解自己當前的不良情緒,並以此作為自己逃避壓力和挫折的唯一手段。
父母設定的“無害化”環境還使得其子女缺乏平等的夥伴。在父母面前,這樣的孩子既接受著父母的完全控制,也充分享受著至高無上的“寵物”待遇。在心理上,他們是父母的奴隸,但在生活方面父母則成為他們忠實的僕人。因此,他們在家庭生活中不能與父母平等相處,要麼是逆來順受的“乖乖仔”或“乖乖女”,要麼就會成為桀驁不馴的“暴徒”或“逆子”,基本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在父母把子女當作寵物養的過程中,父母在控制子女的手段方面,既可能使用和風細雨或溫馨甜蜜的“胡蘿蔔”,也可能使用蠻橫霸道的“大棒”。在孩子違反父母的管理或挑戰了父母的管理權威時,很多父母也可能採用極端手段如打罵、體罰等,讓他們的子女不敢越雷池一步。
正是這種強硬的管理模式,使他們的子女在具有了反抗意識和實力的時候,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採取暴力或攻擊模式來對抗父母的管理。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會驚恐萬狀,無所適從,多數會以向孩子屈服而告終。如果這樣的情形不斷出現,這些孩子就掌握了控制父母的“尚方寶劍”,並無往而不勝,最後父母成為被孩子無條件控制著的“俘虜”和“奴隸”,任其異常行為不受任何節制地發展下去。
魯迅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如果是表達了一種政治立場,即對為惡政權的對抗和反擊、對善良民眾的同情與熱愛,這種政治立場是正確而人性化的,也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但是,這樣的詩句如果表達的是對後代的養育方法,則近乎本文所說的把子當作寵物養的做法,危害無窮。
如果父母把自己定位於無條件、無原則地做子女的老黃牛,顯然使自己一直處於被子女控制或支使的地位,使子女不能與父母建立正常的平等的關係。更過分的是,一些患者的家長在孩子患病前就已經是孩子的忠實傭人,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是“有求必應”,在孩子患病後出現異常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時,他們更容易成為“逆來順受”的奴隸,唯恐惹怒孩子而招致無妄之災。
在這種“無害化”的成長環境中,父母和子女之間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成為平等交流的物件。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在與夥伴相處過程中也會“學以致用”,對處於強勢地位的夥伴採取逆來順受的姿態,對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的夥伴則習慣於頤指氣使,難以在夥伴中建立起平等的夥伴關係,更難建立起基於平等夥伴關係之上的友誼,在群體中往往是心理孤立的“孤家寡人”。
在把孩子作為寵物飼養的過程中,由於父母樂於隨時隨地滿足子女的任何慾望,這些孩子很少有當時得不到滿足的渴望,當然也就不會有相應的延遲滿足。
其實,孩子對父母提出的要求中,從有利於個體成長的角度分析,很多是不合理的。但不少父母並沒有從實際需要或有利於子女成長的角度看待這些問題,反而唯恐讓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和挫折。例如,初中階段的學生要求父母為其購置高檔手機和電腦,儘管手機和電腦對於他們而言更多的時候是用來炫耀的玩具,但這樣的父母從寵愛孩子的立場出發,根本不會拒絕為其子女購置此類玩具,甚至會提供超出其子女要求的手機和電腦。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要星星父母不敢給月亮。這樣做的弊端首先就是沒有讓孩子經受一些有益的挫折訓練並學會節制自己的慾望,也就不會體恤父母為滿足其慾望的付出。
從心理發展和成熟的過程來看,經受挫折、學會節制自己的慾望是心理成熟的必要條件,特別是某些誘惑當前時,節制慾望、抵禦誘惑是個體成熟的階梯,只有能夠節制慾望並抵禦誘惑的人,才有可能在人生的目標上有持之以恆的追求,也才能最終獲得相應的成就和犒賞。同樣,在人生成長和心理成熟的過程中,延遲滿足的訓練也是必修課之一。
只有當個體有一個長時間渴望並始終如一地追逐的目標,當這個目標達到時才會獲得最大程度的欣喜,也才有足夠強烈的成就感,也會更加珍惜自己獲得的成就和進步。如果個體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合理、適度且可以透過自身刻苦努力追求而實現的渴求中的目標,那麼這個個體在達到這個目標都會獲得一次自我肯定的機會,也會逐漸成為有自信和能自制的個體,最終成為一個達到充分社會化的成熟個體。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把孩子當作寵物養只能使孩子喪失了獨立選擇的能力、喪失了適應複雜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人際關係的能力、喪失了參與積極競爭並取勝的能力、喪失了獲得夥伴信任和友誼的能力、喪失了自我節制慾望的能力,而得到的是和父母之間“生生死死在一起”的“繫結關係”或依存關係。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離開人世之時,很可能就是其子女殉葬之日,因為他們失去了所有的依靠,難以獨立在世界上生存下去。這與寵物的命運何其相似乃爾:主人離世,寵物失寵,只能凍餓而死,再難獨立生存。把孩子當作寵物養的父母,正是造就了其子女與寵物相同命運的始作俑者。
最近,我在一次查房過程中發現,某個患者的家長對患了精神疾病的孩子言聽計從,對住院治療的環境也覺得使其受了“惡性刺激”。因此,向醫生提出出院的要求,聲稱“我們寧可不治病,也不能讓孩子住在這樣的環境裡受刺激”。當時,我突然對這件事情有一個聯想,隨口就說出了一個概念:“這是把孩子當作寵物養”,其害無窮。
按照一般規律,在飼養寵物的過程中,主人們首先將寵物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具有獨佔的特徵。把孩子當作寵物養的第一要素是對孩子採取佔有性姿態,例如“你是我兒子,要聽我的話”,或者“你是我女兒,我一定會給你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你也一定要好好學習,回報我們對你的愛”。
當然,既然是佔有,就一定會追求對孩子的控制權,例如安排孩子上早教班、逼迫孩子學習鋼琴或逼迫孩子參加某種體育訓練。父母對子女的控制權還體現在為孩子設計和規劃未來,例如為孩子選擇學校、選擇專業甚至選擇配偶。基於佔有而形成的控制權只是父母按照自己人生經驗為孩子成長做出的選擇,而根本不會考慮孩子本人的願望或者天分如何。
這些父母往往會覺得,自己的出發點是為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只有孩子長大以後才會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他們認為,剝奪孩子快樂的童年是為了他們的長遠利益,儘管這確實是相當一部分父母的真實心態,但也確有一些父母深層次的心理背景包含著自私的目的,他們會將孩子日後的成功形象作為自己教子有方的炫耀資本。
其實,對於喪失了快樂童年的人來說,日後所謂的精彩生活並沒有父母們想象的那麼重要,那只是父母一廂情願飼養程式的一部分而已。
除了前述的自私和佔有特徵之外,把孩子當作寵物養還有諸多不利於心理健康的問題。其中最值得重視的是父母把孩子當作寵物養的過程一定會違背自然規律,弱化其子女的適應能力。
父母把孩子當作寵物養的過程中一定會為孩子設定相應的成長或者生存環境,這樣的環境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以父母標準設定的“無害化”。
無害化成長環境固然避免了其子女受到傷害的可能,但也隔絕了其子女對世界的全面認識,顯然會形成偏性認知。例如,這樣的父母會限制或禁止子女從事任何他們認為有危險的行為或活動,限制或禁止子女與他們認為是“壞孩子”的同齡人接觸和交往。
前者會使其子女對這類有危險的活動形成錯誤認知,以為這樣的活動和行為會導致嚴重後果甚至因父母的恐嚇阻止使用的誇大言語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失去探索的機會,也失去正確評價這類風險的學習機會。後者則使受限制的子女們喪失瞭解其他人心理和行為的機會,也喪失了學習與不同人相處和交往能力的機會。
最終結果就是,在無害化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不能夠適應紛繁多變的世界,不能與社會中的其他個體建立起友誼和合作關係,也就喪失了在社會生存的基本技能。
當然,這些孩子也可能在智力上非常出色,但這種出色也僅僅限於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是“書本知識的巨人”和“社會實踐的侏儒”,無法融入現實社會的複雜環境。
父母設定的“無害化”環境還因為缺乏競爭對手而使其子女不能處在本應存在激烈競爭的生存活動,對生存競爭的激烈程度和複雜程度缺乏足夠的認識和心理準備,一旦在生活或工作中讓他們處於存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他們的精神活動就容易出現因對競爭的恐懼、不適應而出現焦慮或其他負性情緒。
此時,他們最有可能會出現迴避和退縮行為,並透過不同的方式向父母求助,既可能祈求父母出面替他們“排憂解難”,也可能用“發脾氣、鬧情緒”這樣的方式拒絕面對挫折和壓力,最終逃避開自己難以應付的局面。如果勉強其堅持,這樣的孩子就會因持續的焦慮和不快而發展為病態的情緒狀態即抑鬱發作或焦慮發作。
如果頻繁地體驗到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受挫,這樣的青少年極容易出現心理方面的崩潰反應,表現為精神活動的全面“退行”,以低於自己實際年齡的行為和情緒反應模式作為固定的反應模式。例如,他們可能以兒童式的撒嬌、痴迷網路遊戲、痴迷網路電視節目等退行行為來緩解自己當前的不良情緒,並以此作為自己逃避壓力和挫折的唯一手段。
父母設定的“無害化”環境還使得其子女缺乏平等的夥伴。在父母面前,這樣的孩子既接受著父母的完全控制,也充分享受著至高無上的“寵物”待遇。在心理上,他們是父母的奴隸,但在生活方面父母則成為他們忠實的僕人。因此,他們在家庭生活中不能與父母平等相處,要麼是逆來順受的“乖乖仔”或“乖乖女”,要麼就會成為桀驁不馴的“暴徒”或“逆子”,基本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在父母把子女當作寵物養的過程中,父母在控制子女的手段方面,既可能使用和風細雨或溫馨甜蜜的“胡蘿蔔”,也可能使用蠻橫霸道的“大棒”。在孩子違反父母的管理或挑戰了父母的管理權威時,很多父母也可能採用極端手段如打罵、體罰等,讓他們的子女不敢越雷池一步。
正是這種強硬的管理模式,使他們的子女在具有了反抗意識和實力的時候,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採取暴力或攻擊模式來對抗父母的管理。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會驚恐萬狀,無所適從,多數會以向孩子屈服而告終。如果這樣的情形不斷出現,這些孩子就掌握了控制父母的“尚方寶劍”,並無往而不勝,最後父母成為被孩子無條件控制著的“俘虜”和“奴隸”,任其異常行為不受任何節制地發展下去。
魯迅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如果是表達了一種政治立場,即對為惡政權的對抗和反擊、對善良民眾的同情與熱愛,這種政治立場是正確而人性化的,也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但是,這樣的詩句如果表達的是對後代的養育方法,則近乎本文所說的把子當作寵物養的做法,危害無窮。
如果父母把自己定位於無條件、無原則地做子女的老黃牛,顯然使自己一直處於被子女控制或支使的地位,使子女不能與父母建立正常的平等的關係。更過分的是,一些患者的家長在孩子患病前就已經是孩子的忠實傭人,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是“有求必應”,在孩子患病後出現異常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時,他們更容易成為“逆來順受”的奴隸,唯恐惹怒孩子而招致無妄之災。
在這種“無害化”的成長環境中,父母和子女之間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成為平等交流的物件。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在與夥伴相處過程中也會“學以致用”,對處於強勢地位的夥伴採取逆來順受的姿態,對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的夥伴則習慣於頤指氣使,難以在夥伴中建立起平等的夥伴關係,更難建立起基於平等夥伴關係之上的友誼,在群體中往往是心理孤立的“孤家寡人”。
在把孩子作為寵物飼養的過程中,由於父母樂於隨時隨地滿足子女的任何慾望,這些孩子很少有當時得不到滿足的渴望,當然也就不會有相應的延遲滿足。
其實,孩子對父母提出的要求中,從有利於個體成長的角度分析,很多是不合理的。但不少父母並沒有從實際需要或有利於子女成長的角度看待這些問題,反而唯恐讓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和挫折。例如,初中階段的學生要求父母為其購置高檔手機和電腦,儘管手機和電腦對於他們而言更多的時候是用來炫耀的玩具,但這樣的父母從寵愛孩子的立場出發,根本不會拒絕為其子女購置此類玩具,甚至會提供超出其子女要求的手機和電腦。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要星星父母不敢給月亮。這樣做的弊端首先就是沒有讓孩子經受一些有益的挫折訓練並學會節制自己的慾望,也就不會體恤父母為滿足其慾望的付出。
從心理發展和成熟的過程來看,經受挫折、學會節制自己的慾望是心理成熟的必要條件,特別是某些誘惑當前時,節制慾望、抵禦誘惑是個體成熟的階梯,只有能夠節制慾望並抵禦誘惑的人,才有可能在人生的目標上有持之以恆的追求,也才能最終獲得相應的成就和犒賞。同樣,在人生成長和心理成熟的過程中,延遲滿足的訓練也是必修課之一。
只有當個體有一個長時間渴望並始終如一地追逐的目標,當這個目標達到時才會獲得最大程度的欣喜,也才有足夠強烈的成就感,也會更加珍惜自己獲得的成就和進步。如果個體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合理、適度且可以透過自身刻苦努力追求而實現的渴求中的目標,那麼這個個體在達到這個目標都會獲得一次自我肯定的機會,也會逐漸成為有自信和能自制的個體,最終成為一個達到充分社會化的成熟個體。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把孩子當作寵物養只能使孩子喪失了獨立選擇的能力、喪失了適應複雜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人際關係的能力、喪失了參與積極競爭並取勝的能力、喪失了獲得夥伴信任和友誼的能力、喪失了自我節制慾望的能力,而得到的是和父母之間“生生死死在一起”的“繫結關係”或依存關係。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離開人世之時,很可能就是其子女殉葬之日,因為他們失去了所有的依靠,難以獨立在世界上生存下去。這與寵物的命運何其相似乃爾:主人離世,寵物失寵,只能凍餓而死,再難獨立生存。把孩子當作寵物養的父母,正是造就了其子女與寵物相同命運的始作俑者。